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心理学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113.09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理论——心理学部分

一、绪论选择、简答(3.73%)

二、感觉、知觉和注意选择、辨析、简答(11.20%)

四、记忆选择、简答(9.07%)

五、思维与想象选择、辨析、简答、论述(18.93%)

六、情绪与意志选择、简答(9.6%)

七、需要与动机选择、简答(7.47%)

八、技能和能力选择、辨析(15.73%)十、人格、社会态度和心理健康选择、辨析、简答(24.27%)

注:百分比为占教育理论——教育学部分(75分)比重,文中加粗部分为考过知识点,成考考试知识点会重复考查。注意概念部分是选择高频考点,心理学重在理解。

一、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目标与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中通常将个体心理现象划分为个性心理和心理过程。

2.心理学的研究目标

(1)陈述心理现象;

(2)解释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必定依存于一定的务件,找出这些依存条件及其内在的关系和联系,才能对心理现象给予科学的解释。

(3)预测心理现象;

(4)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四中研究方法。

(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的哲学与科学背景

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无意识现象)、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三)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

(1)神经元与突触

(2)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郁)、周围神经系统。

(3)反射与反射弧

二、感知与知觉

(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其他感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3.感觉现象:适应、对比、联觉

(二)知觉

1.知觉的概念: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进行综合整体的反映。2.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刺激的强度;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性;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2)整体性(个别属性作用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利用已有的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他标志出来)

(4)恒常性(知觉条件在一定变化范围时,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映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征)

(三)观察

1. 观察的概念: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比一般的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观察又被叫做“思维着的直觉”。

2. 观察的品质: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

三、注意

(一)注意

1.注意概述

(1)注意的概念: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2.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可以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的注意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自觉地、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①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②对兴趣的依从性③对活动的合理组织④个性特点(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3.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分配

(4)注意转移

四、记忆

(一)记忆及其分类

1.记忆的概念: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2.记忆的基本过程

识记(基础)、保持(中间环节)、再忆和回忆(巩固加强)。

3.记忆的分类

(1)记忆对象分类

①形象记忆;②情景记忆;③语义记忆(抽象概括的);④情绪记忆;⑤动作记忆。

(2)记忆阶段分类

①瞬时记忆;②短时记忆;③长时记忆。

(3)记忆内容分类

①陈述性记忆;②程序性记忆。

(4)记忆程度分类

①外显记忆;②内隐记忆。

4.记忆表象

(1)什么是表象

(2)表象与后象的关系

(3)记忆表象的特点

①直观形象性;②形象概括性;③模糊片断性;④个别差异性。

(二)记忆系统

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1)瞬时记忆的特点

①具有鲜明的形象性②信息保持时间极端③记忆容量较大④记忆容易衰退

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1)短时记忆的特点

①信息保持时间短暂。最长不超过1分钟。②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③短时记忆的信息容易受干扰。

3.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特点

①容量无限②保持时间长久

(三)遗忘

1.遗忘的种类

①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②主动遗忘与被动遗忘。

2.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过度学习理论:过度学习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佳,超过150%,就会出现报酬递减。

3.防止遗忘:①及时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④复习方法多样化⑤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⑥尝试回忆与反复实际相结合

4.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2)学习的程度

(3)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

(4)识记者的态度

(四)提高记忆能力,促进知识巩固

1.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

敏感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五、思维和想象

(一)思维及其类型

1.思维的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应.

2.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3.思维的类型

(1)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语言)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析思维、直觉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集中(求同)思维、发散(求异)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二)问题解决

1.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1)启发式方法与算法式方法

(2)手段一目的分析法与爬山法

(3)目标递归策略与目标递进策略

2.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1)问题情景与问题表达方式

(2)联想与原型启发

(3)定势与功能固着

(4)个体的经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