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版印刷的供墨系统知识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3
柔版印刷技术及应用精讲
充实
一、软版印刷技术
1、软版印刷介绍
印刷技术是指将文字、图形或图片等转化成印刷物品,以此代替传统
的抄写或手写的方式来进行信息传递。
软版印刷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印刷技术,它采用软性材料如橡胶、涤纶等作为模具,将图案刻画到其上,再将
图案压入纸张或其他印刷介质上,以此方式进行印刷。
2、软板印刷原理
软版印刷的原理是,将一块软板放在印刷模具上,将设计图案压入软
板中,再将其压入到印刷介质上,从而完成印刷。
3、软板印刷特点
(1)范围广泛:软版印刷技术可以印刷各种印刷介质上,不论是纸、布、皮革还是复合材料,都可以进行印刷。
(2)印刷效果好:由于软版印刷利用软板完成图案的压入,图案的
缩小化和平丽化比较好,印刷效果也比较出色。
(3)节省时间:软版印刷可以快速进行印刷,大大节省了时间。
二、软版印刷应用
1、广泛地应用在日用品中
软版印刷技术广泛应用在日用品中,如衣物、笔记本、铅笔等中,可以将图案印刷在其上;另外,软版印刷技术也应用在一些促销品中,如礼品、商标等。
2、广泛地应用在包装上。
【柔版印刷机】柔版印刷和凸版印刷的区别柔版印刷和凸版印刷的区别是什么?凸版印刷的原理比较简单。
在凸版印刷中,印刷机的给墨装置先使油墨分配均匀,然后通过墨根将油墨转移到印版上,由于凸版上的图文部分远高于印版上的非图文部分,因此,墨辑上的油墨只能转移到印版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
印刷机的给纸机构将纸输送到印刷机的印刷部件,在印版装置和压印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印版图文部分的油墨则转移到承印物上,从而完成一件印刷品的印刷。
凡是印刷品的纸背有轻微印痕凸起,线条或网点边缘部分整齐,并且印墨在中心部分显得浅淡的,则是凸版印刷品。
凸起的印纹边缘受压较重,因而有轻微的印痕凸起。
柔版印刷的特点与凹版印刷、胶印以及传统的凸版印刷相比较,柔版印刷方式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1、设备少,见效快,效益高。
与相同色组的凹版印刷机及相应有胶印机相比,柔版印刷机的价格要低许多。
此外,柔版印刷机集印刷、模切、上光等多种工序于一身,多道工序能够一次完成,不必再另行购置相应的后加工设备,具有很高的回报性。
2、设备结构比较简单,因此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方便。
3、生产效率高。
柔版印刷采用的是卷筒材料,不仅能够实现承印材料的双面印刷,同时还能够完成联线上光(或者覆膜)、烫金、模切、排废、收卷等工作。
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4、承印材料范围比较广泛,例如纸张、塑料薄膜、铝箔、不干胶纸等等。
5、印刷品质量好,印刷精度可达到150线/英寸,并且印刷品层次丰富、色彩鲜明,视觉效果好,特别适合包装印刷的要求。
6、采用新型的水性油墨和溶剂型油墨,无毒、无污染,完全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也能满足食品包装的要求。
****FCI300卷筒料卫星式柔版印刷机特色功能配置、应用优势、给客户带来的效益有以下几点:1整体式墙板,树脂砂精铸,多次时效处理,精度高不易变形,可保证高速印刷2.套筒式印版辑和网纹辐结构,具有快速更换功能3.中心压印滚筒采用双层壁结构恒温水循环,精度高稳定;机械制动安全可靠4.封闭刮刀输墨系统,具有翻转及快速清洗功能5.伺服电机与版辑轴直连,确保更高的套印精度6.电子轴系统可进行菜单存储,并具有一键调取功能,能快速实现预套准,减少废品损失7.圆盘收放料,可配备自动上下料装置,操作简捷方便D1系列干法复合机、三层干法复合机、高速干复机、干式复合机、干复机、涂布复合机S1系列单工位无溶剂复合机、双工位无溶剂复合机。
柔性版印刷油墨自20世纪出现柔性版印刷以来,早期使用的印刷油墨是用从煤焦油中提炼出来的苯胺染料配以虫胶或天然树脂用水、乙醇作溶剂制成的,其印刷性能、色泽、遮盖力、附着牢度都存在很大缺陷;更重要的是苯胺油墨有毒。
随着柔版印刷技术的发展,苯胺油墨早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有水基、醇基、聚酰胺型、丙烯酸型、UV型油墨等。
一、柔性版印刷油墨的特性柔性版印刷油墨具有两个显著的特性,即黏度低、干燥快。
油墨的黏度低,流动性能就好,这与平版、凸版印刷采用的糊状油墨形成鲜明的对照。
正是由于柔性版印刷油墨具有低黏度的特性,柔性版印刷机才能成功地采用非常简单的网纹辊输墨系统,且传墨性能良好。
同时,由于柔性版印刷油墨具有快干性,即使是相邻两色,也可以实现干叠印。
这不仅可避免因干燥不良引起的叠印故障,而且意味着较高的印刷速度。
与平版或凸版油墨的叠印相比,柔性版印刷油墨的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而且油墨的快干特性使得柔性版印刷工艺非常适于塑料类非吸收性材料的印刷。
柔性版印刷机上一般也只需要配备结构简单、耗能较小的干燥系统就能保证正常的印刷。
这样可在机器制造及运行两个方面降低柔性版印刷成本。
高速度和低成本正是柔性版印刷工艺具有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这几年来,柔印油墨市场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
二、柔性版印刷油墨的类型柔性版印刷油墨的主要成分有三类:溶剂、树脂连结料和色料。
按溶剂的不同,柔性版印刷油墨可分为主要用于塑料印刷的溶剂型油墨、主要用于纸张印刷的水基油墨及通用型的紫外线固化油墨三类。
1.溶剂型油墨溶剂型油墨的主要成分有色料,油墨连线料和溶剂。
连结料是一种由树脂和溶剂组成的混合剂。
树脂是连结料的主体,在油墨中起着扩散、携带颜料或染料以及提供与承印物的黏结力的作用。
溶剂的作用是溶解树脂,使油墨具有流动性和一定的黏度,以便在印刷时实现油墨的转移,并控制油墨干燥速度。
醇类溶剂是毒性最小的一类溶剂。
色料为油墨提供颜色,根据色料的不同,溶剂型油墨又可分为染料型油墨和颜料型油墨。
瓦楞纸板柔性版印刷的基本原理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印版,通过网纹传墨辊传递油墨的方法进行印刷,是凸版印刷工艺的一种。
它用的印版,都是图文部分凸起。
印刷时网纹辊将一定厚度的油墨层均匀地涂布在印版图文部分,然后在压印滚筒压力的作用下,图文部分的油墨层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形成清晰的图文。
柔性版瓦楞纸印刷机的输墨机构通常是两辊式输墨机构。
(1)两辊式输墨系统印版滚筒在压印滚筒一侧转动,并和压印滚筒的线速度一致。
短暂停机时,墨斗辊和网纹辊上移,脱离印版滚筒,而墨斗辊和网纹辊继续保持转动以利于匀墨和保持网纹辊上的油墨不干燥。
墨斗辊在网纹辊一侧转动,其切线速度低于网纹辊的切线速度,目的是控制墨量及防止印墨飞溅。
印刷瓦楞纸用的印刷机大都为组合式柔性版印刷机。
这种柔性版印刷机的各机组独立、呈水平直线排列。
(2)柔性版版材柔性版版材有橡胶版和感光树脂版之分:橡胶版的版材选用的是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感光性树脂版的种类多种多样,按其形态可分为液体感光性树脂版和固体感光性树脂版。
无接缝印版是用板状固体感光树脂版制作的。
感光性树脂柔性版由保护层、防粘层、感光层、粘合层和底基层构成。
保护层和防粘层的作用都是保护感光层;底基层的作用是支撑感光层;粘合层的作用是将感光层和底基层紧密地粘合在一起。
感光层是印版的主体,经过曝光,显影处理后,即为柔性凸印版。
感光层主要由高弹性不饱和橡胶聚合物、光引发剂、交联剂、增感剂、热阻聚剂等组成。
应注意因瓦楞纸表面粗糙,必须选用厚型柔性版材;如果要印刷一些高档次产品必须选用分辨率高,伸缩率小的柔性版。
(3)网纹传墨辊网纹传墨辊是柔性版印刷机的核心,它有多种类型,如镀铬网纹辊、陶瓷网纹辊等,不论哪一种,其结构、作用、原理都是相同的。
1)网纹传墨辊的结构。
网纹传墨辊表面制有凹下的网状槽线,供印刷时控制油墨传送量。
网纹传墨辊的表面网状槽线有规则的排列,构成凹下的网穴。
网纹传墨辊的传墨性能与网状槽线的线数、网穴的形状、网穴的排列有关。
柔版印刷的供墨系统知识详解
柔版印刷的供墨系统,与其他印刷方法有着显著的分别。供墨系
统的核心元件,是一条布满储墨孔的墨辊,称为网纹辊。网纹辊具有
独特的设计,表面规律地分布排列着同样大小的储墨孔,是由激光直
接雕刻而成。储墨孔的概念,来自凹版下陷的印纹部份,可以藏墨量
的多寡,取决于储墨孔的大小。这些孔越大,网纹辊配合刮墨刀一并
使用。能够有效地控制供墨墨膜的厚薄,供墨量稳定。印刷的质量自
然提升。近年制造网纹辊的技术有着长足发展,成本下降但质量提升,
亦是柔版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有印刷方法,都必须具备控制供墨量的功能。控制供墨的最重
要目的,就是利用最少的油墨达到印色的密度要求,并且墨量平均稳
定。在达致色彩要求的大前提下,油墨量越少越好;因为油墨本身属
于耗材,占印刷成本的一部份;另外,油墨越厚,越易产生质量问题
如干燥、过底(反印)、拖花等,直接减慢生产速度。
柔版印刷借有了凹版的印刷概念,将网纹辊表面造成许多凹陷的
储墨孔,这些储墨孔按著特定的规格排列,储墨孔的距离、大小、深
浅都是想同的,让油墨可以藏在其中。网纹辊便是藉着这些储墨孔,
将定量的油墨带到印版的表面。网纹辊表面的储墨孔,会按每时有多
少储墨孔予以标示;一般分为粗纹和幼细两种,是针对它们的载墨量
而言。每时200孔的网纹辊,属于粗纹;每时400-500孔的网纹辊,
属于一般。每时700-800孔的网纹辊,则属于幼纹。但是,单看网纹
粗幼还不能绝对决定它的载墨量,还需考虑到每个储墨孔的深浅。一
条360线的深孔网纹辊,载墨量可能比200线浅孔的网纹辊更多。
储墨孔的大小以微米表示,每立方英时的储墨孔容绩以BCM值
表示。网纹线数越低BCM值越高,相反网纹线数越高BCM值越低。
在平滑的纸面印制幼细的网点,1.0-2.0BCM已可应付;若在粗糙的
表面印刷实地,7.0BCMs则会更加理想。柔版印刷的唯一限制,就是
每一支网纹辊的载墨量普不能改变;若网纹辊的载墨量未能配合印件
要的要求,只有改换另一支网纹辊,才能达到预期之效果。
柔版印刷的供墨系统,可以分为几类,最常见的的是(直辊式),先
由墨辊从墨槽带动大量油墨到网纹辊表面,油墨会覆盖网纹辊並填满
储墨孔,因为墨棍与墨纹棍紧贴,并且墨辊转动的速度较网纹辊低,
所以产生了(抹拭)效果。当油墨真满了储墨孔后,多余的油墨会因
为墨辊的抹拭效果,被挤离网纹辊表面而表面而落回墨后,再移印到
承印物的表面。只辊式供墨系统非常倚赖墨辊的抹拭效果,所以墨辊
的硬度较高(80),效果会更佳。若墨辊硬度较低(50)抹拭网纹辊
表面的效果不理想。
经改良的只辊式供墨系统,加配了乔墨刀,而墨辊亦不须紧贴网
纹辊。墨辊从墨槽带墨至网纹辊表面,覆盖了储墨孔以后,由反方向
安装的刮墨刀将多余的油墨从辊面刮掉。刮墨刀的角度和压力都必须
按标准调校,务求将所有多余油墨从网纹辊在刮掉。刮墨刀清洗辊面
的效果,比传统的只辊式为佳。
另一种设计,是将墨辊移去,将网纹辊直接置于墨槽之中。网纹
辊直接由墨槽带墨,再由墨刀将将多余油墨刮除,让油墨回落于墨槽
中。此项设计减少了墨辊,成本较轻。但因为墨槽兴网纹辊都处于开
放状态,油墨内的溶剂直接挥发到车间的空气中,而油墨亦会因而变
得稠密,影响油墨的质量,故大型印刷设备都会加上墨槽盖,避免油
墨受到污染。
最后一种设计,是使用一个匣/箱式刮墨刀装置。墨匣装置代替
了墨槽的功能,它的一边开放,让网纹辊紧贴于这个开放位置並转动,
油墨会覆盖网纹辊並填满储墨孔,反向装置的刮墨刀将多余的油墨刮
离辊面,再落回墨匣之内。因墨匣处于接近封开的状态,可避免受外
物污染而影响印刷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