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口诀速记

  • 格式:doc
  • 大小:10.82 M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针灸学--- (李军总结)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

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二十二经脉

要点一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手足、脏腑、阴阳来命名的。

手三阳与手三阴交于兰花指。(太—大拇指,厥—无名指,少—小拇指)

足三阳与足三阴交于六指。(厥阴—大足趾外侧(大敦),太阴—大足趾内侧(隐白),少阴—小足趾)

要点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要点三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要点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要点五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是:①同名阳经交于头面(少阳—目外眦,阳明—

鼻翼,太阳—目内眦);②相表里阴经和阳经交于手足末端;③首尾相交的阴经交于胸。肺心胸(肝肺交于肺、脾心交于心、肾心包交于胸)要点六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细目三奇经八脉

要点一奇经八脉的名称——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要点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歧”。带脉起于胁下,绕行腰间一周。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相会。

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

要点三奇经八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督脉——“阳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脉之海”和“血海”。

带脉约束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经脉。

阳维脉主一身之表,阴维脉主一身之里,阴阳维脉具有维系一身阴经和阳经的作用。

阴阳跷脉主肢体两侧的阴阳,调节下肢运动与寤寐。

细目四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十二经络+任督+脾之大络

十五络脉走体表。(加强体表联系)

十二经络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

任脉的别络:从胸骨剑突下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督脉的别络:从尾骨下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并走向背部两侧的足太阳经;

脾的大络:出于腋下大包穴,散布于胸胁部。

细目五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入体内。(加强体内联系)

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用“离、入、出、合”来进行概括。

“离”—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离开

“合”—6条阳经从头出来后合各自本经。(6阳合6阳)

—6条阴经从头出来后合与本经相表里的阳经。(6阴合相表里的6阳)

即:六阴六阳经别共有“六合”

十二经别的作用及临床意义:①加强了表里两经的联系作用。②加强经脉与脏腑联系的作用。

③加强十二经别与头部的联系的作用。④经别还弥补了十二经脉分布的不足,并加强了各经与心的联系。

细目六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细目七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在皮肤所散布的部位。

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经络的作用:①联系脏腑,沟通内外;②运行气血,营养全身;③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具体体现。

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穴是指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即归属于十四经的穴位,总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经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明确的主治病证,是腧穴的主要组成部分。

2006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增加督脉1 穴印堂,经穴总数达362 个。

2. 奇穴是指未归属于十四经穴范围,但有固定名称和位置的经验效穴,统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

如百劳穴治瘰疬、四缝穴治小儿疳积等。奇穴的分布较为分散,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的虽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但却与经络系统有着密切联系;有的奇穴并不是指一个穴点,而是多个穴点的组合,如十宣、八邪、八风、华佗夹脊等;有些虽名为奇穴,但实际上就是经穴,如四花就是胆俞、膈俞四穴。历代对奇穴记载不一,也有一些奇穴在发展过程中被归入经穴。

3. 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是以压痛或其他反应点作为刺灸部位,既不是经穴,又不是奇穴,而是按压痛点取穴。这类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多位于病变附近,也可在与病变距离较远处。阿是穴无一定数目。

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细目一主治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

细目二主治规律——可以归纳为分经主治规律和分部主治规律。

手三阴经分经主治规律表

手三阳经分经主治规律表

足三阳经分经主治规律表

足三阴经分经主治规律表

任脉、督脉分经主治规律表

第五单元特定穴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一)五输穴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位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腧穴,称为井、荥、输、经、合。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由于每条经有5 个穴位属于五输穴,故人体共有五输穴60 个。五输穴不仅有经脉归属,还配属五行,《灵枢·本输》指出阴经井穴属木,阳经井穴属金,以此类推。

阴经五输穴及五行属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