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细菌染色法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细菌染色法汇总

细菌的染色是染料分子与细菌成分相结合的化学过程。细菌蛋白质是兼性电解质,pH在2~5之间。在近于中性环境中,细菌多带阴电荷,易与带阳电荷的碱性染料结合而着色,因此细菌染色,多用带阳电荷的碱性苯胺染料,如美兰、碱性复红、龙胆紫等。常用的细菌染色法有下列几种。

一、单染色法

单染色法是只用一种染料,如碱性美兰或稀释石炭酸复红将细菌染成兰色或红色,可供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和排列,但不能鉴别细菌。

[材料]

1.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18~24h液体培养物

2.美兰或石炭酸复红稀释液

3.载玻片、酒精灯、接种环、染色架、滤纸等[方法]

1.涂片用灭菌接种环取菌涂于载玻片上,薄厚均匀,直径约1cm面积。如为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菌,则应于洁净载玻片上滴1滴生理盐水,再用接种环取菌少许混于其中并混匀,涂成菲薄的菌膜。

2.干燥一般置涂片于室温中自然干燥,还可将涂膜向上,放于温箱中或于酒精灯火焰上方热空气中干燥。

3.固定一般用加热法,手持载玻片一端,迅速通过酒精灯火焰3次,目的是使菌细胞质凝固,以固定细菌的形态。

4.染色将涂片置于染色架上,滴加染液(葡萄球菌滴美兰,大肠杆菌滴石炭酸复红)以覆盖涂抹的菌膜为度,不宜过多,染色时间为1~2min。

5.水洗、干燥、镜检用自来水轻轻水洗涂片,除去染液,夹于滤纸间,吸去水

份,完全干燥后镜检。

[结果] 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被染成兰色和红色,前者呈葡萄状排列,后者散在排列。

二、复染色法

复染色法用两种以上的染料染色,可将细菌染成不同的颜色。除可观察细菌的形态外,还能鉴别细菌,所以也称鉴别染色法。

(一)革兰染色法(Gram stain)

细菌学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Gram创立,故得名。革兰染色法不仅可鉴别细菌,而且可以辅助临床选择有效的治疗药物和了解细菌的致病性。常见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见表7-l。

[材料]

1.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18~24h培养后的混合菌液

2.革兰染色液(结晶紫染液、芦戈碘液、95%酒精、稀释石炭酸复红)

3.其他材料同单染色法

[方法]

涂片、干燥、固定按单染色法进行。染色按下列步骤进行。

1.初染滴加结晶紫染液,染lmin,水洗。

2.媒染滴加芦戈碘液,染lmin,水洗。

3.脱色放入95%酒精罐内,轻轻摇动玻片,直至不再溶下染料为止,约

30Sec,水洗。

4.复染滴加石炭酸稀释复红液,染30Sec,水洗。

5.用滤纸吸去水份,干燥后镜检。

[结果] 革兰阳性菌染成紫色,阴性菌染成红色。

[附录] 革兰染色原理尚未确切了解。就目前所知,决定革兰染色的主要因素有:(1)G+菌等电点(pH2~3)低于G-菌(pH4~5)。在同样条件下,G+菌带负电荷多,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牢固。(2)G+菌细胞壁肽聚糖层数多,经乙醇脱水作用,肽聚糖网络结构变得更致密,染料复合物不易从细胞内漏出。而G-菌细胞壁脂类含量多,易被乙醇溶解,使细胞壁通透性增高,结合的染料复合物容易漏出。两种因素中以后者更重要。细菌的革兰染色结果受多种因素(菌龄、染色和脱色时间、pH等)影响,染色时应严格按正规操作,才会得到准确结果。

(二)抗酸染色法(Acid-fast stain)

分枝杆菌属中的细菌含脂质多,一般染色法不易着色,须用抗酸染色法。抗酸染色法能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抗酸性细菌和非抗酸性细菌。但抗酸性细菌种类较少,大多数细菌均为非抗酸性细菌,故一般仅在怀疑抗酸性细菌时用,而不作为常规检查。

[材料]

1.疑似肺结核病人清晨的喀痰

2.抗酸染色液(石炭酸复红、3%盐酸酒精、美兰染液等)

3.其他材料同单染色法

[方法]

1.涂片用洁净的牙签沾取痰中带血的痰液或干酪坏死的痰块,涂在玻片上。

2.干燥、固定同单染色法。

3.初染滴加石炭酸复红染液于涂膜上,在火焰上方加温至产生蒸气,但不得煮

沸,

如此保持5 min,切忌染液干涸,应及时补加染液,待冷却后水洗,以免玻片突然受冷而炸裂。

4.脱色将3%盐酸酒精滴于涂膜上,摇动玻片,倒掉,再加脱色液,反复2~3次至涂片无染液流下为止,水洗。

5.复染用美兰染液染lmin,水洗。

6.待干,镜检。

[结果]

结核杆菌等抗酸性细菌染成红色,非抗酸性细菌(非结核菌)染成兰色。必须在整个涂片找不到一个结核菌时,才能报告为阴性。必要时可将痰液集菌后涂片,以提高检出率。

三、特殊染色法

细菌的某些结构,如荚膜、芽胞、鞭毛、胞质中异染颗粒等,用上述方法染色均不易着色,必须用特殊的方法染色才能着色。这些特殊的染色方法仅在必要时使用。

(一)荚膜染色法

用单染色法菌体周围荚膜不着色,不容易认出。如进行荚膜染色,荚膜则清晰可辩。实际上是菌体染上颜色,荚膜不着色或着色很浅,形成反差而确定了荚膜的存在。

[材料]

1.死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小白鼠

2.荚膜染色液(结晶紫染色液)

3.20%硫酸铜冲洗液

4.其他材料同单染色法

[方法]

1.取死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小白鼠的心血或腹腔液涂片,室温内自然干燥、固定。

2.滴加结晶紫染液,在火焰上略微加热至产生蒸气为止。

3.用20%硫酸铜液冲洗涂片上的染料至无色为止。

4.用滤纸吸干、镜检。

[结果]

菌体染成紫色,荚膜无色或显淡紫色。

(二)芽胞染色法由于芽胞结构特殊,用一般染色方法难以着色。芽胞染色法就是根据芽胞既难以着色,而一旦着色又难以脱色的特点设计的。

[材料]

1.破伤风梭菌48~72h培养物

2.石炭酸复红液、碱性美兰、95%酒精

[方法]

l.涂片、干燥、固定后,滴加石炭酸复红液,并加温至产生蒸气(不可沸)约5min,随时补充染液以防干涸,待载玻片冷却后,水洗。

2.用95%酒精脱色2min,水洗。

3.滴加美兰染液复染30Sec。水洗,待干,镜检。

[结果]

菌体染成兰色,芽胞染成红色。

(三)鞭毛染色法

细菌的鞭毛细长,直径约10~20nm,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但如用特殊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