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隆德一小黄喜鹏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教材内容看得非常重要,总是根据教材的编排去设计和实施教学。《音乐新课标》提出: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我们可以不再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资源,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补充、替换、调整、删减,使教学更加圆满、更有效率。开学初,正值春天,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我特意选定了一首新教材的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音乐的美,让春天和音乐有机的融合,使音乐课堂充满绿色的生机和活力。

(一)创设情景,感受春的气息

1、欣赏动画歌曲《春天在哪里》拍手律动进教室。

(通过播放春天的歌曲,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春的气息。)

2、师:春天来了,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春天的美景吗,

生:略(通过描述春天的美景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仔细聆听,探索春天的音响

1、师:的确,如同学们所说,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让我们静静的听一听,你听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声音,你能模仿一下吗,

生:……

2、师生一起来模仿和探讨这些声音。

(通过师生共同模仿、探索春天大自然的音响,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师:春天来了,春风、春雨、还有很多的小动物都发出了美妙的声音,组成了一曲动听的交响乐。请听:(播放录音)师领读,生跟读

春雨(唱歌呀) 滴答滴答

春风(弹琴呀) 沙沙沙沙

春雷(打鼓) 轰隆隆隆隆

春水(鼓掌春水鼓掌)哗啦啦啦啦

(图片展示更直观,让学生一目了然,且解决了歌曲第一乐段的节奏难点。)

(三)参与体验,学唱春天的歌曲

1、拍手游戏

(1)师:春天的大自然发出了各种美妙的声音,春风、春雨、春雷、春水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了,都来参加春天举行的音乐会。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这是怎样一个音乐会呢,初听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2)师:这么有趣的音乐会,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来为她伴奏吧。同学们可以和老师一样拍,也可以不一样拍,但必须和着音乐的节拍。(通过师生互动的拍手游戏,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音乐游戏的机会,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3)师:刚才有的同学这样拍,有的同学那样拍,非常神气。

这一遍我请你和你的好朋友合作着拍,也要跟刚才一样和着音乐的节奏有强弱的拍。(通过生生拍手游戏再次感受音乐节拍热烈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创编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也熟悉了歌曲旋律。)

2、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学唱歌曲

(1)、师:在同学们的伴奏声中,音乐会的旋律显得更美了,它的歌词也很有趣。请听老师来读一遍。范读歌词。

(2)、师:想和老师一起读吗,师生和着伴奏音乐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学生听琴默唱歌词、轻唱歌词、解决难点。

(4)、轻声、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四)拓展欣赏名曲,感受春天的美丽

1:师:先请同学们欣赏小朋友表演的由中央电视台银河少儿合唱团演唱的《闲聊波尔卡》,说说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师:多么活泼欢快的歌曲啊~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春天的舞蹈吧~师生合着音乐一起律动。(拓宽音乐视野,感受音乐和舞蹈结合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增大信息量。通过律动还活跃了课堂氛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3、师:跳得真好~就像是春天的音乐会。老师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首大朋友表演的春天。这是由我国著名音乐家杨洪基爷爷表演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改编过的报春曲。思考他表演的春天是怎样的,

4、师:让我们合着音乐的强弱来拍手聆听,再一次感受春天的美好。(拍手聆听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5、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了春天音乐会,感受了春天的美好。春天是开心的大本营,春天是快乐的好心情。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热爱春天吧~听音乐律动出教师。

分析思考:

1、补充——使资源应用更加丰富。

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教学中紧紧围绕“春”为主题,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说说春天,模仿春天的声音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大自然中的各种有趣的声音现象,并进行节奏的模仿,在探索活动中解决了歌曲第一乐段的节奏难点。再通过各种形式的以欣赏《春天举行音乐会》为主线的师生拍手游戏、生生拍手游戏、选择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歌曲旋律。初步学会歌曲后,让学生补充欣赏

两首音乐作品《闲聊波尔卡》和《拉德斯基进行曲》。通过视、听、说、唱结合的活动,开拓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使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欣赏,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始终以音乐为主线,满足了现代小学生的审美需求。

2、替换、调整、删减———使教学更加有效。

如在本课的设计之初,我就收集了大量关于春天的图片、诗歌、

歌曲等。如《春之声圆舞曲》《春晓》《春雨沙沙》《春天在哪里》《春来了》……但是这些素材都运用到课堂中是不现实的。在设计中,如何取舍成了一大难题。如本课的欣赏内容,教材上结合欣赏的有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春》,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但是对欣赏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在欣赏时画图形谱表示所听到的音乐,还要求画好每个乐段的色块等等,这对于初次接触新教材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处的。不是听一遍两遍就能完成的。经过反复思考,我最终选择了教材之外的两首歌曲——《闲聊波尔卡》和《拉德斯基进行曲》作为欣赏内容。因为这两首歌曲学生愿意听,而且和歌曲搭配得也非常合理贴切,始终能围绕着春天的主题,演绎着春天的绿意。学生感觉更新鲜、更有趣。教学时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更能调动他们的情感和情绪。

在实践中,我感到“舍”要比“取”更难。一方面,收集这些素材花费了自己不少精力,舍弃甚觉可惜。另一方面,总想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和更广的视野。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常常会在内容的选择上犹豫不决。例如第一次试教时,我用了诗歌《春晓》。对于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晓》,我自己情有独钟。但是三年级的学生并不是很感兴趣。他们似乎更喜欢可以互动的内容。因此,我下决心放弃花了不少时间收集的《春晓》,把这个时间留给了探索春天大自然音响这块内容上。

总之,每一次的教学实践都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作为走进新课程的音乐教师,我必须对以往的音乐课堂常规经验和课堂教学模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