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84.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广德县四合中学梅元国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学习以后知识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

(3)学习运用实验、观察、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

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

(4)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3.重点、难点

(1)重点: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的特征,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

(2)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二、教法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他们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情境激学,联想推理,实验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

三、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进

入情景,认识物质微粒性展示目标,

[引入新课]介绍生活中的现象

引言:生活中无数现象让我们产生

疑问“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下

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微观世界。

展示图片:放大1000万倍的酒精图

片、苯分子图像以及移走硅原子构

成的最小的汉字图像“中国”。

过渡:同学们,眼见为实。今天我

们用高科技已经能亲眼见到构成宏

观物质的微观粒子。今天我们就来

认识构成宏观物质的微观粒子之

一:分子。

学习目标

思考,进入情景

微观观察思考,感知分子

原子是客观存在的。

了解目标,有

的放矢

感悟化学源于

生活

从实物图像中

感知分子的存

在。

启发诱导,探究分子的特征[展示] 分子放大到指甲大,同样比

例放大手可以握地球---图片

[思考]这幅图片说明了分子有什么

特征?。

[阅读文本P48] 水分子的质量和体

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水分子大

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用10

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

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

万多年才能数完。

过渡:分子除了“小”这一典型特

征外,还具有哪些特征呢?让我们

通过实验来探究吧。

观察类比感悟分子很小

阅读、思考,从具体的数

字中感知分子的质量和

体积都很小;

从问题中引发探求新知

的欲望。

运用具体的数

字,说明分子

的质量和体积

都很小,这样

有利于激发学

生的兴趣,同

时提出问题,

从而顺利的过

渡到下一部分

内容的学习。

启发诱导,探究分子的特征【探究活动】氨分子扩散实验:

现象:酚酞遇浓氨水变红了

现象: A 烧杯中的酚酞变红色

[思考]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什么特

征?

引导讨论:用什么方法能让分子运

动的快些?

[思考]这个实验又说明了分子什么

观察实验,讨论、分析、

归纳、交流实验现象。认

识分子运动的客观真实

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

讨论产生现象的原因。

分子在不断运动

讨论:用什么方法能让分

子运动的快些?

[分组实验] 品红在不同

温度的水中扩散实验。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思考举例完成学案

采用逐步引

导,抽丝剥蚕

的方法将学习

推向深入,使

“分子不断运

动”的抽象、

枯燥知识化为

生动形象的画

面,使深奥的

知识变得浅显

而易于理解。

感悟化学源于

生活用于生活氨水与酚酞溶液反应

浓氨水

酚酞溶液

B

特征?

[迁移运用一]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启发诱导,探究分子的特征

【探究活动】

[分组实验] 水和酒精的混合实验 [思考引导]如果是等体积西瓜和芝麻混合呢?

[思考]这个实验又说明了分子什么特征?

问题讨论:用所提供的仪器,你还能设计出怎样的简单实验来证明上述结论? 引导分组实验

[思考]这个实验又说明了分子什么特征?

问题讨论:为什么气体容易压缩,固体、液体不容易压缩呢? 展示三态粒子间的间隔变化。 [迁移运用二]列举生活中证明分子有间隔的例子。

分组实验,发现问题:1+1≠2,芝麻钻到西瓜空隙中获得启发,理解分子间有空隙。 分子间有空隔。 分组实验

通过实验得出:液态物

质,较难压缩,分子间间隔较小;气态物质,易被压缩,分子间间隔较大。

分析思考 把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与观察、思考与讨论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感悟化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归纳小结巩固提高

问:学完本课题我知道了什么? [迁移运用三]用分子观点解释下列有关问题。

(1)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 (2)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3)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4)为什么一壶水烧开后壶盖会被顶开?

(5)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重新鼓起来。

归纳学完本课题我知道了:

分析思考回答问题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析实际问题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感悟化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四、板书设计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二、分子的特征

⑴分子都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小)

气体和液体的压缩性比较

水 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