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8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策略分析摘要:随着技术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的发展,英语越来越成为各行各业的一门必要的工具性语言,为了毕业后的就业,大学生们有着强烈的愿望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
然而,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和教师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忽视了口语水平的提高。
学生由于缺乏适当的学习策略和教师的指导和激励,常常无法坚持口语训练,能坚持下来的同学,也由于方法不当而收效甚微。
因此英语口语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环节。
近年来,我校的外语教学探索出了一套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策略,另外在课堂之外我们还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者相结合,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任务型教学法;自主学习;策略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69-03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大学英语课堂上重“教”轻“学”、重“传授”轻“发现”,认为教学就是一个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没有考虑到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程度及所获得的知识对学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只是一味地去追求分数,从而使英语教学偏离了语言教学的正确轨道。
然而,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英语越来越成为各行业的一门必要的工具性语言,为了毕业后的就业,大学生们有着强烈的愿望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
另外,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也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是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按照这个要求,我们大学英语教师就应该探讨和研究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然而,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和教师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忽视了口语水平的提高。
学生由于缺乏适当的学习策略和教师的指导和激励,常常无法坚持口语训练,能坚持下来的同学,也由于方法不当而收效甚微。
英语教育中的口语表达教学策略研究人们在学习一门外语时,往往会将重点放在听说读写上。
其中,口语表达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口语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无法流利表达自己的观点,缺乏语感和表达习惯等。
所以,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培养语言环境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真实情景让学生进行实践,例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创造多种口语表达的学习和运用机会,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演讲比赛等。
二、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他们接触到的材料有很大关系。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选择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如音频、视频、文章等。
这样,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和练习口语表达。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提供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口语训练活动。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即兴演讲、辩论赛等活动,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技巧。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口语游戏的方式进行训练,如口语连连看、口语猜词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还能增加他们的英语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四、重视错误纠正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口语表达中的错误进行纠正和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让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加以纠正。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进步,给予积极反馈,鼓励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多用英语进行表达。
五、注重口语技巧的培养除了纠正错误和提供学习机会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技巧。
例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口语修辞手法以及掌握各种语音语调的技巧。
此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常用口语表达,如日常用语、交际用语等。
通过这些技巧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口语教学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间交流的共同语言。
因此,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英语口语的学习并不容易,尤其是对非英语国家的学生来说。
在这个语言学习的领域中,许多教师和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口语教学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首先,口语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和发音能力。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往往以授课为主,学生则以被动接受为主。
而使用口语教学策略,学生将会充分参与到课堂中,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对话,不断强化自己的听力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对话,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到英语的应用。
其次,口语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自信心。
学生在课上通过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对话,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会逐渐克服语言障碍,建立起对英语的信心。
同时,通过讨论和辩论等活动,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口语教学策略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在口语教学中引入一些文化元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和礼仪。
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的表面含义,更能够使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自如。
最后,口语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注重语言的输入,而对于语言的输出能力缺乏培养。
通过口语教学策略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不断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种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他们在解决问题和表达观点时更加自如。
总的来说,口语教学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口语教学策略的引入,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语境中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发音能力,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自信心,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语言输出能力和思维能力。
多媒体大班教学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刘莉【摘要】We did a research on oral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y in large-size class under the multimedia environment.Throug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data, we find that large-size class teaching can promote students' communication and study but holds back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group discussion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with the aid of multimedia make significant effects;teachers can adopt such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as preparation strategy, introduction strategy, classroom interaction strategy, situation-creating strategy, and strategy of fostering oral English autonomous learning.This study may shed some light on 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terms of creating favorable language input environment,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comprehensibility of language input, implementing effective classroom interaction strategy,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strategy, paying attention to cultural introduction of oral teaching and so forth.%运用访谈、问卷方法采集数据,然后采用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互补的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媒体大班教学环境下,大班授课可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但不利于开展课堂互动;学生采用课堂小组讨论和课外的与多媒体相关的口语学习策略来应对大班教学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教师采用的有效教学策略有准备策略、导入策略、课堂互动策略、创境策略、口语自主学习培养策略.本项研究对英语教学的主要启示有创设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重视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实施有效的课堂互动策略、培养学生口语自主学习策略、重视口语教学的文化导入.【期刊名称】《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8)001【总页数】6页(P113-118)【关键词】多媒体;大班教学;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作者】刘莉【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公共外语教研部,辽宁大连 116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9.32本研究中有3个专业术语需要界定:多媒体环境、大班、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和优化策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英语已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
而在中国,英语口语能力更是成为了各种职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口语教学模式并优化教学策略,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就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和优化策略进行探讨。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1. 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主要教学方式。
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不强,个别学生的参与度低,因此往往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交际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际使用能力为核心,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的真实交流,增强其口语表达能力。
任务型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培养,通过设计各种实际任务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从而促进其口语能力的提高。
1. 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在进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时,首先需要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
即要明确学生在语言能力、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等方面应具备的能力和水平。
2. 注重真实语境的模拟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需要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语言环境。
教学中要注重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背景进行口语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实践。
3. 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需要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交流中尽情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
4.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
教师可以通过听力训练、口语练习、口语互动、口语比赛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多种语言环境下进行口语实践。
5. 针对性的口语训练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口语训练。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口语水平和需求,针对性地进行口语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 创新教学手段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有效的口语教学资源。
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障碍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摘要]面对世界经济的国际化,英语口语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媒介,其作用尤为重要。
然而大部分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其口语水平并不能满足社会对优秀的英语口语人才的需求。
本文对大学生口语学习的障碍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制约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提高的问题所在,并针对这些障碍进行了教学策略的有效探析,以期促进大学生口语学习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障碍分析;教学策略21世纪是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英语作为当前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交流工具,其重要性越发突出。
而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的培养也一直是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直以来,学校的重心都在读写能力上,而口语教学仍然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很多高校在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教学上有一定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例如,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旨在培养口语精、实用性的人才,聘请外教教授学生的口语课,开展较为丰富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等。
但是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却得不到相应的支持与帮助,当前资源支持跟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不成正比的,远远达不到国家对高水平英语人才的要求。
因此,笔者作为大学口语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大学生口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进行教学策略研究。
一、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障碍分析1.缺乏自信。
大部分学生习惯了传统的应试英语的教学方法,认为英语水平的高低是靠读写能力来衡量的。
从小学到大学,他们都是在以老师为主导,多注重语法、阅读等能力提高,对听说方面的训练重视度不够。
与此同时,开设口语课的学校也少之又少,所以在大学里当学生初涉口语课时,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羞涩,缺乏自信,不敢发言,抑或者是发言时战战兢兢。
同时也会因为怕同学们嘲笑自己,不能够充分地享受这个课堂本应该有的乐趣。
2.缺乏语言输入。
学习外语最重要的一点是语言的输入,传统的英语教学大都是以中文的形式教授,没能真正融入一种外语学习的环境中去。
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策略探究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日趋凸显的是英语口语交流的地位。
面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缺失,本文将提出合作学习理论来弥补口语教学现有模式的不足,借以探究有效的策略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关键词:合作学习理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一、引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各国的政治、经济等的频繁往来,无疑都铸就了英语口语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面对就业形势和全球发展形势,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探究合作学习理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口语课堂教学两方面作以剖析。
二、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的实践可谓源远流长,现已广泛应用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以色列、新西兰、澳大利亚、瑞典、荷兰、日本等大中小学的教学。
1.基本理念“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包括: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境观和评价观。
(王坦 1995:86)。
这些基本理念,极大的补充了现代英语教学,尤其是口语教学,它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的相辅相成,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2.基本方法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根据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设计了不同的合作学习的方法,比如斯莱文提出的小组游戏竞赛法(tgt)、阿伦森提出的交错法、又称切块拼接法(jigsaw)等.这些教学方法都为合作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依据。
三、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策略探究根据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和学习的特点,结合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本文探究了有效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最广泛的三个策略:①小组游戏竞赛法(team games townament)(简称tgt)口语教学旨在进行生活口语的交流,一般话题择选上应注重生活化和实用化。
因此,教学模式也应尽量采取更生动活泼的形势。
小组游戏竞赛法不仅可以活化课堂教学,又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欲望,便于学生克服心理’不敢说的学习障碍。
英语口语教学策略优化研究在中国,英语是一门必修课程,而口语能力被认为是学习英语的核心能力之一。
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许多学生在英语口语上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对于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传统的文法翻译教学模式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只有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因此,一种可行的策略是使用沉浸式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主要依赖于与英语母语人士的交流和交流,这样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通过与母语人士的对话,学生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听力技能,还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的特点和习惯用法。
另外,游戏化教学也是提高英语口语的有效策略之一。
通过将教学内容变成游戏形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他们在模拟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交流。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英语口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教师在口语课堂上的角色也非常关键。
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当指导者的角色。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和讨论,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他们的语法错误和发音问题。
另外,利用技术手段也有助于优化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时代,利用技术手段可以为口语教学带来新的可能性。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或在线语音交流平台来提供在线实时交流的机会。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与母语人士交流,获得实时的反馈和指导。
最后,我们还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
学习一门语言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有时候学生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鼓励性的活动,例如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成功经验,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进步和成就。
英语口语互动教学优化策略探研英语口语互动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和学生们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学生们缺乏积极性,教师们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口语互动等。
如何优化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成为了当前教学实践中的紧迫问题,而本文就将探讨一些优化策略。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
可以设立口语表现奖励机制,鼓励学生通过口语互动来展现自己。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们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意识,从而增加他们参与口语互动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设置口语积分制度,根据学生在口语互动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积分,最终换取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互动。
教师在进行口语互动教学时应该注重实际情境的营造。
口语是实际应用语言,因此在教学中要模拟出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置身其间。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真实情境的口语互动活动,如模拟购物、旅行、讨价还价等,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口语交流训练。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口语互动的兴趣,并且让他们在“用中学”中感受到了口语交流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策略。
即使是用简单的口语交际,也需要一定的交际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交际中需要哪些策略,如表达自己的意见、回应他人的提问、转移话题等。
在口语互动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使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能够流畅自如地进行口语交流。
教师在口语互动的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口语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口语练习,更是一种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在口语互动的过程中适时地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进行反思和总结,让他们了解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已经做得不错,从而使口语互动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口语互动的教学中要注重个性化的引导。
每个学生的口语水平和口语风格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口语互动教学时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引导。
英语口语互动教学优化策略探研英语口语教学一直是教师们的难题,如何让学生在口语课堂中充分地发挥想象力、表达能力,并且轻松地去理解他人的意思,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口语教学优化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1.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创造良好的口语教学环境是关键,该环境包括设备、布置、氛围、地点等。
课前教师应该充分考虑课堂布置,并准备好必要的教学工具,例如投影仪、黑板、PPT等。
同时,教师要在课堂开场时,注重烘托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学习的乐趣。
2. 课前充分准备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前充分准备,包括备课、扩充课程、增加例句等。
教师可以在网上寻找相关教学自由资源,或者到图书馆查找相关的书籍、资料,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同时,教师还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匹配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增强学生的听力能力英语口语教学中,听力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力能力。
教师需要针对不同难度程度的听力素材,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
例如,可以选用电影、短篇小说、英语新闻等多样化的听力素材进行练习,让学生尝试自己完成听力优化任务,从而增强听力能力。
4. 多样化的口语练习英语口语教学中,多样化的口语练习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可以采用日常口语练习、话题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让学生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积极参与口语表达活动,并且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语言和知识。
5. 规范的评分标准英语口语教学中,规范的评分标准十分重要。
教师需要制定评分标准,并且将其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什么样式的口语表达才能得到好的成绩。
同时,教师还要在课程中不断强调,让学生了解到口语表达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英语口语教学中需要教师重视如何打造良好教学环境、课前充分准备、增强学生听力能力、多样化的口语练习模式、规范的评分标准等方面。
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教学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对大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一项必备的技能。
许多大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例如发音不准确、词汇量不够、语法错误等。
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发音不准确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发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许多大学生在发音上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发音不准确、音标错误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对于发音不准确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改善:1. 强调音标学习:学生应该重视音标的学习,了解每个音标的发音规律,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掌握。
2. 反复模仿: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听力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反复模仿标准的英语发音,以提高他们的发音准确度。
3.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个别发音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发音问题所在,并提供相应的纠正方法。
二、词汇量不够词汇量是影响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大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由于词汇量不够而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甚至导致表达不流利、语言表达能力受限的问题。
1. 多听多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听英语新闻、英语电台节目、英语原著等,通过大量的听力和阅读来积累词汇。
2. 组织词汇学习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词汇学习活动,如词汇比赛、词汇游戏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增加词汇量。
3.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将新学到的词汇运用到实际语境中,从而更好地掌握词汇的用法和搭配。
三、语法错误在英语口语表达中,语法错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表达准确度和流利度。
许多大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存在各种语法错误,影响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1. 注重语法讲解:教师应该注重对基础语法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建立对语法规则的正确理解。
2. 多做语法练习: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语法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加深对语法知识的掌握。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欠佳,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了大学公共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输入输出分组讨论形成性评估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39-021 引言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中提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第17页)《教学要求》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能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
但是口语教学效果欠佳,一直是困扰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难题。
作者以郑州轻工业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的两个个班共一百名学生为测试对象,通过对他们语言的准确性和语言的宽度、话语的长度和连贯性、灵活性和适切性这六方面做出测试,试图寻找出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测试分为三项:第一项为一至两分钟分钟的自我介绍;第二项为三至五分钟的面谈,免谈中涉及的话题均为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如:天气、购物、爱好等;第三项为六至十分钟的对话,要求学生能够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较为深入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每项分值均为十分,分别测试学生口语能力的六个要素:(1)语言范围及准确性: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范围及其语音、语调以及语法和词汇的准确程度。
(2)话语长短及连贯性:能否进行较长时间的、语言连贯的发言,交流质量和话语量。
(3)灵活性及适切性:根据不同场合选用适当、确切的语言的能力。
九十名学生的成绩如下:通过上表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第一项测试内容中表现最好,这表明大学英语教学对语法及词汇的重视度;第二项得分次之,而第三项得分最低,这也体现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的是正确性,而忽视了学生对语言的应用和交际能力。
3 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法3.1建立宽松的教学氛围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跟被测试学生交谈发现,尽管许多同学认为英语口语的学习比较困难,但他们还是非常渴望能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抱有“藏拙”的心理,长此以往,也就造成了“越藏越差”的恶性循环。
所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学生在练习口语时难免出错,教师不应把错误看作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消极因素,而是应该鼓励学生表述中正确的一面;同时,将严重的错误记下来,待学生说完后再予以纠正。
这么做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紧张不安的情绪,并且可以使严肃的课堂气氛变得张弛有度,为学生练习口语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
earl stevick强调:“至关重要的是把‘学习原则’(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放在‘教学原则’之前。
”(stevick e.“success with foreign languages”.p151)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是教学效果优良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要将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相结合,要将语言技能从理论形态转换为时间形态,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
”(邵永真、应惠兰等,《深入探讨教学原则,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第38页)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活字典”的形象,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并不能很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削弱了学习的效果。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当自觉转换角色,积极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不断鼓励他们进行练习。
教师只需对课程内容,进度进行引导;对学生的错误给予纠正,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2完善语言输入与加强语言输出“语言信息主要有‘公式化表达法’(formulaic expression)和‘熟悉语篇’(intimate discourse),这些语言信息是学习者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基础。
”(高海虹,《如何开展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第77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托教材,鼓励学生熟记一些语篇中精彩的语言表达、句子、段落、甚至篇章,扩展自己语言的维度和深度,提高语言输出的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对激发性输入(motivating input)和激发性输出(motivatingoutput)予以高度重视。
“激发性输入指的是真实的,能对学习者产生较强吸引力的语言材料,如英文歌曲、趣味故事、诗歌、原版影片等。
”(高海虹,《如何开展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第78页)教师可以节选出英文电影或英美名人演讲,鼓励学生通过模仿,改善自身的语音语调,并培养语感。
在模仿过程中,要先教导学生了解英语发音的基本规律,再鼓励学生多听常练,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激发性输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法律法规,行为准则,语言文化,这不仅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大有裨益,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通识教育的发展。
“激发性输出指的是与学生切身经历、体验紧密结合的,或是能激发学生丰富想像力的话题。
”(高海虹,《如何开展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第79页)课堂教学中话题的设计要在具有常识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力争富于时代感。
常识性的话题使学生有话可说;而时代热点问题,如:食品安全、虚假广告、移民热潮、高房价,就业难等问题可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发学生对某一特定问题的深入思考。
3.3以多样的分组形式开展大班口语教学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人数约为40-60人,这样的班级规模对于口语教学明显过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直是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难题。
在口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课时内完成特定的口语练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表现,参照由教师制定的口语能力评估表,对自己的表现给于评估。
完成教师布置的口语课后作业后,学生可根据口语能力评估表,对同伴的表现做出评估。
brumfit指出:“小组活动最主要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讨论、会话激发自然的语言活动。
这些练习形式都是从复述故事、角色扮演、画面描述及讨论这四种基本形式稍作变化而来。
”(brumfit.c.j.“communicative 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p162)下面总结一些课堂常用的分组口语活动形式:(1)两人或三人一组的自由对话:话题选择可以集中在日常交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如:谈论天气、问路、餐厅点菜、邀约对方参加某项活动、购物、谈论业余爱好、运动等。
(2)四人以上的小组活动:话题选择可以针对引发争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各自的观点,必要时可以进行辩论,最终得出合理的结论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一类小组活动主要包括专题讨论会、小型辩论会等。
(3)其它小组活动形式:这一类活动包括看图说话、看幻灯片设计故事情节、观看影视作品讨论观后感、拼字大赛等。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又是怎样的呢?罗家琼指出:“小组讨论中几需要小组成员的顺利交流,也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强调学生自主性、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教师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并未减弱。
教师作为学生口语活动的指导者、观察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不容质疑。
”3.4完善口语评估体系由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常规的考评和测试手段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进步与否,故而完善口语评估体系也是提升口语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形成性评估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
形成性评估可以采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多种形式,以便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从而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
”在进行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应有自己的档案袋(portfolio),这个档案袋中记录了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并可以表明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学习的投入度,进步与否以及学习成果。
在一学期16~18周的教学时间中,教师可布置课内口语任务四至六次,学生可利用这些任务进行自评;教师也可布置4~6次课后口语任务,让学生为同伴的表现进行评估,即他评;学期中,教师还可进2~4次口语考试来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每次评估后把评估表(包括学生自评,他评,教师评估)放入学生档案袋中。
期末口语考试前,根据学生档案袋中的记录算出个人自评、他评及师评的各项得分。
期末口语考试后,按照平时口语实践和期末口语考试各占比例算出个人本学期口语成绩(阶段性终结性评估成绩)。
4 结语社会的发展呼唤具有高水平英语口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也使得改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紧迫性日渐加强。
建立宽松的教学氛围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完善语言输入与加强语言输出;以多样的分组形式开展大班口语教学并完善口语评估体系有助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罗家琼.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课堂小组活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1).[3]邵永真,应惠兰等.深入探讨教学原则,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a].外语界,1998(1).[4]stevick e. “success with foreign languages”[m]. london:prentice, 1989.[5]brumfit.c.j.“communicative 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6]高海虹.如何开展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外语电话教学.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