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细说养生的古诗词
- 格式:docx
- 大小:16.27 KB
- 文档页数:3
身体健康的诗句
1,《独坐闲咏》宋代:陆游
残年所幸身犹健,闲事惟求耳不闻。
白话文释义:很庆幸到了年迈时期身体还健朗,只希望不听其他的闲言碎语。
2,《洗儿》宋代: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白话文释义:人家都希望自己养的孩子聪明,我却因为聪明而害了自己一生,但愿以后我的孩子不要那么聪明,不懂人事,身体康健平平安安到老。
3,《西江月》宋代:管鉴
白头相守愿年年,只恁尊前长健。
白话文释义:夫妻年年相互守候直到白头,只盼望尊重的前辈长寿健康。
4,《朝中措》宋代:周紫芝
趁取老来犹健,登临莫放杯空。
白话文释义:趁着还没老,自己身体还很健朗,登上朝廷就不要浪费了这大好的时光。
5,《小室》宋代:陆游
老去身犹健,秋来日自长。
白话文释义:年迈的时候身体还很健朗,秋冬来了也不怕它的漫长。
6,《巫山一段云》元代:李齐贤
老喜身犹健,闲知兴更添。
白话文释义:很高兴老了身体还很健朗,闲空的时候还是很有兴致去听听外面的有趣事情。
中医古诗词有关中医的古诗词描绘了中医养生、医术高超以及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诗词表达了对中医的赞美和敬意,展现了古人对中医的理解和认同。
以下是六首有关中医的古诗词,并附上简单的赏析。
一、《脉经》王叔和病问西医与中医,问道西医因症施。
中医感应切脉来,细细揣摩尽心思。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中医脉诊的推崇和认可。
作者通过对比西医和中医的诊疗方式,强调了中医脉诊的独特性和细致入微的方法。
中医脉诊通过感应切脉来辨识病情,需要医者细心揣摩,全身心地投入。
这首诗词赞美了中医脉诊的高超技艺和医者的医德。
二、《千金方·养生篇》孙思邈老君炉里炼丹药,取精炼形到万年,丹成鬼魅骨肉细,脱得凡人皮五颜。
凡人服了通仙窍,魔鬼吞了石化僵。
金丹既得降龙驭,草木疾疫不曾伤。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中医药的奇妙功效。
诗中以炼丹为喻,将中药比作炼制的丹药,赞美了中医药的疗效和神奇之处。
中药的药性精细,能够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治疗疾病。
这首诗词将中医药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表达了对中医药的崇高评价。
三、《医者仁心》佚名医者心,慈悲人间情。
行医术,化解百病症。
良药方,诊断准确精。
不辞劳,恢复人健康。
赏析:这首诗词赞美了中医医者的仁心和医术的精湛。
诗中表达了医者对患者的慈悲之情,无私奉献的精神。
医者行医需要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期能够化解疾病的症状。
医者为了患者的健康,不辞劳苦,尽心尽力。
这首诗词颂扬了中医医者的高尚品质和医术造诣。
四、《黄帝内经·素问》黄帝病不治已愈,脉数沉者死,脉虚者危,脉细者痛,脉洪者寒,脉浮者热,脉遍身者消,脉见血者死。
赏析:这是黄帝内经中的经典篇章,描述了脉象与疾病的关联。
诗中列举了不同脉象所对应的病症表现。
通过对脉象的观察和判断,可以得出疾病的危险程度和病情变化。
这首诗词展示了中医脉诊的独到理论和临床应用。
五、《尸子心法》尸佼血气旺盛称阳虚,气血不足称阴虚。
五行相胜气盛衰,调阴阳平衡是关键。
赏析:这首诗词讲述了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平衡观念。
养生诗词养生诗词养生原则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朱震亨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抱朴子》晋葛洪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经》养生以不伤为本。
―――《仙经》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养生要录》宋蒲虔贯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
―――《养生论》三国嵇康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寿世保元》明龚廷贤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养老奉亲书》宋陈直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
―――《抱朴子》晋葛洪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
―――《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
―――《理虚元鉴》明汪绮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遗篇刺法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惜精养生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
―――《养心要语》明胡文焕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大法当二十日一次施泄。
―――《泰定养生主论》元王珪纵欲戕生,古今同慨。
―――《退庵随笔》清梁章钜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尊生八笺》明高濂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
―――《食色绅言》明陈继儒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
―――《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
―――《摄生三要》明袁坤仪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
饮食养生的诗句_关于养生的诗句诗歌可以言志,诗歌可以陶冶情操,诗歌还可以养生,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饮食养生的诗句,希望对你有用!关于饮食养生的诗句食茼蒿茼蒿具有开胃、健脾的作用,煸炒、做汤、凉拌均可。
陆游视茼蒿为天赐佳蔬之一,其《初归杂咏》诗云,“小园五亩剪蓬蒿,便觉人间迹可逃”,采摘茼蒿仿佛置身于远离人间的仙境。
食热粥陆游视食粥为健身养生之“平易法”,其《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苏东坡对吃粥也很有兴趣,在任徐州知州时,一次因高兴喝醉了酒,农民艾贤煮粥给他吃,饭后他感到很自在,于是赋《热粥诗》云“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
”既赞美了粥的可口,又颂扬了农民的情义。
清代阮葵生也有咏粥佳句:“香于酪乳腻于茶,一味和嘈润齿牙”;“居然入口融无哽,不得沾唇呷有声”,可谓深得食粥个中三味了。
食菊花菊花在我国素有“延寿客”之称,不少地方都有食菊的习惯,“东篱同坐尝花筵,一片琼霜入口鲜”的诗句,正是写食菊的乐趣。
菊花入馔,备受诗人青睐。
李峤的《九日应制得欢字》诗曰:“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
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王维诗云:“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
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
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郑所南的“道人四进花为粮,骨生灵气身吐香。
闻到菊花大欢喜,拍手笑歌频癫狂”,写出了宋代食菊之盛。
俗话说:“常饮菊花茶,老来眼不花。
”文人雅士常以菊代茶,并赋诗吟颂,陆游有“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的诗句。
郑板桥的诗:“南阳菊水多蓍旧,此是延年一种花。
八十老人勤采啜,定教霜鬓变成鸦”,描写的就是古代郦县一带饮菊延年益寿、返老还童的事。
食竹笋竹笋以色洁白、质细嫩、味清鲜而被视为“菜中珍品”,初上市时物稀价贵,李商隐赞道:“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白居易《食笋》亦云:“……紫箨折故锦,素肌擘新玉。
每日逐加餐,佳食不思肉。
读完这6首养生古诗词,你离中老年人也不远啦!
有句话说得好,生活不只有眼前的“枸杞”,还有保温杯和护膝,毕竟现在90后都开始养生了,这些关于养生的诗词你一定要知道~
自觉二首(节选)
唐代:白居易
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
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午梦
宋代:陆游
若爰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
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食粥
宋代:陆游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灌园
宋代:陆游
八十身犹健,生涯学灌园。
溪风吹短褐,村雨暗衡门。
眼正魔军怖,心安疾竖奔。
午窗无一事,梨枣弄诸孙。
春日偶成
宋代: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宋代:苏轼
(一作六月六日以病在告,独游湖上诸寺,晚谒损之,戏留七绝)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烦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古代与温泉养生诗句有关
以下是一些与温泉养生相关的古代诗句:
1. “何如碧玉温泉水,绝胜华清浴瑶浆。
”——唐·李白《游汤泉驿酬崔侍御》
2. “温冷泉源瓜区区,爽明滩声虢虢虢。
游女正烂熳如花时,调笑从公子谁家。
”——唐·白居易《题庐山山下汤泉》
3.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唐·王维《望庐山瀑布》
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5.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唐·白居易《长恨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词书籍以获取更多诗句。
古人强身健体的诗句引言在古代,健康和强身是古人生活的重要方面之一。
古人通过文字表达他们对于健康的追求和对于强身的认识。
他们的诗句蕴含着深刻的健康智慧和生活哲理。
本文将通过总结古人的诗句,探讨古人强身健体的智慧和方法。
古人强身健体的诗句总结古人的诗句中,融合了他们对于健康的认识、生活习惯和锻炼方法。
下面就是一些古人强身健体的诗句的精选总结:1.“卧冰求鲤,不得与所欲得;杏之酸,食之而不甘。
”2.“行宫秋千,轻风十里,送我郡斋,明月松间照。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4.“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古人强身健体的智慧古人通过他们的诗句,表达了对于强身健体的智慧和理念。
下面将分为三个部分来探讨。
诗句中的饮食智慧在古代,饮食对于健康至关重要。
古人通过诗句表达了一些饮食智慧。
粗食淡饭古人注重饮食的均衡和合理,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他们倡导摄入粗粮和淡饭,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古人主张多餐少食,这样可以减轻消化负担,保持饱腹感,使身体得到充分的营养。
物极必反古人的诗句中常常提到“物极必反”的观念。
他们明白过量食用某种食物可能导致身体上的不适,因此主张适度和均衡的饮食习惯。
诗句中的锻炼方法古人注重锻炼身体,通过一些诗句可以看出他们的锻炼方法和原则。
乐于劳动古人认为劳动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
他们的诗句中常常表达了他们对于劳动的热爱和乐于劳动的态度。
自然活动古人主张自然活动,例如散步、郊游等。
他们认为与大自然的接触能够增强身体和心灵的健康。
武术和武技古代的中国人非常重视武术和武技的强身效果。
他们通过一些诗句表达了对于武术的热爱和追求。
诗句中的心态和生活智慧古人强身健体的诗句中蕴含着对于心态和生活智慧的理解。
坚持和毅力古人通过诗句表达了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成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强身健体。
关于健康的古诗
1、《独坐闲咏》宋代:陆游
残年所幸身犹健,闲事惟求耳不闻。
释义:很庆幸到了年迈时期身体还健朗,只希望不听其他的闲言碎语。
2、《洗儿》宋代: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释义:人家都希望自己养的孩子聪明,我却因为聪明而害了自己一生,但愿以后我的孩子不要那么聪明,不懂人事,身体康健平平安安到老。
3、《西江月》宋代:管鉴
白头相守愿年年,只恁尊前长健。
释义:夫妻年年相互守候直到白头,只盼望尊重的前辈长寿健康。
4、《朝中措》宋代:周紫芝
趁取老来犹健,登临莫放杯空。
释义:趁着还没老,自己身体还很健朗,登上朝廷就不要浪费了这大好的时光。
5、《小室》宋代:陆游
老去身犹健,秋来日自长。
释义:年迈的时候身体还很健朗,秋冬来了也不怕它的漫长。
6、《巫山一段云》元代:李齐贤
老喜身犹健,闲知兴更添。
释义:很高兴老了身体还很健朗,闲空的时候还是很有兴致去听听外面的有趣事情。
养生的古诗词诗歌可以言志,诗歌可以陶冶情操,诗歌还可以养生,本文介绍一些有关养生的古诗词。
华夏泱泱诗国,在浩如烟海的古今诗词中,不少名人将其养生之道寓于诗句歌谣,这些诗句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为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养生精神财富,读来颇受启迪。
如能常读多记,对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魏武帝曹操热心于研究炼气养性之理,以求健康长寿。
在他的养生诗中,最精彩的一篇当推《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诗中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诗中以长寿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
同时也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是曹操给后世养生长寿的渡人金针!今人常用诗中“烈士暮年,壮志不已”来抒发老当益壮的胸襟。
善于养神,是重要的修身养性之道,也是延年益寿的良方。
东晋名士陶渊明《饮酒》诗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典型的养生诗,境与意会,物与心融,真是妙不可言!家和万事顺,家和万事兴,家中人和,是人生幸福之泉。
“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的年月里,颠沛流离,备受艰辛,体衰神伤。
所幸的是,他家中有老伴体贴,小儿亲昵。
这在他的《江村》诗中得到印证: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复何求?这是杜甫的肺腑之言。
温馨的.家庭生活给了诗人至纯至厚的情,至深至广的爱,才使他晚年一度过得安闲而自在一些。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作中有不少是抒写养生方法的。
他的“养生方法”之一就是勤炼气功。
他在《负冬日》诗中写道: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志所在,心与虚空俱。
从诗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爱好气功,而且已修炼到很高的层次。
他练功时“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这不是一般炼气功的人所能达到的。
我国古人洗脚沐足养生诗歌25首图俗话说,“寒从脚下起”。
冬天许多人通常一觉醒来,发现整个被窝都是凉的,加厚被子、放暖水袋也无济于事,以致引发感冒等多种疾病。
养生先养足,下面选取25首古诗,看看古人如何沐足养生。
唐李白洗脚亭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
前有昔时井,下有五丈床。
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
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朝霜。
送君此时去,回首泪成行。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颂古》年代:宋作者: 释道颜洗脚处更不安排,侧聆时非是啗啄。
赵州临济二老人,相见何曾不注脚。
《颂古八首》年代:宋作者: 释道颜椎锣擂鼓转船头,席卷波翻喊激流。
洗脚上船乘快便,顺风相送下扬州。
《偈颂一百六十首》年代:宋作者: 释宗杲德山捧,临济喝,今日为君重牛掇。
天何高,地何阔,休向粪扫堆上更添搕{左扌右上大下韭}。
换却骨,洗脚肠,径山退身三步,许尔诸人商量。
红粉易成端正女,无钱难作好儿郎。
《颂古三十八首》年代:宋作者: 释从瑾剃头头光生,洗脚脚清爽。
脱衣上闲眠,抓著通身{左疒右养}。
《颂古十四首》年代:宋作者: 释师体添钱买得漏灯盏,洗脚长拖破草鞋。
翻著襕衫歌雪曲,倒携蓆帽赶村斋。
《樵歌三首》年代:宋作者: 郑起上山斸山山丁登,下山嵌山山棱层。
秋残日暮归来晚,茅檐洗脚月又明,明朝早入芙蓉城。
《送侍读常尚书绝句六首》年代:宋作者: 刘克庄蚀月妖蟆俄扫穴,鸣阳丹凤力回天。
围腰不爱重金带,洗脚宁登一叶船。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
字潜夫,号后村。
福建莆田人。
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
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初名灼,师事真德秀。
宁宗嘉定二年(1209)补将仕郎,调靖安簿,始更今名。
有关健康的古诗
摄养诗
明·龚廷贤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解析:
惜气存精更养神:
强调养生首先要保养精气神。
中医认为,“精”是人体的生命基础,“气”是生命的动力,“神”则是生命活动的表现。
保持精气充足,精神饱满,是养生的重要原则。
少思寡欲勿劳心:
提倡减少思虑和欲望,避免过度操劳。
现代医学也强调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减少精神压力有助于身心健康。
食惟半饱无兼味:
倡导适量饮食,不要暴饮暴食。
现代营养学也支持“七分饱”的理念,适量饮食有助于消化吸收,避免肥胖等疾病。
酒止三分莫过频:
控制饮酒量,不要频繁饮酒。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但过量饮酒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尤其是对肝脏。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倡导乐观的心态,保持愉悦的心情。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轻压力。
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强调远离世俗纷扰,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减少不必要的烦恼,有助于身心健康。
古代温泉养生的诗句
古代描述温泉养生的诗句:
1.“温泉启蛰气氛氲,渭浦归鸿日数群。
”——卢照邻《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
2.“树绕温泉绿,尘遮晚日红。
”——徐夤《温泉宫》
3.“汤泉恒独涌,温水净且清。
”——元结《石宫四咏其四》
4.“迟迟兮春日,玉甃暖兮温泉溢。
”——白居易《骊宫高》
5.“石罅逗温泉,沙痕漾细涟。
”——王之道《入石颐寺》
6.“地如硫黄少温泉,地如砒霜少流水。
”——白玉蟾《快活歌二首·其一》7.“何时来此温泉浴,聊将尘襟一再浣。
”——曹勋《游惠山》
8.“温泉漱玉真奇绝,翠峰攒簇白云接。
”——王之道《华亭风月堂避暑》9.“主人无俗念,枕上有温泉。
”——白玉蟾《自赞三首·笑指武夷山下》10.“石帆山下古温泉,涌出汪汪万顷源。
”——方回《次韵寄题堪上人云门庵》。
关于养生保健的古诗词五岁夜咏怀刘禹锡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罗状元醒世歌 名洪先,明富贵从来未许求,几人骑鹤上扬州!与其十事九如梦,不若三平两满休。
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心处便无忧。
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催两鬓霜。
身后碑铭空自好,眼前傀儡为谁忙。
有有无无且耐烦,劳劳碌碌几时闲?人心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
古古今今多变故,贫贫富富有循环。
将将就就随时过,苦苦甜甜命一般。
罗洪先日月两轮悬,乾坤几万年;华屋量人斗,娇妻度客船;钱财身外物,儿女眼前冤;世人谁不染,脱却是神仙。
尘世纷纷一笔勾,林泉深处任忧游。
盖间茅屋牵萝卜,开个柴门对水流。
得隙间眠真可乐,吃些淡饭可忘忧,眼前多少英雄汉,为甚由来不回头?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苏轼 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
明朝门外泥一尺,始悟三更雨如许。
平生所向无一遂,兹游何事天不阻。
家居自戒陆游疾病当治本,神医古难遭。
哀哉有限身,日与利欲鏖。
大嚼徒为贪,刻饮岂足豪。
淡薄以养寿,亦非慕名高十月十九日大风作寒闭户竟日陆游霜风卷地起,落叶拥蜗庐。
终日澹无事,一窗宽有余。
坐多知力耗,食少觉心虚。
懒惰无新句,松声忽起予。
《铭座》: 陆游身退仍怀退,心平更欲平。
直嫌绳尚曲,重觉鼎犹轻。
力学能除翳,深居可息黥。
圣门初岂远,妙处在躬行。
《铭座》陆游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吾身本无患,卫养在得宜;一毫不加谨,百疾所由兹;一生快意事,噬脐莫能追;汝顾不少忍,杀身常在斯;深居勿妄动,一动当百思;清·王士祯赠友联淡如秋水闲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
水本无味,又言秋水,更增书斋联乐乐吟邵雍吾常好乐乐,所乐无害义。
乐天四时好,乐地百物备。
乐人有美行,乐已能乐事。
心安吟邵雍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
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
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首尾吟》: 邵雍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得意时。
古人养生的经典诗句有哪些众所周知,古人特别重视养生,我国养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不少文人墨客也精于养生,总结了许多带着浓厚的文人气息的养生诗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古人养生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古人养生的诗句1.曹操魏武帝曹操也热心于研究炼气养性之理,以求健康长寿。
在他的养生诗中,最精彩的一篇当推《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诗中以长寿的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
今人常用诗中“烈士暮年,壮志不已”来抒发老当益壮的胸襟。
同时,这首诗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也是曹操留给后世养生长寿的渡人金针。
2. 苏东坡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很不得志,但他却处世达观,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还潜心研究医药,收集民间验方,编成《苏沈良方》以济世救人。
他在一首养生健身诗中写道:羽虫见月争翻翻, 我亦散发虚明轩。
千梳冷快肌骨醒, 见露气人霜逢根.说的就是他在皎洁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旷的轩阁之中,梳发健身的情景。
他还经常练习气功,“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便是他练习气功时清朗精神境界的写照。
3. 龚廷贤活到92岁,他写的《摄养诗》,是根据多年从医治病,保健养生的实践,归纳出的一套有关“吃喝玩乐”的科学规律。
诗的全文如下:惜气存精更养神, 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 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 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 任我逍遥过百春。
这首诗告诉人们,别轻视“吃喝玩乐”。
这四个字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过岁月给每个人判的分数不同罢了。
“吃喝玩乐”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4. 白居易4.1 养生以动:白居易认为,活动养生十分有用,因此他很喜欢步行游览名胜。
在一首《玉泉》诗中云: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
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
手把青筇仗,头戴白纶巾。
劝人珍惜身体的古诗词
以下是一些劝人珍惜身体的古诗词:
1. “山林得趣身长健,门馆无私物自春。
”——宋·黄公度《和苏伯承题恂
恂轩》
2.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 “午窗春日影悠悠,一觉清眠万事休。
堪笑邯郸槐里梦,痴儿到老不回头。
”——宋·王安石《午窗》
4.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宋·程颢《春日偶成》
5. “苦爱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
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宋·王安石《午枕》
6.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唐·骆宾
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7.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
”——元·胡文焕《养心说》
8. “中夜清寒入緼袍,一杯山茗当香醪。
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
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
春来拟约萧闲伴,重上天台看海涛。
”——宋·曾巩《中夜》
9.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二首》
以上古诗词都是劝人珍惜身体的名句,表达了人生短暂、健康无价的思想。
我国古人洗脚沐足养生诗歌25首在古代,洗脚沐足是一种养生方法,旨在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清洁。
古人也常将自身的经验和体验用诗歌表达出来,以此来传授这些养生技巧。
以下是我国古人洗脚沐足养生诗歌25首。
1、《洗足颂》:“足兮其若皮帛,骨其若筋木。
俯视自亲报,不磷不蹙,厚而无形。
”2、《洗足颂》:“美惟洗足,犹卧草枕,归而按之,污泥不复。
”3、《洗足颂》:“采物未有美于足兮,名言虽多物不若足。
”4、《捧盆子儿》:“捧盆子儿泼水来,惊起一堆蛐蛐。
还好今天天气好,太阳公公来照耀。
”5、《洗足颂》:“足在支筵,不肯交尾。
”6、《足阳明经》:“足阳起于承山,流注分足荥泉。
足荥泉在足之上液。
”7、《洗足颂》:“足以算无数,分趾以为名。
”8、《洗足颂》:“足为身之余冠,在下而居上。
”9、《海神操》:“足足神疲,双手无力。
”10、《洗足颂》:“足如飞鸟,行如低飞。
”11、《洗足颂》:“日入之后,洗足而眠。
”12、《洗足颂》:“足践不增葳蕤,膝弯不生虚肿。
”13、《浴足歌》:“浸泡之水非泉非源,但见人身化为白纸。
”14、《洗足颂》:“纵令清风扫脚心,裸足踏沙梭出境。
”15、《洗足颂》:“足之为言,莫若善柔。
”16、《临湘诗》:“清水浸足,潺潺而流。
”17、《拈花诗》:“水落为足,风吹成沙。
”18、《洗足颂》:“足践之物,莫若蒲草。
”19、《足阳明经》:“足阳之气,贯穿于股;流注于足。
”20、《洗足颂》:“足兮顣顲,惊恐慎尔。
”21、《洗足颂》:“足之不逝,在于合节。
”22、《洗足颂》:“足下抵土,其气向上。
”23、《洗足颂》:“足立方宇,当如水落泉流。
”24、《洗足颂》:“足似倾钟,令人且欲睡。
”25、《洗足颂》:“足兮朝露,沐浴之时心自桃李。
”这25首诗歌既有养生之道,也有诗意美感。
它们将洗足沐足的养生效果、注意事项、步骤等细节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文化底蕴。
相信在今天,这些古老的养生方法仍然有其积极的意义,可供我们从中寻找灵感和启发。
古人细说养生的古诗词
*导读:诗歌可以言志,诗歌可以陶冶情操,诗歌还可以养生,本文介绍一些有关养生的古诗词。
华夏泱泱诗国,在浩如烟海的
诗歌可以言志,诗歌可以陶冶情操,诗歌还可以养生,本文介绍一些有关养生的古诗词。
华夏泱泱诗国,在浩如烟海的古今诗词中,不少名人将其养生之道寓于诗句歌谣,这些诗句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为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养生精神财富,读来颇受启迪。
如能常读多记,对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魏武帝曹操热心于研究炼气养性之理,以求健康长寿。
在他的养生诗中,最精彩的一篇当推《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诗中写道: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诗中以长寿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
同时也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是曹操给后世养生长寿的渡人金针!今人常用诗中烈士暮年,壮志不已来抒发老当益壮的胸襟。
善于养神,是重要的修身养性之道,也是延年益寿的良方。
东晋名士陶渊明《饮酒》诗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典型的养生诗,境与意会,物与心融,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