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使用规则
- 格式:ppt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4
-煤矿常用采煤方法一、煤矿常用采煤方法概述1、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体系:壁式整层与分层:整层推进方向:走向采空区处理:垮落采煤工艺:综、普、炮采适应煤层条件:薄及中厚煤层2、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体系:壁式整层与分层:整层推进方向:倾斜采空区处理:垮落采煤工艺:综、普、炮采适应煤层条件:缓斜薄及中厚煤层3、刀柱式采煤法体系:壁式整层与分层:整层推进方向:倾斜采空区处理:刀柱采煤工艺:普、炮采适应煤层条件:缓斜薄及中厚煤层、顶板坚硬4、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法体系:壁式整层与分层:整层推进方向:走向或倾斜采空区处理:垮落采煤工艺:综采适应煤层条件:缓斜5米以下厚煤层7、水平分层、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1)倾斜分层走向长壁采煤法体系:壁式整层与分层:分层推进方向:走向采空区处理:垮落采煤工艺:炮采适应煤层条件:急倾斜厚及特厚煤层8、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体系:壁式整层与分层:分层推进方向:走向采空区处理:垮落采煤工艺:综采为主适应煤层条件:急倾斜厚及特厚煤层9、掩护支架采煤法体系:壁式整层与分层:整层为主推进方向:走向采空区处理:垮落采煤工艺:炮采适应煤层条件:急倾斜中厚及厚煤层为主10、水力采煤法体系:柱式整层与分层:整层推进方向:走向或倾斜采空区处理:垮落采煤工艺:水采适应煤层条件:不稳定煤层、急倾斜煤层11、柱式体系采煤法体系:柱式整层与分层:整层推进方向:采空区处理:垮落采煤工艺:炮采适应煤层条件:不正规条件、回收煤柱12、其它采煤法二、煤矿常用采煤方法(一)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在我国目前开采的煤田中,缓斜、倾斜及中厚煤层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采煤系统比较简单。
对于这类煤层开采,主要采用单一走向(倾斜)长壁采煤法。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当煤层倾角小于12°时推广使用倾斜长壁。
随着采煤机械化的发展,目前我国对缓斜长壁3.5-5.0m的中厚煤层实行大采高一次采全厚的单一长壁采煤法。
走向长壁采煤法属于壁式体系,整层开采,沿走向推进。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搜集整理。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下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井下用机械设备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2009年5月煤矿井下用机械设备安全要求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煤矿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领域,检测检验工作是煤矿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多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标准工作严重滞后,已不能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需求。
为此,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安全生产关键技术标准研制》课题从煤矿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标准化工作角度设立研究方向,其中《煤矿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标准体系研究》专题要求建立适合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的检测检验标准体系,同时制定该体系内的关键技术标准。
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以下简称安标国家中心),作为专题研究承担单位,从2006年开始,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体系展开研究,通过研究建立了《煤矿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体系表》,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需要编制的70项煤矿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标准,其中包括亟待制定的四项通用基础技术标准,分别为《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全要求》、《煤矿井下机械设备安全要求》、《煤矿井下非金属材料安全要求》、《煤矿井下应急救援设备安全要求》。
《煤矿井下机械设备安全要求》标准的起草单位为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国家安全生产抚顺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国家安全生产上海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国家安全生产重庆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国家安全生产北京矿山井巷设备与矿用油品检测检验中心、煤炭工业北京凿岩机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安全生产唐山矿用泵检测检验中心、国家安全生产邢台矿用防爆柴油机械检测检验中心。
2. 制订标准的目的和意义煤矿井下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煤矿开采和掘进、提升运输、瓦斯探测与抽放、通风、注浆注水、抽排水、除尘和降尘领域,它承担着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任务。
1.煤层层面等高线煤层层面与具有一定高程的水平面相交所得到的交线,就是煤层层面上的等高线。
2.矿井储量矿井储量是指矿井范围内的煤炭埋藏量,是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
矿井储量分为:矿井地质资源量、矿井远景储量、矿井工业储量、矿井设计储量、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3.开拓巷道为全矿井、一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服务的巷道,如井筒、井底车场、阶段(或水平)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等。
4.准备巷道为整个采区服务的巷道,如采区上(下)山、采区上下车场、采区石门5.回采巷道为工作面采煤直接服务的巷道,如区段上、下平巷和开切眼等。
开拓、准备和回采是矿井生产建设中紧密相关的三个主要程序解决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保证矿井生产系统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6.井田开拓从地面开掘一系列井巷进入煤层的过程称为井田开拓。
7.再生顶板分层开采时借助采空区上覆顶板岩层压力,压实已塌落的矸石而形成的顶板。
8.采煤系统采煤巷道掘进和回采工作之间在时间上的配合以及在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称为采煤巷道布置系统。
也即为采煤系统。
9.采煤方法采煤方法是采煤工艺与采煤系统在时间上、空间上相互配合的总称。
10“三下”一上"三下一上"采煤是指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体上采煤。
1.井田划分的原则?①井田范围、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要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②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③充分利用自然等条件划分井田(如大断层、河流,城镇和铁路等)④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2、井田内的再划分方式有哪几种,如何划分?(1)井田划分阶段阶段划分及特征①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的长条部分。
②开采水平:布置有井底车场和主要运输大巷,并担负该水平开采范围内的主要运输和提升任务的水平。
阶段垂高与水平高度之间的关系为:水平垂高可以等于阶段垂高,也可能大于阶段垂高。
(2)阶段内再划分①分区式②分段式③分带式布置④整阶段布置⑤连续式(3)井田分区域划分随着开采技术的发展和煤层埋深的增加,矿井井田范围越来越大,这就势必造成井下运输距离、通风线路、管线敷设过长,给生产和管理带来困难。
采制样安全技术措施为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规范采、制样工作,更好的完成检验工作,根据国家采制样标准,结合采、制样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措施。
一、井下采样1、入井前安全事项:(1)、提前与矿方有关人员联系,井下取样时必须保证2人以上。
(2)、严禁作业人员酒后下井。
戴安全帽,系好腰带、矿灯、毛巾,自救器、防尘口罩。
严禁穿化纤衣服等。
(3)要熟知该工作面的防火灾和防水灾的避灾路线。
2、上下井行走:(1)、要遵守井口入罐制度,乘坐罐笼时,罐笼未停稳及未发出停车信号前,不得争抢上下;(2)、乘坐人车或猴车,要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运行过程中严禁左右晃动,未停稳不准上下。
(3)、要走人行道,采样工具应放在取样包,以防与架空线接触,斜巷行走时,执行"行车不行人'的规定,严禁与车辆同行和扒车。
(4)、经过有人施工的地方时,要先打招呼,以免掉物伤人。
3、采样过程:(1)、采煤工作面取样,应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遵守采煤工作面安全规章制度。
(2)、采煤机、溜子运转时,不允许采样,移架时不准采样。
采样时要联系工作面的管理人员。
(3)、采样时要检查工作地点的安全情况,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认真检查顶板、煤壁等情况,不得在两个支架之间进行取样,片邦和掉顶处严禁取样。
(4)、采样时,做好自主保安和联保互保工作。
注意工作面内的语音安全提示,严禁违章作业。
(5)、高处取样时必须搭设架子时要将架子安设牢固,并有专人监护。
(6)、皮带取样,应先袖口、衣扣扎紧,注意皮带上大块、长料等,防止伤人。
(7)、现场要有安监人员测试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严禁作业,并撤离到安全地点。
(8)、详细做好采样相关记录。
(9)、升井后,要立即汇报,将工作完成情况做好台账。
二、场地取样1、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学习消防急救及用电等方面的知识。
2、严格执行作业地点所属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禁止吸烟,严禁酒后上岗、疲劳上岗。
文献号中文题名收 藏标志GB/T 211-1996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 211-2007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 212-200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13-200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 214-1996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 214-2007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 215-2003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 GB/T 216-2003煤中磷的测定方法* GB/T 217-1996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GB/T 218-1996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 219-1996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 GB/T 220-2001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 GB 253-1989煤油* GB/T 258-1977汽油,煤油,柴油酸度测定法* GB/T 382-1983煤油烟点测定法* GB/T 397-1998冶金焦用煤技术条件* GB 474-1996煤样的制备方法* GB 475-1996商品煤样采取方法* GB/T 476-2001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GB/T 477-1998煤炭筛分试验方法* GB/T 478-2001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GB/T 479-2000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 GB/T 480-2000煤的铝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 GB 482-1995煤层煤样采取方法* GB/T 483-1998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GB/T 483-2007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GB/T 1341-2001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 GB/T 1341-2007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GB 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T 1572-2001煤的结渣性测定方法* GB/T 1573-2001煤的热稳定性测定方法* GB/T 1574-1995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GB/T 1574-2007煤灰成分分析方法GB/T 1575-2001褐煤的苯萃取物产率测定方法* GB/T 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2290-1994煤沥青* GB/T 2291-1980煤沥青试验室试样的制备方法* GB/T 2295-1980煤沥青灰分测定方法* GB/T 2559-2005褐煤蜡测定方法* GB/T 2565-1998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 GB/T 2566-1995低煤阶煤的透光率测定方法* GB/T 3058-1996煤中砷的测定方法* GB/T 3414-1994煤机用热轧异型钢* GB/T 3558-1996煤中氯的测定方法*GB/T 3715-1996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 GB 3812-1983褐煤蜡试样的采取和缩制方法*GB 3836.15-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5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GB 3836.16-2006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6部分; 电气装置的检查和维护(煤矿除外)*GB/T 4063-2001蒸汽机车用煤技术条件* GB 4632-1997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测定方法* GB/T 4633-1997煤中氟的测定方法*GB/T 4634-1996煤灰中钾、钠、铁、钙、镁、锰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4757-2001煤粉(泥)实验室单元浮选试验方法* GB/T 5447-1997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 GB/T 5448-1997烟煤坩埚膨胀序数的测定 电加热法* GB/T 5449-1997烟煤罗加指数测定方法* GB/T 5450-1997烟煤奥阿膨胀计试验* GB 5751-1986中国煤炭分类* GB 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T 6412-1986家庭用煤及炉具试验方法* GB/T 6948-1998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显微镜测定方法* GB/T 6949-1998煤的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GB/T 6968-1997膜式煤气表* GB/T 7186-1998煤矿科技术语 选煤* GB/T 7560-2001煤中矿物质的测定方法* GB/T 7561-1998合成氨用煤技术条件* GB/T 7562-1998发电煤粉锅炉用煤技术条件* GB/T 7563-2000水泥回转窑用煤技术条件* GB/T 7701.1-脱硫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GB/T 7701.2-回收溶剂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GB/T 7701.3-触媒载体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GB/T 7701.4-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GB/T 7701.5-净化空气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GB/T 7701.6-防护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GB/T 7702.1-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水分的测定* GB/T 7702.2-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粒度的测定* GB/T 7702.3-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强度的测定* GB/T 7702.4-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装填密度的测定* GB/T 7702.5-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水容量的测定* GB/T 7702.6-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亚甲蓝吸附值的测定* GB/T 7702.7-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碘吸附值的测定* GB/T 7702.8-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苯酚吸附值的测定* GB/T 7702.9-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着火点的测定* GB/T 7702.10-1997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防护时间的测定* GB/T 7702.11-1997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苯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GB/T 7702.12-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 1997GB/T 7702.13-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四氯化碳吸附率的测定* 1997GB/T 7702.14-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饱和硫容量的测定* 1997GB/T 7702.15-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灰分的测定* 1997GB/T 7702.16-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pH值的测定* 1997GB/T 7702.17-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漂浮率的测定* 1997GB/T 7702.18-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焦糖脱色率的测定* 1997GB/T 7702.19-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四氯化碳脱附率的测定* 1997GB/T 7702.20-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孔容积的测定* 1997GB/T 7702.21-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比表面积的测定* 1997GB/T 7702.22-煤质颗粒活性碳试验方法 穿透硫容量的测定* 1997GB 7958-2000煤矿用电容式发爆器*GB 8173-1987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T 8207-1987煤中锗的测定方法*GB/T 8207-2007煤中锗的测定方法GB/T 8208-1987煤中镓的测定方法*GB/T 8208-2007煤中镓的测定方法GB/T 8727-1988煤沥青结焦值的测定方法*GB/T 8899-1998煤的显微组分组和矿物测定方法*GB/T 9143-2001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煤技术条件*GB/T 9143 AMD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煤技术条件 修改单1* 1-2005GB/T 9649.17-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煤地质学* 2001GB/T 10410.1-人工煤气组分气相色谱分析法1989GB/T 10978.2-煤矿防爆特殊型电源装置用铅酸蓄电池产品品种与规格* 1989GB/T 11130-1989煤油燃烧性测定法*GB/T 11957-2001煤中腐植酸产率测定方法*GB/T 12209.2-城市煤气中萘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 1990GB/T 12210-1990城市煤气中氨含量测定*GB/T 12211-1990城市煤气中硫化氢含量测定*GB/T 12937-1995煤岩术语*GB 12972.2-1991矿用橡套软电缆 第2部分:额定电压0.66/1.14kV 及以下采煤机软电缆*GB 12972.3-1991矿用橡套软电缆 第3部分:额定电压0.66/1.14kV 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GB 12972.4-1991矿用橡套软电线 第4部分:额定电压0.66/1.14kV 采煤机金属屏蔽软电线*GB/T 13269-1991大气 试验粉尘标准样品 煤飞灰GB/T 13593-1992民用蜂窝煤* GB/T 13612-2006人工煤气GB/T 13813-2001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GB 14181-1997测定烟煤粘结指数专用无烟煤技术条件* GB/T 14445-1993煤炭采掘工具用硬质合金制品* GB/T 15224.1-2004煤炭质量分级 第1部分;灰分* GB/T 15224.2-2004煤炭质量分级 第2部分;硫分* GB/T 15224.3-2004煤炭质量分级 第3部分;发热量*GB 15322.4-2003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4部分;测量人工煤气的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GB 15322.5-2003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5部分;测量人工煤气的独立式可燃气体探测器*GB 15322.6-2003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6部分;测量人工煤气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GB/T 15334-1994煤的水分测定方法 微波干燥法* GB/T 15458-2006煤的磨损指数测定方法* GB/T 15459-2006煤的落下强度测定方法* GB/T 15460-2003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 电量--重量法* GB/T 15588-2001烟煤显微组分分类* GB/T 15589-1995显微煤岩类型分类* GB/T 15590-1995显微煤岩类型测定方法* GB/T 15591-1995商品煤反射率分布图的判别方法* GB/T 15663.1-1995煤矿科技术语 煤田地质与勘探* GB/T 15663.2-1995煤矿科技术语 井巷工程* GB/T 15663.3-1995煤矿科技术语 地下开采* GB/T 15663.4-1995煤矿科技术语 露天开采* GB/T 15663.5-1995煤矿科技术语 提升运输* GB/T 15663.6-1995煤矿科技术语 矿山测量* GB/T 15663.7-1995煤矿科技术语 开采沉陷*GB/T 15663.8-1995煤矿科技术语 煤矿安全* GB/T 15663.10-1995煤矿科技术语 采掘机械* GB/T 15663.11-1995煤矿科技术语 矿山电气工程* GB/T 15715-2005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 GB/T 15716-2005煤用筛分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 GB 16154-2005民用水暖煤炉通用技术条件* GB/T 16155-2005民用水暖煤炉热性能试验方法* GB 16413-1996煤矿井下用玻璃钢制品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GB/T 16414-1996煤矿科技术语 岩石力学* GB/T 16415-1996煤中硒的测定方法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 GB/T 16416-1996褐煤中溶于稀盐酸的钠和钾测定用的萃取方法* GB/T 16416-2007褐煤中溶于稀盐酸的钠和钾测定用的萃取方法GB/T 16417-1996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 GB 16543-1996高炉喷吹烟煤系统防爆安全规程* GB/T 16658-1996煤中铬、镉、铅的测定方法* GB/T 16658-2007煤中铬、镉、铅的测定方法GB/T 16659-1996煤中汞的测定方法* GB/T 16660-1996选煤厂用图形符号* GB/T 16772-1997中国煤炭编码系统* GB/T 16773-1997煤岩分析样品制备方法* GB/T 17222-1998煤制气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T 17607-1998中国煤层煤分类* GB/T 17608-2006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 GB/T 17609-1998铸造焦用煤技术条件* GB/T 17610-1998水煤气两段炉用煤技术条件* GB/T 18023-2000烟煤的宏观煤岩类型分类* GB/T 18024.1-2000煤矿机械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总则*GB/T 18024.2-2000煤矿机械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采煤工作面支护机械图形符号*GB/T 18024.3-2000煤矿机械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采掘机械图形符号* GB/T 18024.4-2000煤矿机械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井下运输机械图形符号*GB/T 18024.5-2000煤矿机械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提升和地面生产机械图形符号*GB/T 18024.6-2000煤矿机械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露天矿机械图形符号*GB/T 18024.7-2000煤矿机械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压气、通风及排水机械图形符号*GB 18096-2000煤矿许用电雷管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 GB 18097-2000煤矿许用炸药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及判定* GB/T 18342-2001链条炉排锅炉用煤技术条件* GB/T 18510-2001煤和焦炭试验可替代方法确认准则*GB/T 18511-2001煤的着火温度测定方法*GB/T 18512-2001高炉喷吹用无烟煤技术条件*GB/T 18666-2002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GB/T 18702-2002煤炭安息角测定方法*GB/T 18711-2002选煤用磁铁矿粉试验方法*GB/T 18712-2002选煤用絮凝剂性能试验方法*GB/T 18817-2002高炉喷吹用烟煤技术条件*GB/T 18855-2002水煤浆技术条件*GB/T 18856.1-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1部分;水煤浆采样方法* 2002GB/T 18856.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2部分;水煤浆浓度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3-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3部分;水煤浆筛分试验方法* 2002GB/T 18856.4-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4部分;水煤浆表观粘度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5-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5部分;水煤浆稳定性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6-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6部分;水煤浆发热量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7-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7部分;水煤浆工业分析方法* 2002GB/T 18856.8-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8部分;水煤浆全硫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9-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9部分;水煤浆密度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10-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10部分;水煤浆灰熔融性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11-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水煤浆碳氢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1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12部分;水煤浆氮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13-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13部分;水煤浆灰成分测定方法* 2002GB/T 18856.14-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第14部分;水煤浆pH值测定方法* 2002GB/T 19092-2003煤粉浮沉试验方法*GB/T 19093-2003煤粉筛分试验方法*GB/T 19094-2003选煤厂 流程图原则和规定*GB/T 19222-2003煤岩样品采取方法*GB/T 19223-2003煤矿矿井水分类*GB/T 19224-2003烟煤相对氧化度测定方法*GB/T 19225-2003煤中铜、钴、镍、锌的测定方法*GB/T 19226-2003煤中钒的测定方法*GB/T 19227-2003煤和焦炭中氮的测定方法 半微量蒸汽法*GB/T 19229-2003燃煤烟气脱硫设备*GB/T 19494.1-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1部分:采样方法* 2004GB/T 19494.2-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2部分:煤样的制备* 2004GB/T 19494.3-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3部分:精密度测定和偏倚试验* 2004GB/T 19559-2004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GB/T 19560-2004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 容量法*GB/T 19833-2005选煤厂 煤伴生矿物泥化程度测定*GB/T 19952-2005煤炭在线分析仪测量性能评价方法*GB/T 20061-2006煤矿许用炸药抗爆燃性能测试方法及判定*GB/T 20104-2006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GB 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20475.1-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级.第1部分;磷* 2006GB/T 20475.2-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级.第2部分;氯* 2006GB/T 20966-2007煤矿粉尘粒度分布测定方法*GB/T 21151-2007煤矿用轴流主通风机 技术条件GB 21258-2007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50175-1993露天煤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95-1994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 50197-2005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GB 50215-200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359-2005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GB 50360-2005水煤浆工程设计规范*GB 50383-2006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 50388-2006煤矿井下机车运输信号设计规范*GB 50399-2006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 50415-2007煤矿斜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GB 50416-2007煤矿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GB 50417-2007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 50418-2007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GBJ 44-1982室外煤气热力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试行)GBJ 146-1990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煤田(coal field )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质沉积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
井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一部分煤田或全部煤田范围(储量)矿井生产能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Mt /a 。
即设计中规定矿井在单位时间(年或日)内采出的煤炭和其它矿产品的数量。
井型—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同,我国将矿井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称井型。
水平(level )—常指某一标高的水平面。
阶段(horizon )—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区域,每一区域叫一个采区。
区段:在采区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分带—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长条,每一个长条叫一个分带。
带区—由若干分带组成,并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区域叫带区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采煤系统—回采巷道的掘进一般是超前于回采工作进行的。
它们在时间上的配合及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称为回采巷道布置系统,也即采煤系统。
采煤方法—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采煤方法分类壁式体系采煤法一般特点:1 、工作面较长,80 ~ 250m (或更长)2 、工作面两端,一般至少各有一条回采巷道利于通风和运煤3 、一般顶板暴露面积大,矿山压力显现较为强烈,随采煤工作面的推进应有计划地处理采空区4 、采下的煤平行于工作面的方向运出采场柱式体系采煤方法的主要特点:①一般工作面长度不大但数目较多采房和回收煤柱设备合一②矿山压力显现较弱,在生产过程中支架和处理采空区工作比较简单,有时还可以不处理采空区③采场内煤运输方向是垂直于工作面的,采场配套设备均能自行行动,灵活性较强④工作面通风条件较壁式采煤方法差,采出率较低综采工序: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处理采空区最大控顶距:当工作面推进一次或两次后,工作面达到的允许的最大宽度最小控顶距:回采工作所需要的最小宽度放顶步距:最大控顶距与最小控顶距之差采煤机割煤方式:双向割煤、往返一刀、“∞”字形割煤、往返一刀、单向割煤、往返一刀、双向割煤、往返两刀滚筒采煤机进刀方式:直接推入、中部斜切进刀、端部斜切进刀采煤工艺方式的选择?作业形式—工作面一昼夜内采煤与准备工作在时间上的配合关系。
第一章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煤田。
2.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3.井田:划给一个矿井(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井田或矿田。
4.矿田的范围:指井田沿煤层走向的长度和倾向的水平投影宽度。
6矿山井巷可分为:直立、水平、倾向巷道。
7.直立巷道有:立井、暗立井、溜井。
水平巷道:平硐、大巷、平巷、石门。
倾向巷道:斜井、暗斜井、上、下山斜巷。
8.一个阶段:是在煤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称为一个阶段。
9.阶段内再划分:采区、分段、带区式。
10..开采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阶段与水平的区别:阶段表示井田的一部分,水平是指布置大巷的某一高标水平面。
广义的水平不仅表示一个水平面,同时也是指一个范围,即包括所服务的相应阶段。
11.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运煤、通风、运料排砰、排水系统。
第二章1.采煤方法: 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空的配合。
2.采煤系统:掘进、回采在时空上的配合。
3.采煤工艺:各种工序在时空上的配合。
4.回采工作面:在采场内进行的煤壁。
回采工作:在采场内,为采煤所进行的破、装、运、支助等工作。
采场:用来直接采取大量煤炭的场所。
5.分层采煤法:倾斜、水平、斜切分层。
第三章1.长壁采煤工作面的采煤工艺:炮采、普采、综采。
炮采:爆破采煤工艺。
普采: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
综采: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2.爆破采煤工艺包括:打眼、放炮落煤和装煤、人工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移置输送机、人工支护和回柱放顶等主要工序。
3.爆破落煤:由打眼、装药、填炮泥、联线及放炮等工序组成。
要求保证规定进度,工作面平直,不留顶煤和底煤,不破坏顶板,和不崩倒支柱和不崩翻工作面输送机, 尽量降低炸药和雷管的消耗。
4.炮眼布置有:单排眼、双排眼、三排眼。
3.5.3:端盘截齿配置:
1)配置原则: 端盘截齿数量多,密度大,截齿安装与配置不仅影响工作面环境、截割比能耗,而且影响螺旋滚筒的寿命和工作效率。为改善端盘截齿的截割条件,减轻煤岩体对端盘的摩擦,除在结构上改进外,还可以适当增加端盘截齿数,并且按照一定方式进行配置和安装。端盘截齿配置包括两部分:一是端盘周围方向上的截齿配置,二是端盘断面上的截齿配置。 布置端盘截齿时首先根据采煤机工作的煤层地质条件以及截割机构的集合参数和运动参数来确定截齿数量和配置方式,然后在考虑端盘截齿安装的角度。一般应遵循:截齿数量应与煤层条件、螺旋滚筒直径以及工作要求相适应;采煤机自开缺口时截齿配置应使螺旋滚筒易于切入煤壁,端盘与煤壁接触面积小;尽量使截齿受力均匀,避免部分截齿过度磨损或者缺失,使螺旋滚筒上的载荷波动小,截割功率损失小;截割时尽可能减少工作面的粉尘量;端盘截齿在周围方向上的间距要尽量均衡,使之与叶片相匹配。 2)端盘截齿配置形式: 端盘宽度一般只有0.1-0.14m,而截齿数量却很多,一般是螺旋叶片的1-2倍。根据端盘宽度的不同,可布置5-9条截线,由煤壁向采空区方向截距增大。根据螺旋滚筒直径和截割煤岩体硬度的不同,可将端盘截齿分为2-4组,每组截齿交错配置,以避免煤岩体被过度破碎。根据配置原则,端盘截齿可分为以下几种: (a) (b) 图3-13端盘截齿配置形式及其切削图 (a) 劫持配置形式 (b)截齿切削图 由切削图可以看出端盘截距很小,由内向外之间增大,切削面积由内向外也逐渐增大。端盘截齿产生的切削面呈窄条状,切削厚度较薄,狭长的煤岩体极易破碎,容易产生粉尘。由于第一条截线上的截齿处于全封闭截割状态,截齿受很大的截割阻力,磨损严重。从不对称的截槽形状可以判断出,其他截线上的截齿受力不均匀,存在侧向载荷,易产生指向煤壁的轴向力。 3)端面截齿配置形式: 为了便于工作机构掏槽,提高滚筒自行开缺口的能力,减少端盘端面与煤壁的摩擦,在大直径螺旋滚筒端盘断面上也有截齿。截齿齿尖与螺旋滚筒回转的切线方向一致,使之易于切入煤壁,减小截割阻力。端盘端面截齿配置也会影响采煤机的能耗和受力状态,合理的安排配置方式可使端部煤岩体容易破碎,避免端面与煤壁摩擦,并能够保证形成较规则的切削。端面的截齿数量及其所在截圆线的大小一般视端盘直径的大小以及煤岩体物理力学特性而定,通常在端盘端面上分布1-3条截线,每条截线上分布2-4个截齿,如图所示,截齿按“一”,“Y”型和双“S”型排列。这种截齿排列能够将工作机构侧面的煤岩体切割下来,能避免端盘与煤壁过度接触,可以有效地减小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
第一章:煤田和矿区: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统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为煤田。
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则称为矿区。
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开采的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井田范围,是指井田沿煤层走向的长度和倾向的水平投影宽度。
大型矿井:1.20、1.50、1.80、2.40、3.00、4.00、5.00Mt/a及以上。
3.00及其以上又称特大型矿井。
中型:0.45、0.60、0.90Mt/a小型:0.06、0.15、0.21、0.30Mt/a矿山井巷:在煤矿地下开采中,为了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需要而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总成矿山井巷。
A直立巷道:1立井(竖井):为直接与地面相通的直立巷道,提升煤炭叫主井,提升矸石,下放设备、升降人员叫副井。
2暗立井:(盲竖井,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其用途同立井。
B水平巷道: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近似平行;如平硐(直接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平巷(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石门(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线与煤层直交或斜交的岩石平巷称为石门)。
C倾斜巷道:1斜井:与地面直接相通的倾斜巷道,其作用与立井和平硐相同。
采取上下山:服务于一个采取的倾斜巷道,也称采取上山或下山。
上山用于开采其开采水平以上的煤层;下山则用于开采其开采水平以下的煤层。
主要上下山:服务于一个开采水平的倾斜巷道。
2斜巷:不直通地面且长度较短的倾斜巷道,用于行人、通风、运料。
3硐室:空间三个轴线长度相差不大且又不直通地面的地下巷道。
井田内划分:1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在井田范围内,沿着每层的倾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称为一个阶段。
每个阶段均应有独立的运输和通风系统。
阶段表示惊天的一部分范围,水平是指布置大巷的某一标高水平面。
2阶段内的再划分:采区式(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板块,每一块段称为采区)、分段式(在阶段范围内不划分采区,而是沿倾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长条带,每个长条带称为分段,每个分段斜长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带区式(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带区,带区内又划分成若干个倾斜分带,每个分带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综采设备安装、回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篇范文)【第1篇】综采设备安装、回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上岗条件第1条本规程适用于煤矿综采设备的安装、撤除工作。
第2条参加综采安装、撤除的各工种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认真学习作业规程,并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二、安全规定第3条安装、撤除综采设备时,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必须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综采设备安装、回撤作业规程》、《标准化手册》等相关规定。
第4条安装、撤除工作面要严格按照设计、"作业规程"进行,无设计和"作业规程"严禁施工。
第5条工作面安装、撤除前,矿组织有关单位对工作面安装或撤除的准备情况进行全面验收,条件具备后方可进行安装或撤除。
第6条安装、撤除综采工作面设备应根据工作面设计和现场具体情况,提前10天编制"施工作业规程",机电科初审,总工程师组织,分管领导参加。
有关职能部门参加,召开会审会议,对规程进行会审,会审签字后,及时向全体施工、管理人员详细传达、组织实施。
"施工作业规程"的内容和要求包括:l、安装、撤除内容,各种设备的安装、撤除数量及大型部件的质量等。
2、设备安装、撤除顺序。
3、设备运输路线和安装、撤除运输提升设备的布置情况及布置图。
4、设备安装、撤除方法及标准要求。
5、安装、撤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6、安装、撤除中的顶板管理措施。
三、设备运输线路及安装、撤除条件的一般要求第7条综采设备通过的巷道必须支护状态良好,断面尺寸和轨道质量满足装载设备的车辆通过要求并畅通无阻,巷道两侧和上部间隙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运输综采支架及其他大型设备前,必须在整个运输路线上试运模型车,检测并维修巷道使其线路畅通无阻。
第8条切眼断面、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破碎顶搬、受矿山压力影响较大,需要采用分段涮大断面、分段安装支架的工作面,要强化控制顶板,严防顶板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