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论社会流行音乐和高校流行音乐的区别
- 格式:pdf
- 大小:391.56 KB
- 文档页数:3
当代音乐2020年第6期MODERNMUSIC论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区别孙㊀滨[摘㊀要]古典音乐并不神秘ꎬ流行音乐并不只是一时流行的产物ꎮ音乐有层次ꎬ对音乐的欣赏㊁聆听的品位ꎬ是听者自身的艺术感知ꎮ古典音乐很严肃ꎬ每个音符之间关联很紧密ꎬ看起来形式上比较散ꎬ但内容完整无缺ꎬ有严密的逻辑性ꎮ流行音乐比较感性ꎬ缺乏严谨的理性思维ꎮ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不同是ꎬ古典音乐的音乐意义是关键ꎻ流行音乐在文学㊁社会和商业上的重要性要大于音乐本身ꎮ[关键词]古典音乐ꎻ流行音乐ꎻ区别[中图分类号]J605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6-0157-02[收稿日期]2020-01-20[作者简介]孙㊀滨(1998 ㊀)ꎬ男ꎬ南京林业大学本科学生ꎮ(南京㊀210037)㊀㊀古典音乐是一个统称ꎬ是18世纪火起来的流行音乐ꎬ受众群体是当时的贵族:资产阶级ꎮ现在的古典音乐某种程度来说是小资喜欢的ꎬ同时ꎬ古典音乐是某种 标准 音乐ꎬ它和流行音乐的不同在于ꎬ它的成熟㊁风格㊁体系㊁作曲套路等是成熟的ꎮ而流行音乐就是符合当今时代的潮流的音乐ꎬ它可以是古典与电子的融合ꎬ也可以是在古典的基础上来点小改造ꎮ古典音乐是音乐ꎬ而流行音乐未必是音乐ꎬ两者是完全不同的音乐ꎮ一㊁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概念(一)古典音乐古典音乐不能单纯从一个角度来理解ꎮ大体上ꎬ它分广义和狭义ꎮ广义泛指17㊁18㊁19世纪的专业音乐创作ꎮ广义的西洋古典音乐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并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ꎮ不同于通俗音乐和欧洲各个地区的民间音乐ꎬ古典音乐的特征是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ꎮ从这一点来说ꎬ古典音乐亦被称为严肃音乐ꎮ狭义上ꎬ就是指广义上出现古典音乐后的某一或几个时期ꎬ以古典音乐艺术家(比如海顿㊁莫扎特㊁贝多芬)或者那一时期的古典曲风流派所代表的音乐ꎮ狭义上的古典音乐也是有一个专门的名称的ꎬ就是古典主义音乐或者维也纳古典乐派ꎬ其特点是理性与情感的高度统一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艺术形式的深刻统一ꎮ在原创技术方面ꎬ继承了传统的欧洲复音和基调音乐的成就ꎬ确立了现代奏鸣曲㊁交响乐㊁协奏曲和各种室内音乐的结构㊁流派和形式ꎬ对西方音乐的发展有重大影响[1]ꎮ(二)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开始于美国爵士乐ꎮ在20世纪初ꎬ各种爵士音乐出现在美国ꎮ这种新兴的音乐以独特的演奏方式在整个美国重燃了听众的耳朵和感官ꎬ并迅速传播到整个西欧ꎮ如今ꎬ流行音乐的内容非常广泛ꎮ乐器演奏不仅包括各种轻音乐㊁爵士乐㊁摇摆舞㊁迪斯科舞㊁探戈㊁圆舞ꎬ还包括各种风格的舞蹈音乐和各种小型歌剧配乐ꎮ流行音乐的乐器作品的特点是节奏生动[2]ꎬ音乐轻快活泼或抒情ꎬ各种演奏方式ꎬ不同的声音ꎬ丰富的色彩ꎬ简洁的质感ꎮ乐队和现代作品经常使用电声乐器[3]ꎮ流行音乐充满了现代气息ꎬ歌曲以流行的方式演唱ꎬ有些乐器与古典音乐不同ꎮ例如ꎬ某些电子乐器如贝斯和电吉他具有不同的效果和气氛ꎮ如今ꎬ大多数年轻人都希望时尚㊁活泼ꎬ他们希望找到动感音乐ꎬ让他们拥有自己想要的感觉ꎬ因此大多数年轻人都接受流行音乐ꎮ二㊁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异同古典音乐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主题动机的发展ꎮ贝多芬㊁勃拉姆斯将主题动机的发展分解为情境ꎬ而短动机的发展则是一个关键因素ꎬ并且许多古典音乐曲目都将主题发展得更接近民谣ꎮ后一种发展也存在于流行歌曲中ꎮ一些流行音乐曲目具有庞大的交响乐团ꎬ并且没有大的旋律结构ꎮ但并非所有人都知道古典音乐并不总是出现在这种大结构中ꎮ另一个例子是一首歌ꎬ古典音乐几乎是流行音乐中的原创音乐ꎮ毕竟ꎬ流行音乐的主角是美国ꎬ这首歌是基于英语的ꎬ甚至流行音乐的另一个发达国家日本ꎬ日本音乐与古典音乐也有很大的不同ꎮ因此ꎬ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存在各种差异ꎬ本质上这就是完全不同的两门行业ꎮ古典音乐=音乐ꎬ而流行音乐ʂ音乐ꎮ751㊀㊀(一)和音流行歌曲之所以比较容易被接受是因为其和音的组合和结构比较简单ꎬ例如通常使用原位三和弦ꎬ从而减轻了大脑的负担ꎬ让人更加容易抓住主音的旋律ꎬ从而判断出情感内涵ꎮ同时和弦的时间长度和和音的复杂程度也成正比ꎬ简单地说ꎬ一个乐队的人越多ꎬ往往感觉和弦就走得越慢ꎬ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典音乐和弦走得慢的原因ꎮ由于古典音乐合奏需要依赖于指挥ꎬ对于指挥家而言ꎬ越多乐器ꎬ指挥乐器先后次序和演奏就越复杂ꎬ而他只有一个脑子㊁两只手ꎬ必然不能在一瞬间处理ꎬ所以速度会降下来ꎮ而对于流行音乐而言ꎬ如果是电子设备ꎬ和弦根本不算事儿ꎬ一个电脑的精准度和速度ꎬ轻松胜过一个指挥家的一百多号人的乐队ꎮ(二)曲式和结构流行歌曲的主题较为单一ꎬ因此在曲式风格方面也相对简单ꎬ虽然不仅限于三段式ꎬ结构上也会运用赋格式㊁固定音型等ꎮ但其想要表现的内容和目的限制了其表现的手法ꎮ例如在时间长度上ꎬ流行歌曲一般不会超过6分钟ꎬ而古典音乐却远远不止ꎬ因为其表现的对象有时是歌剧ꎬ而不是一个单一的主题ꎮ对于大文豪笔下的歌剧ꎬ显然简单的结构不能满足时间长度的要求ꎬ再进一步也根本不能满足对于人物内心的描绘和剧情曲折的表现ꎮ(三)乐器乐器对于古典和流行音乐的影响自然有ꎬ但不像前面几个因素大ꎮ从理论上来说ꎬ不同乐器的体现主要在音阶的区分上ꎬ例如同样是弦乐ꎬ小提琴与二胡的音阶就不同ꎬ物理上弦的数量也不一样ꎮ再者ꎬ管弦乐在西方音乐和音中的地位也有特殊性ꎬ主要表现在不同乐器的音色上ꎬ例如小提琴有拨奏㊁碎弓㊁揉弦ꎬ甚至连上弓和下弓都有着微妙的区别和丰富的内涵ꎮ正是这种丰富性和多元化造就了不同地区民族音乐的特色和风格ꎬ乐器作为物理具象ꎬ不仅承载了音阶和音高的差异ꎬ也奠定了音色的不同ꎮ然而现在的电子音乐基本可以打破这种界限ꎬ呈现出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味道ꎮ当然ꎬ如果歌曲是有人唱的ꎬ那自然音色最大的区别在人ꎬ这方面可以类比中国戏剧的不同唱腔ꎮ毕竟对于没有五线谱的中国古典音乐来说ꎬ西方的每个节拍是被钉死的ꎬ只是节拍的快慢可以由指挥家决定ꎬ而中国古典音乐的自由度更广ꎮ(四)现代主义创新其实真的很难ꎬ要说古典音乐ꎬ一个莫扎特足矣ꎬ所以ꎬ进入20世纪以后ꎬ除了旋律ꎬ新乐器㊁旧乐器新用法(新音色)㊁多重节拍等ꎬ还真的找不到能够超越前辈们的方法ꎮ像«春之祭»这种复合和弦ꎬ感觉和伐木厂一样ꎬ可能单听音乐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ꎮ从这个角度看ꎬ现代所谓的流行音乐其实一点也不现代ꎬ非常传统ꎮ至于交响乐ꎬ打击乐器的应用确实比古典多很多ꎬ感觉差距在表现的力度上ꎮ(五)风格同样是音乐ꎬ由音高和时值组成的不同组合也有讲究ꎮ例如ꎬ西方古典音乐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从单音到和音的过程ꎬ如果单说节奏(时值)的复杂程度ꎬ远没有非洲难民营里业余爱好者们的复杂ꎮ随后在表现手法上追求模式的创新ꎬ例如贝多芬的交响乐(主要在和音的复杂程度和整体结构的美学上)㊁拉威尔的印象主义(主要在音阶广度和时值变化上)ꎮ从客观的技巧上看ꎬ前者交响乐是一个指挥家对于曲子的解读ꎬ由一群顶尖职业高手完成合作ꎬ而后者更偏向于一个钢琴天才的技巧㊁境韵展示ꎮ而现在流行乐在配曲方面还是有很多古典音乐的影子ꎬ并没有脱离古典的解释框架ꎬ例如网上流行的卡农canon其实是一种旋律格式ꎬ高梨康治对于«火影忍者»«妖精尾巴»的配乐和各种变奏虽然电子化程度很高ꎬ但其曲式结构简直就是古典音乐的教科书ꎮ所以其实所谓的差异并没有想象的大ꎬ甚至不如大调和小调对于情感判断这方面的固定偏好大ꎮ再比如川井宪次在«攻壳机动队»里运用电子乐日本传统乐器古日语唱腔的那种怪异风格ꎬ到底应该归为古典还是传统?当谈到钢琴ꎬ他不一定是久石让的对手ꎬ但对于音色的时代感㊁表现力㊁情绪变化ꎬ显然他的理解广度远超一个专精的钢琴家ꎮ所有的作曲家都是由钢琴开始理解音乐的ꎬ但音乐的维度要远比钢琴广ꎮ(六)旋律流行音乐通常使用大量重复的音符ꎬ简短的重复短语和非常简单的旋律线ꎮ歌曲易于学习㊁易于记忆ꎬ并且唱歌或播放简单有趣ꎮ古典旋律的结构要复杂得多ꎬ往往会有较长的重复短语ꎬ并且对学习和演奏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和更大的收获ꎮ(七)节奏与古典音乐相比ꎬ流行音乐的主要优势在于ꎬ流行音乐在节奏上趋于复杂ꎮ流行音乐中的鼓声模式提供了不同的节奏ꎬ而大多数古典音乐在节奏上都没有那么有趣ꎮ例如ꎬ某些巴赫的作品只包含十六分音符ꎮ结㊀语总之ꎬ古典音乐的音乐意义是关键ꎬ流行音乐在文学㊁社会和商业上的重要性要大于音乐本身ꎮ从听众的角度聆听古典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丰富和逻辑性观念的演变㊁音乐结构的灵感和变化ꎬ而聆听流行音乐则是为了寻求社区的共鸣ꎬ获取和传播多维新鲜感ꎬ还有更多诸如思考时间流逝或只是休息片刻之类的东西ꎮ注释:[1]陈亭伊.古典时期莫扎特歌剧中女高音人物形象分析 以伯爵夫人为例[J].当代音乐ꎬ2018(07):135 136.[2][3]赵㊀薇.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通俗音乐欣赏与鉴赏能力[J].戏剧之家ꎬ2013(04):50 51.(责任编辑:刘露心)851当代音乐 2020年第6期。
当代音乐2021年第6期MODERN MUSIC popular music”和“pop”概念辨析及翻译周雨桐[摘要]中国的“流行音乐"这一术语是由“popular music v一词翻译而来的。
从词源学角度来讲,"pop"一词为“popular"一词的缩写形式,但在流行音乐领域所含意义却有不同。
从某种程度上讲,“popular music"通常指较宏观的音乐类别;“pop"则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迅速兴盛的更为具体的音乐风格。
本文通过对《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以及其他相关文献中有关“pop"与“popular music"等相关词条的研究,试图对这两个术语的概念做出辨析,并最终对两个术语的汉译归属问题以及流行音乐术语的汉译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popular music;pop;流行音乐;术语翻译[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6-0178-03一、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概述中国的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发源于上海。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美国爵士乐、百老汇歌舞剧等西方流行音乐元素而发展起来的。
流行音乐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大多都是歌曲形式,纯器乐作品相对比较少,其名称是根据英文"popular music”一词意译而来,最初兴起时流行音乐也被称为“摩登音乐”也就是从“modern”一词直接音译过来,都意指流行的、时髦的、现代的作品。
中国的流行音乐大致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后期,当时由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被学界认定为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节奏上呈现出明显的西方流行音乐的特征。
除此以外还有进步歌曲,主要以抗日救亡为主要内容,参照的是西方进行曲的创作手法。
第二个阶段为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称之为“上海时期”。
中外流行音乐鉴赏分析引言:音乐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跨越国界、文化、语言的差异,以其独特的方式感染和触动人们的心灵。
中外流行音乐作为当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着全球范围内的听众。
本文将分析中外流行音乐的鉴赏,探讨其特点与魅力,并对其在当代音乐文化中的影响进行思考。
一、中外流行音乐的特点1.多样性:中外流行音乐在类型和风格上呈现出多样性。
无论是摇滚、流行、嘻哈还是电子乐,都有其独特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
例如,中外流行音乐在编曲、节奏、歌词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展现出其丰富多样的艺术魅力。
2.融合性:中外流行音乐具有融合不同文化和音乐风格的特点。
其中,西方乐器和流行曲风对于中外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中外流行音乐也融入了传统音乐和民族元素,使得其更具独特性和魅力。
3.富有情感:中外流行音乐以其真实、直接的表达方式打动人心。
歌手通过歌曲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使得听众可以与之产生共鸣。
例如,一些情歌以其深情款款、动人心弦的旋律和歌词,使得人们在体验音乐的同时感受到了爱、喜悦和悲伤等情感。
4.反映时代:中外流行音乐反映了当代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变化。
无论是歌曲的主题、歌词还是音乐视频的表现形式,都展现了对社会现象、个人体验和情感状态的记录和反思。
例如,一些流行歌曲通过歌词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鼓励人们追求梦想和快乐。
二、中外流行音乐的魅力1.情感共鸣:中外流行音乐以其真实、直接的表达方式触动人心,使人们能够与歌曲内涵中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通过歌词、旋律和演唱者的表演,中外流行音乐成功地激发了听众的情感体验,让人们有机会通过音乐来释放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2.文化认同:中外流行音乐作为具有强烈文化认同的音乐形式,吸引着全球范围内的听众。
无论是中文歌曲还是英文歌曲,中外流行音乐通过具体的语言、旋律和文化元素,将听众带入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提供了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的机会。
1、流行音乐与民间音乐、古典音乐的区别流行音乐与民间音乐、古典音乐三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至于有时候很难将其截然分开,同时在产生的时间上、传承及社会存在的方式上等方面又有许多不同。
(1)产生时间上的区别民间音乐最为古老,可以上溯至远古时期的原始社会。
在人类已进入工业文明的今天,所谓的民间音乐通常特指那些产生并流行于农业地带的音乐或由此类音乐演变发展而来的音乐。
古典音乐萌芽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音乐,又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王公贵族的扶植,中产阶级市民的参与,在18、19世纪中达到全盛。
流行音乐的出现则更晚,是在19世纪上半叶随着近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城市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
流行音乐史中的两次飞跃——爵士乐和摇滚乐分别出现于本世纪初和50年代,恰好与现代工业中的“电力革命”(电力能源的广泛应用)和“电子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开发应用)相同步。
(2)传承方式上的区别民间音乐以口传心授为主,形态相对比较稳定,发展演变比较缓慢。
有时一首民歌历经几百年而依然保持原貌。
民间音乐的流传范围受地域空间的限制较大,相互间的影响渗透也相对较少。
各地的民间音乐都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
民间音乐的这种某一特定局部的稳定单调恰恰构成了其整体上的丰富多彩。
古典音乐的传承是以学院式的严格训练来实现的。
学生通过大量的书面文献和体系化的理论学习来了解把握传统,又以高度的理性自觉来突破传统,以求创新。
古典音乐既有承袭前人,保持传统的一面,又有不断创新,飞速发展的一面。
流行音乐的传承也是以口头为主,几乎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体系化理论和书面文献。
但流行音乐借助了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唱片(录音)和广播电视,故而受地域空间和时代的限制比较少。
听众的喜新厌旧又使得流行音乐不断翻新。
但由于受制于流行音乐家自身的素养和听众的欣赏习惯,流行音乐的形态演变远不及古典音乐那般迅速。
(3)社会存在方式上的区别民间音乐是一种集体创作的音乐,一首民歌往往需要历经几代人的不断加工完善。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欧美流行音乐的差异摘要:随着网络媒体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人喜欢听音乐,唱歌,年轻人也开始做原创音乐、玩乐队,但由于欧美和中国的音乐环境大不相同,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欧美流行音乐在风格形式、编曲、歌词等方面存在差异。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外音乐一、风格和形式的差异欧美流行音乐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黑人音乐布鲁斯(Blues),它与黑奴在种植园集体劳动时合唱的无伴奏歌曲有一脉相承的联系。
在黑奴解放之前,他们没有良好的教育系统与自由的权利。
唯一的娱乐方式;只有做工时的"田间呐喊"来抒发内心压抑的情感。
时间久了,对于音乐有极大天赋的黑奴们发明了自己的唱法;这就是最原始的布鲁斯唱法。
虽然几乎没有歌词;但对之后乡村布鲁斯即兴演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2年在前辈奥立佛的指导调教之下,阿姆斯特朗进步神速,逐渐建立起他作为一位伟大独奏者的地位。
其代表作《what a wonderful world》(多么美好的世界)最为经典,雄厚略带沙哑的嗓音,唱出了对世界的期盼、对生命的向往。
轻柔惬意的曲风会给人莫大的力量,使之鼓起勇气,勇敢的面对生活的困难与苦闷。
到了20世纪50年代,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的出现是真正意义上的出现了现代流行音乐。
披头士乐队灵魂人物约翰.列侬曾说过:在猫王出现之前,世界一无所有。
而猫王的音乐风格多元;常见风格有摇滚乐和节奏蓝调,这为之后的硬摇滚乐和R&B(节奏布鲁斯)铺垫了先知。
80年代初,对于欧美流行乐坛是重大的日子。
一位天王巨星的出现彻底改变人们对流行音乐的认知。
他就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流行之王迈克尔.杰克逊,主要音乐风格为R&B,摩城音乐,流行乐和灵魂乐。
而如今欧美流行音乐发展如约而至;众多伟大的歌手层出不穷,带给人们最感性的喜怒哀乐。
他领导着整个世界的流行音乐一步步走向璀璨的未来。
在此也希望欧美流行音乐能有更好的发展,创造流行音乐更加美妙的神话。
比较两种音乐风格: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是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它们在音乐结构、演奏方式、受众群体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
本文将从音乐风格、历史背景、演奏形式、受众群体和文化影响等方面展开比较,探讨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一、音乐风格古典音乐是一种源远流长的音乐形式,它通常包括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歌剧等。
古典音乐以其复杂的和声和旋律、精湛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而著称。
流行音乐则是一种更加现代化的音乐形式,它通常包括摇滚、流行、爵士、电子乐等多种风格。
流行音乐以其简单直接的旋律和歌词、轻松愉快的节奏和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而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
二、历史背景古典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这时期的古典音乐主要是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
在巴洛克、古典和浪漫时期,古典音乐经历了辉煌的发展阶段,涌现出许多伟大的作曲家和作品。
而流行音乐则是在20世纪初逐渐形成的,它受到了美国民间音乐和黑人音乐的影响,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音乐形式。
三、演奏形式古典音乐通常是由交响乐团、室内乐团或者合唱团进行演奏的,演奏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
而流行音乐则更注重现场演出和录音,通常通过现代化的音乐设备进行录制和播放。
四、受众群体古典音乐的受众群体相对较窄,通常是一些学过音乐或者具有高雅审美情趣的人群。
而流行音乐的受众群体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和社会阶层的人群。
五、文化影响古典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形式。
流行音乐则更多的与当代社会、文化和生活息息相关,它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审美趣味和情感追求。
总的来说,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作为两种不同时期和背景下的音乐形式,在音乐风格、历史背景、演奏形式、受众群体和文化影响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但是,它们都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对人类的生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流行音乐鉴赏论文引言流行音乐是当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的音乐流派,它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和深远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流行音乐的起源、特点和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流行音乐鉴赏。
一、流行音乐的起源流行音乐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是传统民族音乐、爵士乐和蓝调音乐的结合。
在当时,流行音乐通过广播电台和唱片等媒介迅速传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欢迎。
二、流行音乐的特点1.曲式简洁明快:流行音乐的曲式通常是A-B-A-B-C-B的结构,简洁明快的曲式能够让人迅速产生共鸣,成为广大听众容易接受的音乐形式。
2.歌词富有共鸣:流行音乐的歌词通常围绕着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和体验展开,这种贴近人们生活的方式使得流行音乐能够引发听众的共鸣。
3.多样的风格:流行音乐涵盖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如摇滚乐、嘻哈音乐和电子音乐等。
这种多样性使得流行音乐能够满足不同听众的需求,丰富人们的音乐体验。
三、流行音乐的影响1.塑造文化风格:流行音乐是当代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通过歌曲的形式传递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和时尚潮流,对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促进交流和理解:流行音乐是全球化社会中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和理解的一种桥梁。
通过流行音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可以在世界舞台上相互交流,促进文化融合和多元化。
3.表达情感和情绪: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娱乐形式,能够帮助人们表达情感和情绪。
无论是喜怒哀乐,流行音乐都能够通过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表达方式传递出来,给人们带来安慰和共鸣。
四、流行音乐的鉴赏流行音乐的鉴赏是一种主观的体验过程,每个人的鉴赏标准和喜好都可能不同。
然而,以下几个方面是流行音乐鉴赏的一般准则:1.音乐曲式:注意歌曲的曲式结构,了解曲式的不同部分和过渡方式。
2.歌词含义:深入理解歌曲中的歌词意义和情感表达,关注歌词与曲调的融合程度。
3.音乐编曲:欣赏音乐中的编曲技巧和乐器运用,注意音乐的层次感和谐音效果。
4.表演技巧:关注演唱者的表演技巧和情感传达能力,体会歌手的独特魅力和个人风格。
高校音乐课程中的流行音乐教学研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流行音乐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在高等教育中,流行音乐教育却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为了促进流行音乐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本文将从流行音乐的特点、教学方法、教材选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流行音乐的特点流行音乐是指在大众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音乐类型,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简单易懂。
流行音乐的旋律和歌词都比较简单明了,易于被听众接受和记忆,形成口头传承和流行文化。
2.节奏强烈。
流行音乐强调节奏感和舞蹈性,通过鼓点、贝斯、吉他等乐器来加强节奏感,使人们产生跳舞的欲望。
3.歌词内容广泛。
流行歌曲的歌词内容广泛涉及社会、文化、情感等方面,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4.多种音乐流派。
流行音乐的风格和流派繁多,如摇滚、流行、嘻哈、电子舞曲等,以及各种音乐元素的融合和创新。
二、流行音乐教学方法针对流行音乐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在教学方法上需要采取与传统音乐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1.实践性教学。
流行音乐教育应重视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演唱、乐器演奏、编曲等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音乐表演能力。
2.多元化教学。
流行音乐涉及的流派、风格和音乐元素繁多,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的音乐流派和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视野和审美能力。
3.互动性教学。
流行音乐教育应重视互动性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交流,创造浓厚的音乐氛围。
通过学生的自主创作和互动表演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三、流行音乐教材选用在流行音乐教育中,教材的选用也是关键的一环。
需要寻找适合学生的音乐资源和教材。
1.流行音乐专辑。
流行音乐专辑中包含了丰富的流行歌曲,是学生接触流行音乐的好方式。
可以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专辑作为教材,让学生听歌、分析,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分析思维。
2.翻唱作品。
现如今,很多歌曲都会出现翻唱版本,这些版本往往会有不同的风格和音乐元素。
中外流行音乐鉴赏分析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日益频繁。
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在中外的流行音乐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对中外流行音乐的鉴赏分析,探讨中外音乐的异同之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外流行音乐在韵律、旋律和节奏上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的韵律节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方音乐普遍以四声八格的格式为主,其中“平仄”是中文韵律的主要特点。
而西方音乐则更注重强调节奏感,常采用交替节奏或多样化的韵律。
在旋律上,中方音乐较为抒情,追求唯美和细腻;而西方音乐更加大气磅礴,富有震撼力。
这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中方音乐注重表达内心世界的情感,而西方音乐更注重展示个体的力量与独立性。
在歌词方面,中外流行音乐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中方音乐的歌词通常强调文学性与含蓄,以寓意和隐喻的方式表达情感。
词曲中包含的对社会、人生、情感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让人深感共鸣。
而西方音乐的歌词则更直白、个人化,表达的是个体的情感和体验,让人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感受到歌曲所要传达的信息。
此外,中外流行音乐在风格和乐器运用上也有所区别。
中方音乐常使用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展现出独特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
而西方音乐则更多使用吉他、钢琴、鼓等乐器,强调对和声和节奏的处理。
此外,西方音乐还充满了各种样式和流派,比如摇滚、流行、爵士、金属等,而中方音乐的流派相对较少,主要包括民谣、流行等。
虽然中外流行音乐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但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首先,都是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传递信息。
无论是中国的流行音乐还是西方的流行音乐,它们都承载了听众对于爱情、友情、生活、社会等方面的热情和思考。
其次,都以青春、活力、乐观为主导,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追求梦想的平台。
无论是张学友、李宇春,还是Michael Jackson、Madonna,他们在自己的音乐中都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引领潮流,成为一代代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
论网络音乐对高校音乐文化的影响摘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某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多种新奇独特的文化现象,网络音乐就是其中之一。
网络音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音乐的存储、传播和视听方式,它越来越让世人关注。
文章以网络音乐为出发点,探讨网络音乐的特点以及网络音乐对校园音乐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音乐利弊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网络成为信息社会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并不断改变着人们传统的视听方式,应运而生的网络音乐也再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成为我们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于传统音乐,网络音乐在音乐表现、内容表达、制作传播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它以通俗性,倾向性,娱乐性等赢得了广阔的市场。
然而,网络音乐也因其传作者素质良莠不齐给校园文化带来了很多糟粕,需要对其理性思考,找出对策。
二、网络音乐的特征网络音乐是网友原创、翻唱或者改唱的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歌曲,它是借助网络平台完成作品的发布、推广甚至是销售工作的一种流行音乐。
网络歌曲在内容上与传统的流行音乐并无区别,由于发布门槛很低,凡是由网友原创、翻唱的音乐都可以上传网络。
这样它就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
1开放性。
音乐作为一种信息被传播,带给人们愉悦和美感,但在传统的视听方式中,音乐创作、表演、欣赏只能是少数人的专利。
虽然广播、录音机、cd、mp3等载体的出现让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有很大改进,但我们还是被动地接收音乐,缺乏主动性和互动性成分。
而网络的产生使音乐可以被再现、复制和重复,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也突破了时间、空间、地点和身份的限制,从而使音乐更加平易近人,散落在民间的音乐人的音乐梦想也可以使实现。
音乐因为网络而进入了一个真正开放的时代。
2通俗性。
传统的歌词作者,在写歌词的时候有众多的讲究:合辙押韵、意境深远、修辞完美。
网络音乐则不受传统的约束,它打破常规而直白的表达让听众觉得耳目一新,口语化而不生涩的词汇让人感到耳熟能详、通俗易懂。
论流行音乐比古典音乐流行的原因作者:孙滨来源:《艺术科技》2020年第03期摘要:当今社会,流行音乐占有了音乐领域的重要地位。
流行音乐的主要市场是年轻人,这些人都比较能接受流行音乐。
有些人也提出较喜欢古典音乐,当然是少数人。
相对流行音乐而言,古典音乐有着较高的鉴赏价值,但是结构纷繁、旋律复杂、主旨晦涩,因此古典音乐的欣赏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相对于古典音乐,旋律简单、主题直接、精悍短小的流行音乐则大行其道。
关键词: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流行原因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是有一道门槛的。
流行音乐也叫通俗音乐、大众音乐。
总的来说,由于流行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大多数听众比较容易进入,或者说“听懂”。
古典音乐的欣赏相对来说更复杂。
最基本的,它需要你对音乐有一定了解。
听古典音乐要有一颗平静的心,尝试着放空大脑,迎接旋律和音符的填充。
现代人大多比较浮躁,再加上国内的音乐教育质量不高,导致古典音乐没落,而流行音乐大行其道。
1 流行音乐的定义流行音乐这一名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流行音乐指的是我们平常最经常接触的,摇滚、民谣、嘻哈说唱等都可以被归类到流行音乐。
因为这些音乐往往具有商业性,以消遣娱乐为目的,所以称作流行音乐,对应英文是Popular Music。
而狭义的流行音乐则是指一种音乐流派,与之并列的是摇滚、爵士等其他流派。
流行流派的音乐往往通俗易懂,吸收了其他许多流派的元素,流行于大众,所以被称作流行流派,其对应的英文是Pop Music。
流行音乐开始于美国爵士乐。
在20世纪初,各种爵士音乐出现在美国。
这种新兴的音乐以独特的演奏方式在整个美国重燃了听众的耳朵和感官,并迅速传播到整个西欧。
如今,流行音乐的内容非常广泛。
乐器演奏不仅包括各种轻音乐、爵士乐、摇摆舞、迪斯科舞、探戈、圆舞,还包括各种风格的舞蹈音乐和各种小型歌剧配乐。
流行音乐的乐器作品的特点是节奏生动,[1]音乐轻快活泼或抒情,各种演奏方式,不同的声音,丰富的色彩,简洁的质感。
浅析流行音乐的流行摘要:流行音乐是音乐王国里一个重要的因素,它通俗易懂,旋律易唱,易于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它的受众面特别广,所以它的流行是必然的。
关键词:流行音乐;通俗一、流行音乐的特性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翻译过来的。
按通常的说法,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
(一)流行音乐的新奇性即流行音乐的流行性或时尚性。
新奇是一切流行事物的显著特征,好奇心是人类心理的一个特征。
而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主要以满足消费为目的的商业化的娱乐音乐,它必然是“建立在契合了某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心理因而能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基础之上的。
”流行音乐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因而必然会“致使这种唱、奏、听某一曲目或运用某一风格的行为方式及其对象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扩展蔓延,并形成不同程度的社会风靡与社会群体性狂热。
”流行性和时尚性是流行音乐的基础。
(二)流行音乐的娱乐性流行音乐的作品内容通俗易懂,题材多取自于日常生活,以表现爱情主题的为多数,接受和消费的主体多数是以一般平民或亚文化群为主,因此它强调的是它自身的娱乐性和消遣性。
它的通俗性决定了它拥有大众的基础。
人们可以主动参与表演,增加了能动的空间和乐趣,人们从中能得到放松与享受。
因此,流行音乐更为注重和强调自身的娱乐消遣性,“娱乐性”是流行音乐的重要特征与功能。
(三)流行音乐的商品性流行音乐的传播载体是以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的各类录音磁带唱片为主的,在市场经济下,由于生产者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商品市场,他们必然会以赚取利润作为他的最终目标。
(四)快速更替性既然流行音乐具有商业性,那么它也和其他商品一样,是群众文化消费商品的主要形式之一,就必然存在着大批量的生产特性,产品快速的推陈出新,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更新的文化消费的需求。
随着大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流行音乐的变更周期越来越短,之后会被更为时尚新颖的形式迅速所代替。
高校音乐课程中的流行音乐教学研究随着流行音乐在社会中的普及和影响力不断增强,高校的音乐课程也逐渐开始将流行音乐纳入教学范畴。
然而,流行音乐教学在高校中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开展有效的流行音乐教学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流行音乐教学的意义流行音乐是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年轻人特别是学生最为喜爱的音乐类型之一。
将流行音乐纳入高校音乐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诉求,提高音乐教育的实际效果,增强音乐教育的吸引力。
同时,流行音乐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文化交流。
流行音乐的发展受到了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种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学生们通过学习流行音乐,还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从中获取更为全面的文化知识。
目前,高校的流行音乐教学大多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单一。
大部分学校的流行音乐教学仅涵盖流行歌曲的演唱和演奏,内容单一,缺乏深度和广度。
2.教学方法单一。
流行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往往依赖于教师的口述、演示和讲解,缺乏多样性和活泼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3.教学资源不足。
许多高校在流行音乐教学上没有足够的教学资源,如乐器、设备、音乐软件等,限制了流行音乐教学的开展。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如下改进思路:1.拓宽教学内容。
应将流行音乐教学从单一的演唱、演奏转变为包括歌词分析、曲式分析、音乐风格分析等多方面内容的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多样化教学方法。
应采用通俗易懂、富有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如电影欣赏、音乐录像、游戏等模块,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
四、进一步探讨流行音乐教学新途径1.开展“名家讲堂”授课,邀请知名音乐人、音乐制作人等权威人士来校进行流行音乐教学和授课,提高流行音乐教学的权威性和高质量。
2.创设“流行音乐团队”,让学生在团队中互相学习,带着挑战性和合作性来完成创作,体验音乐的力量和它能展现出的魅力。
3.开设“实践教学基地”。
音乐历史知识:《流行音乐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流行音乐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流行音乐,作为一种能够让人们共同体验的音乐形式,早已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生活中。
它的存在不仅彰显了人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更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那么,流行音乐到底有哪些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呢?一、文化价值1.传承文化流行音乐的传播,不仅传递了音乐文化,也传递了时代文化。
比如,60年代的The Beatles乐队所创造的时代音乐,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阐释和体现,而如今,人们仍然可以通过《Yesterday》等经典作品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文化内涵。
2.丰富文明多样性流行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反映了文明多元化。
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文化背景,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摇滚乐被认为是代表着西方文化的一种典范,而中国传统音乐则凸显了东方的文化特色。
3.反映时代流行音乐同时也是一种反映时代的载体。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代表人物,比如上世纪末的迪斯科音乐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欢乐氛围和疯狂,而21世纪的电子音乐则代表了信息时代的快速节奏和无限可能。
二、社会意义1.建立文化认同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媒介,帮助人们建立了文化认同感。
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一直是年轻人所关注和追求的,也是年轻人团结在一起的纽带。
群体性的共享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进而建立更为紧密的社会联系。
2.彰显多元文化流行音乐彰显了多元文化。
通过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人们探索和理解着不同的文化和世界观。
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文化背景,带给我们丰富的音乐享受,也带给我们开放的思想和宽广的视野。
3.促进社会建设流行音乐的存在,也对社会文化建设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音乐作为一种普及化的文化形式,能够带给我们快乐、安慰和启迪,更可以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各类音乐节和音乐活动的举办,不仅能够带动旅游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市民的文化热情和创造力。
总之,流行音乐作为文化形态的一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经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差异比较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媒介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其中经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是音乐界的两大重要分类。
但经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
本文将对这两种音乐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其核心差异点,拓展我们对音乐的理解与欣赏。
首先,从音乐的起源角度来看,经典音乐是西方古典音乐的一部分,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经过了无数音乐家的创作与演绎。
而流行音乐则是在20世纪初期开始形成,并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也就是说,经典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流行音乐则更多的是属于现代文化。
其次,从音乐的结构、演奏方式、乐器使用等角度来看,经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经典音乐通常采用乐谱进行演奏,需要严格按照作曲家所要求的速度、音量等演奏,因此在演奏时也需要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
乐器的组合也更加多样化,如交响乐通常包含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等等。
而流行音乐则更加简单明晰,乐器的使用也比较有限,如吉他、钢琴、鼓等等,同时也更注重演唱和歌曲的个性化塑造。
接着,从歌曲创作和歌词表达方面来看,两种音乐也存在一些差异。
经典音乐的歌曲通常是由作曲家和词作者所写的,虽然有时候也会有歌唱家自己创作,但通常都是专业性强的音乐创作人员所写。
而流行音乐则相对来说更加注重歌手的个性化表达,歌曲的创作和歌词的表达也更多的与当代社会有关。
最后,从音乐的艺术形式和目的来看,经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经典音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展示和传达音乐家和作曲家的情感,同时也更注重音乐艺术的完美表达。
而流行音乐则更多的是为了娱乐性和商业性,从而更注重歌曲的商业性成功和乐迷的欣赏度。
所以说,经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但这些差异并不意味着一种音乐比另一种好或坏。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音乐喜好和需求来选择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享受到不同类型音乐带来的美好。
同时,通过对两种音乐的比较分析,我们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的文化内涵和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达,从而更全面地欣赏和理解音乐这门艺术。
音乐之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对比欣赏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催生了各种各样的曲风和风格。
在音乐世界中,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是两种重要的音乐类型。
它们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表现手法和受众群体。
本文将对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进行对比欣赏,探讨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魅力。
一、流行音乐的特点流行音乐主要是指在特定时期内风靡一时的音乐形式。
它通常以简洁易懂的歌词和曲调为特点,节奏感强,容易让人上口。
流行音乐的创作和演唱方式多样化,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包括摇滚、嘻哈、电子音乐等。
流行音乐的歌词内容广泛,既有爱情、友情等艰深情感的表达,也有社会问题和时事热点的批判。
流行音乐的吸引力在于其时尚性和前卫性,它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从音乐中感受到当下的氛围和情绪。
二、传统音乐的特点传统音乐是民族或地区特有的音乐形式,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传统音乐通常以古典的乐器演奏为主,雅俗共赏,注重音乐的情感和内涵。
传统音乐的曲风多样,涵盖了民歌、戏曲、宗教音乐等多个领域。
传统音乐的创作方式传承于古老传统,注重继承和创新的平衡。
传统音乐的表演形式也充分展现了音乐家的技巧和艺术水平,如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琵琶演奏和西方古典音乐中的交响乐队演奏。
传统音乐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背景,是后代了解自己文化身份的重要窗口之一。
三、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差异1. 创作风格不同:流行音乐注重时尚性和商业性,以迎合大众口味为目标;传统音乐更注重承载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强调音乐的情感与内涵。
2. 音乐元素多样性:流行音乐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扩展了音乐的表现手法;传统音乐更注重本土文化和特色乐器的运用,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3. 受众群体的差异:流行音乐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群体,强调时尚和个性;传统音乐受众广泛,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传承了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精髓。
四、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的共同点1. 表达情感: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都是音乐艺术的一种形式,它们共同的目标是传达情感和表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