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观光木所在群落特征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61.72 KB
- 文档页数:5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16期林业科学井冈山珍稀植物井冈山杜鹃的物候观测及保护措施曾晓辉1刘进1朱庚平2胡仙华1龙川1*(1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井冈山343600;2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茨坪林场,江西井冈山343600)摘要井冈山杜鹃是井冈山地区特有的珍稀植物,已被列入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通过对位于井冈山水口的杜鹃居群连续2年的物候期观测,结果表明,叶芽于3月中旬开始萌动,新梢生长,植株进入生长期;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进入开花期,4月上旬至4月中旬为盛花期;8月上旬至10月中旬为果实成熟期。
本文根据其物候期,讨论了井冈山杜鹃引种栽培的时间,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井冈山杜鹃种质资源保护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珍稀植物;井冈山杜鹃;物候观测;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S68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6-0085-04不同植物的物候期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各异,这是由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
另外,植物的物候期还受到很多环境因子的影响,如海拔、经纬度以及气候的变化都会影响植物的物候期,升温导致物候期提前,降温导致物候期推迟;水分、光照、养分也对各物种物候期有一定的影响[1]。
井冈山杜鹃(Rhododendron jinggangshanicum Tam)属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为该地区(罗霄山脉中部的井冈山、遂川、炎陵)特有种,常绿小乔木。
生长于海拔900~1800 m的山地针阔混交林内,在平水山至五指峰一带有优势群落分布,在仔竹坝和水口成小居群分布,其他地方呈零星分布。
井冈山杜鹃枝叶繁茂,树形优美,花色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和园林应用价值[2]。
由于井冈山杜鹃对生境条件的要求比较苛刻,常生长在湿润、荫蔽冷凉、水肥条件充足的上坡沟谷环境中,导致其分布地域狭窄,种群数量稀少,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目前对井冈山杜鹃的生物学特性认识还不清楚,野生种的驯化栽培等方面的成功率低。
园林绿化珍贵树种--观光木
曹人智
【期刊名称】《林业实用技术》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 观光木,又名香花木、宿轴木兰,是木兰科观光木属唯一品种,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二级保护物种,是我国中部和南方特有的著名园林绿化和香化植物.【总页数】1页(P46-46)
【作者】曹人智
【作者单位】江西省大余县北门河76号县科协花木基地,341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珍贵树种观光木研究现状及展望 [J], 李松海;谢安德;贲丽云;王凌晖
2.珍贵树种观光木研究现状及展望 [J], 李松海;谢安德;贲丽云;王凌晖
3.园林绿化珍贵树种矮紫杉的栽培技术 [J], 彭慕海
4.第四届中国珍贵树种学术研讨会暨珍贵树种产业国家 [J], 本刊记者;
5.园林绿化珍贵树种——观光木 [J], 曹人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官山长柄双花木群落特征与种群更新的定位研究欧阳园兰;温开德;王国兵;余泽平;方平福;杨清培【摘要】长柄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 var.longipes)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濒危树种,江西官山的长柄双花木分布面积在全国最大.采用标准样地法在官山建立4个长期定位样地,通过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指数、种群年龄等指标对长柄双花本的群落特征与种群更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样地的物种组成丰富,共有46科61属111种,4个样地Shannon-Wiener指数介于2.37~ 2.84之间,Simpson指数介于4.34 ~ 8.55之间;2)长柄双花木种群数量达122丛、568株,丛分枝347枝,胸径在7 ~9 cm的主枝丛分枝数最多,平均达6枝/丛;3)4个样地均以1~3 cm 径级的个体为主,多度百分比可达80%,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为增长型种群;存活曲线为Ⅰ型(凸型),到达生理寿命前的死亡率相对较低.由此可知,官山长柄双花木的群落复杂多样,但仍能自我更新.【期刊名称】《江西科学》【年(卷),期】2018(036)001【总页数】7页(P47-53)【关键词】长柄双花木;种群结构;物种多样性;静态生命表;分枝特征【作者】欧阳园兰;温开德;王国兵;余泽平;方平福;杨清培【作者单位】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336300,江西,宜丰;宜春市林业局,336000,江西,宜春;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336300,江西,宜丰;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336300,江西,宜丰;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336300,江西,宜丰;江西农业大学省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330045,南昌【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150 引言长柄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 var.longipes)系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孑遗的单种属植物,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濒危树种,主要分布于湖南、江西、浙江、广东等地。
观光木杉木混交林土壤性状研究
郑郁善;丁应祥
【期刊名称】《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7(21)4
【摘要】对13年生观光木与杉木行间混交林、行带混交林、株间混交林和杉木
纯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结构、孔隙组成、水分性状和土壤渗透性能的研究表明,混交林具有良好的培肥土壤能力,表现为提高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以及增强土壤酶活性;土壤团聚体、结构破坏率、土壤孔隙度、土壤通气性和土壤渗透性也好于杉木纯林,尤其是行间混交林表现更为突出。
因此在我国南方营造观光木和杉木混交林,特别是行间混交林,有利于避免杉木纯林连栽导致的地力衰退。
【总页数】6页(P31-36)
【关键词】观光木;杉木;混交林;土壤性状
【作者】郑郁善;丁应祥
【作者单位】福建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70.1;S725.2
【相关文献】
1.杉木-观光木混交林不同经营模式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 [J], 封磊;洪伟;吴承祯;宋萍
2.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土壤腐殖质组成及特性 [J], 杨玉盛;郭剑芬;等
3.27年生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土壤肥力的初步探讨 [J], 林瑞余;陈银秀;陈光水;杨玉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西陵风景区植物群落特点研究佚名【摘要】该研究以清西陵泰陵景区的植物群落现状为研究对象,对36个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群落样地分布特征以及植物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6个样地共计植物81种,其中草本植物62种,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最终确定出25个优势种.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分析了景区内植物群落类型以及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生态关系.TWINSPAN分类将36个样地划分为14个群丛,分别是油松-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群丛;油松+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狗尾草群丛;油松+侧柏-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群丛;油松+侧柏-匍枝委陵菜(Potntilla flagellaris)群丛;油松-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群丛;油松+毛白杨-荆条-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群丛;油松-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群丛;油松+毛白杨-荆条-大油芒(Spodiopogon sibiricus)群丛;油松-荆条-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群丛;油松-荆条-丛生隐子草(Cleistogenes caespitosa)群丛;油松-荆条-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群丛;油松-野艾蒿群丛;油松-荔枝草(Salvia plebeia)群丛;油松-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群丛.DCA排序结果表明:排序图的第一轴基本反映了各植物群落所在生境坡向的变化;第二轴基本反映了地形和土壤条件的变化.【期刊名称】《河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6页(P20-25)【关键词】清西陵风景区;植物群落;油松【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948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对象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面积100hm2,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皇家陵墓群之一。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群落的能量生态杨玉盛;陈光水;林瑞余;蔡丽平;陈银秀【期刊名称】《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年(卷),期】2001(7)6【摘要】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群落能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中观光木地上部分灰分含量以皮最高 ,而杉木则以叶最高 ,两者GCV(干重热值 )和AFCV(去灰分热值 )均以叶为最高 ;观光木、杉木地下各部分的灰分含量均随径级的减小而增加 ,GCV 均以粗根最高 ,细根最低 ;观光木的平均灰分含量高于杉木 ,但GCV和AFCV均低于杉木 ;从乔木层、灌木层到草本层 ,灰分含量依次增加 ,GCV和AFCV则依次降低 .混交林群落的能量现存量、年净增量、归还量和净固定量分别是纯林的 1.2 6倍、1.15倍、1.0 2倍和 1.0 9倍 ,其中以乔木层的占大部分 ,林下植被虽然能量现存量仅占群落的很小一部分 ,而其能量年净增量、归还量和净固定量却占有一定比重 .混交林群落的太阳能转化率为 1.5 7% ,而纯林为 1.44 % .表明杉观混交林是一种能量生产力较高和维持地力能力较强的杉阔混交类型 .同时 ,混交林的能量累积比大于纯林 ,能量流动速率则低于纯林 ;乔木层的能量累积比高于林下植被 ,能量流动速率则低于林下植被 .从能量的角度看 ,构建合理的群落结构必须选择高能量累积比的乔木层树种 ,同时须促进能量流动速率快的林下植被的发育以维持和提高地力 .表 4参 2【总页数】7页(P536-542)【关键词】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灰分含量;热值;能量生态;群落结构【作者】杨玉盛;陈光水;林瑞余;蔡丽平;陈银秀【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厦门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福建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27;S718.551.2【相关文献】1.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群落细根N、P养分现存量动态变化 [J], 杨玉盛;蔡丽平;陈光水;何宗明;陈银秀2.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群落净生产力 [J], 陈光水;杨玉盛;刘剑斌;何宗明;谢锦升3.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群落细根能量动态变化 [J], 杨玉盛;陈光水;林瑞余;谢锦升;陈银秀4.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群落细根生产力、分布及养分归还(英文) [J], 杨玉盛;陈光水;何宗明;陈银秀;郭剑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研究王燕;刘苑秋;杨清培;邓宗富;王兵;曾炳生;郭浩【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31)006【摘要】基于对25个样地,共计13.6 hm~2面积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内有维管植物273种,隶属于89科178属,其中单种属占总属数的76.4%;地理成分复杂,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种数的86.29%.构成群落乔木层的22种主要树种部属聚集分布,群落层次结构比较复杂,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可分为3个亚层.4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常绿阔叶林>半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物种多样性随海拔高度分布规律为中海拔最高,低海拔次之,高海拔最低;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纬度梯度上符合从高纬度到低纬度升高的规律.【总页数】9页(P1055-1062,1068)【作者】王燕;刘苑秋;杨清培;邓宗富;王兵;曾炳生;郭浩【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45;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中心,江西,分宜,336600;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心,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中心,江西,分宜,336600;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心,北京,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4~+2【相关文献】1.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J], 王燕;刘苑秋;曾炳生;郭浩;邓宗富2.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丝栗栲和苦槠栲光合日动态特征研究 [J], 王兵;赵广东;李少宁;白秀兰;邓宗富3.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林的降水再分配 [J], 高瑶瑶;王兵;宋庆丰4.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林的降水再分配 [J], 高瑶瑶; 王兵; 宋庆丰5.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林的降水再分配 [J], 高瑶瑶;王兵;宋庆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地乔木群落调查总结汇报标题:某地乔木群落调查总结汇报引言:乔木群落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某地乔木群落的调查,可以了解该地区的植物多样性、物种组成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本文通过对某地乔木群落的调查总结,旨在提供一份全面、准确的数据分析和评估,为该地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一、调查区域和方法:1. 调查区域:本次乔木群落调查选择了某地多样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该区域地势起伏,植被类型丰富,是研究乔木群落的理想选址。
2. 调查方法: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随机选取10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20m×20m,共计0.4公顷。
二、乔木群落特征:1. 物种丰富度:在10个样方中,共计发现50种乔木植物,属于30个科。
2. 物种组成:优势种为某地特有的乔木A(占比28%)和乔木B(占比20%),其次是乔木C(占比16%)。
其中,乔木A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3. 群落结构:乔木群落呈现出较高的密度和物种均匀度,不同物种在群落中分布均匀。
4. 年龄结构:乔木群落中的年龄结构较为稳定,表明该地区没有明显的干扰。
三、乔木群落的生态功能:1. 碳储存:乔木群落是地球上重要的碳储存库之一,通过调查发现,该地区乔木群落的碳储量达到X吨,对缓解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 水源涵养:乔木群落能够起到水源涵养的作用,通过调查了解到,该地区乔木群落的水源涵养功能良好,对地区水资源保护和供应具有积极影响。
3. 生境提供:乔木群落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重要的生境,通过观察调查,发现有大量的鸟类、昆虫和小型兽类在该地区的乔木群落中繁衍和栖息。
四、乔木群落面临的威胁:1. 土地开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地区的土地开发活动增加,导致乔木群落的破坏和退化。
2. 过度采伐:某些乔木物种具有经济价值,由于过度采伐,导致这些物种数量减少,乃至濒危。
3.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对乔木群落的生态功能造成威胁,需要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和管理措施。
欧阳园兰,黎杰俊.官山自然保护区穗花杉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探析[J].南方农业,2023,17(24):156-159.官山自然保护区穗花杉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探析欧阳园兰,黎杰俊(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宜丰 336300)摘 要为了解江西省宜春市官山穗花杉群落的生存现状,探究其保护机制,对官山穗花杉群落进行了野外调查与研究。
结果表明,在监测样地内共调查到胸径≥1 cm植物919株,隶属于32科49属54种,群落物种相较之前更丰富;乔木层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 均匀度指数均大于灌木层和整个群落;样地中的穗花杉个体数有192株,占样地木本植物个体数的37.35%,除了糙花少穗竹,穗花杉重要值最高,在木本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穗花杉的幼龄树占大多数、中龄树次之、老龄树极少,其种群仍处于相对稳定发展阶段。
关键词穗花杉;群落;物种多样性;官山自然保护区中图分类号:Q948.1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x.2023.24.050穗花杉属于红豆杉科穗花杉属常绿小乔木,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物种。
穗花杉主要生长在海拔300~1 800 m的阴湿溪谷两旁或林内,呈零星分布,很少形成群落。
根据文献报道,目前天然穗花杉在湖南省绥宁县,江西省宜丰县、修水县,四川省都江堰市和湖北省兴山县等地有集群分布[1-5]。
对其群落特征进行研究,发现穗花杉群落大都表现为幼龄树占大多数,中龄树居次,老龄树极少,种群仍处于相对稳定发展阶段。
通过对江西省宜春市官山保护区典型穗花杉天然林群落结构进行研究,阐明穗花杉天然林的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等,有助于揭示其濒危原因,为穗花杉天然林保护及遗传资源的保存、评价及遗传育种提供实验依据。
1 研究方法1.1 区域概况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九岭山脉西段,地跨宜春市宜丰县、铜鼓县,总面积11 500.5 hm2。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毛竹种群径级分布特征曾以平;左传莘;杨清培;郭起荣;余定坤;李兵【摘要】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井冈山不同经营类型毛竹种群胸径概率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纯林毛竹径级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和威布尔分布,密度函数曲线呈对称钟形,略有左偏;混交毛竹径级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密度函数曲线呈对称钟形,略向右偏;且混交林平均胸径大于纯林平均胸径.这对研究毛竹林分结构规律以及对毛竹林进行科学经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期刊名称】《江西科学》【年(卷),期】2010(028)004【总页数】5页(P445-448,480)【关键词】毛竹种群;径级分布;井冈山自然保护区【作者】曾以平;左传莘;杨清培;郭起荣;余定坤;李兵【作者单位】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井冈山,343600;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井冈山,343600;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5;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北京,100102;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5;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井冈山,343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5.7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也是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要森林类型。
据研究本区毛竹林年均竹产品总价值就可达4 330.22万元/a,同时还具有良好固氮释放、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1]。
毛竹林功能的发挥要以合理的毛竹林分结构为基础,在毛竹“竹养鞭、鞭育笋、笋长竹”的克隆生长过程中,成竹胸径大小及年龄结构状况对毛竹林群落生产力与功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2]。
尽管近年对井冈山毛竹林已开展了相关研究[1,3],还未见有毛竹林胸径与经营模式分布规律的研究报道。
因此,开展毛竹林胸径分布研究,一方面,可精确计算毛竹林生物量及生物碳库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可评价当前毛竹经营模式,为当地毛竹林健康经营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
罗霄山脉中段地区银木荷群落研究罗连;宋含章;刘忠成;王浩威;廖文波;汤历【摘要】为充实罗霄山脉地区的植被类型研究,探讨银木荷群落与海拔和纬度的关系,该文采用群落学研究方法,调查了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齐云山、南风面和五指峰4处典型的银木荷群落.结果表明:(1)4个群落分别有维管植物30科50属84种、45科70属106种、33科47属78种和38科66属99种.(2)银木荷在井冈山和齐云山中均为优势种,其重要值在群落中最高;在南风面和五指峰中为次优势种.(3)井冈山、齐云山和五指峰的银木荷群落物种丰富度高,且分布均匀.南风面的银木荷群落物种丰富度偏低,且分布不甚均匀.(4)4个群落中银木荷所处的演替阶段不同,井冈山和齐云山种群为从稳定型向衰退型的过渡,南风面种群处于衰退型,五指峰种群经历一段时间的衰退后,可重新侵入到群落中.(5)4个群落的高位芽植物均高于总种数的75%,地下芽植物和地面芽植物为其次.4个银木荷群落可分为2类:第1类是南风面群落,以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林的特点为主;第2类是井冈山、齐云山和五指峰群落,其群落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高,以热带性属为主,物种数量随海拔增高而减少,随纬度升高而减少.银木荷群落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代表,不同演替阶段银木荷群落同时存在是罗霄山脉中段地区作为植物栖息地的又一明证.【期刊名称】《广西植物》【年(卷),期】2019(039)007【总页数】11页(P986-996)【关键词】物种组成;群落结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径级结构;生活型【作者】罗连;宋含章;刘忠成;王浩威;廖文波;汤历【作者单位】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佛山 528216;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州 510275;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州 510275;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州 510275;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州 510275;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佛山 5282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15银木荷(Schima argentea)是山茶科木荷属常绿高大乔木,对土壤选择不严,较耐瘠薄,抗风力强,常用作防火树种(李庸禄,1988),造林效果较好(曹展波等,2014),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收稿日期:2017-10-14;修订日期:2018-01-30作者简介:欧阳园兰(1988-),女,本科,林业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生物多样性野外监测示范基地修缮”(编号:31460077)。
∗通讯作者:王国兵(1966-),男,本科,林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保护与科研项目工作。
E⁃mail:139********@。
第36卷 第1期2018年2月江 西 科 学JIANGXI SCIENCEVol.36No.1Feb.2018 doi :10.13990/j.issn1001-3679.2018.01.011官山长柄双花木群落特征与种群更新的定位研究欧阳园兰1,温开德2,王国兵1∗,余泽平1,方平福1,杨清培3(1.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336300,江西,宜丰;2.宜春市林业局,336000,江西,宜春;3.江西农业大学省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330045,南昌)摘要:长柄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 var.longipes )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濒危树种,江西官山的长柄双花木分布面积在全国最大。
采用标准样地法在官山建立4个长期定位样地,通过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指数、种群年龄等指标对长柄双花木的群落特征与种群更新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1)样地的物种组成丰富,共有46科61属111种,4个样地Shannon⁃Wiener 指数介于2.37~2.84之间,Simpson 指数介于4.34~8.55之间;2)长柄双花木种群数量达122丛、568株,丛分枝347枝,胸径在7~9cm 的主枝丛分枝数最多,平均达6枝/丛;3)4个样地均以1~3cm 径级的个体为主,多度百分比可达80%,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为增长型种群;存活曲线为Ⅰ型(凸型),到达生理寿命前的死亡率相对较低。
由此可知,官山长柄双花木的群落复杂多样,但仍能自我更新。
观光木在杉木林下套种的生长研究陈剑雨(福建省明溪国有林场,福建三明365200)摘要:观光木属弱阳性树种,幼树耐荫,大而喜光,为优良庭园观赏树种和行道树种,也是优良材用树种。
该研究分析了观光木在杉木林下套种的生长情况,探讨观光木在杉木林中的表现。
结果表明,在25年生的杉木林套种下,不同郁闭度对观光木的保存率、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在郁闭度I(0.3~0.49)下,观光木的保存率最大,胸径和树高生长量也均最大。
由此可见,观光木幼苗较为耐荫,其保存率、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在林下套种均表现较佳。
关键词:观光木;套种;杉木林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1)20-0047-t03观光木属木兰科观光木属,拉丁学名为Michelia odo⁃ra(Chun)Noot.et B.L.Chen,为单属种,属国家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的古老孑遗树种,常绿乔木,高可达25m[1]。
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主要生于海拔500~1000m的常绿阔叶林,适生于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的黄壤或红壤上。
属弱阳性树种,幼树耐荫,大而喜光,根系发达、有较强的萌生能力,在酸性至中性土壤生长良好[2]。
材质轻、结构细、纹理直、易加工,可作为高档家具、建筑、木器等优良木材;树冠浓密,花多且美,具芳香,果实独特,为优良庭园观赏树种和行道树种[3]。
杉木是福建的两大材用造林树种之一,杉木林相对其他林分占有较高的比例[4]。
在杉木森林经营中,林下套种经营复层林以及主要树种的更替等内容值得深入研究。
为此,笔者通过研究观光木在杉木林下套种的生长情况,分析了观光木在杉木林中的表现,对今后的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明溪国有林场,东经116°37′~117°35′、北纬26°8′~26°39′,地处武夷山东南侧,交通运输便捷,属于低山丘陵地带,海拔多在300~800m,最高海拔1200m。
第31卷第4期 2010年7月 Vo1.3l No.4
Ju1.2010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1 1 3
文章编号:1674.8085(2010)04一OIl3一O5 井冈山观光木所在群落特征研究
邓贤兰 ,曾晓辉2,吴新年 ,曾祥名2,张生良2 (1.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吉安343009;2.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井冈山343600 3井冈山大学校办,江西,吉安343009)
摘要:对井冈山观光木所在群落3个样地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和物种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 表明:该群落有维管植物34科47属52种,其中蕨类植物有8科8属9种,被子植物26科39属43种;区系分 析显示该群落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性成分占绝对优势,温带性成分占有一定的比例;群落物 种多样性分析显示该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偏低,各样地问多样性指数具有一定的差异;测度观光木所在群落物种 多样性时,各种多样性指数基本表现出相同的趋势;总体来看,该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群落不同层次的变化规律为: 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关键词:观光木;特征;区系分析;物种多样性:井冈山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issn.1674 8085.2010.04.028
STUDI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IES WITH jrCHE ,j DDD冠 IN JINGGANG MoUNTAINS
DENG Xian—lan ,ZENG Xiao—hui ,WU Xin—nian ,ZENG Xiang.ming ,ZHANG Sheng—liang。
(1.College ofLife Science,Jinggangshan University,Ji’an,Jiangxi 343009,China;2 Administrative Bureau ofJinggangshan Nature Reserve Jinggangshan,Jiangxi 343600,China;3 Office ofHeadmaster,Jinggangshan University,Ji’an,Jiangxi 343009,China)
Abstract:Species composition,flora analysis and species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ies with Michelia odora in Mt.Jinggang were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from 3 sample plots.The result show:there are 52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 in these communities(including varieties)with Michelia odora,belonging to 34 families and 47 genera, in which the pteridophyte accounted for 8 families 8 genera and 9 species,the angiosperm 26 families,39 genera and 43
species,and no species of the gymnosperm;The floristic analysis shows the flora posses some species originated before Quaterary,the geographical element is complex,and the tropicai element dominant the whole vascular plants,temperate element took some proportion.Communities with Michelia odora had slightly low species diversity index,which has a little diference among investigated plots,the variation patterns of species diversity of communities with Michelia odora were similar whichever the index was used.Generally,the order of the magnitude of species diversity was:shrub layer >tree layer>herb layer. Key words:Michelia odora;characteristic;flora analysis;species diversity;Jinggang Mountains
观光木(Michelia odora)为木兰科(Magnoliaceae) 含笑属( , 的常绿树种[1】,是中生代白垩纪的
收稿日期:20l0—05 28;修改日期:2O10—06—06 基金项目:井冈山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邓贤兰(1969~),女,江西遂川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植物系统分类及植物生态学的研究(E.mail:58Hdengxianland@163-c0m 曾晓辉(1982~),男,江西吉安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学的研究f E-mail:279084056@163.corn); 吴新年(1 970~),男,江西遂川人,主要从事植物资源调查及研究(E—mail:59Hwxn@igsu.edu.cn1: 曾祥名(1952~),男,江西吉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学的研究(E.mail:60H279084056@163 tom): 张生良(1952~),男,江西吉安人,主要从事植物保护学的研究fE,mail:61Hdengxianland@163 corn). 114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孑遗植物[2】,目前零星分布于我国江西南部、湖南 南部、福建西北部、广东西北部、海南中部、广西、 贵州、云南东南部和越南北部,生长于海拔 300~1100 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lJ’川。由于生态环 境恶化和人为的破坏,导致生境破碎化,观光木居 群数量急剧减少,加上居群繁殖能力较弱、天然更 新不良,目前天然林中个体数量稀少,成材大树不 易找到,观光木已处于濒危状态,被列为国家II级 重点保护濒危物种【4]。国内外学者对观光木的研究 较多,主要集中在观光木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 征、引种繁殖、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花器官发育、 染色体核型、花粉形态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5 】。但 有关井冈山观光木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文通过 实地调查,对井冈山观光木所在群落的物种组成、 区系成分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观光木 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l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井冈山地处南岭山地罗霄山脉中段,在江西境 内的一组山体。位于北纬26 ̄27-26 ̄40 ,东径 113。39"114。23 ,整个山体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境内 山势高峻、群山层叠、峰丘相间、岭谷夹持,地形 复杂。最高海拔1 841 m,最低海拔202 m,相对高 差1 639 m,土壤以山地黄壤为主,土层厚度一般 在50-80 cm,土质疏松、肥沃、湿润。井冈山属亚 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2[,年降雨 量1 856.2 mill,由于井冈山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南 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长期以来受东亚季 风气候的影响,冬温夏凉、春暖秋爽,加之井冈山 地势崎岖、多变,形成了局部气候条件的差异,故 孕育了大面积的森林植被【m】。 2研究方法 2.1样地的设置 在井冈山湘洲和河西垅观光木所在植物群落 中,采用典型取样方法,设置3个20 mx20 m的群 落样地,每个样地划分为4个10mxOm的样方,每 个样方内设置1个5mx5m的灌木样方,1个2 m ̄2 1TI 的草本样方。调查记录乔木层树种(树高>4 m,围 径>10 cm)的植物名称、围径、高度、冠幅,草本 植物与灌木的植物名称、株数(株丛)、高度、盖度 等。各样地坡向、坡度、海拔和土壤深度等参数见 表1,各样地土壤类型均为山地黄壤,并且较湿润。 表1井冈山观光木所在群落样地环境特征 Table 1 The environment conditions oft.he plots in communities with Michelia 0 , in Mt.Jinggang 2.2资料分析 分别计算各样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重 要值,计算公式为 (1)乔木层的重要值:IV=f相对频度+相对密 度+相对显著度)/3; (2)灌木层及草本层的重要值:Ⅳ=(相对频度 +相对密度1/2 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本文选用应用较广泛[11,121 的4种测度方法: (1)丰富度(S),指样地内所有物种数目。 si一 :D=I-喜 (3)Shannon—wiener指数: 3_3219(1。gN一 1 Ni logN ̄) ∑ logP ̄ 指数. 一 式中, 为样地中物种的种数;M为种i的重 要值;N为样地中所有物种的重要值之和;PI为种 i的相对重要值,P ̄=N/N
3结果与分析 3.1 群落维管植物统计分析 根据井冈山观光木所在群落样地调查资料,统 计井冈山观光木所在群落有维管植物52种,隶属 于34科47属,其中蕨类植物9种,隶属于8科8 属,被子植物26科39属43种,裸子植物无(表2)。 从其生活型来看,木本植物占优势,共有38种, 占73.08%,草本植物l4种,占26.92%。在木本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