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栀子提取方法的比较和工艺条件优化
- 格式:pdf
- 大小:126.35 KB
- 文档页数:2
正交试验优化栀子的不同炮制工艺刘玲;鲍家科【摘要】[目的]优选炮制栀子的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浸出物、栀子苷含量测定结果为基础,经加权平均计算所得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考察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炒栀子的炮制工艺的影响;以浸出物、栀子苷含量和炮制品色泽评判为基础,经加权平均计算所得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考察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焦栀子炮制工艺的影响;以浸出物、栀子苷含量测定结果为基础,经加权平均计算所得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考察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和姜汁浓度对姜栀子的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于炒栀子的质量均有显著性影响;炒制温度对于焦栀子的质量有极显著性影响,炒制时间对其有显著性影响;炒制温度对姜栀子的质量有显著性影响,姜汁浓度对其有极显著性影响.炒栀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炒制温度150℃、炒制时间15 min;焦栀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炒制温度200℃、炒制时间10 min;姜栀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姜汁浓度0.24 g/m1、炒制温度150℃、炒制时间10 min.[结论]该研究为栀子炮制的标准化操作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24【总页数】4页(P8153-8155,8158)【关键词】栀子;炮制工艺;正交试验;栀子苷【作者】刘玲;鲍家科【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4;贵州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贵州贵阳5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栀子是茜草科植物山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
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取,除去果梗和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1]。
苦寒、无毒,入心、肝、肺、胃经,能清热泻火凉血,临床用于急黄疸型肝炎、止血、扭挫伤等疾病。
现代研究发现,栀子属植物含有许多的化学成分,国内外所公认的重要栀子有效成分为环烯醚萜类物质。
响应面法优化栀子中总多酚、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黄潇;刘婧;彭水梅;刘德鸿;付小梅;裴建国;吴志瑰【期刊名称】《中国药房》【年(卷),期】2017(028)028【摘要】目的:优化栀子中总多酚、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Plackett-burman(PB)设计筛选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药材粒径、提取时间、提取温度5个因素中对栀子总多酚、总黄酮提取的关键影响因素,再采用星点设计结合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中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栀子总多酚的最优提取条件为40%乙醇、药材粒径0.20 mm、提取温度60℃、液料比20倍、提取时间20 min;总黄酮的最优提取条件为40%乙醇、药材粒径0.20 mm、提取温度30℃、液料比20倍、提取时间20 min.验证试验中栀子总多酚、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1.70%(RSD=1.43%,n=3)、3.23%(RSD=3.72%,n=3),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80%、8.75%.结论:采用基于PB和星点设计的响应面法优化栀子总多酚、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简便、合理、可行,本方法可为其工业化提取提供参考.%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total polyphenol and total flavonoid in Gardenia jasminoi-des. METHODS:Plackett-burman(PB)design was used to select the ethanol volume fraction,liquid-solid ratio,particle size,ex-traction time and extraction temperature to determine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extraction of total polyphenol and total flavonoids in G. jasminoides. Then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CCD) was combined with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and verification test was conducted. RESULTS:The optimal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total polyphenol were 40% etha-nol,particle size of 0.20 mm,extraction temperature of 60 ℃,liquid-solid ratio of 20,and extraction time of 20 min;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total flavonoids were 40% ethanol,particle size of 0.20 mm,extraction temperature of 30 ℃,liquid-solid ratio of 20,and extraction time of 20 min. In verification test,the contents of total polyphenol and total flavonoids in G. jasminoi-des were 1.70%(RSD=1.43%,n=3),3.23%(RSD=3.72%,n=3),with relative error of 1.80%,8.75% with predicted val-ues,respectively. CONCLUSIONS: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based on PB and CCD is simple,reasonable and feasible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total polyphenol and total flavonoids in G. jasminoides. The metho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its industrial extraction.【总页数】5页(P3964-3968)【作者】黄潇;刘婧;彭水梅;刘德鸿;付小梅;裴建国;吴志瑰【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 3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相关文献】1.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砂生槐子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J], 胡春晖;张发斌2.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枇杷叶总多酚闪式提取工艺 [J], 张云; 杨晨; 黄金秋; 徐秀泉3.响应面法优化紫叶李皮中总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抗炎活性 [J], 高剑; 孙焕然; 国洪宾; 陈保华; 周程艳4.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余甘子总多酚超声提取工艺 [J], 林长彬;赵旭珠;李晚谊;于丽娟;陈建;李宏;夏陈;邓俊琳;李智敏5.响应面法优化地稔总多酚的提取工艺 [J], 黄晓;陈滕;吴登莉;孙毕;李宝仙;周艳;钱松;麻秀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栀子药材提取工艺的优选
乔丹;薄显辉;张道旭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
【年(卷),期】2002(015)004
【摘要】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
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在中成药制剂的处方中,栀子的使用频率较高。
本工作以栀子药材为研究对象,以其主要成分栀子甙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栀子提取工艺进行系统研究,为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提供实验依据。
【总页数】2页(P269-270)
【作者】乔丹;薄显辉;张道旭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总医院,154100;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总医院,154100;哈药集团制药六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栀子有效成分半仿生-纤维素酶提取工艺 [J], 杨光义;刘襄艳;叶方;黄良永;杜士明
2.HPLC优选栀子-大黄药对的提取工艺研究 [J], 邵欣;樊玮玲;温素素;黄雄
3.正交试验法优选栀子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J], 刘钢;张平;夏泉;程钢
4.正交实验优选栀子苷的提取工艺 [J], 田桦;程开;卓越
5.Box-Behnken效应曲面法优选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提取工艺 [J], 雷敬卫;王艳慧;龚海燕;谢彩侠;梁献葵;唐维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栀子黄色素提取工艺及品质评价付满玲; 周科; 刘珉甬; 李亚玲【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9(028)021【总页数】3页(P32-34)【关键词】栀子黄色素; 提取工艺; 色价; OD值; 品质评价【作者】付满玲; 周科; 刘珉甬; 李亚玲【作者单位】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器械研发实验室四川泸州 646000; 四川众鼎中药发展有限公司四川泸州 646000; 泸州岷宏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泸州 646000;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四川泸州 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栀子是茜草科(Rubiaceae)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护肝、利胆、降压等多种药理作用,是我国传统中药,在我国四川等地广泛分布。
栀子黄色素是从栀子中提取的一种优良水溶性天然色素,属类胡萝卜素,其在栀子成熟果实的含量为3%~8%[1]。
栀子黄色素主要成分是藏花素,其着色自然;具有具有清热去火、利胆护肝、降低胆固醇等功效[2];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因此它是一种集着色、营养和保健等功能为一体的天然色素,在医药和食品行业中具有广泛应用[3]。
栀子黄色素粗品在保藏或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褪色或绿变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色素中存在大量的栀子苷,其在葡萄糖酶或蛋白酶的作用下与氨基酸反应生成栀子蓝色素,从而导致栀子黄色素绿变现象的发生,由此限制了栀子黄色素产品的广泛应用[4]。
因此,研究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和纯化工艺对于提高栀子黄色素的品质,以及实现栀子黄色素的高效优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1.1 药材栀子由四川众鼎中药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经西南医科大学税丕先教授鉴定为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成熟果实。
1.2 试剂 HPD-100A大孔树脂:安徽三星树脂科技有限公司。
1.3 仪器 RE52CS-1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SP-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栀子及其有效成份药理学研究日趋深入,为了更好地利用栀子,本试验对栀子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期望找到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得率高的提取方法。
本实验是比较水提酸沉法与醇提酸沉法的优缺点,利用水提酸沉法(煎煮法)提取栀子苷的收率低,生产周期长,因此证明醇提法的无论从干浸膏的出膏率还是从栀子苷的得率、含量和颜色看均优于水煮醇沉法。
找到最适乙醇浓度,使其提取率提高。
栀子(Fructus gardeniae)是茜草科植物栀子(C.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它的形状呈尖长椭圆形,外表皮有五棱、七棱、九棱等。
栀子分为山栀子和水栀子,我国的栀子产地分布在浙江、江西、福建、安徽、湖南、台湾等地。
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作用,在中医临床中治疗高血压病、扭挫伤、糖尿病、高热黄疸、小便短赤等症。
栀子果实主要含有黄酮类、环烯醚萜类、环烯醚酮类、有机酸酯类等化合物,还含有果胶、多糖、挥发油等成分。
我国从20世纪6o年代开始从事栀子果实中分离有效成分的研究,目前已经能够从中提取栀子色素、栀子苷、熊果酸、果胶等有效成分。
为了加快我国对栀子分离产品的产业化研究,提高栀子的综合利用率,了解和掌握栀子果实的开发研究现状十分必要。
本文介绍了以栀子果实为原料分离提取栀子黄色素、栀子蓝色素、栀子苷、栀子多糖、熊果酸和果胶等产品最新研究开发现状,展望了今后国内栀子开发利用的前景,并为今后开发研究栀子提出了建议。
栀子苷是一种值得重视的丰产易得天然产物,我们以其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拟单萜生物碱,部分目标产物经活性筛选发现有抗菌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有学者采用相似方法制备了栀子苷元与石碱碱甲的还原胺化产物。
栀子苷本身由于是单萜环烯醚苷,葡萄糖的存在使得分子比较稳定,但它含多个官能团使其直接结构改造很困难,特别是它有5个羟基,化学反应的选择性很难保证,因此把葡萄糖酶解掉得到栀子化合物3由栀子苷元经硼氢化钠还原而得,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性好,缺点是产率太低。
中药提取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研究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和丰富的药用资源。
中药的主要特点是多成分、多效应、多靶点,因此中药的提取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对于发挥其药效和确保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中药提取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中药提取工艺优化是指在保持中药有效成分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提取工艺的各个参数,达到提取效果最佳化的目的。
合理的提取工艺可以充分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提高提取率和药效,使中药的疗效更加明显。
而不合理的提取工艺可能导致中药的有效成分流失或者被破坏,降低中药的药效。
因此,中药提取工艺优化是中药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中药提取工艺优化中,关键参数包括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时间和温度、提取剂量等。
提取溶剂的选择是中药提取工艺优化中最基础的一步。
根据中药的性质和所需提取的化学成分,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提高提取效果。
此外,提取时间和温度也是影响中药提取效果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提取时间可以保证中药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提高提取率。
温度的选择则要根据中药的性质进行调节,一般情况下,较高的温度有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另外,提取剂量也会对提取效果产生影响,过低的提取剂量会导致提取效果不理想,过高则可能引起中药提取液的浓度过高,影响后续的工艺操作。
除了提取工艺优化,中药的质量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中药的有效成分种类多、含量复杂,对其质量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中药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是准确、可靠、快速。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含量测定、指纹图谱分析和理化性质检测。
含量测定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步骤之一。
通过测定中药中各种药用成分的含量,可以判断中药的质量优劣。
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动态微分光度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定量各种药用成分,掌握中药的含量分布情况。
指纹图谱分析是一种常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指纹图谱是根据中药中多个化学成分共有的特征峰进行分析和比较的一种方法。
栀子油提取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栀子油是从栀子种子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植物油,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因此在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栀子油的提取工艺研究可以为其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以促进栀子产业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和分析,探讨栀子油提取工艺的可行性,包括提取方法、提取条件、提取设备等方面,为栀子油的生产提供依据。
三、研究方法1. 栀子油提取方法的探讨栀子油的提取方法包括冷压法、溶剂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我们将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率、提取时间、成本等指标,选取合适的提取方法。
2. 栀子油提取条件的优化对于不同的提取方法,我们将通过实验,优化提取的温度、时间、料液比等条件,以达到最佳的提取效果。
3. 栀子油提取设备的选择栀子油的提取设备包括冷压机、溶剂提取设备、超临界流体提取设备等。
我们将比较不同设备的特点和成本,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栀子油的提取。
四、研究内容1. 栀子油提取方法的比较我们将选取冷压法、溶剂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进行对比实验,比较各种方法的提取率、提取时间、成本等指标。
2. 栀子油提取条件的优化对于选取的提取方法,我们将通过正交实验等方法,优化提取的温度、时间、料液比等条件,以达到最佳的提取效果。
3. 栀子油提取设备的选择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比较不同的提取设备,并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栀子油的提取。
五、研究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将得出栀子油提取方法的最佳选择,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选择合适的提取设备,为栀子油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还将总结提取工艺的经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栀子油的产业化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通过本次研究,还可以促进栀子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总之,本研究旨在探讨栀子油提取工艺的可行性,通过实验和分析,为栀子油的生产提供依据,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栀子黄色素浸提工艺参数的优化作者:罗义发田妍基周三女潘斌施满容刘丽清来源:《食品界》2020年第09期摘要:本试验研究了以闽东福鼎的栀子为原料,探讨常规乙醇浸提和超声辅助浸提对栀子黄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超声辅助浸提所得到的栀子黄色素提取液的OD值指标优于常规乙醇浸提,其中,浸提温度40℃、液固比5∶1、浸提时间50min、乙醇濃度60%、超声功率60%的超声辅助浸提法,因有利于节省时间、能源和成本,为最优提取方法。
关键词:栀子;栀子黄色素;常规乙醇浸提;超声辅助提取栀子黄色素是从栀子的果实中提取的天然色素,是一种橙色、极易溶于水的粉末,其主要成分是类胡萝卜素类的藏花素和藏花酸。
从栀子果实中提取分离出栀子黄色素的浸提法中,采取传统的水提法提取的效率很低,而且提取物中含有很多的多糖类物质,所以经常需加入甲醇、乙醇、丙酮等溶剂来强化提取,相应的提取方法有水提法、醇提法、微波法、超声波法、膜分离技术等。
本研究以闽东福鼎的栀子为原料,采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探讨常规溶剂浸提和超声辅助浸提对栀子黄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旨在开发低成本、无环境污染的栀子黄色素提取新工艺,为栀子黄色素的制备和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和生产指导。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及试剂供试材料采自福建省福鼎市贯岭乡栀子栽培基地,选择大小均匀、色泽一致、无病虫、无损伤的健康栀子果实,果实粉碎后,在干燥条件下保存备用。
乙醇为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UV-17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岛津仪器(苏州)有限公司);XMTE-8112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S22H超声波清洗机(致微(厦门)仪器有限公司);BS210S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HR2827飞利浦搅拌机(飞利浦家庭电器有限公司);Neofuge13R高速冷冻离心机(上海力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1.3.1 栀子黄色素乙醇浸提工艺参数优化在单因素预试验的基础上,取1g的栀子粉,根据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研究浸提温度(A)、乙醇浓度(B)、液固比(C)、提取时间(D)等浸提条件对栀子黄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试验因素和水平的设计见表1。
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的优化涂华;陈碧琼;周锡兰【摘要】为获得高品质的栀子黄色素,采用微波辅助法,并通过比较5种大孔树脂(AB-8,HPD-100A,D101,HPD-80,X-5)的纯化条件和效果,对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其产品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组合为A2B1C1D3,即提取功率600 W,乙醇浓度30%,提取时间3 min,料液比1∶8,此条件下产品的色价为81.66,OD值为1.25;经纯化试验,HPD-100A型大孔树脂适宜纯化栀子黄色素,精制后得到的产品质量较高,色价达489,OD值为0.27.%For getting high quality gardenia yellow,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of gardenia yellow was optimized through comparing the purification effects of five kinds of macroporous resins(AR-8, HPD-100A, D101 , HPD-80 and X-5) by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combination was A2 B1 C1 D3, extraction power 600 W, ethanol concentration 30%, extraction time 3 min, solid-liquid ratio 1:8.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color value and OD value were 81. 66 and 1. 25 respectively. The purification test showed that the macroporous resin HPD-100A was suitable for purifying gardenia yellow for its high color value(489) and OD value(0. 27).【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07【总页数】3页(P192-194)【关键词】微波辅助法;栀子黄色素;大孔树脂;纯化工艺【作者】涂华;陈碧琼;周锡兰【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四川泸州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5.99栀子黄色素作为一种稀有的水溶性天然食用色素,主要成分为藏花素和藏花酸,提取于黄栀子果实。
正交试验法优化栀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宫江宁;高川【期刊名称】《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5)003【摘要】为了研究栀子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利用正交实验对栀子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以栀子多糖提取率为指标,优化最佳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各实验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栀子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5h,采用此工艺条件提取多糖提取率为3.12%.%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gardenia polysaccharide was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design.The experimental factors and levels were selected by single factor test.The design of four factors and three levels orthogonal test was determined on the base of single factor test.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was optimized by using the extraction rate of Gardenia polysaccharide as index.Results and conclusion: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rder was extraction times > liquid to material ratio > ultrasonic time.The best process conditions was 3 times for extraction time,liquid to material ratio was 1:30 (g/mL),and ultrasonic time was 3.5 h.The extraction rate was 3.12% by using this best process conditions to extract polysaccharides from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总页数】4页(P103-106)【作者】宫江宁;高川【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9.12【相关文献】1.正交试验法优化铁皮石斛多糖的高效高压差低温连续式提取工艺 [J], 宋力飞;刘常青;马志鹏;王旭龙;罗俊;容永赐;李伟杰2.正交试验法优化板蓝根多糖的提取工艺 [J], 陈璐;白娜娜;郑立颖;李欠3.正交试验法优化升麻粗多糖的提取工艺 [J], 牟莹莹4.正交试验法优化菱角多糖提取工艺 [J], 李娇;刘悦;刘德江;张皓;孙宏莱;程海涛5.正交试验法优化菱角多糖提取工艺 [J], 李娇;刘悦;刘德江;张皓;孙宏莱;程海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栀子中栀子苷的提取综述骆诗坛、周远祥、付永凤、孙优兰摘要:现在栀子及其有效成份药理学研究逐渐深入,为了更好的利用栀子,本文将对栀子中的有效成分栀子苷的提取进行综述,栀子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理作用的常用传统中药,在中医临床上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在医药上作抑菌剂及清热解毒剂,具有消热解烦、凉血止血功效,栀子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达100多种,到目前为止,已从栀子属植物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有环烯醚萜类、黄酮类、有机酸酯类、多糖类、醛类、醇类、长链烷烃类等,虽然栀子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但目前对栀子的利用主要是从栀子中提取栀子黄色素和栀子苷[1],]本文最主要是对栀子中栀子苷的提取研究,并从栀子的化学成分研究、分离提取、工艺研究、生物活性及相关应用来对栀子综述。
关键字:化学成分、分离提取、工艺研究、鉴定、应用一、化学成分研究1.栀子苷类栀子中含有大量的栀子苷,具有抗炎,解热、利胆和倾泻等作用,栀子的种类也比较多,通过多次试验,得出了果实、果仁、果皮中栀子苷的含量比例,特别以水栀子和山栀子为代表。
水栀子依次为5.218%、6.536%、3.429%,二山栀子依次为5.023%、5.622%、3.246%。
以及其他实验表明,果仁中的栀子苷的含量至最高的[2],所以做实验也建议去栀子的果仁来做实验,2.环烯醚萜类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栀子中含量较多的一类化学成分,主要有:环烯醚萜苷类、环烯醚萜烷类、裂环烯醚萜苷类和环烯醚萜二缩醛酯类等4种类型。
该类化合物存在多样性,Chen 等[3] 从栀子干燥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出8 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研究发现是由其基础骨架经羟基化、环氧化及由莽草酸途径得到的芳香酸酯化造成的。
3.黄酮类任强等[4]从栀子的干燥果实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了5-羟基-7,3c,4c,5c-四甲氧基黄酮(5-hydroxy-7,3c,4c,5c-tetramethoxy-flavone)。
中国药物警戒第8卷第3期2011年3月March,2011,Vol.8,No.3栀子为为双子叶茜草科植物山栀(Gardeniajasminoides Ellis )的干燥成熟果实,栀子性苦寒,无毒,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1]。
栀子中主要有效成分为多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而栀子苷(geniposide )是栀子中环烯醚萜苷的主要成分[2]。
栀子苷具有消炎、解热、利胆、护肝、抗肿瘤等作用[3-5],是一种很好的天然药物;由于其安全、无毒副作用,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农业与生物制品方面。
目前提取栀子苷的方法主要有水提取法[6]、醇回流提取法[7]、醇渗漉提取法[8]等,这些传统的提取法通常存在溶剂消耗量大、提取时间长、提取率低等缺点。
超声波提取法省时、高效,有助于缩短提取周期,提高效率。
本文旨在通过考查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液固比等工艺参数,采用Box-Behnken 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用Design-Expert 7.1.3软件进行数据拟合,优化超声波提取栀子苷的工艺条件。
1材料与方法1.1主要材料栀子(安徽亳州药材有限公司),栀子苷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甲醇(色谱醇,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主要仪器FW100型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BT25S 型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SHZ-D (Ⅲ)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LC-10ATvp 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DCTZ-2000E 型多用途超声恒温提取机(北京弘祥隆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3试验方法1.3.1栀子苷的提取栀子果实烘干后粉碎过40目筛,准确称取3.00g 栀子粉末于反应杯中,加入乙醇溶液,超声提取一段时间后,减压抽滤,收集滤液。
1.3.2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VP-ODS 色谱柱(4.6mmi.d.×150mm ,5m ),柱温为25℃,流动相为甲醇-水作者简介:欧阳薇,女,在读硕士研究生,制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