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团体成立要求法律依据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5
社会团体成立要求法律依据解析
第一、会员分布的广泛性、代表性说明:活动地域必须遍及街道及大部分乡镇;会员应具有代表性,其身份必须与业务范围相符合,并在其业务(行业、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社会团体的发起人在拟设立社会团体的业务范围和活动地域内应当具有社会认知的代表性,并成为本社会团体的会员。
”会员分布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的,不予审批。
第二、发起人、拟任负责人权威性、代表性说明:在本行业、学科、专业上具有社会认知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会员分布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的,不予审批。
第三、对于业务范围相似的,需要充分进行论证。
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没有必要成立的,则不予审批。
法律依据:
山东省实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48号,2002年10月16日省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2002年11月19日发布,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十五条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筹备成立社会团体的有关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筹备的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向发起人或者组织说明理由。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管理机关不予批准筹备:(一)有
根据证明申请筹备的社会团体的宗旨、业务范围不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
(二)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没有必要成立的。
(三)会员分布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的。
(四)发起人、拟任负责人曾经或者正在受到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在业务上不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
(五)在申请筹备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六)有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一条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由发起人或者组织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
第十二条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团体的会长(理事长)、副会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在业务上应当具有代表性。
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会长(理事长)担任,并不得同时担任其他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三)有50个以上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会员在本行政区域的分布应当具有广泛性。
(四)有规范的名称。
社会团体的名称应当与其业务范围、成员分布、活动地域相一致,准确反映其特征;非全省性社会团体不得冠以“山东”、“山东省”、“鲁”、“齐鲁”等字样。
(五)有相应的组织机构。
(六)有固定的住所。
(七)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基金会必须有专职财务人员。
(八)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