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课件(再修订)
- 格式:ppt
- 大小:156.94 MB
- 文档页数:1191
202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表
一、单元识字分布
本册教材共包含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均有一定的识字量。
第一单元有30个生字,第二单元有35个,以此类推,至第八单元有40个生字。
总计275个生字分布于全册的各个单元。
二、汉字基本笔画
本册教材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笔画,包括:点、横、竖、撇、捺、提、钩等。
这些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三、常见的偏旁部首
在识字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如“三点水”(表示与水有关的意思)、“草字头”(表示与植物有关的意思)等。
了解偏旁部首的含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思和构造。
四、识字课内生字
每个单元的识字课内都会有生字的学习,这些生字既有常用的汉字,也有一些较为特殊的汉字。
学生在课堂上需认真听讲,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
五、课文识字拓展
除了课内生字外,课文中还涉及一些拓展的生字。
这些生字可能与本课的主题相关,也可能是一些较为少见的汉字。
学生可以通过课文的学习,逐步积累更多的汉字。
六、集中识字活动
为了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教材安排了一些集中识字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接触到更多的生字,并有机会进行复习和巩固。
七、生字书写规范
书写规范对于学生的识字学习至关重要。
本册教材强调正确的笔画顺序和书写姿势,要求学生按照规范进行书写。
这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34课,它以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文章之所以被安排在第八单元里,因为它体现了“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让我们去探索,去发现”的教学理念。
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从教材结构看,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最佳范例。
同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尤其低年级更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二、说目标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大纲的要求,又结合文本的实际,我对本课制定以下重难点:1、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小组交流,结合平常的识字方法,会认本课二类生字,会写“有、在、什、么”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蝌蚪和青蛙的特点。
3、抓主线“找”,在找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变化。
同时告诉学生遇事要主动探究,学会礼貌待人。
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及分角色朗读,让小朋友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
三、重难点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文本的实际,我对本课制定以下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八个字,会写两个字,有感情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告诉学生遇事主动探究。
四、说教法: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朗读课文,完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情景再现策略。
课堂上通过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领学生进入故事意境。
2、合作学习策略。
学生合作表演课文中具体情节和分角色朗读达到深层体验。
五、结合学情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对低年级段的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感受阅读乐趣。
本课有利于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和想象力。
1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一、读拼音,写词语。
liǎnɡkuān dǐnɡ jiù()个()嘴巴头()()是dù hái tiào()皮()子()上来二、给下面的生字扩词。
袋()()()()迎()()()()塘()()()()三、选择其中一个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写一句话。
第二课时一、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大青蛙鼓着两只(),宽嘴巴,披着(),露着(),四条腿蹲在荷叶上。
二、仿照课文,用动词“披着”“鼓着”“露着”“甩着”分别写一个句子。
披着:鼓着:露着:甩着:三、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是如何长成青蛙的?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两宽顶就肚孩跳二、口袋脑袋袋子袋鼠欢迎迎接迎风迎面水塘池塘鱼塘荷塘三、迎上去——妈妈下班回来了,我高兴地迎上去,说:“妈妈,您可回来啦,我的肚子正咕咕叫呢!”第二课时一、大眼睛绿衣裳白肚皮二、用词语写句子:披着:今天下雨了,我披着雨衣上学了。
鼓着:青蛙鼓着两只大眼睛。
露着:小企鹅穿着黑大褂,露着白肚皮。
甩着:黄牛正甩着尾巴赶蝇子呢!三、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后来长出了两条后腿,接着又长出了两条前腿,不久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真正的大青蛙了。
2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biàn chénɡjí xiǎo yí piàn hǎi yánɡdài lái()()()()()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灌溉()()机器()庄稼冲毁()三、给下面的汉字组词。
给()()作()()傍()()坏()()第二课时一、填空。
1.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下来。
人们就管我叫()。
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下来,人们就管我叫()。
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下来,人们又管我叫()。
2.平常我在()里睡觉,在()里散步,在()里奔跑,在()里跳舞、()、(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素养提升训练阅读素养提升一◎阅读短文《冰块镜子》,完成练习。
在老鼠三兄弟的院子里,有一口大缸,里面盛满了水。
一个很冷很冷的冬天,老鼠三兄弟早上起床一看,大缸里的水结冰了。
笃笃笃,笃笃笃。
他们小心地把冰敲了下来,圆圆的一大块,又平又薄又亮。
鼠老大说:“我们可以在这上面学溜冰。
”鼠老二说:“我们可以在这上面打冰球。
”鼠小弟说:“不,用它做镜子吧。
”于是,他们三人把冰块()进屋子里,()上一圈边,背面()一张大锡纸,再把它()到新做的木架上,做成了一面好大的冰块镜子。
小猫来了,她要照着镜子洗洗脸。
小兔子来了,她要照着镜子给耳朵扎蝴蝶结。
_______来了,她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家排着队,来老鼠三兄弟家照镜子。
晚上,老鼠三兄弟生好火炉,躺到床上,舒舒服服地一觉睡到天亮。
第二天早上,老鼠三兄弟迫不及待地去照镜子。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地上多了一摊水,冰块镜子却不见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冰块镜子去哪儿了吗?1.仔细读第3自然段,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
(填序号)①镶(xiānɡ)②抬③贴④放2.老鼠三兄弟分别想用冰块做什么呢?填一填。
鼠老大→学()鼠老二→打()鼠小弟→做( )3.还有谁会来老鼠三兄弟家照镜子?仿照画“______”的句子写一写。
4.小朋友,你知道冰块镜子去哪儿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素养提升二一、快乐读儿歌,轻松做练习。
春天怎么来?柳枝长长,春天从柳枝上滑(huá)下来。
夏天怎么来?荷花朵朵,夏天从荷花里跳出来。
秋天怎么来?落叶纷纷,秋天从叶子里飘下来。
冬天怎么来?白雪飘飘,冬天从雪花里飞出来。
1.儿歌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季节的场景,分别描写了这四个季节的哪些景物呢?请你用“______”画出来。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时安排计划表识别字形的特点,认识部首的作用和分类。
2.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不同字体的特点和区别。
养成良好的字迹惯。
3.通过阅读《小狗钱钱》和《小猫学钓鱼》,了解生活中的常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4.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季节的短文。
养成写作惯和表达能力。
合计10第三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1.认识本单元3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5小学生的妈妈个生字,会写22个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和研究情况。
培养对研究的热爱和兴趣。
3.了解和掌握简单的时间概念和时间单位,能在生活中运用。
4.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5.通过阅读《小学生的妈妈》和《小兔子过桥》。
了解生活中的道理和情感,培养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1.认识并掌握10个形容词,能在句子中恰当运用。
2.通过观察和感受,了解颜色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能在生活中恰当运用颜色词汇。
3.通过阅读《小猪快跑》和《小狗过马路》,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安全意识和实践能力。
4.通过实践和创造,制作一份小学生的日程表。
培养时间管理和创新思维。
合计10剔除下面文章的格式错误,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然后再小幅度的改写每段话。
本文是一份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的计划,旨在帮助学生研究语文。
以下是第三和第四单元的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第三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本单元的重点是认识55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8个字,会写29个词语。
同时,学生需要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能用指定的词语写2句子。
学生还需要能够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讲讲故事,并能针对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此外,学生需要能够按照顺序说话,把主要意思说清楚。
最后,学生需要学会做手工,并继续培养专心听讲、静心听得好惯,在听得过程中,记住主要信息。
第四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本单元的重点是认识57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38个字,会写37个词语。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新教材)学校:____ _______教师:____ _______2020年8月教材目录1《小蝌蚪找妈妈》名师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塘”、“脑”、“袋”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历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4、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1、会认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历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中有许多神秘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一起走进自然,去探索自然的奥秘去了解动物植物,去观察自然现象。
这节课我们先来走进动物的世界,首先我们来才一个谜语。
出示:大脑袋,长尾巴,儿时无腿水中游。
后腿伸,前腿到,跳来跳去找妈妈。
谜底是:蝌蚪。
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儿歌,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成长的。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出示自读要求。
(1)听范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重点识记“塘”“鼓”两个汉字。
出谜语:“唐朝土地。
”“支援十粒豆。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4、小蝌蚪吐泡泡,看看这些词语你都认识了吗?引导学生学习一字多词。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看谁填得准。
出示题目:课文共有()个自然段。
写的是()找妈妈的故事,他们分别向()、()打听自己的妈妈,最后,他们发现自己的妈妈是()。
二年级小学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的归类识字儿歌,儿歌共4句话,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等11种树木的特征。
儿歌篇幅短小,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
二上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并把识字和朗读指导有机结合。
文中的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对应,直观展示了树木的特点,教学可以依据二年级学生图文学习的特点,用好插图,帮助学生读懂儿歌。
本课要写的10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其中木字旁的字有8个,可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写字经验基础上,重点指导木字旁的字,注意左窄右宽,左右部件相互协调。
二、说教学目标1.自主发现生字的共同特点,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梧、桐、枫、松、柏、杉、桂、桦”等8个木字旁的生字和“掌、装”2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通过据文找树、图文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了解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能背诵课文第一、二句。
3.会写“杨、枫、松、杉、桂”5个带有木字旁的生字,书写时能注意写好笔画有穿插的部分。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梧、桐、枫、松、柏、杉、桂、桦”等8个木字旁的生字和“掌、装”2个生字。
教学难点:通过据文找树、图文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了解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
四、说学情二年级学生经过了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后,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他们乐于识字,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也基本上养成了预习的习惯,还能根据课文内容主动搜集一些相关资料。
但如何根据课文特点,理解课文内容,读出课文韵味,还有待更多的阅读实践来训练。
五、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釆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古诗两首课后习题第2题参考答案: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找春天课后习题朗读课文。
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参考答案:春天像小姑娘,她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嫩绿的眉毛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熟练地弹奏着动人的音乐,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
读下面的句子,试试怎样读更好。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第一句话中,“探”字把“小草”写活了,“眉毛”写出了春天的生机。
朗读时把小草当成一个调皮的孩子,用上扬的语调把春天灵动的气息读出来。
第二句话中,“看”“听”“闻”“触”是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描述春天来临时的景象。
重读“看”“听”“闻”“触”。
带着兴奋、喜悦的语气来读,读出对春天浓浓的喜爱之情。
选做: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仿照第4~7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说一说。
参考答案:小鸟在枝头唱歌,那是春天的歌声吧?小草铺满了大地,那是春天的衣服吧?小燕子在空中翻飞,那是春天的文字吧?3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后习题答案: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再看看课文插图,仿照例句说一说。
例1:◇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_有一条弯弯的小路。
◇山坡上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村子外面有一条明亮的小河_。
例2:◇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_长着一大丛绿油油的灌木。
◇山坡长着一大片嫩绿的小草。
◇小路上走着一群快乐的动物_。
3、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称为美好的礼物?联系生活,说一说还有哪些是“美好的礼物”?答:文中“美好的礼物”指长颈鹿寄给鼹鼠先生的花籽。
因为花籽也是快乐的种子,长颈鹿把快乐传递给鼹鼠,鼹鼠无意间把快乐传递给了大家,所以说是美好的礼物。
能够给他人带去快乐,能够温暖人心的礼物就是美好的礼物,如:为环卫工人送水,参加植树养树活动,贫困山区的孩子在寒冬收到热心人捐送的棉衣,为劳累的妈妈端来一盆热热的洗脚水……4邓小平爷爷植树课后习题默读第3自然段。
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练习题(第一单元)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一、看拼音,写词语。
l iǎng gè nǎ lǐ yǎn jing kuān dà biàn huàbàng wǎn běi jí hǎi yáng gōng zuòhuài shìjiǎo jiān zhī shi xiǎng fǎ dài zǒu rú guǒ二、我会写。
1.照样子,写词语。
例:风(枫)(枫树)羊()()也()()圭()()兆()()2.比一比,再组词。
两()邻()极()傍()俩()领()及()旁()3.照样子写词语。
例:旗(红旗)(旗帜)宽()()作()()脚()()带()()三、照样子,写一写。
开开心心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笑眯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四、连一连。
雪白的头发伤心地刮明亮的肚皮呼呼地看乌黑的眼睛仔细地哭五、易错字笔顺1.“哪”共()笔,第五笔是(),结构为()2.“皮”的第二笔是(),结构为()3.“跳”的第八笔是(),第十一笔是()4.“变”的部首是(),第三笔是(),结构为()5.“极”共()笔,第五笔是()6.“傍”的第十一笔是(),结构为()7.“海”共()笔,第六笔是()8.“带”的部首是(),第二笔是()9.“它”的部首是(),第四笔是()六、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我们家晚饭有时候...吃馒头。
...吃面条,有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课了,有的同学在.教室里写作业,有的同学在.操场上踢球,有的同学在图书馆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