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初三语文B卷专项训练一答案精选版

  • 格式:docx
  • 大小:51.43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届初三语文B卷专项训

练一答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B卷专项训练(一)(共50分)

命题:汪晓兰审题:余灵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夜过借园闻笛

袁枚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注】①借园:作者好友李晴江的寓所。

1.诗题为“闻笛”,诗人写月色和藕香,有何妙用?请简要分析。(2分)

诗人以视觉意象“月色”及嗅觉意象“藕香”作为陪衬烘托1分,笛声浸透了清冷的月色,红藕的幽香与笛声交织,笛声也有了香气0.5分,使笛声的意韵更加丰富动人0.5分。

2.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与袁枚的《夜过借园闻笛》都写“闻笛”,两首诗主旨一样吗?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2分)

不一样。李白诗表现思乡情0.5分,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时春风中传来的表现离情的《折杨柳》曲,触动了羁旅情怀0.5分;袁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选自《庄子·秋水》)【乙】黄帝将见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③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④。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⑤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①大隗(wěi):传说中的神名。

②具茨:山名。③涂:同“途”,路。④辞:谢绝。

⑤奚:何,什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2分)

A.秋水时.至(时节)(按照时令)

B.而轻.伯夷之义者(轻视)

C.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拜见)

D.非徒.知具茨之山(只,仅仅)

4.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俗语有这样的说法(说):听到了很多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就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考点:野语之道以为莫若谓

(2)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考点:夫为者亦奚以(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5.从甲文、乙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请说说黄帝的做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甲文:贻笑大方(或望洋兴叹);乙文:害群之马

示例:黄帝的做法让我们明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要妄自尊大,要虚心向他人请教,要时常自我反省,自我完善。

【甲】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

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乙】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见大隗,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便向牧马少年问路,说:“你知道具茨山吗?”少年回答:“是的。”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回答:“是的。”黄帝说:“真是奇怪啊,这位少年!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少年告辞,黄帝又问。少年说:“治理天下,跟牧马哪里有什么不同呢!也就是去除过分、任其自然罢了!”黄帝听了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天师”而退去。

三、名着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着阅读(4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语段选自<<傅雷家书>>,体现了平等、互相学习的父子相处方式。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三个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说得入港,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酒保听得,慌忙上来看时,见鲁提辖气愤愤地。酒保抄手道:“官人要甚东西,分付卖来。”鲁达道:“洒家要甚么!你也须认得洒家!却恁地教甚么人在间壁吱吱地哭,搅俺弟兄们吃酒。洒家须不曾少了你酒钱!”语段中“三人”除鲁达外,另两人是谁鲁达冲冠一怒做了什么事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

李忠和史进(1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1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

母亲的手

庄因

①那夜,我梦见母亲。母亲立于原野。背了落日、古道、竹里人家、炊烟、远山和大江,仰望与原野同样辽阔的天极。碧海青空中,有一只风筝如鲸,载浮载沉。母亲手中紧握住那线绕子,线绕子缠绕的是她白发丝丝啊。顷刻,大风起兮,炊烟散逝,落日没地,古道隐迹,远山坠入苍茫,而江声也淹过了母亲的话语……母亲的形象渐退了;我的视线定焦在她那一双手,那一双巨手,竟盖住了我泪眼所能见的一切。那手,是我走入这世界之门;那十指,是不周之山顶处的烛火,使我的世界无需太阳的光与热。

②母亲的手,在我有生第一次的强烈印象中,是对我施以惩罚的手。孩童挨大人骂挨大人揍是不免的,但我却怎么也想不起任何挨母亲打的片段来;连最通常的打手心打屁股都没有了虽如此,母亲的惩戒更甚于打,她有揪拧的独门绝招。我说绝招,是她揪拧同时进行——揪起而痛拧之。揪或拧,许是中国母亲对男孩子们惯用的惩戒法,慈母在望子成龙的心理压力驱使下,总会情急而出此的。

③我的母亲也正如天底下数亿个母亲一样,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特别是小时候,国有难,民遭劫,背井离乡,使得母亲对她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益切,责之越苛。母亲之对我,虽未若岳母之对武穆,但是,在大敌当前的大动乱时代,大勇大义之前,使母亲与任何一位大后方逃难的中国母亲一样,对子女们的情与爱,可向上彰鉴千秋日月。在贵州安顺,有一年,家中来了远客,母亲多备了数样菜,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打牙祭”的大好机会了。我因贪嘴,较往常多盛了半碗饭,可是,扒了两口,却说什么也吃不下了。隔了桌子,我瑟缩地睇(dì,斜着眼看。)着母亲。她的脸色平静而肃然,朝我说:“吃完,不许剩下。”我摇头示意,母亲的脸色转成失望懊忿,但仍只淡淡地说:“那么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摆好。”在大人终席前,我不时偷望着母亲,她的脸色一直不展。也不言笑。到了夜里,客人辞去,母亲控制不了久压的情绪,一把拽我过去,没头脸地按我在床上,反剪了两臂,上下全身揪拧,而且不住说:“为什么明明吃不下了还盛有得饱吃多么不易,你知道街上还有要饭的孩子吗”揪拧止后,我看见母亲别过头去,坐在床沿气结饮泣。从此以后,我的饭碗内没有再剩过饭。

④当然,母亲的手,在我的感情上自也有其熨贴细腻的一面。那时,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裤袜都由母亲来洗。一个大木盆,倒进一壶热水后,再放人大约三洗脸盆的冷水,一块洗衣板,一把皂角或一块重碱黄皂,衣衫便在她熟巧之十指下翻搓起来了。安顺当时尚无自来水,住家在院中有井的自可汲取来用,无井的便需买水。终日市上沿街都有担了两木桶水(水面覆以荷叶)的卖水的人。我们就属于要买水的异乡客。寒冻日子,母亲在檐下廊前洗衣,她总是涨红了脸,吃力而默默地一件件的洗。我常在有破洞的纸窗内窥望,每洗之前,母亲总将无名指上那枚结婚戒指小心取下。待把洗好的衣衫等穿上竹竿挂妥在廊下时,她的手指已泡冻得红肿了。待我们长大后,才知道母亲在婚后数年里,曾过着颇富裕的“少奶奶”生活的,大哥、我、三弟,每人都有奶娘带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