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竹刑

邓析于公元前530年私自编定的一部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刑法。因为写在竹简上,所以称为“竹刑”。《左传》曾记载“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的说法。竹刑的出现是一大进步,因为在这以前,公布成文法都是铸在鼎上,很笨重,不利于流通。而邓析所作的竹刑交流、携带都很方便。竹刑开始并没有法律效力,后来,邓析被郑国的执政所杀,他的竹刑则被确认为国家法律。

2、铸刑书、铸刑鼎

公元前536年3月(阴历),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铸刑书,公布成文法,开创了古代公布法律的先例,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对后世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铸刑鼎子产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是公元前536年的“铸刑鼎”——把惩治罪犯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全国老百姓公布。这是中国政治史、法制史的一件大事。

3、商鞅变法

是商鞅于公元前356年在秦国实施的改革。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政治上,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县制;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对战国末年秦国的崛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法经》

是战国时期李悝制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部系统的法典。《法经》有六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因此将《盗法》、《贼法》列于篇首。从整体上看,《法经》是一部“诸法合体”而以刑为主的法典。《盗法》是涉及公私财产受到侵犯的法律;《贼法》是有关危及政权稳定和人身安全的法律;《囚法》是有关审判、断狱的法律;《捕法》是有关追捕罪犯的法律;《杂法》是有关处罚狡诈、越城、赌博、贪污、淫乱等行为的法律;《具法》是规定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的法律,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其他五篇为“罪名之制”,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分则部分。

5、云梦秦简

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6、读鞫

读鞫,秦代诉讼审判制度。案件审讯完毕就应作出判决,并向当事人宣读判决结果,叫做“读鞫”。判决必须以律令条文或援引适当的案例(廷行事或决事比)为依据。

7、公告室、非公告室

秦朝根据告诉状的不同,把犯罪分子分为“公告室”和“非公告室”犯罪两类。所谓“公告室”是指“贼杀伤、盗他人”等危害国家、社会利益的犯罪。对于此类犯罪,任何人都有权力和义务向官府告发;所谓“非公告室”是指家庭内部的侵害行为,凡是犯“非公告室”的犯罪,受害者本人无权提出控告,官府也不受理。

8、淳于意案

西汉文帝时发生的著名案例。公元前167年,齐太仓县令、著名医学家淳于意被人告发私通诸侯。当时法律规定,私通诸侯罪当处肉刑。于是淳于意被押解到京师长安。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随行至长安并上书汉文帝,称其父任太仓县令时清廉公正,虽犯罪依法当处肉刑,但如此则无法复原,更不能改过自新,要求自己入宫为奴婢,以替父赎罪,使其有机会自新。文帝看了之后深受感动,下诏令废除肉刑,而代之以徒刑。于是汉初开始了刑制改革。淳于意也因此被改判处徒刑

9、春秋决狱

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或“引经断狱”,是汉代的一种司法制度。它要求司法官吏在审判案件的时候,不是仅仅依据汉律审案,二是根据儒家经典,特别是以《春秋》经义作为分析案情、认定犯罪的根据,并以此解释和适用法律。这实际上是赋予《春秋》经义极高的法律效力,使其成为凌驾于各种法律之上的一种法律形式,这是法律儒家化在司法领域的反映。春秋决狱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董仲舒。《春秋》经义的主要内容是亲属相隐、尊敬尊长、原心定罪等。

10、九章律

亦称《汉律九章》。汉高祖统一中国后颁行的法典。相国萧何依照秦法,适应新形势,制定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九篇。前六篇大体与秦律相同,源于李悝的《法经》,后三篇新增关于户口、赋役、兴造、畜产、仓库等项的规定。原文已经失传。是汉朝的一部重要法典,是整个汉律的核心和主干部分。

11、决事比

汉代法律形式之一。又称“比”,是用来比照判案的典型判例比能补律令之不足,“凡律无条,取比类以决之”。汉代广泛采用判例断案,比的数量很多。比对于维护封建统治具有灵活性,但也为司法官吏破坏法制提供了方便条件。

12、亲亲得相首匿

汉代刑法适用的原则之一。所谓首匿,是一种罪名,指首谋藏匿,也就是教唆罪和窝藏人犯罪的统称。此种行为依律属于重罪。但为了贯彻与维护宗族这个社会基本细胞的完整和人伦之情,汉律规定亲属之间,有罪应当相互隐瞒;对于亲属犯罪或对亲属犯罪作证,却要被定罪。“亲亲相隐”源于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13、秋冬行刑

秋冬行刑的理念由来已久。汉代对死刑的执行,实行“秋冬行刑”制度。汉统治者根据“天人感应”理论,规定春、夏不得执行死刑。《后汉书·章帝纪》载,东汉章帝元和二年重申:“王者生杀,宜顺时气。其定律:无以十一、十二月报囚。”除谋反大逆等“决不待时”者外,一般死刑犯须在秋天霜降以后、冬至以前执行。因为这时“天地始肃”,杀气已至,便可“申严百刑”,以示所谓“顺天行诛”。秋冬行刑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唐律规定“立春后不决死刑”,明清律中的“秋审”制度亦溯源于此。

14、录囚制度

录囚制度始于西汉,指的是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在决囚犯的复核审录,监督和检查下级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审判是否有失公正,以便发现冤狱,随时予以平反或纠正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

此项制度在西汉时,仅限于州刺史或郡太守在自己的所辖地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查所部狱囚,平反冤案。按规定,刺史于每年秋冬季节到郡国巡察,称为“行部”(汉代把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刺史行部的主要任务是“省察治状”。其中当然包括审核狱讼情况。东汉时仍沿袭此制。东汉时期,皇帝开始亲自录囚。

两汉时期,通过皇帝、刺史及郡守的录囚活动,使一些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多少有利于提高地方司法官明法慎刑的自觉性,从而使当时的司法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并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