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空袭作战模式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96.26 KB
- 文档页数:5
空袭与轰炸对民众的影响在现代战争中,空袭与轰炸是战争经常采取的一种战略手段。
然而,这种战略行动不仅对军事目标造成了巨大破坏,同时也对民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空袭与轰炸对民众的影响,包括心理、物质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减轻这种影响。
一、心理影响空袭与轰炸给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首先,战争的爆发本身就会使人们陷入恐慌和不安之中。
面对激烈的战斗和死亡的威胁,民众常常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此外,持续的空袭声和爆炸声不仅会扰乱民众的日常生活,还会加剧他们的紧张和不安,导致失眠、下降的工作效率等心理困扰。
在极端情况下,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给个体和社会带来更大的负担。
二、物质影响空袭与轰炸会给民众的生活、财产和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破坏。
依托于现代技术,战争中的空袭与轰炸能对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医院和学校等民众生活必需设施进行精确打击,给民众的生活带来巨大的破坏。
因此,许多人失去了住房、医疗和教育资源。
此外,轰炸还会破坏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使民众陷入进一步的困境。
物质损失不仅威胁到民众的基本生活,也会对其未来的发展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三、社会影响空袭与轰炸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并导致了社会秩序的崩溃。
战争带来的杀伤和破坏使社会关系紧张,甚至导致社会分裂和冲突。
在空袭与轰炸之后,许多人被迫离开家园,流离失所,并加入到庞大的难民群体中。
这些难民无家可归,受到严重的经济和社会歧视,给社会带来了更大的问题。
此外,战争还破坏了社会的文化和历史遗产,使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逐渐丧失。
这对民众的社会融入和社区建设都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四、减轻民众影响的解决方案要减轻空袭与轰炸对民众的影响,国际社会及相关各方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各国应加强战争的预防和解决措施,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
其次,各国应加强投资于民众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基本权益。
同时,加大心理健康服务的提供和支持,为受到空袭与轰炸影响的民众提供专业心理援助。
战争形态是随着人类社会得不断发展而发展得。
从武器装备得发展历史看,人类战争一共经历了五种战争形态,即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核武器战争和信息化战争。
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得高技术常规局部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得初级形态。
深入研究现代战争得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得本质内涵,加快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高基于信息系统得体系作战能力,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目标,具有重要得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得高技术常规局部战争---------------------------------------------------------------------------------------------------------------------感谢使用本套资料,希望本套资料能带给您一些思维上的灵感和帮助,个人建议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做适当修改和调整,以符合您自己的风格,不太建议完全照抄照搬哦。
---------------------------------------------------------------------------------------------------------------------现代战争是一个历史得、发展得概念,不同得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得内涵,目前所说得现代战争实质上是信息化条件下得高技术常规局部战争。
(一)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得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得多军兵种一体化得战争。
打信息化战争应具备得最基本条件就是要出现信息化军队。
按照国外信息化标准得测评方法,一支军队得信息化装备规模只有达到 60%以上时,才能在这一指标上具备信息化军队得特征。
从世界范围看,美国是军队信息化程度最高得国家,其陆军信息化装备超过装备总量得 50%,海空军装备得信息化程度已达70%以上。
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之军事理论考点归纳:海湾战争关键词:大学生毕业士兵士兵提干考试张为臻考点归纳军事理论海湾战争【事件概括】海湾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同时也是人类战争史上现代化程度最高、使用新式武器最多、投入军费最多的一场战争。
海湾战争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
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
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事件分析】海湾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在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
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军事、政治合作,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
海湾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科技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战争特点海湾战争作战模式海湾战争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模式,对二战以来形成的传统战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其最大特点为,这是一次高科技战争。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普遍使用各种先进技术:(1)电子战对战争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电磁优势将成为战争中的新制高点;(2)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海湾战争开创了以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在空袭中,由于大量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提高了空袭的准确性,又使平民伤亡降低到最小程度;(3)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4)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
海湾战争影响对美国海湾战争海湾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也助长了其独霸世界的野心。
防空袭行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树立高技术空袭理念2.能力目标:了解高技术空袭的基本特点,掌握防空袭的基本措施3.德育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二、教学重点:1. 高技术空袭的基本特点;2. 高技术空袭的防护措施。
三、教学方式:以讲述为主四、时间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现代高技术空袭的基本理念战争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而发展,其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始终起着物质的、客观的和主导的作用。
而今,高新技术融入军事领域,又一次使战争发生了质的变化。
高新技术系统工程,应用于战争的各个领域,使武器系统、军队结构、战争方法、指挥手段及战争样式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运用高技术手段(如CI系统,即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和使用高技术武器作战,是战争史上继冷兵器、热兵器、热核兵器之后的高技术兵器阶段,称为高技术战争。
以空袭为先导并贯穿于始终,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且日益显现出巨大作用。
信息化常规空袭带给我们新的思维。
当今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探索现代空袭的特点和影响,为打赢未来的反侵略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
(讲述)(一)高技术空袭的特点1.重点目标多遭袭,防护情况复杂2.空袭范围大,没有“安全”地域3.空袭距离远,空袭之前有侦视4.无警报遭袭可能性增加,个人应急防护要求提高(二)高技术空袭的防护措施1.人员对常规空袭的一般防护方法(1)牢记防空袭警报信号①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
这类警报是预先告知居民敌人可能对城市进行空袭,告诫人们提前做好防空袭的各项准备工作。
②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
这类警报是在敌机或其他空袭兵器已经临近城市上空,空袭行动即将或已经开始时实施放的,通知人们迅速采取疏散、掩蔽等防护措施。
③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
这类警报是在空袭或空袭情报消除后施放的,告知人们空袭情况已经解除,可以按防空袭计划进行清理和消除空袭后果,恢复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高技术条件下反空袭作战如何提高心理防卫能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反空袭作战中,参战官兵不仅要经受伤残和死亡的考验,而且要面临着强大心理冲击的威胁。
因此,提高现代反空袭作战中官兵的心理防卫能力,已成为科技练兵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要解决因敌空袭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关键是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官兵的心理承受和防卫能力。
1.信心激励法。
分队要及时把各国反空袭作战的成功经验,通过教育渗透到官兵的思想中,让大家看到我军反空袭胜利的可能性;旅团要加强反空袭战术的研究,以有效的打法增强官兵敢打必胜的信心;军师要加大对信息战、电子战、反空袭作战高科技知识理论的研究,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研究出一套抗击拥有高技术优势装备之敌的有效战法。
2.舆论感召法。
作战部队要教育官兵树立敢于抵抗侵略的信心,同时加大表彰力度,主要领导要能够经常深入作战前线做宣传鼓动工作,使官兵听从指挥、士气旺盛。
3.情绪转移法。
各级宣传机构要加强舆论宣传,发动地方人民团体、群众组织积极开展工作,进行战场慰问等;要利用多种传播媒体宣传我军防空的胜利和军政军民团结一致对敌的高昂士气。
要发动群众清除敌人投掷的空袭引导电子装置,整理收缴战利品,修复被破坏的重要设施,保持居民的正常生活,把官兵的心理转移到积极作战抗敌空袭上来。
4.行为互补法。
在敌人高强度、大范围、连续轰炸情况下,我们要采取积极措施保存军事实力。
部队及装备要化整为零,使敌机找不到集团目标;军人可乘坐民用车辆机动,重装备隐蔽入居民区内,避免遭敌轰炸;要将淘汰的飞机暴露于机场并设置假目标,使敌白白浪费空袭弹药;要在空袭目标附近燃烧废旧物资,形成烟幕伪装,以降低巡航导弹命中精度;要利用特殊天候和复杂地表,进行人员疏散、武器装备转移,使敌人掌握的目标数据失效,导弹落空。
5.心态适应法。
各级要搞好预先教育。
在战前要加大教育力度,使官兵提高警惕,时刻做好抗击侵略的准备;加大模拟演练的力度。
各作战单位要积极在战斗中摸索反空袭作战战法,以劣胜优,逐渐扩大战果。
科索沃战争的特点和启示长宁区民防办公室姚志民北约对南联盟实施79天的“联盟力量”行动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媒体的炒作、国人的关注,似乎远没有结束。
特别是“5.8”事件中国使馆被炸和近期台海对峙的紧张局势,一下子拉近了中国人与战争的距离。
人们在思索:新世纪之初,经历了太多战争的上个世纪本该以和平拥抱新世纪,然而战事却不期而遇。
据记载,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1964年的4264年间,地球上共发生大大小小战争和军事冲突14513次,和平期只有329年。
如果我们把四千多年当作24个小时来计,则一天23个小时都在打仗。
二战以来共引发了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近180场,1000万人死于战火,把近百个国家卷进了战争的漩涡。
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就发生9场局部战争和冲突,遗憾的是这些血淋淋的数字无法阻止战争疯子们一次又一次刮起的战争风暴。
科索沃战争被称为世纪末之战,其牵动面之广、世人之关注、战事发展之难测,都超过了冷战结束后的历次军事冲突。
战事的进程和结局,更让人留下诸多的遐想和思索,剖析这场战争也许会对我们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加强人防建设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一、“五维”战争,“五线”攻击如果说20世纪上叶的二次世界大战,使战争完成了由陆海联接的平面模式向陆海空三维立体模式转变的话,那么海湾战争尤其是科索沃战争则是一种“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多维作战新模式,它使传统的三维战场空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主要表现是:作战空间既急剧扩大,又高度浓缩;战场平面维可以遍及地球任何一个角落,战场高度维已突破低层空间继而向外层空间延伸;多种打击力、作战手段、作战形式、毁灭方式,几乎可以同时作用和强加在一个较小的作战空间甚至一点上。
同时,全新空间又引入了高科技对抗,计算机、电子战、新概念武器等新装备和新战法在这次战争中被广泛运用。
纵观这场战争的全过程,全维战贯穿始终,其基本程式是:空中侦察开场,50颗卫星为其服务;电子干扰介入,使南联盟信息遮蔽,无法有效组织指挥;接着巡航制导、远程打击、战机凌空、轮番轰炸。
用现代科学原理解读联合作战制胜之道【摘要】在近期世界局部战争中,用现代科学原理解读联合作战制胜之道,有助于深刻理解联合作战的本质特征,从理论高度掌握作战力量编成、编组、运用和行动的方式方法,为组织实施联合作战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近期世界局部战争军事历史联合作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万物皆有其内在规律,联合作战这一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制胜原理。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军事实践需要制胜原理指导。
正如胡锦涛主席所指出的,“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
随着新军事技术迅猛发展,战争样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联合作战作为基本作战形式,已登上信息化战争军事历史舞台。
深入研究和探讨联合作战制胜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深刻理解联合作战的本质特征,从理论高度掌握作战力量编成、编组、运用和行动的方式方法,为组织实施联合作战提供理论指导。
一缺口原理——铸就联合作战新利剑首先,来看一个战例。
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空袭行动前,美军首先实施了大规模压制性电磁干扰,瘫痪了伊军的防空预警系统,然后采取巡航导弹突击、隐形飞机突防、武装直升机超低空进入等多种手段,一举突破伊军防空体系,美军轰炸巴格达近40分钟后,伊军防空部队才做出反应。
由此可见,防御体系一旦出现“缺口”,而防御方又不能及时封堵,那么整个防御体系就将毁于“蚁穴”。
这就蕴含了工程设计和材料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即“缺口原理”。
“缺口原理”的含义,通俗地讲,承受载荷的机件易在缺口处产生裂纹,进而造成整个机件的彻底破坏。
人们常讲的“绳从细处断”就是这个道理。
二非对称——谋求联合作战新优势两辆型号、速度相同的汽车迎头相撞,其结果是两败俱伤;如果两辆不同型号、速度的汽车相撞,质量大、速度快的一方受到的损失较小。
这就是常说的“非对称原理”。
这一原理在联合作战中是否也同样适用呢?从近几场局部战争的实践来看,“非对称原理”不仅适用于联合作战,而且其运用十分广泛,对作战的进程和结局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现代特种作战战术现代特种作战战术1、秘密渗透突然袭击即采取各种隐蔽机动的方式,进入敌后方或纵深预定的袭击目标附近,运用"打、炸、破"等手段,出其不意,攻敌不备,迅即制敌于被动。
这是特种部队实施敌后作战惯用的战术手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敌重要目标隐蔽突然的袭击,直接达成战略、战役特定目的或为战略、战役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特种作战任务的特殊性和作战目的的速决性,要求特种部队的战术行动必须隐蔽、突然、速决。
从特种部队参加历次战役或战斗的情况看,采取秘密渗,越南人民军一支特透、突然袭击的战术手段获得成功的战例不少。
如1965年种袭击小分队,曾两次秘密渗透到美军吹嘘为"鸟儿也飞不进"的岘港机场,击毁敌机100余架,给敌人以重创。
随着小型、高效的高技术武器装备特种部队,为特种部队实施秘密渗透、突然袭击带来了更先进的技术支撑,这种战术将更广泛地被特种部队所运用。
据军事专家预测,在未来的信息战场上:携带幷使用纳米武器实施秘密渗透、突然袭击,将成为特种部队运用这一战术的发展方向。
2、精兵远袭垂直闪击[转自铁血社区]即为实现特定的战略或战役目的,组建精干合成的特种部队,借助空中机动工具远距离机动,突然在对方的纵深后方目标的上空"神兵天降",对敌实施闪电式攻击。
这种战法最早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如1940年5月,德军组织特种突击队乘滑翔机飞夺比利时艾伯特运河上着名的埃马尔要塞,使德军一举突破了艾伯特运河,为地面部队打开了通向比利时心脏布鲁塞尔的大门,开了特种部队采取垂直闪击战术的先例。
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隐形化和机动力、突击力的增强,为特种部队实施精兵远袭、垂直闪击战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运用空间。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和正在进行的阿富汗反恐怖战争中,美、英军的特种部队也多次乘直升机直接机降在目标附近,对目标进行垂直闪击。
高技术局部战争,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交战双方不一定是毗邻,交战国家特别是军事强国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在特种作战战术手段的运用上,将会更多地采取精兵远袭、垂直闪击的战术。
从科技角度浅析现代战争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电气化,使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导致了新型远程火炮、飞机、坦克等机械化含量极高的现代兵器的出现,并促进了军队结构更新,从而引发了战争形态的变化。
这个时期的战争被称为机械化战争。
现代战争的主要特征几乎都在这一阶段形成。
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并于6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使常规的军工科技获得重大突破,产生质的飞跃,还使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核计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军队的武器装备、编制结构、作战手段、指挥系统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出现了陆军航空兵、战略火箭军等一系列新的兵种,并增加了炮兵、装甲兵的比重,进而使现代战争的发展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未来战争必将是包罗万象、多维一体的复合式战争。
“探讨未来,重要的是看得开阔,想得深远,而不是追求什么百分之百的正确性。
”关键词:科技强军(strengthen the army by relying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作为几乎是人类社会活动永恒的主题,战争始终伴随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据考证(注1),从原始社会末期的战争至今,人类经历的战争已多达1.45万次,真正和平的时期累计起来居然不到三百年。
由此可见,战争伴随着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伴随着我们人类社会的文明史。
可以说,历史上无论哪个国家的盛衰,无论哪个王朝的更迭,无论哪个时代的命运,都与战争紧密联系。
因此,古语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注2)尽管时代的步伐已经迈入21世纪,尽管人类早已摆脱愚昧、无知,走进了文明,但是我们仍然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不争的现实:战争还没有远去。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注3)浪潮的冲击下,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影响下,武器装备趋向了智能化,并由此极大地提高了军队在战场上精确打击与远距离打击的能力,使战争发生了有别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巨大变化。
第37卷第6期 2007年11月 航空计算技术
Aeronautical Computing Technique Vo1.37 No.6
NOV.2oo7
基于模糊优化模型的对空防御作战指挥决策研究 刘 强,薛惠锋 (西北工业大学人事处,陕西西安710072) 摘要:多目标模糊优化决策作为一种较新的方案选优方法,其多目标模糊决策所得的相对优属度 有更大的离散性,易于决策方案选优,通过模糊优化决策建模分析,对现代防空作战打击目标决策 进行比较排序,根据综合评判结果,得出最优决策方案,可为指挥员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模糊优化模型;防御作战;指挥决策 中图分类号: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4X(2007)06-0036 ̄3
引言 随着各种先进武器系统的快速发展,在未来作战 中的主要威胁将来自空中,因而研究对敌空袭目标打 击决策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防空作战中,打击决策 是关键一环,只有做出科学的判断,才能对敌方空袭目 标及时实施有效打击,取得战区的制空权。战术决策 结果的正确与否,往往需要进行多方判断比较,如要对 敌方空袭目标进行打击决策,就需要对敌打击目标进 行威胁程度、距离远近,以及我打击实力、打击精度等 进行比较判断。这实质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具有 较强的模糊性,虽然用一般综合评判方法也能得到较 好的决策结果,但操作难度较大,容易使评判结果趋于 均化,降低分辨率¨J。为克服这一点,本文以模糊数学 为基础,突出最大、最小评价指标,增强分辨率,运用模 糊关系合成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首 先定量化,然后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和对象,按 多项模糊参数准则,对备选决策方案进行综合评判,建 立模糊优化决策模型,再根据综合评判结果,对备选决 策方案进行比较排序,最终选出其中最优的决策方案, 以便指挥员根据决策结果对敌打击目标进行科学决 策 。
1模型的建立 1.1特征向量矩阵 设有n个待优化的打击决策方案组成备选方案 集, 为打击决策方案,本文旨在我打击实力和精度不
第二章高技术常规空袭及其防护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树立现代高技术空袭理念2.能力目标:了解现代空袭的基本特点,掌握防空袭的基本措施3.德育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二、教学重点:1.高技术战争“高”在哪里;2.现代空袭的基本特点;3.防护高技术常规空袭的措施和方法。
三、教学方式:以讲述为主四、时间安排:九十分钟五、教学过程:引入现代空袭的基本理念高技术空袭带给我们新的思维。
当今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探索现代空袭的特点和影响,为打赢未来的反侵略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
(讲述)(一)高技术战争“高”在哪里高技术战争,是指主要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和与之相适应的作战理论和作战方式所进行的战争。
高技术战争至少“高”在八个方面:1.武器装备战术性能高2.战场立体化程度高3.电子对抗激烈程度高4.制导武器命中精度高5.“地毯式轰炸”破坏能力高6.大规模伞降和机降、机动速度高7.指挥控制自动化程度高8.保障复杂、战争消耗高(二)高技术空袭的基本方式纵观现代局部战争的空袭作战以及未来空袭兵器的发展趋势。
现代空袭已经或将出现以下四种基本方式:1.战略性空袭战略性空袭是对一个国家的纵深战略目标或全境实施的大规模空袭。
1991年初和1998年12月美国和英国两次对伊拉克的空袭就属于战略性空袭。
2.战役、战术性空袭战役、战术性空袭是指空袭局限于战区的某些战役、战术目标。
1982年四、五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而进行的空袭作战基本属于战役、战术性空袭。
3.“外科手术”式空袭“外科手术”式空袭是指空袭仅限于一个国家的某些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重要目标。
这类空袭一般在短时间内通过空中袭击对若干预定目标一举予以摧毁,达成预定的空袭目的。
1986年4月15日美国远程空袭利比亚即为此类空袭。
4.单一目标的空袭单一目标的空袭,是指对某一国家的特定目标通过小规模的空中偷袭予以摧毁的空袭行动。
1981年6月7日以色列飞机轰炸伊拉克核反应堆、1985年10月11日以色列轰炸巴勒斯坦解放解放组织总部就属于单一目标的空袭。
中国现代战争论文1000字篇一:信息技术与现代战争论文信息技现术代与战争论文系部:自动化工程系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102班学号:2022110806姓名:***日期:2022.04.信息化作战——现代战争的走向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时代,随着军事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开展,军事电子信息技术已成为实现军事手段高技术化的核心和支柱,使各种武器装备发生了质地飞跃,也使战略战术和作战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信息化的开展概况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的军事概念逐步形成,这就是信息战。
最初,它只是作为电子战向指挥控制方向的延伸,1991年的海湾战争及以后的军事行动,及大地充实、丰富、深化和扩展了信息战的概念,使其成为信息时代的一种崭新的作战模式,具有深刻的信息社会的特征和内涵,对社会和战争的影响远远超过传统的电子战。
因而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等军事大国的高度关注。
他们对信息战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各军种还相继制定了信息战条令,制定信息战战略战术,建立各种信息战管理机构,研究设计信息战装备,培训人员,进行试验和演习。
这说明,美国已从研究信息战概念全面跨入信息战行动的阶段。
可以肯定,信息化作战将成为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一种重要作战模式,对战争的结局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信息技术首先应用于武器装备和战争中,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电磁对抗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等,使武装力量的作战效能产生了质的飞跃。
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军队与武器装备的神经中枢,是高科技战争的战略保障和物质根底。
在现代战争中,信息技术起着重要作用,它已演变成非对等的现代战争中的一张王牌。
现在,从大国到小国,从强国到弱国,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和研究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成为打赢现代战争的重要因素。
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战争》中说,人们的生产方式,就是军队的作战方式。
初二年级人防知识教案备课时间:2015年9月6日第1 课时授课时间:第3、4 周总课时2 第二章空袭及对人民防空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树立现代高技术空袭理念,认识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和破坏的严重性。
【能力目标】掌握防空袭的基本措施【德育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教学重点】1. 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2.防护高技术常规空袭的措施和方法。
【教学难点】防空袭警报音响特征。
【教学方法】录像演示与多媒体课件播放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讨论相结合【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时间安排】45分钟【教学过程】请各组派一名代表以抢答形式回答:l、当前国际军事斗争形势主要特点是什么?2、现代高技术战争主要特点及对城市人民防空带来哪些新的挑战?3、为什么说未来战争发生后城市必为打击重点目标?【导入新课】1999年3月25日凌晨,月黑风高之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八国联军(还有五国提供后勤援助),以科索沃民族纠纷为由,开始对南斯拉夫联盟实施空中打击。
在78天中,素以“欧洲火药库”著称的巴尔干半岛硝烟不熄,美国高科技装备纷纷登台亮相,开创了以空袭与反空袭作为全部内容的战争先例。
战时北约共出动各种作战飞机 3、4万架次(日均446次),发射各种导弹和投掷炸弹1、4万枚,投弹总吨位 1、3万吨(平均每天投弹150吨)。
轰炸使南联盟1800名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100万人沦为难民,并造成了2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讲述)第一节空袭兵器和空袭特点提问:什么叫空袭兵器?空袭兵器有哪几类?一、空袭兵器是指用于从空中袭击地面(下)海面(下)目标的兵器。
如:各类飞机、巡航导弹、战役战术导弹、各类机载武器、以及其它飞行武器等。
(一)空袭飞机1、轰炸机从空中对地面、水上目标实施轰炸的飞机。
它可携带炸弹、导弹、核武器、火箭、鱼雷等,是实施空中袭击的主要机种。
按航程可分为近程轰炸机(3000公里以下)、中程轰炸机(3000~8000公里)和远程轰炸机(8000公里以上)。
56航天电子对抗第26卷第6期0引言现代空袭作战模式研究李可达(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7)摘要:依据近期空袭作战的实际战例,以及空袭兵器的电子信息装备的发展水平,阐述现代航空航天兵器的空袭基本作战模式,以及现代空袭模式的可能发展变化。
重点论述了空袭电子战作战模式。
关键词:空袭作战;作战模式;电子战模式中图分类号:T N97文献标识码:AR e s ear c h on ope r at i on m ode of m oder n ai r at t ackI,i K e da(N o.8511R es e ar ch I ns t i t ut e of C A S I C,N aj i ng210007,J i angs u,C hi na)A b st r act:A cc or d i ng t o t he r ece nt l y pr act i ce e x a m pl es of ai r at t ack,a nd t he pr ogr es s of el ect r oni c i nf orm a—t ion e q ui p m ent f or ai r at t a ck。
t he basi c m ode of ai r at t a ck i s e xpounde d as w el l as t he devel op m ent of m od er n ai r at t ack m ode.T he op er at i on of ai r at t ack E W i s em phas i zed.K e y w or ds:ai r at t ack;oper at i o n m ode,E W m ode空袭,是现代战争攻击方首战的主要形式,是攻击方扼杀对方有生力量的重要作战手段。
空袭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体系对抗作战理论的应用,使空袭武器的战术使用方式——空袭作战模式有了深刻的变化。
变化主要体现在空袭全过程(包括空袭前后)大量应用电子对抗作战手段上。
因此,现代空袭作战模式的研究重点是空袭作战的电子对抗作战模式。
空袭兵器的电子对抗作战,使防空反导武器面临复杂的电磁威胁环境,包括目标、干扰和背景三类电磁环境,这就严重影响了防空反导武器的实战能力。
甚至威胁到它的生存。
为保证防空反导兵器的反空袭能力,必须充分研究现代空袭作战模式,特别是预测其可能的变化。
研究的主要依据有两方面:一是近期局部战争的战例;二是空袭系统电子信息装备的发展水平(包括一些预测)及其应用方式。
l从近期空袭战例中研究现代空袭模式近期,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收穑日期:2010—07—12作者简介:李可达(1940一),男.研究员。
从事雷达、电子对抗专业技术研究.与武装冲突中,尽管空袭方投入战斗的武器并不相同,战术应用也有差异。
但呈现出许多相同的作战模式,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又显露出空袭模式新的发展态势。
现列出以下几个典型战例。
1)美军对利比亚的空袭战1986年4月15E t,美军数十架战斗轰炸机、电子战飞机和加油机,经5000多千米夜间长途奔袭,悄悄地飞到地中海上空,与第6舰队的几十架各类战斗机统一编队,分4个波次飞向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城。
到达预定位置后,数十枚“百舌鸟”反辐射导弹和“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以及60多吨激光制导炸弹和集柬炸弹.从天而降。
不到30m i n。
利比亚东西两城的雷达站、兵营、导弹阵地和20多架飞机被炸毁,而美军仅被击落F一111飞机1架。
有效的电子侦察、机群的协同作战和反辐射导弹的成功攻击,成为本次成功空袭的主要作战模式。
2)海湾战争中的空袭模式战前。
美军就制定了代号为“白雪”的电子战行动计划,详细拟定了实施电子突击的方案。
1991年1月17日大规模空袭开始之前约24小时.多国部队根据几个月来从空间和地面搜集到的伊拉克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各电台的用频情况,用地面电子干扰设备对伊军的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进行了强烈的干扰;在空中预警机和加油机出动之后,又出动大批E A一6B、E F2010(6)李可达.等:现代夺袭竹.战模式研究5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II_-_●—_____—一一111A和E C一130H电子战飞机。
分别在离目标区160、148和130km的空域对伊军防空雷达、通信系统进行压制性大功率干扰,为空袭飞机的突防和攻击提供远、中距离支援干扰或随队掩护干扰,使伊军处于雷达迷盲、通信中断、制导失灵的被动挨打困境。
甚至连广播电台都是一片噪声。
再是采取“硬杀伤”手段进行电子突击。
在空袭机群轰炸开始之前约30m i n,就出动大批携带反辐射导弹的飞机,发射反辐射导弹,摧毁伊军尚在工作的雷达或迫使其关机。
使之完全失灵,保证多国部队空袭的突然性和有效性。
另外,在空袭过程中,仍对伊军实施不间断的电子情报侦察,一旦发现新的电磁威胁系统,便立即对其干扰或摧毁。
在最初24h内所出动的近2000架次飞机中,大部分是电子战飞机。
除了实施有源射频干扰外,还广泛采用了红外干扰曳光弹和有源红外干扰机等光电干扰措施,以干扰伊方的红外制导导弹和探测器。
多国部队的电子战一直是陆空联合进行的。
在地面使用电子干扰车和一次性使用的电子干扰器材,但航空电子战最为活跃,是其实施电子突击的主体。
这是典型的全面采用电子战作战模式的空袭作战方式。
多国部队正是通过“白雪”计划拟定的全面电子战方略.夺取了整个战场的制电磁权和制空权。
3)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作战1999年3月25日凌晨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了联盟行动的军事打击。
在大规模空袭前。
北约首先动用航天、航空的侦察、监视和预警电子信息装备。
航天方面使用了50多颗卫星,包括2颗“长曲棍球”雷达成像等侦察卫星;航空方面,使用了U一2高空侦察机、R C一135电子侦察机等。
北约的空天联合的电子侦察,获取了南联盟防空系统部署、配置以及可供重点攻击的薄弱环节等详细信息。
有了这些信息,EA一6B等电子干扰飞机,有针对性地对防空系统和重点的电子目标实施了强烈的干扰,并进行强势的导弹攻击,第一轮空袭对目标的攻击的准确率就达到90%以上。
此次战争中开始了网络战,北约网站被塞族黑客的pi ng炸弹战略攻击,造成网络堵塞;美军首次使用了强电磁脉冲弹,使被攻击的雷达完全失去战斗力;大量隐身飞机参战,隐身飞机F—117A第一次被击落。
周密正确的空天一体的电子侦察,强烈的针对性强的电子干扰,精确制导武器攻击,出现网络战、定向能武器和更多地使用隐身飞机,是本次战争中空袭战的特点。
4)以色列对叙利亚的一次成功空袭2007年9月6日,不具有隐身性能的F一16I战机突入叙利亚领空,对一处“核设施”实施了空袭,成功地摧毁了该目标设施,而空袭匕机安然返航。
主攻前。
以色列飞机在叙利亚境外对位于土耳其边境附近Tal l a l—A byad叙利亚雷达站进行了电子攻击和精确弹药联合打击。
最重要的是展开了神秘的网络攻击(通过对通信链路入侵),对叙利亚方防空指挥控制系统实行电子攻击,使叙利亚方防空雷达系统整个瘫痪,使无隐身性能的空袭F一16I飞机在没有交战甚至未被发觉的情况下,炸毁了这一叙利亚目标设施。
据称,突防后的以方飞机用光学图像匹配制导的导弹摧毁了该建筑目标,而目标的0.5m分辨力的光学图像是由以色列的新型侦察监视卫星提供的。
本次空袭呈现了新的作战模式,应用传统电子攻击加上特殊的网络攻击手段,使对方的防空系统全线瘫痪。
2现代空袭的基本作战模式依据以上战例,以及当前空袭兵器的技术发展水平,可归纳分析出现代空袭的基本作战模式,可以分为电子对抗作战、飞行运动、体系作战等几方面。
2.1空袭中的电子对抗作战模式1)全面的电子侦察是成功空袭的前提战前必然动用航天航空的电子侦察手段.进行周密而详尽的侦察,获得实施采用软硬杀伤武器对目标攻击的电子情报,同时在空袭时一直不问断地进行实时性强的电子侦察(电子支援)。
电子侦察在空袭前后和空袭中不间断地进行。
电子侦察装备分布在陆、海、空、天平台上。
空袭战中应用最多的是卫星和飞机(包括无人机)平台上的电子侦察装备。
2)强烈的支援性电子干扰是空袭的前奏空袭兵器(导弹、飞机)攻击前,应用多架载有大功率干扰机的电子战飞机在对方导弹防区外(通常在150km左右),对重点雷达进行定向压制性干扰。
其有效辐射功率达到百千瓦,甚至兆瓦级.使常规雷达迷盲、雷达制导武器系统瘫痪。
3)隐身飞机的更多参战F一117隐身飞机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多次出现。
隐身飞机巳作为一种重要的作战飞机投入空袭作战中。
美、俄新研制的F一22.B一2、苏一30、苏一37等作战飞机具有更强的隐身能力。
隐身飞机在现代空袭中大显身手.它在常用的雷达频段七(3~18G H z)的雷达散射截面(R C S)已减到非隐身飞机的两至三个量级.大致在0.02~0.2m2。
58航天电子对抗2010(6)4)反辐射导弹武器成为空袭中重要的压制手段电子对抗硬杀伤武器反辐射导弹(A R M),是空袭中最终摧毁雷达等重点辐射源的导弹武器;空袭中的反辐射导弹武器的出现和存在,至少使辐射源不敢轻易开机工作.使防御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起到了有效的压制作用。
2.2空袭作战平台的飞行模式1)飞行器作低空、超低空突防能力的同时。
莺视高空突防能力突防高度的战术变化,逐渐由以低空、超低空为主,转变为低空超低空机动突防和高空高速突防并重。
低空、超低空突防有明显优势,但随着飞机本身隐身性能提高,以及敌方拦截武器下视能力的提高,使低空优势不再那么强了。
隐身、机动能力强的高速飞机可在中高空成功空袭。
2)空天一体化的空袭模式现代空袭作战已超出了空中战场范围,弹道导弹作为空袭武器,其飞行路线,经过外层空间。
而不久的将来。
军用航天器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可以对地面防空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空袭作战将是空天一体化的作战模式。
2.3空袭兵器联合作战模式1)巡航导弹、弹道导弹成为首战使用的攻击武器美军在海湾、科索沃战争中大量使用战斧巡航导弹;一些持有战术弹道导弹(T B M)的国家其远程攻击武器将首选T B M。
2)多机种协调作战在大规模的空袭作战中.各参战的多机种飞机(电子战飞机、轰炸战斗机、加油机等),由预警机(指挥机)作为指挥中心。
通过数据链、使作战信息共享、作战行动相瓦配合,以群体方式,实施多方向、多批次、多层次连续饱和攻占的整体空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