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地质队员先进事迹

  • 格式:docx
  • 大小:22.11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美地质队员先进事迹

最美地质队员先进事迹

张世涛同志1982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从此走上了地质生涯,198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云南区域地质调查队,从事区域地质与矿

产调查工作。他十分热爱地质事业,参加工作以后,积极进取,

虚心向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学习,在工作中迅速成长起来,历任组长、分队副技术负责、技术负责、玉溪市地质学会秘书长。1995

年被聘为高级工程师,1997年获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在地质行业处于低潮的上世纪90年代,许多同事和朋友纷纷

离开地质队伍,但他坚信,困难是暂时的,地质工作一定会迎来

光明的未来。他坚定信念,毅然考入中国地质大学继续深造。充

实自己,以待未来,刻苦努力,善于学习,仅用5年时间就完成

学业,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学习期间仍然坚持承担地质调查

和科研工作,并获得大量研究成果。

世纪之初,万物复苏,地质的春天已然到来,国家建设需要

大量的地质技术人才,刚刚完成学业的他放弃了外面优厚的科研

生活条件的诱惑,返回边疆故土。云南是一个矿产资源大省,边

疆建设急需大量地质人才,他决定走入学校,培养人才。xxxx年,被昆明理工大学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教

书育人,诲人不倦,将自己的学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

中,培养了大量地质技术人才,为地质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至今已完成各类科研生产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专著1部。

现任教育部地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地质》编委会委员,云南省古生物化石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地质作用过程

与地质资源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昆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

他的优良品德和杰出贡献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赞许。在此次“寻访最美地质队员”活动中,我单位经过民主推荐,一致推举

张世涛同志为“最美地质队员”候选人。其先进事迹如下:

1.情系区调,踏遍云南山水

区域地质调查被公认为最艰苦、技术难度最大的地质工作,

张世涛同志大学毕业后,长期坚守区域地质调查第一线,面对崇

山峻岭、严寒酷暑以及复杂地质问题的重重考验,他从未退缩过,

踏遍云南的山山水水,为边疆的基础地质事业做出了贡献。先后

主持或参与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14幅。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

完成的1:5万老寨街幅和1:5万倮姑幅区调项目先后两次获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地质成果三等奖。参与完成的我国西南地区晚

古生代地层模型项目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因其过硬的地质

技术水平和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1991年被授予“云南省青年技

术能手”荣誉称号。通过区调项目,获得了以下四项发现和科研

成果:

(1)发现了滇东南南温河变质核杂岩,并解剖了其构成,研

究了其成因和演化,这一发现对正确认识滇东南的地壳构成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2)提出了滇东南地区晚古生代的构造古地理可能并非通常所说的被动大陆边缘,而可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多岛洋环境的认识;

(3)发现沉积混杂岩是研究盆地隐伏基底的重要窗口,并提出了造山带地区沉积混杂岩的识别与工作方法。

(4)苴力构造混杂岩带的发现,使哀牢山-金沙江结合带的连接更加清晰明确。

2.热爱自然,投身地质环境保护

高原湖泊是云南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张世涛应用所学,积极投身云南的高原湖泊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主持了多项云南高原湖泊环境调查和环境变化研究项目,发现了湖泊沉积物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十分敏感,50年代以来几次大的政策变化在湖泊沉积物中都留下了明显的印记,人类对湖泊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开发均会对湖泊环境产生严重影响,这些认识对于湖泊保护和恢复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历史和现代湖泊环境状况的研究,探讨了高原湖泊湖滨带生态恢复的可行性,提出了湖滨带生态修复的方法,为云南高原湖泊环境保护做出了应有贡献。

云南省地形复杂,地质环境脆弱,近年来大量建设工程对地质环境产生了严重扰动,对人类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如何实现

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建设与保护的有机统一成为了一个十分重

要的问题。他潜心钻研,积极投身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参与多项大型工程的建设,在金安桥水电站、云鹏水电站、漫湾

水电站、古水水电站、泸水水电站、都龙锡矿和云桂铁路等项目

的地质环境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恢复工作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

3.理论联系实际,找矿成果显著

作为一个老地质队员,张世涛积极投身地质矿产勘查主战场,从不放弃自己的地质情怀,爬山涉水,风餐露宿,为实现找矿突

破艰苦奋斗,勤奋工作,应用自己丰富的地质理论知识与矿区地

质实际相结合,主持完成了多个大型找矿和矿产勘查研究项目,

取得了突出的找矿成果,其中:

(1)中国第一个祖母绿宝石矿区的勘查评价开创了我国祖母

绿宝石矿评价的先河,并对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作了研究探讨;

(2)在对滇东南薄竹山花岗岩侵位机制与岩浆演化研究的基

础上,结合岩浆接触交代成矿作用理论,在薄竹山南部边缘接触

带找到了大型钨矿床,初步勘查获WO3资源量六万余吨;

(3)积极参与境外勘查,主持完成了老挝丰沙里省南永、南

奔铜矿详查研究,实现了这一地区的找矿新突破,获得Cu金属量

四万余吨。老挝万象沙拉坎地区金矿成矿条件的研究,显示了找

矿的良好前景。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丰硕的成果,他的找矿成果潜在经济价值

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4.教书育人,教学成果丰硕

进入昆明理工大学后,张世涛同志坚守在教学一线,将自己

的知识和经验倾注于地质教育事业,主讲多门本科生、研究生和

博士生的地质专业主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指导学

生的实践训练,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先后培养地质专业本科学

生数百名,指导毕业工程硕士研究生16名、工学硕士研究生36名、博士研究生4名。他培养的就像一粒粒养分充足的种子,正在祖

国的大江南北、城市乡村扎根、开花结果,许多学生已经成为了

生产、科研的技术骨干。

他与学生感情深厚,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培养,关心他

们的生活,指导他们的学习,做人做事,严格要求。

xxxx年-xxxx年间,由于昆明城市建设的迅速扩大,绕城高

速公路建设和开山采石的影响,昆明理工大学筇竹寺教学实习基

地遭到严重破坏。寻找新的能够满足教学实习需要、保证正常的

教学需要的实习基地成为学校地学教学的急迫而严峻的问题,张

世涛主动请缨带领师生,踏遍昆明周边地区,开展了实习基地的选区、规划和建设工作。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努力,他们利用课余时

间和节假日重建了武定教学实习基地,新建了梁王山教学实习基地,并编写了《昆明理工大学武定地区教学实习指导书》和《昆明理工大学梁王山地区教学实习指导书》,通过两年的试运行,完全达到了实习基地的建设目的,有效保证了学生实践训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