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格式:doc
- 大小:84.10 KB
- 文档页数:6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关于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及征集委员的通知【法规类别】标准化综合规定【发布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日期】2015.04.07【实施日期】2015.04.0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关于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及征集委员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国标委办 [2009] 3号)的有关要求,第六届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8)任期届满,开始筹备换届工作。
本着相关方广泛参与的原则,现向各有关单位公开征集第七届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范围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8)主要负责滚动轴承、关节轴承和直线运动滚动支承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
现面向全国相关领域的生产企业、使用单位、科研机构、质检机构、高等院校、用户、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等单位征集委员人选。
二、委员条件1、在滚动轴承、关节轴承和直线运动滚动支承领域内的生产、使用、科研设计、管理和监督检验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建议是主管技术的负责人;2、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从事相关工作5年及以上,现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工作的在职人员;3、熟悉和热心标准化工作,遵守技术委员会章程,积极参加技术委员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履行委员的职责和义务;4、具有较好的文字水平和外语水平;5、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组织任职的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并经所在单位同意推荐。
三、申报程序及要求1、采取单位推荐或个人申请、所在单位推荐的方式,由委员候选人填写《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登记表》(见附件)。
推荐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以确保委员登记表中填写内容的真实性。
2、请于2015年5月8日前,将委员登记表打印件纸质材料一式四份(贴本人近期正面免冠二寸彩色照片),另提交同底照片1张,邮寄至全国滚动轴承标委会秘书处;同时将委员登记表电子文档发送至秘书处电子邮箱zysbwh@。
中国标准化人才管理中心证书
中国标准化人才管理中心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管的国家级人才培训机构,致力于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标准化人才培训和认证服务。
该中心颁发的证书包括:
1. 国家标准化人才培训证书:该证书是由中国标准化人才管理中心颁发的,证明持有人已经完成了相关的标准化人才培训课程。
2. 国家标准化人才认证证书:该证书是由中国标准化人才管理中心颁发的,证明持有人已经通过了相关的标准化人才认证考试,具有相关的标准化人才能力和素质。
这些证书可以证明持有人具备了相关的标准化人才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职业竞争力和就业前景。
同时,这些证书也有助于企业招聘和培养标准化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如果您对中国标准化人才管理中心的证书有兴趣,可以通过该中心的官方网站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第1页/ 共1页。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02.29•【文号】国质检标联〔2016〕109号•【施行日期】2016.02.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关于印发《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质检标联〔2016〕1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各有关部委,中国科协:根据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有关要求,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制定了《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经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6年2月29日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是发挥市场在标准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构建国家新型标准体系的重要举措。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要求,促进团体标准化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放、管、服”为主线,激发社会团体制定标准、运用标准的活力,规范团体标准化工作,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
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优胜劣汰作用,团体标准由市场自主制定、自由选择、自愿采用。
政府引导。
加快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营造团体标准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引导团体标准规范有序发展。
创新驱动。
鼓励团体标准及时吸纳科技创新成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企业和产品核心竞争力。
我国标准文献分类号(Chinese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s,CCS)是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管理的一套标准文献分类体系。
它是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文献分类体系的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分类体系,用于对标准文献进行分类、编目、检索和存储。
CCS号由11位数字组成,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标准进行分类编码。
CCS 号是标准文献的重要标识,它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标准的大致主题内容,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标准文献,提高了信息的检索效率和利用率。
CCS号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根据所编订标准的内容、性质、用途及标准的技术领域划分而确定的。
CCS号分类十分细致,从大方向上可以分为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
一级分类分为A、B、C、D、E、F等大类,每个大类又分为若干二级分类,以数字1、2、3……表示。
CCS号在标准文献发布时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该标准的大致主题内容,有助于标准的检索、存储和应用。
CCS号在标准的编目、检索和存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相关行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提供了便利。
CCS号的编制与管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的。
在编制过程中,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一整套标准,包括《我国标准文献分类与编号规则》、《我国标准文献分类与编号技术导则》等,对CCS号的编制和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
CCS号的编制是按照标准的技术领域划分和标准的内容、性质、用途等特点进行分类的。
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对标准的所有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以确保CCS号对标准的主题内容有准确的反映,对用户的检索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CCS号的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对标准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解,对CCS号进行正确的使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CCS号的作用,准确地找到所需的标准文献。
CCS号是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套标准文献分类体系,具有清晰明了、分类细致、便于编目检索的特点。
等保定级标准信息安全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有效地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的等级标准,其中包括等保定级标准。
本文将对等保定级标准进行详细的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一、等保定级标准的概述等保定级标准是指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标准,主要用于评估和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
该标准根据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需求,将信息系统划分为不同的保护等级,以此来指导和规范信息系统的设计、构建和运营。
二、等保定级标准的分类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信息安全技术等级保护分类与定级准则》(以下简称《定级准则》),等保定级标准被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安全要求和技术措施,以满足不同敏感程度的信息系统的保护需求。
三、等保定级标准的要求根据《定级准则》,等保定级标准对信息系统的安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策略与规划:包括制定和实施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制定安全规划与方案,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2. 安全组织与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设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职能部门,明确安全责任,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运作。
3. 安全运维与支持:包括对信息系统进行运维和技术支持,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 安全技术与控制措施:采取各种安全技术手段和控制措施,包括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数据加密、事件响应等,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5. 安全审计与评估: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评估,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检查和验证。
四、等保定级标准的实施过程等保定级标准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信息系统的保护等级:根据信息系统的敏感程度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其保护等级。
2. 分析和评估:根据《定级准则》中的标准和要求,对信息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在各个安全要求方面的达标情况。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标委会的成立旨在加强国家标准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促进标准
化工作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推动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对接和协调,提高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全国标委会的工作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制定和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推动标准化工作与产业
发展和科技创新相结合,促进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对接和协调,提高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组织开展标准化技术研究和信息交流,推动标准化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和
应用,促进标准化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
三、推动标准化工作与质量管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监督管理等相关工作
的协调配合,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四、开展标准化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标准化意识和质量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标准、遵守标准、依靠标准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对接和协调,提高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我国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融合发展。
全国标委会将继续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推动标准化工作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范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以下简称试点示范项目)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试点项目是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组织,为建立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长效机制,提升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成果,在农村综合改革特定领域探索运用标准化方法、发挥标准化作用而开展的一系列相关联的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示范项目是指由国家标准委组织,为巩固和扩大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工作试点成果,在农村综合改革特定领域开展树立标准化先进典型,推广标准化工作经验,传播标准化理念而开展的一系列相关联的活动。
第四条试点项目管理工作按照“自愿申报、集中评定、分类考核”的原则开展。
示范项目管理工作按照“总量控制、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原则开展。
第五条国家标准委负责试点示范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管理和目标考核。
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与本省农村综合改革部门等相关部门(以下统称省级试点示范工作管理部门)建立协调机制,负责本省试点示范项目的组织申报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鼓励各地结合实际,积极开展省级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
— 1 —第二章项目领域第七条可以在以下领域开展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一)美丽乡村建设领域:主要包括村镇建设规划,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设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农村生活环境治理,农业生态保护,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农业产业化经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村文化传承,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治理等。
(二)农村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包括农村基本社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公共教育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事务与社会管理等。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主要包括农资供应,农业生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流通,农业信息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业金融保险服务等。
国家标准委关于成立全国食品加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葡萄酒分技术委员会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7.28•【文号】国标委综合[2014]45号•【施行日期】2014.07.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标准委关于成立全国食品加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葡萄酒分技术委员会的批复(国标委综合[2014]45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你会《关于申请成立全国食品加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函》(中轻联综[2011]99号)和《关于成立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葡萄酒分技术委员会的函》(中轻联标准[2012]48号)收悉。
经研究,同意成立全国食品加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葡萄酒分技术委员会。
全国食品加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号为SAC/TC551,英文名称为National Technical Committee 551 on Food Machinery of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第一届全国食品加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27名委员组成(名单见附件1),刘安江任主任委员,李建国、应义斌任副主任委员,张卫民任委员兼秘书长,秘书处承担单位为轻工业杭州机电设计研究院。
全国食品加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直接与食品接触的大型食品加工机械,如油炸设备、蒸煮设备、发酵设备、浓缩设备、分离设备、杀菌设备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葡萄酒分技术委员会编号为SAC/TC471/SC2,英文名称为Subcommittee 2 on Wine of National Technical Committee 471 on Brewing of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11年第一批国家标
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一)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1.09.27
•【文号】国标委综合[2011]57号
•【施行日期】2011.09.2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11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
订计划的通知
(国标委综合[2011]57号)
各有关单位:
经研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决定下达2011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
本批计划共计917项,其中制定398项(见附件1),修订281项(见附件2),国家标准样品238项(见附件3)。
请你单位组织、监督有关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主要起草单位,抓紧落实和实施计划,在标准起草中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调,广泛听取意见,保证标准质量和水平,按时完成国家标准制修订任务。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七日附件:
1.2011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定计划项目汇总表
2.2011年第一批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汇总表
3.2011年第一批国家标准样品计划项目汇总表附件1:。
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为各个行业提供了统一的基准和规范,促进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为中国标准化事业的管理机构,承担着推动标准化工作的重要职责。
1. 组织结构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的专业机构。
其组织结构如下:1.1 主席团主席团是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最高决策机构,由负责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和专家组成。
主席团负责制定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方向,决策重大事项。
1.2 秘书处秘书处是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标准化工作的具体实施。
秘书处由专业的标准化人员组成,负责起草标准文件、组织会议和培训等工作。
1.3 技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是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核心组成部分,由各个行业的专家、企业代表和相关机构组成。
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行业标准,解决行业标准化中的技术问题。
2. 主要职责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如下:2.1 标准制定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推动各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标准制定的过程需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2 标准推广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推广标准化知识和标准的使用,促进标准在生产、贸易和服务中的应用。
通过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各界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2.3 标准评价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对标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收集用户反馈和相关数据,及时修订不合理的标准,优化标准体系。
2.4 国际交流与合作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开展国际标准化交流与合作,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
与其他国家的标准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促进标准的国际交流和互认。
3. 工作方法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工作:3.1 会议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定期组织会议,讨论和决策标准化工作的重大问题。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 2020年第三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知根据2020年1丨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国标委发〔2020〕48号下达2020年第三批推荐性国家标 准计划,本批计划共531项,现予有关钢铁行业标准计划表(见附表)。
主管部门均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附表序号计划号项目名称标准性质制修订代替标准号采用国际标准项目周期(月)归口单位120203596-T-605钢管无损检测无缝和焊接钢管分层缺欠的自动超声检测方法推荐修订G B/丁20490-2006ISO 10893-8:201118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20203599-T-605钢管无损检测焊接钢管用钢板/钢带分层缺欠的自动超声检测方法推荐制定ISO 10893-9:201118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20203600-T-605钢管无损检测铁磁性无缝和焊接钢管表面缺陷磁粉检测方法推荐制定ISO 10893.5:201118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420203601-T-605钢管无损检测焊接钢管焊缝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自动超声波检测方法推荐制定I S O 10 8 9 3 -11:201118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520203602-T-605钢管无损检测无缝和焊接钢管表面缺陷的渗透检测方法推荐制定ISO 10893.4:201118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620203634-T-605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应力腐蚀试验第11部分:金属和合金氢脆和氢致开裂试验指南推荐制定ISO 7539-11:201318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720203635-T-6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推荐修订G B/T10561-2005ISO 4967:201318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820203638-T-605金属材料焊接接头准静态断裂韧度测定的试验方法推荐修订G B/T 28896-2012ISO 15653:201818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920203658-T-605球墨铸铁管设计方法推荐制定ISO 10803:201118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020203778-T-605金属材料线材第2部分:双向扭转试验方法推荐修订G B/T 239.2-2012ISO 9649:201618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120203781-T-605钢筋机械连接件试验方法推荐制定ISO 15835-2:201818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220203821-T-605金属材料线材第1部分:单向扭转试验方法推荐修订G B/T 239.1-2012ISO 7800:201218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320203823-T-605钢丝绳试验方法破断拉力的测定推荐修订G B/T 8358-2014ISO 3108:201718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420203824-T-605金属材料管环液压试验方法推荐修订G B/T 20568-2006ISO 15363:201718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520203850-T-605钢筋机械连接件推荐制定ISO 15835-1:201818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620204077-T-605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推荐修订G B/T 2039-2012ISO 204:201818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720203779-T-605铁矿石化学分析用有证标准样品的制备和定值推荐制定ISO 11459:199718全国铁矿石与直接还原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820204082-T-605铁矿石取样和制样方法推荐修订G B/T10322.1-2014ISO 3082:201718全国铁矿石与直接还原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0,V〇I.58,N〇.6。
国军标标准是强制标准吗国军标标准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颁布并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军事标准。
这些标准适用于国防科研、生产、工程建设、军事训练和作战等领域。
那么,国军标标准到底是不是强制标准呢?这个问题涉及到国家标准的法律地位、实施范围和强制力等方面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此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国家标准的法律地位。
国家标准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化法的规定制定并公布的,具有强制性的标准。
国家标准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根据法律规定制定并公布的,具有强制性的标准。
国家标准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根据法律规定制定并公布的,具有强制性的标准。
国家标准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根据法律规定制定并公布的,具有强制性的标准。
国家标准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根据法律规定制定并公布的,具有强制性的标准。
国家标准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根据法律规定制定并公布的,具有强制性的标准。
其次,国军标标准的实施范围也需要考虑。
国军标标准是专门为军事领域而制定的标准,适用于国防科研、生产、工程建设、军事训练和作战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国军标标准具有强制性,必须严格执行。
但是,在其他领域,国军标标准是否具有强制性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最后,我们来看国军标标准的强制力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法》的规定,国家标准具有强制性。
而国军标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一种,也应当具有相应的强制力。
在军事领域,国军标标准的强制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执行。
但是在其他领域,国军标标准的强制力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综上所述,国军标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一种,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在军事领域,国军标标准具有强制性,并且得到了充分的执行。
但是在其他领域,国军标标准的强制性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处理,以确保国军标标准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2020年修订)正文:----------------------------------------------------------------------------------------------------------------------------------------------------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2017年10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91号公布,根据2020年10月2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1号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管理,科学公正开展各专业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提高标准制定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技术委员会是在一定专业领域内,从事国家标准起草和技术审查等标准化工作的非法人技术组织。
本办法适用于技术委员会的构成、组建、换届、调整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技术委员会工作,负责技术委员会的规划、协调、组建和管理,并履行以下职责:(一)组织实施技术委员会管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二)规划技术委员会整体建设和布局;(三)协调和决定技术委员会的组建、换届、调整、撤销、注销等事项;(四)组织技术委员会相关人员的培训;(五)监督检查技术委员会的工作,组织对技术委员会的考核评估;(六)直接管理综合性、基础性和跨部门跨领域的技术委员会;(七)其他与技术委员会管理有关的职责。
第四条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受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技术委员会,对技术委员会开展国家标准制修订以及国际标准化等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受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协助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技术委员会,为技术委员会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是对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原则、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该章程是制定和执行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较好地规范了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并对维护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正常运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为我国标准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制定、修订、解释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广标准化工作等作用。
为了确保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能够顺畅开展,该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原则和流程,同时也明确了各个委员会的职责和权责。
首先,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明确了该委员会的宗旨和任务。
该委员会的宗旨是制定和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广标准化工作,提高标准化水平,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同时,该委员会的任务包括多个方面,如管理和指导委员会、组织制定标准化计划、协调标准化工作、推广标准化工作等。
其次,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进一步明确了各个委员会的职责和权责。
委员会主要由学界、科研单位、企业和政府部门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和代表组成。
在不同的领域中,委员会的成员分别进行专业委员会、分委员会、标准工作组以及技术委员会的组织和管理。
此外,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还规定了委员会成员的基本条件,要求成员具有高度的专业素养和标准化工作经验。
最后,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还明确了工作流程和程序。
该委员会的工作流程包括立项、制定、审批、批准、公布、实施、修订和废止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程序和要求。
同时,该委员会还规定了专业委员会、分委员会等多种形式的标准化工作组织形式和工作流程,以确保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过程规范和科学。
总之,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是全国标准化工作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其通过制定和规范标准化工作的原则、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等方面,为规范我国标准化体系的运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该章程也为标准委员会的成员提供了明确的职责和权责,从而帮助委员会更好地开展标准化工作。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增补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工作组成员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公布日期】2009.09.27
•【文号】标委办综合[2009]171号
•【施行日期】2009.09.2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增补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
工程工作组成员的通知
(标委办综合[2009]171号)
各有关单位:
为更好地推进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工作,经研究决定增补体系建设工程工作组成员。
具体如下:
一、增补交通运输部郑代珍、中国民用航空局刘晓杰、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李勤、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唐亮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李维菁等同志为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工业一组成员。
二、增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胡珈铭、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欧阳劲松等同志为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工业二组成员。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七日。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的管理,充分发挥技术委员会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技术委员会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批准成立,在一定专业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负责本专业技术领域内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
第三条国家标准委对技术委员会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第四条国家标准委根据工作需要,可委托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或企业集团管理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委员会。
第二章技术委员会的筹建和成立第五条筹建技术委员会遵循以下原则:市场需要、任务明确、结构合理、保证质量、控制数量、国际接轨。
成立技术委员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涉及的专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或需要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二)技术领域和管理归口明确;(三)近期有较多的国家标准制修订任务;(四)提出明确的标准体系框架建议;(五)业务范围清晰,与现有的技术委员会无业务交叉,如有业务交叉,必须经协调达成一致意见;严格控制技术委员会的数量,业务范围能纳入现有的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或直属工作组的,不再成立新的机构;(六)组织结构符合《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的规定;(七)多数组成人员为该专业领域国内技术专家;(八)结合国情,尽可能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及其认可的其他国际组织的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TC/SC)对口;(九)秘书处挂靠单位具备开展业务的能力并愿意提供办公保障。
第六条筹建技术委员会由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或企业集团公司主管司(局)直接向国家标准委提出书面筹建技术委员会申请。
申请内容包括:组建技术委员会的必要性、技术委员会名称、工作范围、国内外现状、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对应关系、拟开展的工作内容、拟组建技术委员会的初步方案等。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自动化软件采购项目电子竞价文件
第 1 页 共 6 页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办公自动化软件采购项目
电子竞价文件
2012年5月
第一部分 产品采购需求 ..................................................................................... 2
第二部分 资质要求 ............................................................................................. 2
第三部分 系统集成服务 ..................................................................................... 3
2.1 系统集成服务范围定义................................................................................. 3
2.2 服务内容清单................................................................................................. 3
2.3 项目验收......................................................................................................... 4
第四部分 售后服务、技术支持与培训 ............................................................. 5
3.1 售后服务......................................................................................................... 5
3.2 技术支持与服务............................................................................................. 5
3.3 培训................................................................................................................. 5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自动化软件采购项目电子竞价文件
第 2 页 共 6 页
第一部分 产品采购需求
产品名称 数量 配置要求
办公软件 100 Microsoft Office Stand 2010简体中文标准版开放式许可
服务 1 1、提供本次采购所有产品的安装配置服务;
2、提供详细的安装实施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部署;
3、部署Office KMS服务器,有效管理用户授权;
4、协助用户完成SharePoint 2010部署;
5、通过SharePoint 2010平台,部署Office Web Apps;
6、协助用户将新部署的SharePoint 2010与现有办公OA系
统进行集成与测试工作,协助解决测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办公。
7、针对本次采购的文字处理软件提供培训服务,主要包括:
Office Stand各组件功能介绍、Office安装部署激活、常
用组件(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等)使用讲
解、KMS服务器日常维护管理、Office Web Apps使用等;
8、项目实施完成后,提交项目相关文档。
9、培训地点用户指定(北京);
10、培训时间:1天;
1、要求提供壹年原厂技术支持服务;
2、所投产品需为原厂商正品行货;
3、中标后,10个工作日内到货,3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有产品部署安装;
第二部分 资质要求
1. 投标公司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有生产或供应能力的中央政府采
购协议供应商。
2. 投标公司所投产品为原厂商正品行货,投标时需提供原厂服务承诺函。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自动化软件采购项目电子竞价文件
第 3 页 共 6 页
3. 投标公司需有中央政府类似项目案例,提供加盖公章的央采合同复印件。
4. 投标公司需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提供加盖公章的证书扫描件。
5. 投标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 提供加盖公章的证书扫描件。
6. 投标公司需具备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系统集成资质证书,提供加盖公章的
证书扫描件。
第三部分 系统集成服务
2.1 系统集成服务范围定义
1) 服务商提供本次采购所有产品的实施计划和安装部署,并完成Office KMS
服务器搭建,协助用户完成SharePoint 2010部署,并在此基础上部署Office
Web Apps,与现有办公OA系统进行集成和测试工作,解决测试过程中出现
的故障,在项目实施完成后,提交相关技术文档,并提供相关产品培训和三
年技术支持服务。涉及与本次项目相关的已有设备系统,服务商应负责实现
用户需求的相关调试和配置。
2) 服务地点: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3) 服务时间:合同签订后10个工作日到货,到货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有产
品的安装调试、应用测试等服务内容;培训的具体时间须与用户协商后确认;
售后服务期限为验收通过后3年。
2.2 服务内容清单
服务项目摘要 详述
安装调试服务确认
软件安装之前与用户沟通并签字确认服务内
容;
制定实施计划
针对项目实施内容,制定实施计划,以满足实
施时间安排,并提交用户负责人审批;
安装文字处理软件 按照最终使用人要求安装Office软件;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自动化软件采购项目电子竞价文件
第 4 页 共 6 页
服务项目摘要 详述
部署KMS服务器
安装KMS,对DNS服务配置进行调整,要求能够
让使用人解析到KMS服务器;
协助部署SharePoint
2010
协助用户完成SharePoint 2010部署工作;
协助部署Office Web Apps
协助用户方部署Office Web Apps,实现客户端
任何位置访问、共享和处理文档;
办公自动化集成
将新部署的SharePoint 2010与现有办公OA系
统进行集成,实现移动办公;
系统测试 协助用户解决测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提交文档 项目完成后提交相关系统文档;
系统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须双方确认;
售后:远程邮件支持 3年远程邮件支持,响应时间2小时内
售后:远程电话支持 3年远程电话支持,实时响应
售后:现场技术服务 经电话支持沟通后须上门解决的技术问题。
2.3 项目验收
a) 项目用户签收单
b) 软件安装报告
c) SharePoint 2010部署报告
d) Office Web Apps部署报告
e) 系统集成测试报告
f) 系统验收报告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自动化软件采购项目电子竞价文件
第 5 页 共 6 页
第四部分 售后服务、技术支持与培训
3.1 售后服务
远程邮件支持--3年远程邮件支持,响应时间24小时内(必选);
远程电话支持--3年远程电话支持,实时响应(需要先订购远程邮件支持服
务);
现场技术服务--经电话支持沟通后须上门解决的技术问题;
3.2 技术支持与服务
系统集成商须在合同制定期限内负责系统维护及技术支持工作,提供相关技
术人员负责技术支持,对合同期限内发现的系统问题及时进行修改。
① 实施方须免费提供三年的产品维护服务,维护期自产品最终验收并正式
投入使用之日起计算。
② 实施方必须提出维护期内的维护内容和范围。在维护期内,实施方负责
对产品进行维护,维护服务方式为由实施方派人员到委托方使用现场维
护。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均由实施方承担。
③ 实施方应根据不同情况设定不同的故障级别,并就不同故障级别提出对
应的故障响应方案。在维护期内要求实施方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技术
支持响应。
④ 实施方应该提供详细的服务计划和服务承诺,保证在系统平台测试完成
后提供详细准确的资料、用户手册、管理手册等必须提供的技术资料。
⑤ 无论在维护期内还是在维护期外,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对有关系统及
时调整、更新、升级,其单价不得高于初期集成费用。
3.3 培训
实施方要根据项目实施的进度及时安排培训。实施方负责对委托方相关人员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自动化软件采购项目电子竞价文件
第 6 页 共 6 页
及指定的用户进行应用性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侧重于对本次采购产品的使用
及基本维护、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等问题,并提供实践性的操作,旨在使受训者
熟悉掌握产品的操作和维护等。委托方负责对培训质量的监控,并有权对培训内
容提出改正意见。
本系统中主要包括的培训有:
① 使用培训
对委托方主要使用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得使用者可以独立地、熟练操
作本次采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