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一白噪声测试

实验一白噪声测试

实验一白噪声测试
实验一白噪声测试

白噪声测试

一、 实验目的

⑴ 了解白噪声信号的特性,包括均值(数学期望)、均值、差、相关函数、概率密度、频谱及功率谱密度等。

⑵ 掌握白噪声信号的分析法。

二、 实验原理

所谓白噪声是指它的概率统计特性服从某种分布而它的功率谱密度又是均匀的。确切的说,白噪声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因为实际的噪声功率谱密度不可能具有无限宽的带宽,否则它的平均功率将是无限大,是物理上不可实现的。然而白噪声在数学处理上比较便,所以它在通信及电子工程系统的分析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地说,只要噪声的功率谱密度的宽度远大于它所作用的系统的带宽,并且在系统的带,它的功率谱密度基本上是常数,就可以作为白噪声处理了。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为:

2)(0

N f S n =

其中0N 为单边功率谱密度。 白噪声的自相关函数为:

)(2

τδτN R =

)(

白噪声的自相关函数是位于τ=0处、强度为

2

N 的冲击函数。这表明白噪声在任两个不同的瞬间的取值是不相关的。同时也意味着白噪声能随时间无限快的变化,因为它的带宽是无限宽的。下面我们给出几种分布的白噪声。

随机过程的几种分布

前人已证明,要产生一个服从某种分布的随机数,可以先求出其分布函数的反函数的解析式,再将一个在[0,1]区间的均匀分布的随机数的值代入其中,就可以计算出服从某种分布的随机数。下面我们就求解这些随机数。

[0,1]区间均匀分布随机信号的产生:

采用混合同余法产生[0,1]区间的均匀分布随机数。混合同余法产生随机数的递推公式为: c ay y n n +=+1 n=0,1,2…… M

y x n

n =

n=1,2,3…… 由上式的出如下实用算法: ][1M

c ax M c ax x n n n +-+=+ M

y x 00= 其中:

k M 2=,其中k 为计算几种数字尾部的字长 14+=t a ,t 为任意选定的正整数 0y ,为任意非负整数

c ,为奇数

Matlab 语言中的rand ()函数是服从[0,1]均匀分布的,所以在以后的实验中如果用到均匀分布的随机数,我们统一使用rand()函数。

正态分布(高斯分布)随机信号的产生: 高斯分布的密度函数为:

)2exp(21

)(2

x x f -=π

采用变换法产生正态分布随机数,若1R 、2R 示[0,1]均匀分布随机数,则有正态分布随机数:

212cos ln 2R R πξ-= 212sin ln 2R R πη-= 指数分布随机信号的产生: 指数分布的密度函数为:

x e x f αα-=*)( 当x>0时,当x ≤0时 f(x)=0,其中α>0

它的反函数(指数分布随机数)为: )1ln(1

)(1r r F x --==-α

其中r 为[0,1]区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三、 实验容与结果

1.产生五种概率分布的信号

Matlab 程序:

%生成各种分布的随机数

x1=unifrnd(-1,1,1,1024);%生成长度为1024的均匀分布 x2=normrnd(0,1,1,1024);%生成长度为1024的正态分布 x3=exprnd(1,1,1024);%生成长度为1024的指数分布均值为零 x4=raylrnd(1,1,1024);%生成长度为1024的瑞利分布 x5=chi2rnd(1,1,1024);%生成长度为1024的卡分布 %时域特性曲线: figure;

subplot(3,2,1),plot(1:1024,x1);grid on;title('均匀分布');xlabel('时间(t)');ylabel('幅度');axis([0 1024 -2 2 ]); subplot(3,2,2),plot(1:1024,x2);grid on;title('正态分布');xlabel('时间(t)');ylabel('幅度');axis([0 1024 -2 2 ]); subplot(3,2,3),plot(1:1024,x3);grid on;title('指数分布');xlabel('时间(t)');ylabel('幅度');axis([0 1024 -1 5 ]); subplot(3,2,4),plot(1:1024,x4);grid on;title('瑞利分布');xlabel('时间(t)');ylabel('幅度');axis([0 1024 -1 4 ]); subplot(3,2,5),plot(1:1024,x5);grid on;title('卡分布');xlabel('时间(t)');ylabel('幅度');axis([0 1024 -1 5 ]);

2.均值:

均值E[x(t)]表示集合平均值或数学期望值。基于随机过程的各态历经性,可用时间间隔t 的幅值平均值表示:

均值表达了信号变化的中心趋势,或称之为直流分量。

在MATLAB中,可以用mean()函数来计算。

%求各种分布的均值

figure;

m1=mean(x1);m2=mean(x2);m3=mean(x3);m4=mean(x4);m5=mean(x5);

subplot(3,2,1),plot(1:1024,m1);title('均匀分布均值');xlabel('时间(t)');ylabel('幅度');axis([0 1024 -2 2]); subplot(3,2,2),plot(1:1024,m2);title('高斯分布均值');xlabel('时间(t)');ylabel('幅度');axis([0 1024 -2 2]); subplot(3,2,3),plot(1:1024,m3);title('指数分布均值');xlabel('时间(t)');ylabel('幅度');axis([0 1024 -2 2]); subplot(3,2,4),plot(1:1024,m4);title('瑞利分布均值');xlabel('时间(t)');ylabel('幅度');axis([0 1024 -2 2]); subplot(3,2,5),plot(1:1024,m5);title('卡分布均值');xlabel('时间(t)');ylabel('幅度');axis([0 1024 -2 2]);

3.差:

随机过程的差函数描述了随机过程所有样本函数在t时刻的函数值相对于其数学期望的偏离程度。

定义:

其中σ(t)是随机过程的标准差。当随即过程表征的是接收机输出端的噪声电压时,σ2(t)表示小号在单位电阻上的瞬时交流功率统计平均值,而σ(t)表示噪声电压相对于电压统计平均值的交流分量。

在MATLAB中,可以用std()函数计算出标准差σ(t),再平就可以得到差。

%求各种分布的差

figure;

v1=var(x1);v2=var(x2);v3=var(x3);v4=var(x4);v5=var(x5);

subplot(3,2,1),plot(1:1024,v1);grid on;title('均匀分布差');xlabel('时间(t)');ylabel('幅度'); subplot(3,2,2),plot(1:1024,v2);grid on;title('高斯分布差');xlabel('时间(t)');ylabel('幅度'); subplot(3,2,3),plot(1:1024,v3);grid on;title('指数分布差');xlabel('时间(t)');ylabel('幅度'); subplot(3,2,4),plot(1:1024,v4);grid on;title('瑞利分布差');xlabel('时间(t)');ylabel('幅度'); subplot(3,2,5),plot(1:1024,v5);grid on;title('卡分布差');xlabel('时间(t)');ylabel('幅度');

4.自相关:

信号的相关性是指客观事物变化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对于平稳随机过程x(t)和y(t)在两个不同时刻t和t+τ的起伏值的关联程度,可以用相关函数表示。在离散情况下,信号x(n)和y(n)的相关函数定义为:

随机信号的自相关函数表示波形自身不同时刻的相似程度。与波形分析、频谱分析相比,它具有能够在强噪声干扰情况下准确地识别信号期的特点。

%求各种分布的自相关函数

figure;

title('自相关函数图');

[x_c1,lags]=xcorr(x1,200,'unbiased');[x_c2,lags]=xcorr(x2,200,'unbiased');[x_c3,lags]=xcorr(x3,200,'unbiased'); [x_c4,lags]=xcorr(x4,200,'unbiased');[x_c5,lags]=xcorr(x5,200,'unbiased');

subplot(3,2,1),plot(lags,x_c1);grid on;title('均匀分布自相关');

subplot(3,2,2),plot(lags,x_c2);grid on;title('正态分布自相关');

subplot(3,2,3),plot(lags,x_c3);grid on;title('指数分布自相关');

subplot(3,2,4),plot(lags,x_c4);grid on;title('瑞利分布自相关');

subplot(3,2,5),plot(lags,x_c5);grid on;title('卡分布自相关');

5.概率密度函数:

一维分布函数为:

若F x(x1;t1)对x1的一阶偏导存在,则一维概率密度为:

在MATLAB中,可以用ksdensity()函数来计算一维概率密度。

%求各种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

y1=unifpdf(x1,-1,1);

y2=normpdf(x2,0,1);

y3=exppdf(x3,1);

y4=raylpdf(x4,1);

y5=chi2pdf(x5,1);

%各种分布的概率密度估计

figure;

[k1,n1]=ksdensity(x1); [k2,n2]=ksdensity(x2);[k3,n3]=ksdensity(x3);[k4,n4]=ksdensity(x4);[k5,n5]=ksdensity(x5); subplot(3,2,1),plot(n1,k1);grid on;title('均匀分布概率密度');xlabel('时间');ylabel('幅度')

subplot(3,2,2),plot(n2,k2);grid on;title('正态分布概率密度');xlabel('时间');ylabel('幅度')

subplot(3,2,3),plot(n3,k3);grid on;title('指数分布概率密度');xlabel('时间');ylabel('幅度')

subplot(3,2,4),plot(n4,k4);grid on;title('瑞利分布概率密度');xlabel('时间');ylabel('幅度')

subplot(3,2,5),plot(n5,k5);grid on;title('卡分布概率密度');xlabel('时间');ylabel('幅度')

6.频谱:

信号频谱分析是采用傅立叶变换将时域信号x(t)变换为频域信号x(f),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信号的特征。时域信号x(t)的傅氏变换为:

在MATLAB中,对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就可以得到频谱函数。

%幅频特性曲线

x1=unifrnd(-1,1,1,1024);%生成长度为1024的均匀分布

x2=normrnd(0,1,1,1024);%生成长度为1024的正态分布

x3=exprnd(1,1,1024);%生成长度为1024的指数分布均值为零

x4=raylrnd(1,1,1024);%生成长度为1024的瑞利分布

x5=chi2rnd(1,1,1024);%生成长度为1024的卡分布

f1=fft(x1,1024);

f2=fft(x2,1024);

f3=fft(x3,1024);

f4=fft(x4,1024);

f5=fft(x5,1024);

figure;

subplot(3,2,1),plot(abs(f1)),axis([0 1023 0 50]);grid on;title('均匀分布幅频特性');Xlabel('频率Hz'); Ylabel('幅值V') subplot(3,2,2),plot(abs(f2));axis([0 1023 0 50]);grid on;title('正态分布');Xlabel('频率Hz'); Ylabel('幅值V')

subplot(3,2,3),plot(abs(f3)),axis([0 1023 0 100]);grid on;title('指数分布');Xlabel('频率Hz'); Ylabel('幅值V')

subplot(3,2,4),plot(abs(f4)),axis([0 1023 0 50]);grid on;title('瑞利分布');Xlabel('频率Hz'); Ylabel('幅值V')

subplot(3,2,5),plot(abs(f5)),axis([0 1023 0 100]);grid on;title('卡分布');Xlabel('频率Hz'); Ylabel('幅值V')

7.功率谱密度:

随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是随机信号的各个样本在单位频带的频谱分量消耗在一欧姆电阻上的平均功率的统计均值,是从频域描述随机信号的平均统计参量,表示x(t)的平均功率在频域上的分布。它只反映随机信号的振幅信息,而没有反映相位信息。

在MATLAB中,可由下式得到功率谱密度:

lim

T

%功率谱密度

figure;

f1=fft(x1,1024);

f2=fft(x2,1024);

f3=fft(x3,1024);

f4=fft(x4,1024);

f5=fft(x5,1024);

p1=mean(f1.*conj(f1))/1024; p2=mean(f2.*conj(f2))/1024; p3=mean(f3.*conj(f3))/1024;

p4=mean(f4.*conj(f4))/1024; p5=mean(f5.*conj(f5))/1024;

subplot(3,2,1),plot(1:1024,abs(p1));grid on;title('均匀分布功率谱密度');xlabel('频率Hz'); ylabel('幅值'); subplot(3,2,2),plot(1:1024,abs(p2));grid on;title('正态分布功率谱密度');xlabel('频率Hz'); ylabel('幅值'); subplot(3,2,3),plot(1:1024,abs(p3));grid on;title('指数分布功率谱密度');xlabel('频率Hz'); ylabel('幅值'); subplot(3,2,4),plot(1:1024,abs(p4));grid on;title('瑞利分布功率谱密度');xlabel('频率Hz'); ylabel('幅值'); subplot(3,2,5),plot(1:1024,abs(p5));grid on;title('卡分布功率谱密度');xlabel('频率Hz'); ylabel('幅值');

8.取10240个点时的功率谱密度

%功率谱密度

x1=unifrnd(-1,1,1,10240);%生成长度为10240的均匀分布

x2=normrnd(0,1,1,10240);%生成长度为10240的正态分布

x3=exprnd(1,1,10240);%生成长度为10240的指数分布均值为零x4=raylrnd(1,1,10240);%生成长度为10240的瑞利分布

实验室实习报告

实验室实习报告 篇一:实验室实习报告 暑假早以落下大幕一个星期了,远去了的不仅是暑假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欢快,更多的缺失以往暑假没有的过的实习的经历。本来这样的报告应该在实习结束后便立刻写就的,但忙碌的实习生活的结束让人去迫不及待的去享受暑假的尾巴,也就把这件事退后了。其次,写这样一个报告总是要在不断的回忆与思考中进行构思的。所以,这一自我总结的阶段总是要有的。报告这类的文章,我还没曾写过,但看过一些类似的报告无非就是介绍自己在工作和实习的过程中的一些得失,这种得失当然是包括了精神上的与学识上两方面。这样的总结才是完美的,不曾遗漏的。但是这样的总结却又是不能单纯的分开来看的,总是相辅相成不能分离的。下面,我就把之二十多天的实习做一个总结报告。 实习大约是在七月二十六号开始的,开始的便是一堆的麻烦事,我倒是想早点投入到实习生活中,但找这个项目的总监总是一波三折,大概是领导的原因,总是忙来忙去却无法为我所忙。终于在告知我实习后的第三天下午我终于是上班了。因为是在我们县里面的城建局实习,而城建局在项目建设中角色也就是质检和监理。因为质检是在实验室,终究与施工现场不同,不能接触到工程的最前沿。所以我顺其自然的被安排到了监理部,不过这个角色也是我们这行将来就业的一个方向吧。我们的监理部与施工队的项目部是一个办公室。监理部总共有加上我四个监理。一个是陈监理,三十七八岁的样子,个子中等,每天总是乐呵呵的样子,在后来我知道他之前是搞施工的,后来考了监理证才在这城建局谋求了一个职位,星期天的时候还要去城郊区的一个收费站上班,算是兼职吧,但两份工作下来一月的工资也就两千左右。这样的收入在我们这个小县城还算是马马虎虎吧。第二个要介绍的是老王,是个旁站监理,今年五十多了。每日勤勤恳恳,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尤其是在夜间浇灌混凝土的时候,要守候一夜的。旁站监理就是这样,要时时刻刻在施工的第一线,辛苦劳累不必多说了。平日里我们两个在一起的时间最多,聊的也最多。得知他以前也不是干这行的,也是通过考试被城建局录用而后便被安排到这个工程当了一个旁站监理,技术水平可想而知,是三人中最差的,但却是三人中最辛苦的。这便应验了孟子的那句话:劳心者役人,劳人者役于人。最后一个监理也是我最为佩服的,作为这些监理的绝对老大,不仅工作态度认真,而且工作能力超强,熟知各种工程施工的要理规范,快六十了干了一辈子工程,经验也相当丰富。不过就在我来的前几日还未曾见过他,后来得知原来是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眉骨受伤住院的,幸而是小伤缝几针静养几日便好了。 这样,我就每日几乎和这几位监理在一起工作,至于那个介绍我过来的总监刘哥却很少来,毕竟是个小领导么,像这样下现场的事,交给手下人便可,只是隔几日到工地视察一下工作便可,其余时间有事了电话联系。在说我这个工程,是两栋砖混结构的居民楼,是当地村民的保障房项目。我到的时候好像有一栋是二层支模板,另一栋是二层砌砖墙。就在我实习结束后,这两栋楼已经完成了五层了,现在恐怕已经封顶了。其实,砖混结构算是在钢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中造价最为便宜的了。可在以后国家也要慢慢取缔这些红砖的生产商的,这样红砖为主额砖混结构要慢慢被那些新的砌体所代替了。实习的过程,每天几乎都差不多,就是上楼检查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材料质量。由于我去工地时基础早已经完工了,我也就只能去学习一下主体的施工了。主体施工也就主要是支模板,绑钢筋,浇灌混凝土,绑柱钢筋而后砌砖墙。就我这个工程我就介绍下这几个步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支模板,支模板是属于木工的活,整体来看模板支的是很不错的,各种规格尺寸到也符合规范,只是在细节方面缺少注意的。主要体现在对模板的支护。一个是支柱的间

测试信号处理实验

实验一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运用MATLAB 仿真一些简单的离散时间系统,并研究它们的时域特性。 2. 运用MATLAB 中的卷积运算计算系统的输出序列,加深对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冲激响应和卷积分析方法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离散时间系统其输入、输出关系可用以下差分方程描述: ∑=∑=-=-M k k N k k k n x p k n y d 00] [][ 当输入信号为冲激信号时,系统的输出记为系统单位冲激响应 ][][n h n →δ,则系统响应为如下的卷积计算式: ∑∞ -∞=-= *=m m n h m x n h n x n y ][][][][][ 当h[n]是有限长度的(n :[0,M])时,称系统为FIR 系统;反之,称系统为IIR 系统。在MA TLAB 中,可以用函数y=Filter(p,d,x) 求解差分方程,也可以用函数 y=Conv(x,h)计算卷积。 例1 clf; n=0:40; a=1;b=2; x1= 0.1*n; x2=sin(2*pi*n); x=a*x1+b*x2; num=[1, 0.5,3]; den=[2 -3 0.1]; ic=[0 0]; %设置零初始条件 y1=filter(num,den,x1,ic); %计算输入为x1(n)时的输出y1(n) y2=filter(num,den,x2,ic); %计算输入为x2(n)时的输出y2(n) y=filter(num,den,x,ic); %计算输入为x (n)时的输出y(n) yt= a*y1+b*y2; %画出输出信号 subplot(2,1,1) stem(n,y); ylabel(‘振幅’); title(‘加权输入a*x1+b*x2的输出’);

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开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二年级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 一、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仪器设备使用(验证性,4学时) 目的:熟悉掌握实验箱功能模块的操作及示波器。 内容:熟悉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式交流毫伏表、频率计、扫频源及实验箱各功能模块的使用。 实验二、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及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验证性,4学时)目的:理解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学会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的观察方法。 内容:观察信号分解的过程及信号中包含的各次谐波;观察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过程。 实验三、信号的采样与恢复及无失真系统(验证性,4学时) 目的:了解电信号的采样方法和过程及恢复方法;了解无失真传输的条件。 内容:观察抽样过程的各种信号,观察信号混叠情况;观察信号在无失真系统中的波形。 实验四、系统极点对系统频响的影响(综合性,4学时) 目的:了解极点分布对系统频响的影响,学会改变系统极点而改变系统频响的方法。 内容:用正弦信号测试两个系统的幅频特性,比较传输函数,看特殊点的变化;观察当系统的极点在不同位置时系统的输出波形。 实验五、模拟滤波器的设计(设计性,4学时) 目的:熟悉并掌握不同阶数巴特沃斯滤波器的设计过程。 内容:根据要求设计出相应的模拟滤波器,并用正弦信号测试其幅频特性。 注:实验四、实验五可任选一个,实验一不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目的 本课程是《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实验环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达到: 1、掌握《信号与系统》课程的重要原理,掌握系统测量方法,熟练正确使用 常用仪器、处理实验数据和产生实验报告。 2、加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对实际应用系统的理解,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3、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系统。 4、获得研究信号分析和系统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同时具备进一步学习、研究 有关网络理论、通信理论、控制理论、信号处理和信号检测理论等课程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测试用例报告 作者: 完成日期: 签收人: 签收日期: 修改情况记录:

目录 1 引言 0 1.1编写目的 0 1.2背景 0 2 测试设计 0 3 测试用例 (4) 3.1用例1:用户登录页面 (4) 3.2用例2:用户注册页面 (5) 3.3用例3:用户找回密码页面 (7) 3.4用例4:用户退出 (9) 3.5用例5:一般用户操作界面 (10) 3.6用例6:一般用户修改个人信息界面 (11) 3.7用例7:一般用户书写个人日志界面 (13) 3.8用例8:一般用户查询个人信息界面 (15) 3.9用例9:管理员浏览信息界面 (16) 3.10用例10:管理员管理教师操作界面 (18) 3.11用例11:管理员修改个人资料界面 (20) 3.12用例12:管理员浏览实验室人员信息界面 (22) 3.14用例14:管理员管理实验室设备操作界面 (24) 3.15用例15:管理员仪器设备报损界面 (26) 3.16用例16:管理员贵重仪器购置操作界面 (28) 3.17用例17:系统帮助界面 (30) 3.18用例18:系统备分 (32) 4 测试评估 (33) 4.1测试任务评估 (33) 4.2测试对象评估 (33)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该文档的目的是描述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的测试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测试总体设计: 测试用例设计: 本文档的预期的读者是:读者 项目管理人员:周岩,吕健雄 测试人员:庞鑫 1.2 背景 该文档为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的测试设计,其中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的用例描述以及性能测试的测试脚本,为测试人员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提供标准和依据以及行进的测试步骤和方法。 2 测试设计 系统测试依据的系统应用工作流如下: 1)用户登陆界面: 本系统分为一般用户和管理员两种使用用户。在该页面中显示用户名、密码、确定按钮,取消按钮和注册按钮。当一般用户在页面中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点击“确定”按钮进入一般用户主界面。管理员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进入到管理员主界面。而没有注册的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注册按钮进入注册界面,再进行登陆操作。密码忘记的通过找回密码可找回自己的信息。 2)用户注册界面: 用户在登陆界面中选择(注册)便进入到注册的界面,用户填写完自己的详细资料后单击确定便可以注册本系统的使用帐户。如果填写有错误系统会提示填写错误。填写无误后单击确定系统提示注册成功后。申请成功。 3)用户找回密码界面:

大学本科语音信号处理实验讲义8学时

语音信号处理实验讲义 时间:2011-12

目录 实验一语音信号生成模型分析 (3) 实验二语音信号时域特征分析 (7) 实验三语音信号频域特征分析 (12) 实验四语音信号的同态处理和倒谱分析 (16)

实验一 语音信号生成模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语音信号的生成机理,了解由声门产生的激励函数、由声道产生的调制函数和由嘴唇产生的辐射函数。 2、编程实现声门激励波函数波形及频谱,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3、编程实现已知语音信号的语谱图,区分浊音信号和清音信号在语谱图上的差别。 二、实验原理 语音生成系统包含三部分:由声门产生的激励函数()G z 、由声道产生的调制函数()V z 和由嘴唇产生的辐射函数()R z 。语音生成系统的传递函数由这三个函数级联而成,即 ()()()()H z G z V z R z = 1、激励模型 发浊音时,由于声门不断开启和关闭,产生间隙的脉冲。经仪器测试它类似于斜三角波的脉冲。也就是说,这时的激励波是一个以基音周期为周期的斜三角脉冲串。单个斜三角波的频谱表现出一个低通滤波器的特性。可以把它表示成z 变换的全极点形式 12 1()(1) cT G z e z --= -? 这里c 是一个常数,T 是脉冲持续时间。周期的三角波脉冲还得跟单位脉冲串的z 变换相乘: 112 1 ()()()1(1)v cT A U z E z G z z e z ---=?= ?--? 这就是整个激励模型,v A 是一个幅值因子。 2、声道模型 当声波通过声道时,受到声腔共振的影响,在某些频率附近形成谐振。反映在信号频谱图上,在谐振频率处其谱线包络产生峰值,把它称为共振峰。 一个二阶谐振器的传输函数可以写成 12 ()1i i i i A V z B z C z --= -- 实践表明,用前3个共振峰代表一个元音足够了。对于较复杂的辅音或鼻音共振峰要到5个以上。多个()i V z 叠加可以得到声道的共振峰模型 12 1 11 ()()11R r r M M i r i N k i i i i k k b z A V z V z B z C z a z -=---======---∑∑∑ ∑ 3、辐射模型 从声道模型输出的是速度波,而语音信号是声压波。二者倒比称为辐射阻抗,它表征了

[求职简历]白盒测试实验报告

软件测试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熟悉测试用例设计 2.通过实验熟悉白盒测试 二:实验内容1: 1.用java编写一个类,完成下面函数的功能,并编写另外一个类,调用该方法: void DoWork(int x,int y,int z) { int k=0,j=0; if((x>3)&&(z<10)) { k=x*y-1; //语句块1 j=sqrt(k); } if((x= =4)||(y>5)) { j=x*y+10; //语句块2 } j=j%3; //语句块3 } 试验内容2: 1、画出上面函数的流程图。 2、分别使用语句覆盖、判定覆盖(也称为分支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测试、路径测试设计测试用例(注意测试用例的格式)。 3、执行每个测试用例,执行完毕后填写测试用例。

二:程序 public class Test { static void dowork(int x,int y,int z) { int k=0,j=0; if((x>3)&&(z<10)) { k=x*y-1; j=(int)Math.sqrt(k); } if((x==4)||(y>5)) { j=x*y+10; } j=j%3; System.out.println("k="+k); x>3 and z<10 x==4 or y>5 k=x*y-1 j=sqrt(k) T F T a c e b j=j%3 j=x*y+10 F d

System.out.println("j="+j);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work(4,6,5); } } 三:设计测试用例 1.语句覆盖 x=4,y=6,z=5 2.判定覆盖 x,y,z (x>3) and (z<10) (x=4) or (y>5) 执行路径4,6,7 真真ace 2,5,10 假假abd 3.条件覆盖 x>3为真,记为T1 x>3为假,记为-T1 z<10为真,记为T2 z<10为假,记为-T2 x=4为真,记为T3 x=4为假,记为-T3 y>5为真,记为T4 y>5为假,记为-T4 x,y,z 执行路径覆盖条件覆盖分支3,5,5 abe -T1,T2,-T3,T4 be 4,4,11 abe T1,-T2,T3,-T4 be 4.判定—条件覆盖 x,y,z 执行路径覆盖条件覆盖分支 1 4, 4, 5 ace T1,T2,T3,T4 ce 2 2, 6,11 abd -T1,-T2,-T3,-T4 bd 5.条件组合覆盖 1.X>3,Z<10,记为T1,T2 2.X>3,Z>=10,记为T1,-T2 3.X<=3,Z<10,记为–T1,T2 4.X<=3,Z>=10记为–T1,-T2 5.X=4,Y>5 记为T3,T4

信号与系统实验二

实验二 常用信号分类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常用信号的波形特点及产生方法。 2、学会使用示波器对常用波形参数的测量。 二、实验内容 1、信号的种类相当的多,这里列出了几种典型的信号,便于观察。 2、这些信号可以应用到后面的“基本运算单元”和“无失真传输系统分析”中。 三、实验仪器 1、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一台(主板)。 2、20MHz 双踪示波器一台。 四、实验原理 对于一个系统特性的研究,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研究它的输入输出关系,即在一特定的输入信号下,系统对应的输出响应信号。因而对信号的研究是对系统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系统特性观察的基本手段与方法。在本实验中,将对常用信号和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信号可以表示为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函数,在这里仅对一维信号进行研究,自变量为时间。常用信号有:指数信号、正弦信号、指数衰减正弦信号、抽样信号、钟形信号、脉冲信号等。 1、正弦信号:其表达式为)sin()(θω+=t K t f ,其信号的参数:振幅K 、角频率ω、与初始相位θ。其波形如下图所示: 图 1-5-1 正弦信号 2、指数信号:指数信号可表示为at Ke t f =)(。对于不同的a 取值,其波形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 1-5-2 指数信号 3、指数衰减正弦信号:其表达式为 ?? ???><=-)0()sin()0(0)(t t Ke t t f at ω 其波形如下图: 图 1-5-3 指数衰减正弦信号 4、抽样信号:其表达式为: sin ()t Sa t t = 。)(t Sa 是一个偶函数,t = ±π,±2π,…,±n π时,函数值为零。该函数在很多应用场合具有独特的运用。其信号如下图所示:

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作业实验一二

王锋 实验一:利用FFT 作快速相关估计 一、实验目的 a.掌握信号处理的一般方法,了解相关估计在信号分析与处理中的作用。 b.熟悉FFT算法程序;熟练掌握用FFT作快速相关估计的算法。 c.了解快速相关估计的谱分布的情况。 二、实验内容 a.读入实验数据[1]。 b.编写一利用FFT作相关估计的程序[2]。 c.将计算结果表示成图形的形式,给出相关谱的分布情况图。 注[1]:实验数据文件名为“Qjt.dat”。 实验数据来源:三峡前期工程 “覃家沱大桥” 实测桥梁振动数据。 实验数据采样频率:50Hz。 可从数据文件中任意截取几段数据进行分析,数据长度N 自定。 注[2]:采用Matlab 编程。 三、算法讨论及分析 算法为有偏估计,利用FFT计算相关函数 Step 1: 对原序列补N个零,得新序列x2N(n) Step2: 作FFT[x2N(n)]得到X2N(k) Step 3: 取X2N(k)的共轭,得 Step 4: 作 Step 5: 调整与的错位。 四、实验结果分析 1. 该信号可以近似为平稳信号么? 可以近似为平稳信号,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不随样本的采样时刻而发生变化。取N=8192,分别取间隔m=500,m=700,m=1000,所得到的均值均为0.5366,方差为47369,与时间无关。

图1-1 自相关函数图 (上图表示的R0,下图为调整后的R0) 2. 该信号是否具有周期性,信噪比如何? >> load Qjt.dat; %加载数据 N=32768; %数据长度 i=1:1:N; %提取数据 plot(i,Qjt(i)); 抛去几个极值点,从图1-2可以看出,数据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杂音比较少,说明信噪比较高。 图1-2 数据图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如何运用基路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2.初步熟悉如何利用程序插装技术进行逻辑覆盖率分析。 二、实验内容 1、题目 前一日函数PreDate是NextDate的逆函数(代码实现见下),实现功能为:输入1800 年到2050 年之间的某个日期,函数返回这一天的前一天的日期。(此处不考虑无效输入)请采用基路径方法对前一日函数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并利用程序插装技术对测试用例的判定覆盖率进行检查分析。 代码:(被测函数为PreDat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MyDate{ int month; int day; int year; }MyDate; MyDate PreDate(MyDate date); int Leapyear(int year); void Print(MyDate date); MyDate PreDate(MyDate date) //输入日期有效性检查中其他模块实现,此处假设输入日期都是合法数据{ yesterday; = ; // initialization = ; = ; days_month[13]={0,31,0,31,30,31,30,31,31,30,31,30,31}; //初始化每月天数,其中2月不确定,初始化为0 >1) else {

==1) { } if==3) { (Leapyear) { } else { } } else { } } yesterday; } Leapyear(int year) { ((year%4==0&&year%100!=0) || (year%400==0)) 1; return 0; } void Print(MyDate date) { ("%d--%d--%d\n",,,; } 2、测试用例设计 1)控制流图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 张静亚周学礼 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2009年2月

实验一常用信号的产生及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常用信号的波形和特点。 2. 了解相应信号的参数。 3. 熟悉一阶系统的无源和有源模拟电路; 4.研究一阶系统时间常数T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研究一阶系统的零点对系统的响应及频率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1.TKSX-1E型信号与系统实验平台 2. 计算机1台 3. TKUSB-1型多功能USB数据采集卡 三、实验内容 1.学习使用实验系统的函数信号发生器模块,并产生如下信号: (1) 正弦信号f1(t),频率为100Hz,幅度为1;正弦信号f2(t),频率为10kHz,幅度 为2; (2) 方波信号f3(t),周期为1ms,幅度为1; (3) 锯齿波信号f4(t),周期为0.1ms,幅度为2.5; 2.学会使用虚拟示波器,通过虚拟示波器观察以上四个波形,读取信号的幅度和频率,并用坐标纸上记录信号的波形。 3.采用实验系统的数字频率计对以上周期信号进行频率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虚拟示波器的读取值进行比较。 4.构建无零点一阶系统(无源、有源),测量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并用坐标纸上记录信号的波形。 5.构建有零点一阶系统(无源、有源),测量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并用坐标纸上记录信号的波形。

四、实验原理 1.描述信号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是数学表达式(时间的函数),也可以是函数图形(即为信号的波形)。对于各种信号可以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等。 2.无零点的一阶系统 无零点一阶系统的有源和无源模拟电路图如图1-1的(a)和(b)所示。它们的传递函数均为+1G(S)= 0.2S 1 (a) (b) 图1-1 无零点一阶系统有源、无源电路图 3.有零点的一阶系统(|Z|<|P|) 图1-2的(a)和(b)分别为有零点一阶系统的有源和无源模拟电路图,他们的传递函数为:2++0.(S 1)G(S)= 0.2S 1 (a) (b) 图1-2 有零点(|Z|<|P|)一阶系统有源、无源电路图 4.有零点的一阶系统(|Z|>|P|) 图1-3的(a)和(b)分别为有零点一阶系统的有源和无源模拟电路图,他们的传递函数为:++0.1S 1G (S )= S 1

实验室建设考察报告

实验室建设考察报告 篇一:实验室参观报告格式 中材二期项目 北京思建新创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考察报告北京光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XX年11月7日考察报告 一、考察人员 建设单位:北京北玻嘉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余国红监理单位:北京光华建设监理有 限公司孟海涛承包单位: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姜文羽二、 考察时间: 根据总承包单位提供的考察计划及被考察单位的资质,在北京北玻嘉美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的组织下,中材二期各参建单位相关人员于XX年11月7日上午对该厂家进行实地考察。 三、考察厂家的施工类型及单位名称中材二期项目实验室厂家,被考察厂家为:北京思建新创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四、 考察内容: (一)被考察公司资质(见下页):12 (二)北京思建新创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1、公司检测范围及项目: 1)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2)钢筋力学性能检验 3)砂、 石常规检验 4)混凝土、砂浆 5)简易土工试验 6)混凝土掺加剂检验 7)防水材料 8)用于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 9)道路工程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10)建筑外 窗(含现场检测) 11)建筑节能工程用保温材料、绝热材料、粘结材料、增强网、隔热型材、低压配电系 统选择的电缆、电线 (三)考察结论 厂家所有资质文件资料齐全有效,对实验室进行查看。结论:此厂家设施齐全,能满 足本工程实验需求。 附件:1、公司考察实拍照片(见下页); 34 篇二:实验室参观报告实验室名称:过程控制实验室参观时间: XX 年3月9日 一、参观实验室的目的 1、了解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的构成。 2、掌握复杂过程控制——串级控制方法。 二、实验室的器材

2017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调幅信号处理实验电路(F题)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参赛注意事项 (1)8月9日8:00竞赛正式开始。本科组参赛队只能在【本科组】题目中任选一题;高职高专组参赛队在【高职高专组】题目中任选一题,也可以选择【本科组】题目。(2)参赛队认真填写《登记表》内容,填写好的《登记表》交赛场巡视员暂时保存。(3)参赛者必须是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应出示能够证明参赛者学生身份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随时备查。 (4)每队严格限制3人,开赛后不得中途更换队员。 (5)竞赛期间,可使用各种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但不得在学校指定竞赛场地外进行设计制作,不得以任何方式与他人交流,包括教师在内的非参赛队员必须迴避,对违纪参赛队取消评审资格。 【本科组】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调幅信号处理实验电路。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输入信号为调幅度50% 的AM信号。其载波频率为250MHz~300MHz,幅度有效值V irms 为10μV~1mV,调制频率为300Hz~ 5kHz。 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为50Ω,中频放大器输出阻抗为50Ω,中频滤波器中心频率为10.7MHz,基带放大器输出阻抗为600Ω、负载电阻为600Ω,本振信号自制。 图1调幅信号处理实验电路结构框图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中频滤波器可以采用晶体滤波器或陶瓷滤波器,其中频频率为10.7MHz;

(2)当输入AM信号的载波频率为275MHz,调制频率在300Hz~ 5kHz 范围内任意设定一个频率,V irms=1mV时,要求解调输出信号为V orms=1V±0.1V的调制频率的信号,解调输出信号无明显失真; (3)改变输入信号载波频率250MHz~300MHz,步进1MHz,并在调整本振频率后,可实现AM信号的解调功能。 2.发挥部分 (1)当输入AM信号的载波频率为275MHz,V irms在10μV~1mV之间变动时,通过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下同),要求输出信号V orms稳定在1V±0.1V; (2)当输入AM信号的载波频率为250MHz~300MHz(本振信号频率可变),V irms在10μV~1mV之间变动,调幅度为50%时,要求输出信号V orms稳定在1V±0.1V; (3)在输出信号V orms稳定在1V±0.1V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输入AM信号的载波信号电平; (4)在输出信号V orms稳定在1V±0.1V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输入AM信号的载波信号频率范围; (5)其他。 三、说明 1.采用+12V单电源供电,所需其它电源电压自行转换; 2.中频放大器输出要预留测试端口TP。 四、评分标准

实验1-白盒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1-白盒测试实验报告

第一章白盒测试 实验1 语句覆盖 【实验目的】 1、掌握测试用例的设计要素和关键组成部 分。 2、掌握语句覆盖标准,应用语句覆盖设计测 试用例。 3、掌握语句覆盖测试的优点和缺点。 【实验原理】 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的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实验内容】 根据下面提供的程序,设计满足语句覆盖的测试用例。 1、程序1源代码如下所示: #include void main()

{ int b; int c; int a; if(a*b*c!=0&&(a+b>c&&b+c>a&&a+c>b)) { if(a==b&&b==c) { cout<<"您输入的是等边三角形!"; } else if((a+b>c&&a==b)||(b+c>a&&b==c)||(a+c> b&&a==c)) { cout<<"您输入的是等腰三角形!"; } else if((a*a+b*b==c*c)||(b*b+c*c==a*a)||(a* a+c*c==b*b)) { cout<<您输入的是直角三角形"; }

else { cout <<”普通三角形”; } } else { cout<<"您输入的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 } 输入数据预期输出 A=6,b=7,c=8普通三角形 A=3,b=4,c=5直角三角形 A=4,b=2,c=4等腰三角形 A=1,b=1,c=1等边三角形 A=20,b=10,c=1非三角形 2、程序2源代码如下所示: void DoWork(int x,int y,int z) {

信号与系统实验总结及心得体会

信号与系统实验总结及心得体会 2011211204 刘梦颉2011210960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核心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都非常重要,而且系统性、理论性很强,是将学生从电路分析领域引入信号处理与传输领域的关键性课程,为此开设必要的实验对我们加强理解深入掌握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以及对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极大的好处,而且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和大量实验知识储备,对以后的学术科研和创新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将从实验总结、心得体会、意见与建议等三方面作以总结。 一.实验总结 本学期我们一共做了四次实验,分别为:信号的分类与观察、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信号的抽样与恢复(PAM)和模拟滤波器实验。 1.信号的分类与观察 主要目的是:观察常用信号的波形特点以及产生方法,学会用示波器对常用波形参数进行测量。主要内容是:利用实验箱中的S8模块分别产生正弦信号、指数信号和指数衰减正弦信号,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测量信号的各项参数,根据测量值计算信号的表达式,并且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非正弦信号的频谱分析 主要目的是:掌握频谱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掌握非正弦周期信好的测试方法,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频谱的离散性、谐波性欲收敛性。主要内

容是:通过频谱仪观察占空比为50%的方波脉冲的频谱,和占空比为20%的矩形波的频谱,并用坐标纸画图。 3.信号的抽样与恢复 主要目的是:验证抽样定理,观察了解PAM信号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是:通过矩形脉冲对正弦信号进行抽样,再把它恢复还原过来,最后用还原后的图形与原图形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并总结。 4.模拟滤波器实验 主要目的是:了解RC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种类、基本结构及其特性,比较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滤波特性,比较不同阶数的滤波器的滤波效果。主要内容:利用点频法通过测试无源低通、高通、带通和有源带阻,以及有源带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通过描点画图形象地把它们的特点表现出来。 通过对信号与实验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一些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DDS 信号源、实验箱、示波器、频谱仪等四种实验仪器。初步了解了对信号的测试与分析方法对以前在书本上看到的常见信号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使得书本上的知识不再那么抽象。 DDS信号源,也就是函数发生器,可以产生固定波形,如正弦波、方波或三角波,频率和幅度可以调节。实验箱是很多个信号实验装置的集合,可谓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其中包括函数发生器、模拟滤波器、函数信号的产生与测量、信号的抽样与恢复等模块。示波器能把抽象的电信号转换成具体的图像,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利用示波器能观察各种不同的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曲线,还可以用它测试各种不同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相位差、

实验室报告模板

实验室报告模板 《2014年实验室年度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本机构及主要负责人对报告内容真实性的承诺;实验室的人员、设备、场所、资产概况及与上年度同比情况,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者、授权签字人、工作场所以及资质认定的项目、参数、标准(规范、规程、方法)变化情况。 二是业务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实验室的出具检测报告数量及与上年度同比情况,检验检测工作营业收入及占全部业务收入的百分比和与上年度营业收入同比情况,承担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或法定检验任务的情况,科研、技术咨询等其他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及与上年度同比情况。 三是接受的外部评审检查情况。主要包括:实验室接受各级质监部门的资质认定评审和证后监督检查,实验室认可评审和监督,行业主管部门的资质评审和监督等外部评审检查情况。 四是质量控制活动开展情况。主要包括: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和内外部比对试验的工作情况,其他质量控制活动开展情况。 五是内部质量管理情况。主要包括:内审、管理评审、质量监督和日常监督工作开展情况,人员培训开展情况,顾客满意度调查和处理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情况,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六是工作建议和2015年度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对质

监部门各项工作的建议和本单位在2015年度的工作计划或工作思路。 七是其他需向质监部门报告的事项(如有相关事项)。 《2014年实验室年度报告》应言简意赅,相关情况和数据应当真实、有效,可图文并茂。 《2014年实验室社会责任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前言。主要包括:本机构及主要负责人对报告内容真实性的承诺;报告的时间和范围界定;报告编制的依据;本机构的社会责任战略、方针、目标和/或价值理念等。 二是检测机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本机构的基本信息;开展的各项业务及发检测报告数量等;人力资源情况;财务状况及财务审计情况等。 三是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建立情况。主要包括:本机构建立的履行社会责任的措施及制度规定,相关体系运行和自我改进情况,利益相关方的识别和参与等。 四是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及绩效评价。参照上述第三部分内容的提示,并结合本机构的实践和理解,真实反映本机构的情况。 五是结语。主要包括:本机构对未来履行社会责任的发展计划,报告反馈联系方式等。 《2014年实验室社会责任报告》应言简意赅,相关情况和数据应当真实、有效,可图文并茂。 注:实验室社会责任内容主要包括:遵守法律、规范运作、诚实守信、提升服务水平、创新发展、环保节能减排、

《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报告

测控1005班齐伟0121004931725 (18号)实验一差分方程、卷积、z变换 一、实验目的 通过该实验熟悉 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指令,掌握matlab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matlab函数的调用。 二、实验设备 1、微型计算机1台; 2、matlab软件1套 三、实验原理 Matlab 软件是由mathworks公司于1984年推出的一套科学计算软件,分为总包和若干个工具箱,其中包含用于信号分析与处理的sptool工具箱和用于滤波器设计的fdatool工具箱。它具有强大的矩阵计算和数据可视化能力,是广泛应用于信号分析与处理中的功能强大且使用简单方便的成熟软件。Matlab软件中已有大量的关于数字信号处理的运算函数可供调用,本实验主要是针对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差分方程、卷积、z变换等基本运算的matlab函数的熟悉和应用。 差分方程(difference equation)可用来描述线性时不变、因果数字滤波器。用x表示滤波器的输入,用y表示滤波器的输出。 a0y[n]+a1y[n-1]+…+a N y[n-N]=b0x[n]+b1x[n-1]+…+b M x[n-M] (1) ak,bk 为权系数,称为滤波器系数。 N为所需过去输出的个数,M 为所需输入的个数卷积是滤波器另一种实现方法。 y[n]= ∑x[k] h[n-k] = x[n]*h[n] (2) 等式定义了数字卷积,*是卷积运算符。输出y[n] 取决于输入x[n] 和系统的脉冲响应h[n]。 传输函数H(z)是滤波器的第三种实现方法。 H(z)=输出/输入= Y(z)/X(z) (3)即分别对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求z变换,二者的比值就是数字滤波器的传输函数。 序列x[n]的z变换定义为 X (z)=∑x[n]z-n (4) 把序列x[n] 的z 变换记为Z{x[n]} = X(z)。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范例

实验报告书 实验一白盒测试 学生姓名:李庆忠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1341901317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1、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白盒测试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白盒测试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2、举例进行白盒测试,使用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 覆盖、路径覆盖进行测试。 3、通过试验和应用,要逐步提高和运用白盒测试技术解决实际测试问题的能力; 4、熟悉C++编程环境下编写、调试单元代码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 5、完成实验并认真书写实验报告(要求给出完整的测试信息,如测试程序、测试用例, 测试报告等) 二实验原理 白盒测试原理:已知产品的内部工作过程,可以通过测试证明每种内部操作是否符合设计规格要求,所有内部成分是否已经过检查。它是把测试对象看作装在一个透明的白盒子里,也就是完全了解程序的结构和处理过程。这种方法按照程序内部的逻辑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其又称为结构测试。 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实验代码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x,y,z; scanf("%d%d",&x,&y); if((x>0)&&(y>0)) { z=x+y+10; } else { z=x+y-10; } if(z<0) { z=0; printf("%d\n",z); } else { printf("%d\n",z); } return 0; } 语句覆盖是指选择足够的测试,使得程序中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如选择测试x=1,y=1和x=1,y=-1可覆盖所有语句。 判定覆盖是指选择足够的测试,使得程序中每一个判定至少获得一次“真”值和“假”值,从而使得程序的每个分支都通过一次(不是所有的逻辑路径)。选择测试x=1,y=1和x=1,y=-1可覆盖所有判定。 条件覆盖是指选择语句多数的测试,使得程序判定中的每个条件能获得各种不同的结果。选择测试x=1,y=1和x=-1,y=-1可覆盖所有条件。 判定/条件覆盖是指选择足够多的测试,使得程序判定中每个条件取得条件可能的值,并使每个判定取到各种可能的结果(每个分支都通过一次)。即满足条件覆盖,又满足判定覆盖。选择测试x=1,y=1和x=-1,y=-1可覆盖所有判定/条件。 条件组合覆盖是指选择足够的测试,使得每个判定中的条件的各种可能组合都至少出现一次(以判定为单位找条件组合)。 注:a,条件组合只针对同一个判断语句存在多个条件的情况,让这些条件的取值进行笛卡尔乘积组合。 b,不同的判断语句内的条件取值之间无需组合。 c,对于但条件的判断语句,只需要满足自己的所有取值即可。 选择测试用例x=1,y=1;x=1,y=-1,x=-1,y=1和x=-1,y=-1可覆盖所有条件组合。 路径覆盖是分析软件过程流的通用工具,有助分离逻辑路径,进行逻辑覆盖的测试,所用的流程图就是讨论软件结构复杂度时所用的流程图。

信号与系统实验(新)

信号与系统实验 实验1 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和测量RLC串联电路的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的波形和有关参数,并 研究其电路元件参数变化对响应状态的影响; 2、掌握有关信号时域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说明 实验如图1-1所示RLC串联电路的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的电路连接图,图1

用周期方波通过微分电路后得到的尖顶脉冲代替冲激信号。 三、实验内容 1、阶跃响应波形观察与参数测量 设激励信号为方波,其幅度为1.5V 峰峰值,频率为500Hz 。 实验电路连接图如图1-1(a )所示。 ① 连接如图1-1所示 ② 调整激励源信号为方波,调节频率旋钮,使f=500Hz ,调节幅度旋钮, 使信号幅度为1.5V 。(注意:实验中,在调整信号源的输出信号的参数时,需连接上负载后调节) ③ 示波器CH1接于TP909,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分别工作于欠阻尼、 临界和过阻尼三种状态,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1-1中。 ④ TP908为输入信号波形的测量点,可把示波器的CH ·接于TP908上,便 于波形比较。 表1-1 注:描绘波形要使三状态的X 轴坐标(扫描时间)一致。 2、冲激响应的波形观察 冲激信号是由阶跃信号经过微分电路而得到。 实验电路如图1—1(b )所示。 参数测量 波形观察 欠阻尼状态 临界状态 过阻尼状态 状态 参数测量 R< Tr= Ts= δ= R= Tr= R>

①将信号输入接于P905。(频率与幅度不变); ②将示波器的CH1接于TP906,观察经微分后响应波形(等效为冲激激 励信号); ③连接如图1-1(b)所示 ④将示波器的CH2接于TP909,调整滑动变阻器,使电路分别工作于欠 阻尼、临界和过阻尼三种状态 ④观察TP909端三种状态波形,并填于表1-2中。 表1-2 表中的激励波形为在测量点TP906观察到的波形(冲激激励信号)。 四、实验报告要求 1、描绘同样时间轴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的输入、输出电压波形时, 要标明信号幅度A、周期T、方波脉宽T1以及微分电路的τ值。 2、分析实验结果,说明电路参数变化对状态的影响。 五、实验设备 双踪示波器 1 台 信号系统实验箱 1台 上升时间t r :y(t)从0.1到第一次达到0.9所需时间。 峰值时间t p :y(t)从0上升y max 所需的时间。 调节时间t s :y(t)的振荡包络线进入到稳态值的% 5 误差范围所需的时间。 激励波形 响应波形 欠阻尼状态临界状态过阻尼状态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综合复习题

第一章习题 1.描述周期信号频谱的数学工具是( )。 .A.相关函数 B.傅氏级数 C. 傅氏变换 D.拉氏变换 2. 傅氏级数中的各项系数是表示各谐波分量的( )。 A.相位 B.周期 C.振幅 D.频率 3.复杂的信号的周期频谱是( )。 A .离散的 B.连续的 C.δ函数 D.sinc 函数 4.如果一个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则该信号的频率成分是( )。 A.有限的 B.无限的 C.可能是有限的,也可能是无限的 5.下列函数表达式中,( )是周期信号。 A. 5cos10()0x t ππ ≥?= ? ≤?当t 0当t 0 B.()5sin 2010cos10)x t t t t ππ=+ (-∞<<+∞ C .()20cos 20()at x t e t t π-= -∞<<+∞ 6.多种信号之和的频谱是( )。 A. 离散的 B.连续的 C.随机性的 D.周期性的 7.描述非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 A.三角函数 B.拉氏变换 C.傅氏变换 D.傅氏级数 8.下列信号中,( )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A.12()sin()sin(3)x t A t B t ω?ω?=+++ B.()5sin 303sin x t t =+ C.0()sin at x t e t ω-=? 9.连续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 )。 A.离散、周期的 B.离散、非周期的 C.连续非周期的 D.连续周期的 10.时域信号,当持续时间延长时,则频域中的高频成分(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变化不定 11.将时域信号进行时移,则频域信号将会( )。 A.扩展 B.压缩 C.不变 D.仅有移项 12.已知()12sin ,(x t t t ωδ= ,()x t t t ωδ=为单位脉冲函数,则积分()()2x t t dt πδω∞ -∞?-?的函数值为( )。A .6 B.0 C.12 D.任意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