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处理技巧
- 格式:pdf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63
ABO血型鉴定错误原因分析与质量控制方法目的总结探讨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
方法对226例健康体检人群玻片法和试管法同时进行ABO血型鉴定。
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是完全相符,除AB 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外,其他血型(A型、B型、O型)的人數存在一定差异。
结论在血型鉴定中,如果出现正反定型结果不相符时,应找到对血型鉴定造成影响的因素,针对因素,采取措施。
标签:血型鉴定;影响因素;质量控制红细胞的两大血型抗原抗体系统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这两大系统在临床输血和遗传学研究上的意义非常重要[1]。
血型鉴定正确与否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前提。
生理盐水凝集法是临床最常用ABO血型鉴定方法,有玻片法和试管法两种方法。
本文主要对ABO血型鉴定中最常见出现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及质量控制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6月我院226例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年龄20~28岁,平均年龄(24.3±3.7)岁。
所有研究对象均无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和血液疾病。
1.2标本采集抽取EDTA抗凝血后在2h内完成血型鉴定操作。
1.3血型试剂采用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提供的ABO血型反定型用红细胞试剂盒;抗A、抗B血型鉴定单克隆抗体购置于长春博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
1.4鉴定方法严格按照相关步骤方法进行操作。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关数据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频数和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两种方法对226名健康体检患者的血型检测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其中O型人数占比率最多,B型、A型人数次之,AB血型人数占比率最少。
除AB型血型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外,其他血型(A型血型,B型血型,AB型血型)的人数存在一定的差异。
3 讨论3.1红细胞方面的原因①血型检测时,因患者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使反应不明显,误判为阴性反应。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和凝集减弱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刘玉敏;张韦;邵晓琳
【期刊名称】《滨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45)4
【摘要】ABO血型的表型是由正反定型两者决定的,正定型检测红细胞抗原,反定型检测血清或血浆中抗体。
正反方向ABO血型抗原和抗体的同时检测才能完成ABO血型的定型[1]。
对于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标本应当查找分析原因,加以解决。
导致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有技术问题和献血者红细胞或血浆本身问题。
虽然献血者均是健康个体,但部分献血者因输血史、妊娠史及其他原因导致血浆中产生不规则抗体,自身红细胞抗原或血浆抗体减弱,天然抗体的存在以及冷凝集等而致血型定型困难。
【总页数】3页(P318-320)
【作者】刘玉敏;张韦;邵晓琳
【作者单位】滨州市中心血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6
【相关文献】
1.微柱凝胶法检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2.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3.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4.阿
克苏地区无偿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5.全自动血型仪检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分析及处理策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BO血型鉴定中正反不符的原因以及输血策略分析李文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ABO血型系统是在给予患者器官移植及输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常用系统,保证临床给予患者安全有效输血的最基本原则及前提,就是要确定供血者跟受供血者间的ABO血型是否一致[1]。
假如二者中任何一方发生ABO血型鉴定错误,给予患者输注了不一致的血液,就会导致患者产生严重输血反应,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临床血型鉴定过程中出现ABO正反不符的情况时,准确迅速的分析影响原因并根据影响原因及时调整输血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对患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应该引起相关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共同重视[2]。
我院此次对影响患者出现ABO血型鉴定正反不符的原因及输血策略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我院在ABO血型鉴定正反不符的住院患者67例。
67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32例,年龄35~51岁,平均(46.5±1.6)岁。
纳入标准:①经血型鉴定ABO正反不符;②年龄1~91岁;③患者或患者家属均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接受血型不同肾脏移植手术;②患者近期接受ABO血型不同血液输注(如:血浆置换);③精神异常、不愿配合研究者。
1.2方法:①试剂及仪器:血型定型试剂、抗人球蛋白试剂、红细胞试剂盒等全部由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ABO血型抗原检测卡(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离心机(长春博研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血型卡孵育器(长春博研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血清离心机[贝索企业(中国)销售公司,武汉金宏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②方法:重新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重新对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确认鉴定过程中所用试剂的使用期限,对鉴定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及规定进行反复熟悉,充分的了解离心机的有关基本参数,如时间、速度、离心力等,确认相关使用器材是否被污染。
ABO血型鉴定正反不一致的原因及处理流程发表时间:2013-05-24T10:53:03.9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4期供稿作者:胡文秀[导读] 反定型: 3%-5%的标准红细胞悬液购买于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胡文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检验科 010030)【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203-01【摘要】目的探讨ABO血型鉴定正反不一致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方法我院输血科2006年-2010年发现了63例ABO血型鉴定正反不一致的患者,对其正反定型不一致血液样本通过采用消除红细胞自凝、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查、A1抗原检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试验、唾液血型物质的检测等方法找出原因,正确鉴定血型,最终总结原因及对策。
结果红细胞因素造成的ABO正反定型不符11例,抗体因素造成的9例,红细胞和抗体混合因素造成的43例。
结论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无法定型的血液样本,应根据血清学试验并结合临床资料以正确鉴定ABO血型,以保证输血安全。
【关键词】 ABO血型正反不一致原因解决方法ABO血型鉴定,即指ABH血型抗原的检测。
输血时若血型不符会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引起血管阻塞和血管内大量溶血,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在输血前必须作血型鉴定。
ABO血型正反定型一致是ABO血型鉴定关键所在,出现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原因可能是检验技术错误或是被鉴定者自身ABO血型抗原或抗体存在问题[1]。
笔者将我院输血科2006年-2010年发现的63例ABO血型鉴定正反不一致的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输血科2006年-2010年发现了63例ABO血型鉴定正反不一致的患者,年龄1-76岁,男性36例,女性27例。
1.2试剂正定型: 抗-A、抗-B、抗-AB和抗-H 单克隆标准血清购买于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特异性、亲和力及效价均符合国家标准。
ABO疑难定型一、ABO疑难血型鉴定的方法(一)正反定型:正定型:-A, -B,-AB, -H, -A1反定型:Ac, Bc, Oc, 自身对照1. ABO正定型中各种试剂用途疑难定型中正定型用抗血清抗-A及抗-B抗-AB:确认弱A和弱B抗原,与弱A及弱 B抗原亲和力强,会产生强反应抗-H:用于检查亚型及孟买型, A亚型红细胞上的H抗原多于正常A型抗-A1: 用于A亚型(如A2, A3)检测2. H抗原在红细胞上的分布3. ABO反定型中各种试剂的用途反定型中试剂红细胞的意义A及B细胞: 确认抗-A或抗-B抗体O型红细胞:检查是否存在ABO系统以外抗体干扰ABO反定型自身对照: 用于确认正反定型结果的有效性,排除自身抗体对定型的干扰(如冷凝集等) A2细胞: 用于亚型的鉴定, 尤其是在怀疑是A亚型且又存在抗-A1抗体的情况下(二)型物质测定型物质准备:1~2ml唾液,沸水煮10分钟,离心后得到的上清。
标清的调制:标清用盐水稀释至其效价为1:16中和:将0.5ml型物质与调制后的标清0.5ml等体积混合,室温放置30分钟检测:用Ac检测中和后的抗-A, Bc检测中和后的抗-B.结果判断:如果抗-A被中和,则被检者为A型,如果抗-B被中和,则被检者为B型。
(三)吸收放散吸收用RBC:盐水洗涤5次的被检者压积RBC 1ml。
吸收用的标准血清将压积RBC和标清按等体积比例混合,在相应的温度条件下(4℃)孵育1小时,每隔15分钟混匀一次用盐水洗涤孵育后的细胞6次,得到压积RBC,加入等量盐水。
56℃水浴震荡10分钟,离心获得上清即为放散液。
用标准试剂红细胞检测放散液。
(四)O型筛选红细胞的应用抗原组成:三组合细胞,要求必须具备全部的Rh因子I: O型R1R1(CDe/CDe); II:O型 R2R2(cDE/cDE); III: O型rr(cde/cde)用途: 用于受血者、献血员及孕产妇等的ABO系统以外不规则抗体的筛选目的: 在配血之前,有针对性、按比例的去寻找与带有抗体的病人相配合的血(五)自家冷凝集血样的ABO定型正定型用红细胞的准备:血样采集后,立即离心,获得压积红细胞用37℃温盐水洗涤红细胞45℃热放散3分钟巯基试剂处理: 破坏IgM抗体自家冷凝集血样的ABO定型反定型用血浆或血清的准备血样采集后放置4℃冰箱静置24小时,使红细胞充分吸收自身冷凝集抗体用自身红细胞吸收去除自身冷抗体用O型红细胞吸收去除ABO系统以外的非特异性及特异性抗体(六)获得性B1. 获得性B及多凝集现象获得性B:肠紊乱及感染病人, 细菌酶影响A抗原的受体肠内壁通透性增加,而后细菌多糖吸附在红细胞表面多凝集现象:异常或变形的RBC被所有正常人的血清凝集(微生物酶作用暴露或激活膜隐蔽受体多凝集血样中的血清不与自身反应)2. 获得性B产生的主要机理二、ABO正反定型不符的问题分析(一)ABO定型问题经常发生的情况为:1. 明显缺失应该出现的抗-A或抗-B:(1) 新生儿血样(2) 免疫缺陷、免疫紊乱(3) 前带现象(4) 血型型物质过多(5) 抗原太弱,常规方法检查不出来,相应血清中无抗体(6) 亚型,反应是混合视野2. 由于试剂被污染,或试剂中有额外抗体3. 明显多出抗原(或多出抗体)(1) 亚型,如A2型可能血清中有抗-A1(2) 自家凝集(3) 获得性B(二)引起ABO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分析1. 技术因素:(1) 试剂贮存不当(2) 使用技术错误(3) 使用错误的试剂(4) 使用污染或失效的试剂(5) 离心速度不当2. 存在IgM性质的自家冷抗体由于自家冷抗体(冷凝集病,CHD)而导致自家溶血的病人,在低于37℃时血细胞自发凝集,影响正反定型。
献血者ABO血型正反鉴定不一致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的ABO血型正反鉴定不一致的原因。
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对本站2011年1月~2012年12月新乡地区无偿献血者的28例正反不符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 28例血型鉴定不一致的献血者,经过检测,5例正反一致,23例正反不一致,分别为:抗体减弱5例,冷凝集8例,ABO以外抗体导致6例,亚型4例。
结论:分析血型鉴定不一致的原因,通过针对性试验来鉴定献血者血型,正确鉴定献血者血型,保证临床输血患者安全有效。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原因分析献血者ABO血型鉴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患者输血的安全。
无偿献血者出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常受献血者的年龄、性别、输血史和妊娠史、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分析原因确保血型鉴定的准确性,本站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新乡地区无偿献血者的28例正反不符标本,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2011年1月~2012年12月新乡地区无偿献血者101114名,检验科血型检测正反定型不符者送交血型室进行鉴定,其中正反定型相符5例,正反定型不一致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18~55周岁。
1.2 试剂抗A、抗B试剂由北京金豪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抗A1、抗AB、抗H、抗球蛋白试剂(抗IgG+C3d)均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ABO试剂红细胞、抗体筛选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检卡由长春博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以上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离心机(日本久保田KA-2200型)。
1.3 方法采用试管法正反定型对28例无偿献血者正反不符标本进行检测,同时对送检样管血袋上的血辫血样重新规范化检测ABO正反定型,排除人为因素。
根据献血者详细资料,电话咨询本人有无输血史、妊娠史、药物史等,分析可能导致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
ABO血型鉴定、抗体筛选、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血型物质检测,自身对照等参照文献[1]操作。
ABO血型鉴定正反向定型不符的原因与分析【摘要】目的分析ABO血型正反向定型不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应用正反向定型、唾液血型物质测定试验及吸收放散试验,检测16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
分析其原因,并正确分型。
结果本组16例出现正反向定型不符。
其中冷抗体6例,血浆异常3例,ABO亚型3例,抗原或抗体减弱2例,人为操作因素和试剂因素2例。
结论对ABO血型正反向定型不符,无法定型的血液样本,可针对原因,采取多种方法,正确鉴定ABO血型。
【关键词】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原因;解决方法正确的血型鉴定,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和抢救生命的重要工作。
输血前必须检查血型,选择血型相同的供血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完全相合才能输血[1]。
但在临床血型鉴定时,也会遇到正反向定型不符等情况,给临床输血带来隐患,2008年8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共接受各科申请血型鉴定2380例,其中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16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血型鉴定对象:2380例血型鉴定者,均为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10月间住院患者;其中男1630例,女750例;年龄1.6~86岁,平均58.6岁;正反向定型不符16例。
1.2 方法1.2.1 试剂来源正定型单克隆抗A、抗B、抗AB试剂由长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
反定型标准红细胞A、B、O有上海血液研究所提供。
1.2.2 鉴定方法①血型正反定型:玻片法和试管法;②唾液血型物质的检测:检测分泌型者唾液中的血型物质,并结合临床病史、用药史、输血史等为血型鉴定提供依据;③ABO亚型鉴定及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鉴定试验等均按照文献操作[2]。
2 结果本组血型鉴定者2380例,其中16例出现正反向定型不符。
经过对16例血液样本各种方法的综合检查,其中冷抗体6例,血浆异常3例,ABO亚型3例,抗原或抗体减弱2例,人为操作因素和试剂因素2例。
3 讨论3.1 血型鉴定的意义随着现代工业、交通的发达,很多肿瘤、创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外科手术,器官移植,创伤急救等均需要进行治疗性输血。
A BO 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时的解决策略探讨朱帮强;张循善;卞茂红【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2(000)017【摘要】目的研究患者 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并对解决策略进行探讨。
方法对34例正、反定型不一致标本采用试管法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ABO 血型正、反定型试验;对红细胞自凝的标本用2-巯基乙醇处理后再行正定型试验;对患者血清进行抗体筛选试验和抗体特异性鉴定试验,根据抗体鉴定结果选用试剂红细胞行反定型试验;经以上处理后正、反定型仍不一致者则对标本红细胞进行吸收放散试验以确定 ABO 血型。
结果34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结果为:冷凝集9例,抗体丢失或减弱8例,红细胞抗原减弱7例,红细胞自凝4例, ABO 血型亚型2例,抗-E 抗体2例,非特异性抗体1例,获得性“类B”1例。
结论当患者标本出现 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时,应根据可能的原因采取科学策略进行相关确认试验,以便快速准确地鉴定出 ABO 血型,从而保证患者输血安全。
【总页数】2页(P2209-2210)【作者】朱帮强;张循善;卞茂红【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23002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24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受血者的血型血清学分析 [J], 何怡2.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受血者的血型血清学探析 [J], 胡雄燕3.ABO血型鉴定中正反定型不一致时的分析与探讨 [J], 范瑾;张珏4.ABO血型抗体减弱导致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J], 张筠5.低离子溶液法在0~6个月婴儿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时的应用 [J], 张克俊;徐恩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一致常见的原因准确鉴定血型对于临床输血、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一致才能报告正确的血型,导致正反定型不一致常见的原因如下:1、技术因素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试剂的贮存条件不当、使用技术的错误、试剂选择的失误、试剂的污染或失效以及离心速度的不恰当等,都可能影响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若试剂未按照要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储存,可能会使其活性降低或失效,从而无法准确识别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
2、存在IgM 性质的自身冷抗体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特定生理状态下,患者体内可能产生这种抗体。
当环境温度低于37°C 时,血细胞会自发凝集,干扰血型鉴定的正常流程。
对于此类情况,通常需要采用特殊的处理方法,如使用特定试剂处理细胞及血清,或者在37°C 的条件下进行血清的反定型,并以O型红细胞作为对照。
3、抗原表达弱或缺失在白血病、双胞胎以及某些基因变异的情况下,A、B 抗原的表达可能会被抑制,导致与相应抗体反应不明显。
此外,若A、B 抗原表达过于微弱,即使存在抗原,也可能无法与抗-A 或抗-B 试剂产生有效的反应,而血清中也可能检测不到相应的抗体。
4、血型亚型的存在例如A2型,其血清中可能存在抗-A1,从而在反应中呈现混合视野。
5、自身凝集现象红细胞表面存在致敏的自身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这会导致正定型时出现非特异性凝集。
同时,血清中存在的自身抗体也会对反定型造成干扰。
6、获得性B 抗原的出现某些疾病或药物的影响可能导致红细胞表面获得性地表达B 抗原,从而使血型鉴定结果出现偏差。
综上所述,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技术操作、自身抗体、抗原表达、亚型等多个方面。
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因素,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和分析,如吸收放散试验、血型基因检测等,准确鉴定血型,确保输血安全有效。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和处理办法探讨
李明强;杨晓明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
【年(卷),期】2014(000)017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常见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和处理办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输血科鉴定时出现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资料共计60例。
结果:临床上常见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主要包括冷自身抗体、血浆成分异常和同种抗体等。
而冷自身抗体是导致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主要原因(共计32例,占53.5%),不同原因所致疾病类型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在临床实验出现ABO正反定型不一致时,应做好记录,查找原因,排除技术性错误,必要时加做一些血清学试验,准确及时判定ABO血型,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李明强;杨晓明
【作者单位】三明市第二医院,福建省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输血科,福建
三明 365000;三明市第二医院,福建省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输血科,福建
三明 3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7.11
【相关文献】
1.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及克服办法 [J], 张永海;李晓阳
2.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原因探讨及处理对策 [J], 邱少红;余蓉
3.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原因探讨及处理对策 [J], 邱少红;余蓉
4.33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J], 马砚敏;赵凤莲
5.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J], 李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BO血型正、反定型操作规程[目的]保证ABO血型鉴定准确,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适用范围]XXX医院输血科[职责]具有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本院输血(或备血)标本的ABO血型鉴定(但只对该单份标本负责)。
[相关文件]试剂采购、保存和使用管理程序设备采购、使用管理程序消毒与清洁管理程序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和报废管理程序紧急用血管理程序[相关记录]仪器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维护记录仪器的温度记录恒温水温箱的换水和消毒记录消毒液的配置记录清洁消毒记录试剂采购、使用记录标本交接和报废记录紧急用血记录[实验原理]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存在的凝集原决定的。
存在A凝集原的称为A型,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
而血清中还存在凝集素。
当A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B凝集原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
一般A型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B型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因此可以用标准血清中的凝集素与被测者的红细胞反应(称为正定型),用标准红细胞与被测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反应(称为反定型),以确定其ABO血型。
[仪器器械]玻璃试管、玻片、记号笔、一次性塑料滴管、显微镜、普通离心机、试管架、恒温水温箱、试剂保存冰箱、标本保存冰箱。
[试剂]抗A标准血清、抗B标准血清、A型标准红细胞、B型标准红细胞、O型标准红细胞、生理盐水。
以上试剂均为有合格证件的正品。
[标本收集与处理]1.受检者血清:采集受检者静脉血2~3ml,经1000r/min离心1分钟或室温静置1小时后取上清。
2.2~5%的受检者红细胞:采集受检者静脉血或末梢血,用生理盐水制成2~5%红细胞盐水悬液备用,制备方法见本节质量控制和注意事项。
3.标本出现中度以上溶血者,为不合格标本,不能用于检测。
[实验方法与步骤]1.ABO血型的正定型(试管法):⑴、取2支试管,分别标上抗A 和抗B ;⑵、制备待测标本2~5%的红细胞悬液(取1支试管,加入2ml 生理盐水,再加入1滴待测标本红细胞,混匀备用);⑶、在抗A 管中加入2滴抗A 标准血清,在抗B 管中加入2滴抗B 标准血清;⑷、在抗A 和抗B 管中分别加入1滴已制备好的待测标本2~5%红细胞悬液; ⑸、混匀后,立即对称放入离心机中进行1000r/min 离心1分钟,或室温静置1小时,再轻轻摇动试管,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现象,如内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
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分析黄海华【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6(029)023【摘要】目的:分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总结经验。
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月,医院出现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44例,采用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吸收放射实验、唾液血血型物质鉴定等方法,参照《临床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不符合者进行自身冷凝集素试验、不规则抗体检测、血浆蛋白检测。
结果:存在自身冷抗体占50.00%(Ig M ),不规则抗体占22.73%(不规则同种免疫性抗体、不规则抗‐M抗体),自身血型抗原性减弱11.36%,自身抗体效价减弱11.36%,自身抗体、血浆蛋白异常各1例;部分患者有2种原因,或同一种原因2种表现。
结论: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较复杂,需合理应用各种鉴定方法,做好质量控制,结合患者生理、病理情况,了解不相符的原因,指导输血治疗。
【总页数】2页(P3276-3276,3286)【作者】黄海华【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高县蒙山卫生院检验科 3364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相关文献】1.浅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J], 阙朝锦2.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 [J], 黄慧;3.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 [J], 黄慧4.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J], 李森5.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220例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J], 周晔;林艳;蒋天舒;陈波;唐晓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BO血型鉴定中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ABO血型鉴定期间导致呈现出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并研究具体干预对策。
方法:将我院2017年05月~2020年01月收治的4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就正反定型不符原因进行分析,并研究具体的干预对策。
结果:针对ABO血型鉴定患者表现出正反定型不符原因进行分析,主要集中于冷自身抗体干扰、不规则冷抗体干扰以及抗体减弱几方面,对此通过研究有效干预对策给予对应干预,可获得显著干预效果。
结论:针对患者在实施ABO血型鉴定期间,需要依据患者表现型具体情况以及临床资料,合理展开血清学试验操作,以确保对于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原因能够充分了解以及掌握,并且对应完成解决方法的创建,以对血型检查安全性以及准确性做出充分保证,为患者早期确诊以及治疗方法的快速、有效研究做出充分准备。
关键词: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对策针对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临床输血安全性做出充分保证,对此积极展开ABO血型鉴定工作意义显著[1]。
具体在实施ABO血型鉴定期间,往往因为系列因素的影响最终使得患者红细胞以及血型抗体表面呈现出血型抗原变化的现象,对应表现出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现象[2]。
当前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就具体诱发原因加以充分了解以及掌握,对应完成解决办法的创建,以使得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现象获得充分减少,对患者临床诊治效果做出充分保证。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7年05月~2020年01月收治的4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女26例,男14例;年龄区间为55岁~89岁,平均为(65.25±2.35)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均能够配合完成本次实验研究;②对于沟通以及交流工作均可以顺利展开;排除标准:①实验期间呈现出强烈不配合现象;②短期内接受过其他实验研究。
1.2 方法针对此次研究主要利用贝索离心机完成,水浴恒温箱分别控制为37℃以及56℃。
对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标准操作规程的建立及探讨目的探讨通过制定ABO血型鉴定正反不符的标准操作规程,为输血科检验人员提供指导,在遇到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时提供一个简单有效的处理办法。
方法对我院2013年~2015年间遇到的19例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通过疑难血型SOP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19例ABO血型正反不符均得到解决,患者得以顺利输上血液。
其中9例因冷凝集效价较高所致,6例因抗体减弱所致,3例因不规则抗体的检出所致,1例因血浆蛋白异常干扰所致。
结论冷凝集素、抗体减弱及不规则抗体的出现都是导致ABO血型鉴定正反不符的常见原因之一,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检测方法,制定一个疑难血型的标准操作规程,能有效缩短检测时间,有利于血型的正确定型,以便选择合适的血液,保障输血的及时性和安全性。
标签:ABO血型鉴定正反不符;疑难血型标准操作规程输血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正确鉴定血型则是临床安全输血的重要前提,造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很多,本科室就2013年~2015年间发现的的19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做回顾性分析,探讨制定一个标准的鉴定疑难血型的操作规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选取我院2013年~2015年间住院患者中检出的19例ABO血型鉴定正反不符病例,年龄从25~70岁不等,内科患者15例,外科患者4例。
1.2试剂来源ABO红细胞试剂和抗A、抗B血清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抗筛试剂由长春博德公司提供,微柱凝胶卡由长春博讯公司提供。
1.3试验方法按照《临床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中制定的血型血清学操作规程进行操作[1],采用盐水试管法、微柱凝胶法两种方法进行。
1.4 ABO血型鉴定正反不符SOP操作规程1.4.1 第一步核对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科室、住院号、血样编号等信息,确认无误。
1.4.2 第二步了解病史:查看患者年龄、妊娠史、输血史等信息,以及临床诊断、输血目的、血红蛋白量等,初步考虑血型鉴定正反不符是否与年龄、妊娠及疾病有关,如某些白血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引起ABO血型鉴定正反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