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北困难立地造林绿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250.26 KB
- 文档页数:3
2013正 第1期 辽宁林业科技
Journal of Liaoning Forestry Science&Technology 2013 No 1
辽西北困难立地造林绿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何武江 ,李 宁 ,胡 丹 ,满守刚
(1.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01;2.辽宁省林业技术推广站,辽宁沈阳110036;3.辽宁 省生态公益林项目中心,辽宁沈阳110036;4.辽宁省林业厅造林处,辽宁沈阳 110001)
摘要:作者于2011年对辽西北6市14县造林绿化现状进行调查,“十一・五”期间,辽西北地区共
完成困难立地造林89 666.67 hm2,目前保存33 866.67 hm ,保存率仅37.8%,平均成活率58.7%;总
结出困难立地造林的成功经验;着重分析了困难立地造林成效低的原因;提出了8项对策。 关键词:困难立地;造林;对策;辽西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714(2013)01.0051.03
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年均降水量
400~500 mm,是辽宁省造林绿化的重点和难点地
区。经过多年的造林绿化,该地区现有造林绿化用
地多为困难立地,绿化难度较大。为进一步了解该
地区困难立地造林绿化情况,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研究落实提高造林成效措施,我们于201 1年对辽西
北地区困难立地造林绿化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
行调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1造林绿化现状
本文调查的辽西北地区,包括沈阳市的法库
县、康平县,锦州市的凌海市,阜新市的阜蒙县、彰
武县,朝阳市的全部、铁岭市铁岭县及葫芦岛市的兴
城市,计6市l4个县(区)。据最新森林资源二类调
查结果,辽西北地区可绿化用地464 200 hm ,其中
困难立地238 000 hm2,占可绿化用地的51%。困难
立地包括石质山地179 000 hm2,沙化地46 000 hm ,
盐碱地7 800 hm ,矿山废弃地4 600 hm ,矸石山地
600hm 。“十一・五”期间,辽西北地区共完成困难立
地造林作业面积为89 666.67 hm ,目前保存面积为
33 866.67 hm ,失败面积55 800 hm2。
2困难立地造林的成功经验
2.1 依靠行政手段
辽西北地区各级政府层层签订绿化目标责任
书,明确工作目标和建设任务,将绿化纳入政府绩
效考核重点内容,严格奖惩。朝阳、阜新等地还将
造林绿化工作与干部政绩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
收稿日期:2012—09.04 决”。近年来康平、兴城等地政府“两办”督查室还
定期督察造林绿化落实情况,对领导不力、措施不
力,进度慢、质量差或没有完成任务的单位,在媒体
上通报并限期整改。各地通过落实责任措施,突出
政府行为,发挥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加快困难立
地造林任务的落实和组织实施。
2.2依靠措施得力
该地区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相对较差,采取提
前整地蓄积水分,大坑整地去石砾、回填土等措施,
改善栽植条件;栽植时,充分运用现有水源,车运人
挑,确保浇水量,对于高山、陡山,有条件的采取高
压泵水、多级提水等方式浇水造林。对于高差100
多米的陡坡地块,还在中途修建贮水池。
2.3依靠科技推广
“DJS”抗旱节水造林技术,“客土袋造林法”和
“复合营养袋泥浆法造林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和应
用,有效地提高了造林质量。坚持适地适树,选择
深根性、根系发达、蒸腾量较小的耐旱树种;应用鱼
鳞坑、反坡梯田、大坑客土、竹节壕及小坑等节水、
蓄水整地技术;采用容器苗造林、浸根造林、截干造
林、深埋造林、覆盖造林、壁植造林等技术措施,以
及使用生根粉、保水剂等抗旱保水材料。
2.4依靠工程拉动
将困难立地造林与“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
沿海防护林及大规模造林绿化等重点工程有机结
合,整合中央投资、省级补助、市县筹资、社会投入,
一
5l一 第1期 辽宁林业科技
以及农业综合开发、水利、交通等部门强农惠农资
金,提高造林投入标准,实行整流域规划,一沟一坡
集中连片进行治理、整地造林,有效地推进困难立
地造林绿化进程。据调查,“十一・五”以来,辽西北
地区列入省以上重点工程的困难立地造林面积
84 533.33 hm ,占困难立地造林面积的94.3%。
2.5依靠质量管理 在造林期间,专业技术人员分片包点,深人造
林现场,加强技术指导。引入市场管理机制,推行
专业队、合同制、承包制等方式,对于投资标准较高
的重点_T程,还实行专业队招投标造林;在后期管
护上,把荒山绿化与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明
确每个地块的管护责任人,确保造林后有人管理。
朝阳市近年来每年都组织900多个造林专业队,完
成90%以上的造林任务。喀左、昌图等地全面落实
栽植和管护责任,每个造林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严
格管理。阜蒙县推行合同制造林管理,将造林数
量、质量、管护责任等一并通过合同固定下来,按合
同支付造林费用。2010年春季,全县共完成合同制
造林2 700多个小班、面积达8 000 hm 。
3原 因
辽西北地区的困难立地造林成效很低,究其根
源,主要问题有:①造林成活率低。造林成活率
40%一70%,平均58.7%;②造林保存率低。造林保
存率10%~50%,平均37.8%;③投入标准低。困难
立地造林平均成本16 500元/hm ,目前投入不够;④
干旱少雨;⑤实用技术匮乏;⑥技术推广不及时;⑦
造林积极性不高。投入低、成效低、收益低;⑧管护
不到位。重造轻管,人畜破坏严重;⑨管理不到
位。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指导服务跟不上;⑩工
程措施不到位。造林抗旱措施及“四制”等质量管
理措施不够;⑩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体系,即技术
支撑、服务等体系不健全;⑩树种选择不科学。乡 土树种较少使用,盲目引进外来树种;⑩缺乏优质
壮苗。苗木结构不合理,容器苗、优质经济林苗等
短缺;⑩整地不科学,即不注重节水保墒,破坏了原
生植被;⑩缺乏有针对性的技术攻关。
这些问题错综复杂、相互关联,各种因果关系
在时间或空间上相对分离,边界模糊、接口无形。
为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线索和切人点,我们借助数
学理论,将相关问题间的因果关系模糊量化处理,
采用系统诊断的方法,经过矩阵运算,得出分层关
系,见图l 第一层
l实用技1 l管护不l l树种选择l l缺乏优l l工程措施l l整地不 弟一坛l术匮乏l I到位l l不科学l l质壮苗I l不到位l l科学
第三层 l管理不l 1技术推』’‘l l造林积极I l缺乏有针对忡 l到位l l不及时l l性不高1 l的技术攻关
第四层 I投入 I标准低
图1 辽西北地区造林成活率低的原因分层关系 ①主要问题层。包括造林成活率低和保存率
低,是造林成效的主要问题,也是最直接的问题。 ②直接原因层。包括实用技术匮乏、管护不到
位、树种选择不科学、缺乏优质壮苗、工程措施不到
位和整地不科学,有管理、技术方面,是影响造林成
活率低和保存率低的直接问题,亟待解决。
③间接问题层。包括管理不到位、技术推广不
及时、造林积极性不高和缺乏有针对性的技术攻
关。这些问题虽然不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低和保
存率低,但与第二层的关联度最高。 ④根源层。干旱少雨是客观方面的问题,不仅
直接影响群众造林积极性,更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
和保存率。干旱少雨可以通过主观方面的行为,减
轻影响;投入标准低和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体系是
主观方面的问题,是必须解决的根源问题,即解决
困难立地造林问题,在主观上一是投资保障,二是
技术支持。其中投入标准是解决诸多问题的总开
关,只有投资得到保障,才能顺利开展相关管理、落
实技术措施;技术支撑体系是研究提高管理水平、 推广应用有效技术的枢纽,必须加强。
4建议 4.1 强化责任落实 调查表明,强化行政手段和责任落实,是困难
立地造林绿化成功的重要组织保证和基本前提。
为落实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发挥各级政府的行政
推动作用,将现有困难立地造林绿化任务分片、分
块到各级领导,即包地块,限期绿化。同时,将困难
立地造林的技术攻关、推广、指导等,落实到相关科
研单位和技术人员,确保有一定的技术支撑。
4.2提高投入标准
困难立地造林绿化不能简单地沿用常规造林
的投入标准,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支持 第1期 何武江等:辽西北困难立地造林绿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力度,提高补助标准,整合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
资金,加大投入,并保证地方配套资金,动员社会积 极投人,实行多渠道、多元化投入。依据调查结果,
辽西北地区困难立地,只有造林平均投入达16 500
元/hm 左右,才能达到质量标准。
4_3健全技术支撑体系
建立健全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支撑体系,统一指
导困难立地造林的项目审定、规划设计、科技研究、 技术应用,以及健全管理制度、技术规定等工作,以
便集中更多的技术力量,提高困难立地的造林 质量。
4.4加强工程措施 大力推行造林绿化工程招投标制、项目法人
制、施工监理制、投资报帐制等质量管理措施,严格
履行管理合同,推广应用抗旱保成活技术,提高造
林质量;加大新植林工程围栏封育力度,加强新植
林抚育和管护,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加强水利工程 设施建设;改变靠天保造林成活的局面;大力实施
封山育林工程,宜封则封,促进植被恢复。
4.5强化指导服务
在规划设计、技术应用、树种选择、种苗培育、
造林整地、栽植施工、幼林抚育及后期管护等环节
上,加强造林技术指导和质量管理,重点解决各类
非公有制造林主体经营技术水平普遍偏低的问 题。结合造林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大力培育困难
立地造林绿化示范典型,建设绿化精品工程。 4.6加强督促检查 坚持省政府对各市造林绿化绩效考评,督促各
地落实造林任务和投人资金,确保造林任务明确到
各部门、各造林主体,具体到地块、造林小班、造林
资金的来源。加强营造林检查管理,严格实行县级
全面自查、市级抽查、省级复查的三级检查验收制
度,确保按规程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按
成效补助。 4.7强化激励机制
完善造林绿化工作评选表彰方案,组织各项评
比表彰活动,调动社会各界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同
时,设立困难立地造林专项、科研攻关、技术推广、
质量管理等奖项,每年开展1次评比表彰活动,以便
更多的科研单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研究困难立 地的造林。
4.8加强技术推广
整理现有可利用的困难立地造林科研成果和
实用技术,制订技术细则和实用技术手册,组织开
展应用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加快困难立地造林
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造林成效。
(责任编辑:张素清)
(上接第5O页)
③加大林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度。配合林
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工程的需要,优先研究和制定一
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林业信息标准,通过标准的 贯彻,规范林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加大在林业生物
信息获取、卫星遥感信息应用、森林生态系统模拟
和评价、林业资源和灾害监测预测、林业信息资源
整合、基于网络信息交换和服务、林业知识挖掘与
辅助决策等技术领域的投入,发展地理空间信息技
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可视化技术、信息交换技 术、模型模拟技术、安全访问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
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林业信息化管理
建设工作中的应用。
④加强林业信息化队伍建设,提高务林人员的 信息化应用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国林业信
息化从业人员进行短期或中长期教育培训,造就一
支规模和结构能够适应林业管理现代化需要的电
子政务技术队伍。开展面向偏远林区和老少边穷
地区的信息化管理知识和技能教育服务,提高林业 基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⑤加强信息安全防范建设,规范计算机及其移 动存储设备和网络使用,完善网站的安全管理,从
网络结构、安全设备投入、技术应用等方面加强安
全技术和手段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贾治邦.全面加快林业信息化步伐为现代林业建设提供 强大支撑[J].林业经济,2009(5):3-9. [2】王颖,张文文.浅析林业信息化发展[J].中国信息界, 2009(12):57.58. [3】王庆杰,靳爱仙,杨新民.林业政务信息化发展与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2006(2):40。45. [4】朱艳.关于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商业时代, 2011(16):126.127. [5】韦维,陈海林,蓝肖,等.关于林业科技信息化应用的思 考[J].广西林业科技,2008(3):172.174.
(责任编辑:董莉莉)
一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