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伐参数对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34.83 KB
- 文档页数:3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林木采伐管理,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林木的采伐管理活动。
第三条林木采伐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效率;(三)坚持节约优先,推广节约型采伐技术;(四)严格审批制度,加强监督检查。
第四条国家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林木采伐管理的监督和指导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林木采伐管理的监督和指导工作。
第二章采伐许可第五条采伐林木,必须依法取得采伐许可证。
第六条采伐许可证的申请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采伐单位或者个人具备合法的林木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二)采伐林木用途明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生态保护要求;(三)采伐方案合理,符合林木生长规律和生态保护要求;(四)采伐作业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第七条采伐许可证的申请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林木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证明材料;(二)采伐林木用途说明;(三)采伐方案及施工图;(四)采伐作业单位或者个人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五)其他相关材料。
第八条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采伐许可证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作出是否核发采伐许可证的决定。
第九条采伐许可证应当载明以下内容:(一)采伐单位或者个人名称;(二)采伐地点;(三)采伐树种;(四)采伐面积;(五)采伐方式;(六)采伐期限;(七)监督检查部门。
第十条采伐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不得超过林木生长周期。
第三章采伐作业第十一条采伐作业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采伐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作业。
第十二条采伐作业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采伐作业前,应当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二)采伐作业过程中,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作业人员安全;(三)采伐作业后,应当及时清理采伐现场,恢复植被;(四)不得超面积、超树种、超限额采伐;(五)不得乱砍滥伐、毁林开垦、乱占林地;(六)不得使用国家禁止的采伐工具和技术。
森林生态采伐更新技术体系框架【摘要】本文对森林生态采伐的原则和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森林生态采伐更新技术体系的组成及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森林生态采伐;更新技术;体系框架一、森林生态采伐更新的原则及内涵虽然森林生态采伐的概念已经二十多年,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生态采伐原则没有得到准确的说明。
1.森林生态采伐原则采伐不影响或尽可能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不造成结构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损伤。
该设计不仅考虑到采伐木材的收获、组成和应该考虑维持森林自然生物多样性、物种组成和搭配,森林和森林景观及其功能因素。
这是这一理念与传统采伐方法的根本区别。
2.森林生态采伐的内涵森林生态采伐的内涵包括3个层次:林分、景观和模仿自然干扰。
在林分水平上,要系统地考虑森林及其产量、树种、结构和布局,树木径级、生物多样性的优化组合、养分、水分和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使采伐后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保持不变,确保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充分反映自然社会环境与人类和谐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景观水平上,对合理配置不同森林景观类型进行考虑。
采伐时要考虑采伐后林地对人的感官影响,即美观效果,不应导致景观破坏的一个灾难性的状态。
模拟自然干扰是模拟自然条件下仍然保留一定活的树木、倒木和腐殖质等粗木质残体,以满足动物觅食、求偶活动。
模拟森林燃烧地或在自然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风倒现象,通过外部干扰帮助森林生长。
如有计划人工助燃,可以消灭害虫,烧一些密集的林下植物。
风倒可以形成一个缺口,事实上大小不同的间隙,是一个生物乐园。
如果说森林可持续管理是一种理念,那么生态采伐就是实现这一理念的重要手段。
二、森林生态采伐更新技术框架所谓的森林生态采伐更新技术体系是指在一定的业务目标下,从采伐规划设计实施、作业、木材运到伐区清理、更新、评估等一系列配套技术,是科学经营森林的技术保障。
国内一些学者称之为“作业系统”。
森林采伐作业系统研究对象是有限的森林采伐过程本身,而缺乏景观的原则,在确定采伐对象方面,沿用传统的使用原则和方法,技术和其他新技术不足,优化森林空间结构的应用缺乏。
第 2章 景观结构指标计算方法作者:卢玲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859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第 2章 景观结构指标计算方法 打印本文第 2章 景观结构指标计算方法 第 1 节 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FRAGSTATS [38]是由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森林科学系开发的一个景观指标计算软件,它有两种版本,矢量版本运行在ARC/INFO 环境中,接受ARC/INFO 格式的矢量图层;栅格版本可以接受ARC/INFO 、IDRISI 、ERDAS 等多种格式的格网数据。
两个版本的区别在于:栅格版本可以计算最近距离、邻近指数和蔓延度,而矢量版本不能;另一个区别是对边缘的处理,由于格网化的地图中,拼块边缘总是大于实际的边缘,因此栅格版本在计算边缘参数时,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依赖于网格的分辨率。
FRAGSTATS 软件功能强大,可以计算出59个景观指标(表2-1)。
这些指标被分为三组级别,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应用尺度:(1)拼块级别(patch-level )指标,反映景观中单个拼块的结构特征,也是计算其它景观级别指标的基础;(2)拼块类型级别(class-level )指标,反映景观中不同拼块类型各自的结构特征;(3)景观级别(l andscape-level )指标,反映景观的整体结构特征。
由于许多指标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只是侧重面有不同,因而使用者在全面了解每个指标所指征的生态意义及其所反映的景观结构侧重面的前提下,可以依据各自研究的目标和数据的来源与精度来选择合适的指标与尺度。
表2-1 FRAGSTATS 提供的景观指标英文缩写 指标名称 应用尺度 英文全称 单位 面 积指标 AREA 拼块面积 拼块 Area ha LSIM拼块相似系数 拼块 Landscape similarity index % CA拼块类型面积类型 Class area ha %LAND 拼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 类型Percent of landscape % TA景观面积类型/景观 Total landscape area ha LPI 最大拼块占景观面积比例 类型/景观 Largest patch index % 密度大小及差异 NP 拼块数量 类型/景观 Number of patches # PD 拼块密度 类型/景观 Patch density #/100ha MPS 拼块平均大小 类型/景观 Mean patch size ha PSSD拼块面积方差 类型/景观 Patch size standard deviation ha PSCV 拼块面积均方差 类型/景观 Patch siz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 边缘指标 PERIM 拼块周长 拼块 Perimeter m EDCON 边缘对比度 拼块Edge contrast index % TE 总边缘长度 类型/景观 Total edge m ED 边缘密度类型/景观 Edge density m/ha CWED对比度加权边缘密度 类型/景观 Contrast-weighted edge density m/ha TECI 总边缘对比度 类型/景观 Total edge contrast index % MECI 平均边缘对比度类型/景观 Mean edge contrast index % AWMECI 面积加权平均边缘对比度 类型/景观 Area-weighted mean edge contrast index % 形状指标 SHAPE 形状指标 拼块 Shape index FRACT 分维数拼块Fractal dimension LSI 景观形状指标 类型/景观 Landscape shape index MSI 平均形状类型/景观 Mean shape index AWMSI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指标 类型/景观 Area-weighted mean shape index DLFD 双对数分维数 类型/景观 Double log fractal dimension MPFD 平均拼块分维数类型/景观 Mean patch fractal dimension AWMPFD 面积加权的平均拼块分形指标类型/景观Area-weighted mean patch fractal dimension第 2 节 论文使用的指标及其公式和生态意义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从宏观尺度上分析黑河流域的景观结构及其变化。
我国森林采伐管理及可持续经营探讨摘要:通过森林采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森林采伐管理中三点问题提出了三点改革提议,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实施森林采伐可持续经营提出了三点措施共同探讨。
关键词:森林采伐;管理问题;可持续经营中图分类号:f326.2随着国家林业政策的不断改革推进。
林木的经济价值越发凸显,群众对林木栽植、使用、销售的热情空前高涨。
人们经营利用森林,必然要涉及到森林的采伐。
但近年来,我国重点国有林区仍存在不按规程进行伐区调查设计和伐区作业等违规、违法采伐林木问题,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1]。
违反林学规律和技术规程,超过森林资源的承载能力采伐利用森林资源,是导致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
实施森林采伐可持续经营理念,实行科学合理的森林采伐,严格控制森林的过度消耗,真正做到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森林采伐工作的现状,进一步提出促进我国森林采伐可持续经营的发展策略。
1. 森林采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森林采伐管理制度与多种制度冲突目前,我国森林采伐管理制度不适用于森林经营制度和木材生产计划制度。
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森林经营制度和木材生产计划制度应该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益,但是现在三者已经发生很大的脱节。
随着社会发展,木材需求量不断增大,而木材生产计划制度又受到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和森林经营制度的限制,这就造成了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同时这种现象给木材经营商带来了严重打击,影响了木材经济的发展。
1.2 难以平衡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施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森林资源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减少了对森林资源的消耗。
但是限额采伐却很大程度的限制了林业经营主体。
随着市场的经济开放,对木材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林业经营主体只能按照以前的限额进行经营,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做出变动,严重损害了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打消了林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2]。
森林采伐限额是由林业部门按照规划设计调查确定的,由上级制定出森林采伐限额。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
景观生态学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景观的格局、过程、尺度和等级。
景
观格局是指在一定空间(尺度)范围内,各种景观元素(如森林、草地、
湖泊等)在空间分布上的组织结构。
它反映了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配
置关系,以及它们在空间上的相对丰富程度。
景观格局的特征对物种分布、种群数量和生态过程都有重要影响。
景观过程是指景观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动力,以及这些作用和
动力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景观过程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种群迁移等
一系列生态过程,通过研究景观过程可以深入了解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
景观尺度是指研究对象在空间上的观测尺度,它可以是点、面或者是
整个景观。
不同的研究尺度可以揭示出不同的景观特征和生态过程,有助
于理解景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景观等级则是指在不同空间尺度下,景观的组织结构和生态过程的变
化规律。
景观生态学研究不同等级的景观格局和过程,从小尺度的景观单
元到大尺度的景观矩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研究景观的等级,可以揭示出不同尺度下的景观生态系统的特点和机制。
总之,景观生态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通过研究景观的格局、过程、尺度和等级,揭示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保护和管理自然
资源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23.01.007长白山森林破碎化程度及其对净初级生产力影响关系研究王诗洋(32023 部队,辽宁·大连 116023)摘 要:在许多热带地区的森林破碎化对森林碳储量能够产生负面影响,但其对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服务一直有争议。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对于森林破碎化以及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仍需探讨。
研究利用遥感影像对长白山地区进行土地分类并量化景观指数以分析森林破碎化程度,基于CASA方法模型反演计算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15年的净初级生产力动态,分析不同管理措施下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7个林业局的森林破碎化程度及净初级生产力值。
研究结果显示:从1985年到2015年在长白山地区主要森林类型的总面积呈增长趋势,其森林初级生产力也同样表现增长趋势;对于常绿针叶林植被类型,初级生产力与森林破碎度的相关性在长白山保护区外部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对于针阔混交林植被类型,人类活动为主要原因所导致的森林破碎化对净初级生产力变化具有关键作用,且影响逐渐减弱。
森林景观斑块边缘的碳损失情况量化结果表明,净初级生产力随边缘深度的增加而增长,在保护区内部的斑块加权平均净初级生产力约为保护区外部区域的4倍。
研究揭示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森林破碎化和管理措施的敏感度,为深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驱动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森林破碎化;净初级生产力;定量遥感;CASA模型中图分类号:S718.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329(2023)01-0042-10相较于人工林,天然森林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更高[1],能够提供更高层级的生态系统服务[2]。
研究表明森林破碎化与人类对森林的采伐活动密切相关[3],并且森林破碎化与全球植被碳循环具有联系[4]。
由于森林采伐导致的森林破碎化对于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能够产生负面影响[5]。
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4Vol 56No 1收稿日期:2023-09-24大兴安岭地区火烧对林下植被和乔木更新的影响陈汉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ꎬ大兴安岭加格达奇165000)[摘㊀要]㊀该文以对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火烧迹地设置的不同强度火烧样地为基础数据ꎬ分析了不同火烧强度(重度㊁中度㊁轻度)对乔木更新和林下植被的影响ꎮ结果表明:不同火烧强度(重度㊁中度㊁轻度)对白桦和杨树的更新有显著影响ꎬ重度火烧促进了白桦和杨树的地径和树高生长ꎬ有利于白桦和杨树等先锋树种的更新ꎮ林火对林下植物种类数量影响不大ꎬ但使得林下植物优势种群发生了改变ꎬ杜鹃㊁笃斯越桔㊁蒿类㊁小叶樟等逐渐成为优势种群ꎬ重度火烧使森林生态系统有向沼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ꎮ[关键词]㊀林火ꎻ火烧强度ꎻ林下植被ꎻ乔木更新中图分类号:S76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4)01-0030-03EffectsofFireonUndergrowthVegetationandTreeRegenerationinGreaterKhinganMountainsChenHanjiang(ForestResourcesMonitoringCenterofStateForestryandGrasslandAdministrationꎬJiagedaqi165000ꎬGreaterKhinganMountainsꎬChina)Abstract:Thispaperanalyzedtheeffectsofdifferentfireintensity(severeꎬmoderateandlight)ontreeregenerationandundergrowthvegetationbasedonthedataofdifferentintensityfiresampleplotsinTaheForestryBureauofDaxing'anMountains.Theresultsshowedthatdifferentfireintensity(severeꎬmoderateandlight)hadasignificantimpactontheregenerationofbirchandpoplar.Severefirepromotedthegrowthofgrounddiameterandtreeheightofbirchandpoplarꎬwhichwasconducivetotheregenerationofpioneerspeciessuchasbirchandpoplar.Forestfirehaslittleimpactonthenumberofundergrowthplantspeciesꎬbutithaschangedthedominantpop ̄ulationofundergrowthplants.RhododendronꎬVacciniumuliginosumLinnꎬArtemisiaꎬCalamagrostisangustifoliaꎬetc.havegraduallybe ̄comethedominantpopulation.Severefirehasmadetheforestecosystemdeveloptowardsmarsh.Keywords:Forestfireꎻfireintensityꎻundergrowthvegetationꎻtreeregeneration林火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之一ꎬ一方面对森林造成严重危害ꎬ使森林生态系统的各种物质循环㊁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遭到破坏(贺万鹏等ꎬ2022)ꎻ另一方面ꎬ一定频率和强度的火能促进天然更新和植被发育ꎬ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Stephensetalꎬ2013)ꎮ从林火对森林生态环境产生的干扰来看ꎬ无论其是正面还是负面效应ꎬ火烧后林火迹地的植被恢复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关注(吴晞等ꎬ2022)ꎮ林火能影响森林更新ꎬ森林过火后形成了不同火烧程度㊁大小的斑块ꎬ进而极大地影响火后树木及植被的组成及结构ꎬ在火烧迹地上产生不同的更新方式(焦小梅等ꎬ2021)ꎮ火干扰后植被的天然更新对于火烧迹地的植被恢复有重要作用ꎬ是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的重要途径(孟勐ꎬ2020ꎻGeorgeꎬetal.2013)ꎮ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木材储备基地和生态屏障区ꎬ在支撑林业行业发展战略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ꎮ大兴安岭林区也是我国森林火灾频发区ꎬ基本上大部分森林均发生过火干扰ꎮ因此ꎬ如何正确认识火干扰强度下该区域森林植被的更新状况ꎬ对于明晰火烧迹地中群落演替规律㊁促进该区植被恢复和森林生态系统重建具有重要意义[1]ꎮ1㊀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1.1㊀研究区概况试验地点位于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123ʎ20ᶄ 125ʎ05ᶄEꎬN52ʎ07ᶄ 53ʎ20ᶄN)ꎮ该区域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ꎬ气候变化显著ꎬ冬季漫长干燥而寒冷ꎬ夏季短暂而湿热ꎬ春季多大风而少雨ꎬ秋季降温急剧ꎬ年平均气温-2.4ħꎬ平均无霜期98dꎬ年平均降水量463.2mmꎬ主要集中在7至8月份ꎬ年日照时数2015~2865hꎬ10ħ有效积温1276ħ~1969ħꎮ土壤主要是棕色针叶林土ꎬ乔木树种主要有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㊁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㊁白桦(Betulaplatyphylla)等[2]ꎮ1.2㊀研究方法1.2.1㊀样地设置与调查2017年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火烧迹地ꎬ通过实地踏查ꎬ根据迹地火烧程度设置样地ꎬ分032024Vol 56No 1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为重度火烧样地(乔木烧死程度>70%)㊁中度火烧样地(70%>乔木烧死程度>40%)和轻度火烧样地(乔木烧死程度<40%)(罗德昆ꎬ1987ꎻ罗菊春ꎬ2002)ꎮ样地选择尽量保证海拔㊁坡度㊁坡向基本一致ꎬ共设置面积0.06(20mˑ30m)hm2的样地40块ꎮ样地中基本包括了白桦林㊁白桦落叶松林㊁落叶松纯林等该区域的主要林型ꎬ然后调查样地内乔木的胸径㊁树高等测树因子[3]ꎮ1.2.2㊀天然更新调查天然更新调查采用样方法ꎬ在上述设置样地的四角各设一块1mˑ1m的样方㊁在中心设一块5mˑ5m的样方进行植被和更新调查ꎮ记录样方内白桦和杨树更新苗的坐标㊁地径和株高ꎮ同时调查灌木和草本的种类㊁株数㊁高度和盖度[4]ꎮ1.2.3㊀数据分析和处理本文所有数据整理㊁制图㊁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均应用Excel和SPSS17.0软件处理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火烧强度下乔木层天然更新状况通过分析不同火烧强度下(重度㊁中度㊁轻度)的乔木层的更新情况ꎬ发现在火烧迹地仅有杨树和白桦天然更新出现ꎬ而没有樟子松和落叶松等树种的天然更新幼苗ꎬ所以文中仅分析不同火烧强度下白桦和杨树的天然更新状况ꎮ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发现ꎬ天然更新的白桦幼苗高度在不同程度火烧下差异显著ꎬ重度火烧白桦幼苗苗高最高ꎬ平均达到155.87cmꎬ轻度火烧下最低ꎬ仅为55.88cmꎮ对于天然更新的白桦幼苗地径来看ꎬ不同的火烧强度影响也均显著ꎬ重度火烧下天然更新的白桦幼苗地径最大ꎬ达到1.69cmꎬ轻度火烧下最差ꎬ为0.53cm(表1㊁图1)ꎮ轻度和中度火烧下天然更新的杨树幼苗高度和地径均差异不显著ꎬ但与重度火烧下杨树天然更新幼苗高度和地径差异显著(表2㊁图2)ꎬ与白桦天然更新幼苗的结果相似ꎮ以上研究表明重度火烧下有利于促进白桦和杨树幼苗的天然更新ꎬ这是由于在重度火烧下ꎬ大部分林木被烧死ꎬ林分变得稀疏ꎬ枯落物层被烧掉ꎬ有利于白桦㊁杨树等先锋树种的种子繁殖ꎬ此外ꎬ也由于白桦㊁杨树等先锋阔叶树种根蘖能力较强ꎬ在重度火烧下能产生大量的根蘖苗有利于其天然更新[5]ꎮ图1㊀不同火烧强度下白桦天然更新表1㊀不同火烧强度下白桦更新情况多重比较火烧强度白桦杨树高度(cm)地径(cm)高度(cm)地径(cm)重度火烧155.87a1.69a111.85a1.06a中度火烧139.73a1.03b69.33b0.60b轻度火烧55.88b0.53c68.29b0.58b表2㊀不同火烧强度下不同林型灌草更新植物种类白桦林白桦落叶松林重度中度轻度重度中度轻度高度(cm)盖度(%)多度高度(cm)盖度(%)多度高度(cm)盖度(%)多度高度(cm)盖度(%)多度高度(cm)盖度(%)多度高度(cm)盖度(%)多度杜鹃14636Cop2978Cop19224Cop1丛桦839Cop1刺梅232Sp288Cop12210Cop1杜香453Sp小叶樟3510Cop14710Cop14225Cop18060Cop35875Cop34130Cop2舞鹤草75Cop182Sp9020Cop1521Cop1笃斯越桔3040Cop23042Cop279Cop1地榆131Sp98Cop1苔草3412Cop12534Cop23516Cop13513Cop1绣线菊104Sp235Cop11321Cop11950Cop313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4Vol 56No 1续表2㊀不同火烧强度下不同林型灌草更新植物种类白桦林白桦落叶松林重度中度轻度重度中度轻度高度(cm)盖度(%)多度高度(cm)盖度(%)多度高度(cm)盖度(%)多度高度(cm)盖度(%)多度高度(cm)盖度(%)多度高度(cm)盖度(%)多度蕨类113Sp2525Cop11618Cop195Cop1鹿药5780Cop3沙草554Sp6724Cop1万津2411Cop1蒿1820Cop14240Cop22150Cop32380Cop3金莲花2910Cop12629Cop2老鹳草3218Cop1蒲公英4114Cop1野豌豆721Cop1注:多度采用德鲁全法记载:Cop3 植物覆盖50%以上ꎻCop2 植物覆盖25%-50%ꎻCop1 植物覆盖5%-25%ꎻSp 植被覆盖5%以下ꎮ图2㊀不同火烧强度下杨树天然更新2.2㊀不同火烧强度下灌草层天然更新状况本文也对火烧区林下植被进行了调查ꎬ林火对林下植物种类数量变化不大ꎬ但是优势种群明显发生了变化ꎮ白桦林型:高火烧强度下有6种ꎬ盖度较大的为杜鹃和笃斯越桔ꎬ二者盖度达76%ꎻ中火烧下8种ꎬ盖度最大的为鹿药ꎬ达到80%ꎻ轻度火烧下7种ꎬ盖度最大的为笃斯越桔42%ꎬ其次为小叶樟25%ꎮ白桦落叶松林:高火烧强度下有12种ꎬ盖度最大的为小叶樟ꎬ其次为蒿类ꎻ中火烧下7种ꎬ盖度最大的为小叶樟ꎬ其次为蒿类ꎻ轻度火烧下8种ꎬ盖度最大的为蒿类ꎬ其次为绣线菊(表2)ꎮ白桦林和白桦落叶松林在重度火烧后ꎬ使得一些阳性旱生植物大量侵入和繁茂ꎬ而原有的部分阴性植被逐渐消亡ꎬ从而造成原有的优势种例如杜鹃㊁笃斯越桔㊁蒿类等所占比例增大ꎮ根据以往的研究来看无论从植被和土壤方面重度火烧下会造成局部区域有向沼泽化发展的趋势(孔繁花等ꎬ2005ꎻ王续高等ꎬ2004)[6-10]ꎮ3㊀结论不同火烧强度(重度㊁中度㊁轻度)对白桦和杨树的更新影响有显著差异ꎮ强度火烧有利于白桦和杨树等先锋树种的更新ꎬ中强度火烧次之ꎬ轻强度火烧最差ꎮ不同火烧强度下ꎬ不同林型中的林下植被更新都有很大差异ꎮ总体来看林火对林下植物种类数量变化不大ꎬ但是优势种群明显发生了变化ꎬ使原有的优势种杜鹃㊁笃斯越桔㊁蒿类等更加繁茂ꎬ制约了一些植被的进入ꎮ总体来看火烧有利于先锋树种的更新ꎬ但火烧下林下植被来看ꎬ一些沼泽类常见植物群落增加ꎬ所以高强度火烧容易使局部区向沼泽化发展ꎮ参考文献[1]贺万鹏ꎬ周晓雷ꎬ解婷婷ꎬ等.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属 冷杉属林火烧迹地枯落物持水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ꎬ2022(11):1-9.[2]StephensSLꎬAgeeJKꎬFulPZꎬetal.ManagingForestsandFireinChangingClimates[J].Scienceꎬ2013ꎬ342(6154):41-42.[3]吴晞ꎬ赵雨森ꎬ辛颖.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氮素特征[J]ꎬ森林工程ꎬ2022ꎬ38(2):8-13. [4]焦小梅ꎬ张秋良ꎬ魏玉龙ꎬ等.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幼苗更新及空间分布格局[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21ꎬ42(1):38-44.[5]孟勐.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 土壤协同恢复机制[D].内蒙古农业大学ꎬ2020.[6]MitriGeorgeH.Mappingpost-fireforestregenerationandveg ̄etationrecoveryusingacombinationofveryhighspatialresolu ̄tionandhyperspectralsatelliteimagery[J].InternationalJournalofAppliedEarthObservations&Geoinformationꎬ2013ꎬ20(2):60-66.[7]罗德昆.大兴安岭过火迹地更新方式的研讨[J].林业科技ꎬ1987(5):11-13.[8]罗菊春.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ꎬ2002(24):101-107. [9]孔繁花ꎬ李秀珍.大兴安岭北坡林火迹地森林景观格局的变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05ꎬ29(2):1-9. [10]王绪高ꎬ李秀珍.大兴安岭北坡落叶松林火后植被演替过程研究[J].生态学杂志ꎬ2004ꎬ23(5):35~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