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性同体角度评麦克白夫人
- 格式:pdf
- 大小:694.07 KB
- 文档页数:3
从双性同体角度评麦克白夫人
黄珊珊,孙媛*(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39)
[摘要]本文从双性同体的角度对莎士比亚悲剧中麦克白夫人的形象进行了简要分析。麦克白夫人既有女性本身的细腻及软弱,又显现出勇敢无畏、坚强冷静的男性特征。双性同体不等同于不男不女,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寻求文学与社会的两性和谐。[关键词]双性同体;女性特质;男性品格;双性和谐[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06(2006)02-0123-03
TheAndrogynyofLadyMacbethHUANGShan-shan,SUNYuan(AnhuiUniversity,Hefei230039,China)[Abstract]TheimageofLadyMacbethinShakespearestragediesembodiesthethoughtofandrogyny.LadyMacbethpossessesboththefemininecharacteristicssuchascarefulnessandfrailtyandmasculinecharacterssuchascalmnessandbraveness."Androgyny"isbynomeanssynonymouswith"neithermalenorfemaleortransexualperson".Ithasarealisticsignificanceinseekingtheculturalandsocialharmoniousnessbetweenmalesandfemales.[Keywords]androgyny;femininecharacteristics;masculinecharacters;theharmoniousnessbetweenmalesandfemales.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麦克白是最短的一出,但它却以剧情的紧张急促、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生动逼真而拥有众多的读者。这是一个历史上屡见不鲜的阴谋篡权的故事,但对于人物性格深刻而生动的刻画以及对于人的犯罪心理细致入微的剖析使它流传于世,经久不衰。麦克白一剧最深刻之处,就是反映了人类社会种种自相矛盾的价值观念之间的必然冲突。几百年来,剧中的麦克白夫人一般都被看作唆使夫君犯罪、心如蛇蝎的恶女人,本文拟从双性同体的角度出发对麦克白夫人的形象做出简要分析,对传统性别对立二元论进行解构。双性同体一词用于表述动植物的雌雄同株或一些罕见的生理畸形者的生物学本义时,在英语中多用hermaphrodites一词;心理学当中使用的是雌雄同体(bisexuality)一词来表达心理的双性化;在社会学意义上的双性同体(androgyny)则更多地具有一种精神和文化意义上的性别超越的内蕴。世界各国的远古文明普遍认为:造物主是半阴半阳的,或者是雌雄同体的,这非常广泛地存在于世界各地彼此封闭的原始社会的神话、宗教、民俗和艺术中,这种奇特的共性现象包含了一个共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人类历史初期的双性同体神话和向往。如在中国的创世神话中,华夏种族是由伏羲和女娲兄妹结合而产生的,而伏羲和女娲是双头人首蛇身的神怪,即是双性同体的一种表现。西方古哲学家柏拉图有一个著名的神话,说人类最初的样子是长着两张面孔,四只手脚及相连的两个躯体的。到了某个时候,两个躯体分离,从此,每一半躯体都在寻找各自相关的另一半,以此来解释男女之间的恋爱和结合倾向的根源。基督教的圣经认为上帝是雌雄同体的,上帝则把亚当分成两个有性别的组成部分,一个是男性,另一个是女性夏娃,来自他身体的一部分,原本双性同体的人被分为两半,重新结合的渴望成为婚姻神圣的基础。在埃及神话中,始祖之神也是双性同体的。地神格卜和天神努特原来也是相互拥合,难以分离。西方关于心理双性化的研究,已有许多成果,如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认为123第十一卷第二期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6月Vo.l11,No.2JOURNALOFANHUIELECTRICALENGINEERINGPROFESSIONALTECHNIQUECOLLEGEJune2006
*收稿日期:2006-03-01作者简介:黄珊珊(1977-),女,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05级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孙媛(1979-),女,河北保定人,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双性是性别差异确立之前的一种性特征尚未分化状态,代表了性别分化本身的不确定性。弗洛伊德观察到人类在心理和生理意义上都不存在纯粹的雄性和雌性,每一个个体都兼有雄性和雌性的性格特征。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理论,认为在人类学意义上,每个人都是雌雄同体,这个双性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心理学家弗洛姆也提醒说:我们必须永远记着,在每个个人身上都混合着两类特征,只不过与他或她的性别相一致的性格特征更占多数而已。双性同体这一思想应用于文学批评是始于英国女权主义文艺批评先驱弗吉尼娅伍尔芙(VirginiaWoolf),她在一间自己的屋子(ARoomofOnes'Own)中指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最正常、最适意的境况就是在这两个力量一起和谐地生活、精诚合作的时候。[1]伍尔芙认为伟大的作家都是雌雄同体的,莎士比亚是半雌半雄的;济慈、斯科恩、考伯、兰姆、柯勒律治都是。[2]他们内部的男性自我与女性自我必须象结婚一样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肥沃多孔的生产性,创造力才能炉火纯青地流淌出来,因为也许一个纯男性的脑子和一个纯女性的脑子都一样不能创作,而半雌半雄的脑子是会起反响的,多孔的;它是能毫无隔膜地转达情感的;它是天生能创造的,炉火纯青而且完整的。[3]四百多年来,对于莎剧麦克白(1605)中的麦克白夫人,一般人都认为她是一个天性残忍、十恶不赦的坏女人,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恶棍,如同夏娃引诱亚当成为人类罪恶之源,她促使麦克白犯下了弑君篡位的滔天罪行。麦克白夫人这个形象比较复杂,也常常被人误解。一、麦克白夫人的女性特质(一)女性爱情至上的信条。尽管麦克白夫人是一个恶人,性格坚强如男子汉,但她首先是一个女人,具有女性的特征。她也有温柔多情的一面,德国文学史家弗朗茨霍尔恩在德国布罗克豪斯的百科报上这样说过,可怜的夫人直到如今完全被误解了,其实她很爱她的丈夫,而且一般有着缱绻的柔情。[4]她出身皇族,美貌、温柔,对丈夫有着纯真的爱情,像任何一个普通女人一样,为丈夫的勇武过人、英雄盖世而骄傲。夫贵妻荣的传统观念使得她竭力为实现丈夫的野心和抱负而出谋划策乃至成为他的帮凶,她一切恶行的出发点是爱情。如第一幕第五场:可是我却为你的天性忧虑:它充满了太多的人情的乳臭,使你不敢采取最近的捷径;你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是没有野心,可是你却缺少和那种野心相联属的奸恶;你的欲望很大,但又希望只用正当的手段;一方面不愿玩弄机诈,一方面却又要作非分的攫夺;伟大的爵士,你想要的那东西正在喊:你要到手,就得这样干!你也不是不肯这样干,而是怕干。赶快回来吧,让我把我的精神力量倾注在你的耳中;命运和玄奇的力量分明已经准备把黄金的宝冠罩在你的头上,让我用舌尖的勇气,把那阻止你得到那顶王冠的一切障碍驱扫一空吧。(二)女性的细腻。在谋杀邓肯的阴谋中,如果没有麦克白夫人主宰调遣麦克白的行动,他的罪恶很快就败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麦克白夫人凭着女性特有的细腻心态授意其夫:你要欺骗世人,必须装出和世人同样的神气;让你的眼睛里、你的手上、你的舌头,到处流露着欢迎;让人家瞧你像一朵纯洁的花朵,可是在花瓣底下却有一条毒蛇潜伏(第一幕第五场)(三)女性的脆弱。莎士比亚在突出表现麦克白夫人的坚定、凶残性格的同时,也没有忽视这个女人情感、意志的柔弱的一面,而且花了相当的篇幅展示其女性的内心世界。面对谋杀血案,作为一个女人,她也害怕自己心慈手软,不能做丈夫强有力的思想后盾。因此,她请求魔鬼们解除我的女性的柔弱(unsexmehere),这里的unsex,指的就是去掉女性的特征。而女性的特征,在莎剧里,就是frai,l脆弱的,就是weak,软弱的。为了帮助丈夫登上王位,她希望改变自己的天性,变软弱为坚强,用残忍取代怜悯。这说明麦克白夫人并不是一个天性凶恶、残忍的女人。犯罪伊始,麦克白夫人的内心就开始了斗争,她对丈夫说:倘不是我看他(国王邓肯)睡着的样子活像我的父亲,我早就自己动手了。参与谋杀之后,她的软弱的一面就更加显现出来了。当邓肯之子和贵族们追问谋杀国王的凶手时,她当众晕倒,多半不是装假(因为这很容易被人怀疑为同谋),而是内124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十一卷第二期心虚弱、恐惧的表现。实际上,她的情感意志也经历着和丈夫同样的考验,只不过她用理智控制自己不做一个思想上怯懦的人,她时时刻刻都在同人性中的特别是同女性本能上的脆弱作斗争。随着时间的推移麦克白夫人不再参与丈夫杀人的勾当,以前的那桩血案在她良心上的负荷越来越重,罪恶感长久地折磨着她,使她感到她的那一双沾染上邓肯鲜血的手再也洗不干净了。值得注意的是,莎士比亚始终把麦克白夫人当人来写,她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而不是女巫或其它超自然的东西。尽管她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女人,她还是比麦克白更加容易受到良心上的谴责,更加不易摆脱负罪感带来的精神重压。麦克白出征后,麦克白夫人失去了精神支柱,终于精神崩溃,在疯狂中死去。由痛苦、悔恨而引起的孤独与疯狂,这是人类所能设想的两种最有悲剧性的处境,莎士比亚描写得相当出色。(第五幕第一场)麦克白夫人:这儿还是有一股血腥气;所有阿拉伯的香料都不能叫这只小手变得香一点。啊!啊!啊!医生:这一声叹息多么沉痛!她的心里蕴蓄着无限的凄苦。麦克白夫人的疯狂是女人脆弱的集中表现,她没有能像当初她祈祷的那样:让魔鬼们解除她的女性的柔弱,因为她是一个女人,她也被理解在一般的女性名称脆弱的涵义里。[5]二、麦克白夫人的男性品格(一)麦克白夫人与莎翁笔下其他坏女人的不同之处也许不在于她心硬狠毒,而是在于她那遇事镇静的头脑与坚强的自我意志,这使她一经形成作恶的打算就不会因软弱的、女人气的懊悔而改变。麦克白的话很好地描写了她那坚定异常的性格给他头脑留下的印象:你只该养男孩子,因为你那无所畏惧的气质只应造成男人!(第一幕第七场)(二)麦克白夫人没有一点点女人天生的母性。她比她的丈夫麦克白更加凶狠和恶毒,开始她就担心丈夫的慈悲心肠太多,以致在关键时刻下不了决心。为了怂恿丈夫犯罪,她甚至说出:我曾经哺乳过婴孩,知道一个母亲是怎样怜爱那吮吸她乳汁的子女;可是我会在它看着我的脸微笑的时候,从它的柔软的嫩嘴里摘下我的乳头,把它的脑袋砸碎,要是我也像你一样,曾经发誓下这样毒手的话。(第一幕第七场)即便她只是打个夸张的比方敦促丈夫的行动,但如此凶狠的话语出自妇人之口还是让人不寒而栗。(三)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麦克白夫人将这种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每当丈夫惊慌失措的时刻,她总是显得特别冷静、严峻,总以她的意志力帮助他渡过一个个精神危机。为了政治目的,可以抛弃一切道德观念于不顾,在这一层面上,麦克白夫人比其丈夫更具政治家的素质。她那顽强的意志力量和男性的坚定性格使她高过她丈夫迟疑不定的性格。麦克白夫人既具有女性软弱的一面,又具备冷静果敢的男性力量、独立的意志。她完全不同于男权中心文化所规定的被动消极柔弱的女性形象,而是具有了男性一样的主体性。当然,我们不是提倡女性成为麦克白夫人那样的人,而是从麦克白夫人的双性同体出发追求一种文学和社会意义上的双性和谐。美国思想家赫伯特马尔库塞说:一个自由的社会将是女性的社会,的确,只有男性或女性单方面成熟或统辖的社会是不完整的畸形的社会,有无法摆脱的落后性和局限性。女性意识的确立、发展对人类的完善化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参考文献:[1]VirginiaWool.fARoomofOnes'Own[M].NewYork:HarcourtBraceJo2vanovich,1929.[2][3]弗吉尼亚伍尔芙著,王还译.一间自己的屋子[M].上海:三联书店,1992.129.121.[4]杨周翰.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337.[5]德歌德.论哈姆雷特[A].莎士比亚研究[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5。注释:本文所引莎剧麦克白原文均采自朱生豪的散文体莎士比亚全集第8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责任编辑:朱子]125黄珊珊,孙媛:从双性同体角度评麦克白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