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军主题演讲:《民族品牌的自主创新之路》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6
冯军的“走出去”情结作者:暂无来源:《计算机世界》 2011年第10期编者按:3月14日,“两会”闭幕。
“十二五”规划,这个决定中国经济社会下一个五年的规划,为信息产业带来了哪些发展方向?“两会”期间,本报特别邀请了数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话“十二五”规划下信息产业的出路。
本期高端访谈,我们将与全国政协委员、华旗资讯集团总裁冯军探讨IT企业的海外开拓。
■ 本报记者王臻摄影记者杨立航在北京中关村理想国际大厦华旗资讯集团总裁冯军的办公室里,摆着一套个性十足的国际象棋,里面显眼地摆着中国象棋中的炮。
“我们一直秉承国际象棋加炮的理念,中国元素就是炮。
”冯军说,在前几年,爱国者一直向西方、向日本品牌看齐,如今相机等产品已经和国际产品拥有了同样的品质和功能。
近几年,爱国者产品中的中国特色元素也越来越多,这些“炮”凸显了独一无二的思维模式和特点——了解中国人的需求,产品有中国的特色。
事实上,冯军早已深谙“走出去”的战略之道。
早在2003年,他便启动了爱国者的国际化战略。
如今,爱国者在新加坡、欧洲等海外市场都不断取得佳绩,去年,其“独一无二”的哥窑相机作为惟一拍品亮相新加坡总统国庆晚宴,拍得40万元人民币,创造了海外数码相机拍卖史上的新纪录。
最近,冯军的另一个身份——全国政协委员,让他再次引起关注,他带着三个提案来到了全国政协。
而其中《关于加速走出去战略,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建立海外孵化器,帮助更多的具备条件的中小创新型企业和品牌型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的落地关键一步的提案》,冯军已经连续4年提出。
他认为,可能是因为前三次表述得不够清晰,没能获得重视,这次冯军用更直白的语言,一个字一个字敲到了半夜,将自己的亲身体会和建设性建议都写了出来。
很多人认为,“走出去”是华为、联想这样的大企业的责任,但冯军却认为恰恰相反,大企业走出去要谨慎,要让中小企业先走,作为先锋队,因为它们船小好掉头,走出去相对容易。
那么,在“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下,中国民族企业要如何“走出去”,IT企业要从哪些角度突围?近日,《计算机世界》报总编辑许传朝与冯军进行了深入交流,深入探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共话“十二五”规划下,本土企业“走出去”的新布局。
华旗的“爱国营销”难题作者:叶小果来源:《新营销》2010年第04期2007年7月,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在军训时,前来做演讲的冯军多次要求学生一起呼喊“北理工,爱国”、“大学生,爱国”等口号,当时不少学生认为,爱国者公司的总裁要求学生呼喊“爱国”口号是“企业打着爱国的旗号宣传自己”,变了味道。
“打着爱国的旗号宣传自己”,可以说是华旗与爱国者母子品牌与生俱来的基因。
华旗的意思是要成为中华的旗帜。
在华旗成立10周年时,奥美广告设计公司给华旗做了一个品牌分析,创造了一个与爱国谐音的新词aigo,由此成为华旗的英文名称和品牌标志。
很显然,冯军希望通过华旗和爱国者品牌实现自己产业报国的梦想。
但具体的企业运营与爱国者品牌宣扬的爱国精神如何更好地融合起来,却是考验华旗爱国者的一道难题。
重营销,轻产品一直以来,作为爱国者的创始人,华旗打上了冯军的个人烙印,被抹上了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快速崛起,以及中国政府为提升国家品牌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客观上为华旗提供了品牌传播的引爆点。
从华旗本身的形象诉求来看,其一向力打“爱国牌”,宣称“抗日”(打败日本品牌)、“反(国际品牌)围剿”。
华旗在发布“橙色希望”管理培训生招聘信息时,旗帜鲜明地要求应聘者必须有“极强的民族责任感”。
其常用的标语有“从2009年起,我们都是爱国者”、“我爱国,我自信”,颇具“爱国者”风格。
冯军甚至说“挣老外的钱才是爱国者”,华旗致力于成为中国数码电子产品的骄傲,绝对不能让外资染指华旗。
对于华旗的“爱国”营销,3C行业资深观察家赵琪告诉《新营销》记者:“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爱国主义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它一般都是与国家大事或者特定的事件联系在一起的。
对于年龄比较大或者接受过‘又红又专’教育的消费者,爱国营销或许可以引起一定的共鸣,由此建立品牌知名度。
比如,长虹彩电曾向人们宣扬‘以产业报国、以民族昌盛为己任’,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的确可以激发很多人的爱国感情,实现企业形象和产品销售的提升。
冯军和“爱国者”的陨落作者:xumiaoc冯军失态了。
如果不是近⽇的“偶遇”,我也许已经忘了冯军其⼈,正如⼤众之于爱国者⼀般。
话说,近⽇参加了⼀个创业者活动,冯军作为嘉宾被安排在嘉宾分享环节,可见主办⽅希望这位成名已久的数码界⽼前辈能给新⼀代创业者们⼀些思考和建议。
冯军⾃⼰也⼗分“珍惜”这次机会,⼀上台就让⼤家扫⼆维码,加⼊他的“微⾃媒体商圈”。
正当我还在纳闷这么个“爱国者-诚信商圈”的⼆维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的时候,冯军已经开始满嘴跑起了⽕车:“这是带给⼤家⼀个中国⼈的原⼦弹。
包括你本⼈的命运,包括你这个地区的命运,彻底的转变”。
“如果连⾃⼰的故乡都不感恩还会爱谁呢?免费的打⼴告,如果注册完了之后,你回到家⾥⾯的时候,让你单位所有的员⼯都扫你的⼆微码,让你的员⼯注册你的品牌加他的名字,让你的员⼯都会互相加。
然后⼥⼠们回家让你的⽼公扫,每天都可以送两块钱,这样你的⽼公,每天送你⽼公两块钱,你不动作,放别的美⼥做了后果⾃负。
各位男同胞,⼀定让你的太太扫你的⼆微码”。
“最后结束⼀下,作为普通的⽼百姓,三⼤战役,马上注册,马上抢地盘,马上促销就可以了”。
……本满怀期待的⼤佬演讲没有出现,我仿佛看到了⼀个中年的⼩贩站在⾃⼰门⼝⽤极富夸张的表达⽅式吆喝着⾃⼰的冰糖葫芦,以上类似的话术就是整个演讲的基调和中⼼。
听到5分钟的时候我开始困惑,听到10分钟的时候我开始凌乱了,听到15分钟的时候我觉得⾃⼰的世界观开始崩塌了。
期间,主办⽅试图通过礼仪提醒、递纸条等⽅式委婉停⽌演讲未果,⽽整个过程持续了整整40分钟。
这“神奇”的微⾃媒体商圈到底是什么?冯军⽤“原⼦弹”这样夸张的形容词来试图向我们传达这个微⾃媒体的“神奇”,出于本能对于“类传销”宣传⼿法的厌恶,以及那充满40分钟的不找边际的“硬⼴告”,我不知道现场是否有其他⼈和我⼀样萌⽣⼀种“冯军真乃神⼈也”的⼼理反应。
时隔⼏⼗个⼩时之后,我才从不适中恢复过来,决定去冯军的世界⼀探究竟。
冯军:中国企业应该抱团走出去发布时间:2011-12-24新浪财经讯2011年12月19日,亚洲财富论坛第四届中国年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转变中的亚洲发展”。
冯军:刚刚厉老师讲他得奖是团队、是所有的企业家、是所有经济学家的功劳,我们能得到这个奖,首先感谢所有的用户朋友们,实际上是中国的用户使中国品牌有了发展的机会。
谢谢!各位兄弟姐妹的企业家朋友们,大家下午好!爱国者是非常年轻的,也跟大家差不多的,爱国者与大家一样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
我们只不过有点幸运,正好赶上“天时地利人和”的天时,我们92年创业。
为什么说幸运呢?因为我看到的是中国目前成功的企业,基本上分3类。
这三类成功的概率非常高,第一波,1979年在深圳和珠海创造的企业,像王石他们敢于在深圳创业的人全成功了,只要不干违法的事。
第二波,我1992年大学毕业,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把在深圳、珠海创业的合法性变成全国合法性,还鼓励学生创业,鼓励市场经济。
比我早的很多大哥大姐姐没有赶上,1992年之前,在深圳和珠海之外创业的话,基本上都是违法的。
1992年创业正好是“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之后创业有点晚,1992年创业正好。
在国内做到前3名的企业基本都是92年创业的,之前创业是违法,之后创业资源没有92年好。
第三个天时是1999年,1999年互联网全火了,包括丁磊、张朝阳、马化腾、李彦宏等等,因为我做硬件,我亲眼看着所有大公司都错过了互联网,大公司干互联网都不行,包括联想,按说是我们业内泰斗,结果做互联网没有赶上,做365半途停了,像海尔、长虹都做互联网,结果光说都没重视,反而让中小企业抓住了互联网的机会。
而且时机很重要,1999年前后加入都火了,太早加入的都成了先烈了,所以时间很重要。
跟各位兄弟姐妹沟通,我拿点实诚的东西,我看到前三次机会,第一次我赶不上,第二次我很幸运赶上了,第三次我和新浪的楼搬到一起了,爱国者拿到所谓的第一名都是与互联网相关的,都是数码设备,没人跟我争,别人都不干,都是拼洗衣机,打的一塌糊涂,全是干这个,没有人干数码,我近水楼台先得月,我朦朦胧胧感觉到互联网不得了,我转型,1999年跟互联网结合在一起。
冯军爱国不必含蓄作者:聂晶来源:《投资与理财》2009年第23期16年前,华旗爱国者总裁冯军也不过是中关村的路人甲或者路人乙。
“幸好当年我骑三轮的时候媒体没有发现,不然早就成新闻了。
”回忆往事时,他自我调侃。
16年,从200元起家做到20亿。
华旗爱国者总裁冯军的身份在变,财富在变,唯独笑容不变。
在北京北四环边的一栋写字楼顶层,AIGO的霓虹灯在夜色中分外显目。
“那就是爱国者的总部。
”路过的人仰头感叹。
他们中,不少人包中的u盘或是正在使用的电子产品,正是爱国者。
这是冯军一手打造的王国——在ITS码领域,谈到移动存储、多媒体播放器,或者数码相机领域的民族品牌,很多人的第一反映,就是“爱国者”。
的确,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爱国者留下了太多令人骄傲的记忆。
冯军对“爱国者”这个名词的理解显得很朴实:爱国者就是具有对祖国忠诚和热爱思想的人。
“中国造”的烙印背后,是十余年来与国外强势品牌的狭路相逢和数次交锋——谈爱国,很容易,但商海严酷,仅仅有壮烈情怀是不够的。
事实证明,这个品牌没有辜负冯军的初衷。
起家从200元开始1969年6月16日,冯军出生于古城西安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学老师。
1987年,冯军以全校第一的总分成绩,从西安育才中学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1992年,冯军从清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建筑工程总公司。
没想到报到当天,就听说自己将被派到马来西亚。
此刻,冯军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父亲曾经援外多年,也就在他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回到了国内,但回国不久便去世了。
冯军没有多想,便转身走出了北京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大门。
“我想在中国创业。
”在做毕业设计时,冯军用的就是英文的计算机程序。
那时的他已经对电脑充满了无限的兴趣。
“天天趴在电脑前面编程序,觉得这玩意儿挺好,将来一定了不得。
”1993年,中关村里普遍流行的是两大行业:一个是装整机,另一个是做CPU,而冯军却选择了没人做、利润低的机箱和键盘。
当时他看了一下,有一个领域没有人去做,就是机箱和键盘。
12/2010 DIRECTORS&BOARDS 董事会035感恩与裸捐冯军是一个懂得感恩之人,借助微博,冯军进行着他的感恩行动,坚持每天发一条感恩信息,感恩每一位帮助过和支持过爱国者的人。
2010年9月,冯军在微博上公开表示,自愿在活着的时候,将个人全部财产逐步捐献给社会,用于公益和慈善事业。
这引来无数网友的关注、热议与支持。
甚至有网友借此发出号召:“希望富豪们都行动启动,不强求他们全捐,只希望他们能把这个捐献慈善意识更高地提起来。
”当然,也有网友对此质疑,认为这是一次炒作,怕冯军只说不做。
但冯军对裸捐看得很平常,“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是他对裸捐最简单明了的解释。
对于炒作之嫌,冯军再次承诺这是自愿,“裸捐”也是自己应对民营企业传承问题的一大法宝。
他真正想要留给华旗的,是一批有着统一思想、“炮”式思维、忠于华旗的优秀人才。
正如他近来在微博上所言: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任何人,也无需刻意影响任何人。
做好自己的同时,给他安全的环境,和他沟通,发现他真正的需求,给予帮助即可。
这就是支持与爱。
或许冯军的“裸捐”本无意去影响别人,或许冯军只是在努力做好自己,或许冯军在用“裸捐”的方式改写中国民营企业家在国际上的形象,用“1+1=11”的思路引领民营企业走向“尽职企业公民”的新境界。
在中国创造之路上,冯军这门中国重“炮”成功杀进“国际象棋盘”,且成功规避了中国象棋游戏规则中的“蹩马腿”、“象走斜”,实现了中国创造在国际市场上的游刃有余。
在中国民营企业家慈善之路这局新的棋盘中,冯军这门重“炮”再次出击,这次他不再是遵循别人的游戏规则,而是要探寻出一条适合中国民营企业家慈善之举的游戏规则。
又有些与众不同,这缘自他从象棋中悟出的“炮”式思维。
在清华求学时,冯军就喜欢下象棋。
他觉得,象棋不仅是一种智力游戏,更重要的是承载着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质。
如中国象棋中的“炮”规则,冯军就认为它极具跳跃性思维,能充分调动脑力,借势而上,出奇制胜,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
2006沈阳机床唱响“自主创新、民族品牌”之歌——MC
专访沈阳机床集团展会负责人
魏莹
【期刊名称】《现代零部件》
【年(卷),期】2006()9
【摘要】2006,适逢中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各个行业无不显现出喷薄欲发的发展和创新势头。
当记者通过与国内几大装备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以及亲自感受在展会上这些企业的表现后,再次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装备工业所带给我们的自豪和信心。
沈阳机床的突出表现,正是记者这一强烈感受的主要来源之一。
【总页数】2页(P75-76)
【关键词】自主创新;负责人;机床;民族品牌;展会;集团
【作者】魏莹
【作者单位】MC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41
【相关文献】
1.德国舍弗勒集团与沈阳机床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沈阳机床产品整体进入世界500强企业采购平台 [J], 梅峰
2.沈阳机床集团启动"B计划"--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陈惠仁在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上的发言节录 [J],
3.沈阳机床全面提升机床工具行业核心竞争力——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关锡友 [J], 胡启林;杨红英
4.沈阳机床,世界机床工业的智能先锋——访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朱志浩先生 [J], 龚淑娟;
5.沈阳机床打造品牌经营之路——访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中捷钻镗床厂总经理助理张昆先生 [J], 乔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冯军主题演讲:《民族品牌的自主创新之路》 冯军: 各位热爱学习的企业家朋友们,大家早上好!的确,正像刚才主持人所说的,今天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今天是2009年最后一天。而2009年注定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一年。就像79年,当时经历过那个年份的人在当年可能并没有意识到79年对于中华民族是多么重要。但是几年后,所有的人都意识到79年是整个中华民族开始产生质变的飞跃的年代。如果老朋友应该知道,爱国者一直深信的预言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老祖先留下给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就是中华民族在近百年的发展史上每三十年就会有一次巨大的飞跃的机会。
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自醒;1949年中华民族开始自立;1979年中华民族开始自强;2009年,中华民族终于开始自信。所以在这么重要的2009的最后一天,这么一大早,大家还能聚在一起学习,共同探讨从2009年到2039年,从自信走向自豪的这三十年未来的发展和规划。可以说在场的所有企业家朋友们是努力最可爱的人。因为中国需要一批各行各业的最可爱的人。除了公务员,除了解放军,除了那些领域的最可爱的人,中国从自信走向自豪还需要一大批经济领域的,能够为中华民族走向腾飞带来经济基础的企业界的朋友们。所以能在一起学习真的很荣幸。同时我们既然能走到一起,应该来讲我们就有一种特殊的缘分。而且今后这三十年的质变很可能是要从过去的单打独斗走向中华民族的团结。所以团队精神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旁。
我提议到场的企业界的朋友们,我们先从自我做起,把1+1等于11开始,和周围的朋友打个招呼,我们有缘分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大家在一起学习,我们就是一个团队了,我们肯定有着共同的某种缘分,我们从2010年开始愿意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所以请你跟旁边的一位好朋友握一握手,告诉他我愿意帮助你。中国人的团队精神可能就是从明天,2010年是中华民族开始团结,开始发挥团队精神的新的起点,所以我们正在见证这个历史。
今天我想跟大家沟通跟团队精神相关的两件事情。一个是关于民族品牌的定位和打造。希望能够对于创业的朋友,或者是已经事业有成,面临着下一步继续要成长,希望做品牌的,希望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朋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另外一件事情是跟大家汇报一下关于六赢爱国者在这方面的体会。可能当你真的把六赢吃透了的时候,其实你会发现,整个国家命运的发展思路非常清晰。按照老祖宗留给咱们的发展思路,其实行行出状元,华旗从一个学生创业的企业能够一步一步白手起家做到奥运的合作伙伴,F1的合作伙伴,曼联的合作伙伴,包括在很多领域逐渐追上了实力比我们雄厚的日本品牌和韩国品牌,甚至个别领域已经开始超越他们。其实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你把团队精神和六赢吃透了,其他的领域行行出状元,每个领域都有更大的机会。
华旗是一个学生创业的企业,我们很幸运在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正好我大学毕业,虽然作为一个穷学生母亲只给了220块钱,但是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同时很重要 的是我们作为学生创业的时候当时有一个梦想,一个非常伟大的梦想,就是希望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所以人穷志不穷,正是这个梦想使我们请了一个决定我们一生的名字,这个名字叫华旗。
很多好朋友可能觉得很奇怪,你们怎么又叫华旗,又叫爱国者?我们这十几年的创业过程在品牌方面确实经历了很多曲折,但是也很幸运,因为始终没有离开当时创业时候的初衷,就是希望成为中华民族的那面旗帜。
这个初衷一旦用品牌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其实对于公司的长治久安,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对于公司吸引人才,明确目标,一系列战略其实就种下了根本的基因。所以在这方面来讲,如果正在创业的朋友,首先我建议能够争取,能够在起公司名字的时候把你最原始的冲动,把你创业的初衷能够记录下来,对于以后发展起来会比较的简单。而且在跟以后的朋友们,特别是你自己,人是会变的,因为当中国人富起来之后,其实有很多朋友当时一起创业的其他的朋友一旦有了钱之后,人有了钱就容易变坏,所以就忘记了当年创业的初衷。最后很可惜,走到了其他的路子上,最后半途而废。
如果说那个名字能够把你的最基本的想法或者是你们几个创业者最基本的想法形成共识,这样的名字一旦能够成为企业的品牌或者是商标,在未来的发展上来讲,真的将是一个非常坚定的基础。
也可能有好朋友可以讲,你们把最好的名字都抢光了,华旗也让你们叫了,爱国者也让你们叫了,还有没有其他的好名字?其实好名字很多。在这里我们也来看一看我们的邻国,日本。他们在六四年东京奥运会之后有哪些品牌崛起了,从他们身上我们也能学到一些品牌成长的过程,对于中国自己品牌的发展也能得到一些借鉴。
比如说现在大家所熟知的日本能够成为国际品牌的这些著名的品牌,它们其实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从现在来讲无一例外都是地道的日本的民族品牌,正应了那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为什么这么说?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比如说松下,大家知道松下现在的名字,他原来的名字叫做民族牌,当然他在台湾翻译成国际牌,因为他对台湾用户对日本的民族牌有排外心理。包括索尼是日本军旗的谐音,1945年日本的军旗倒下,1946年索尼成立,他们立志要把在军事上倒下的军旗能够在经济领域上插遍全世界,能够成为整个日本民族的骄傲。包括1964年东京奥运会前后,索尼提出整个公司的愿景和目标是彻底扭转全世界消费者对日本产品质量低劣的偏见。所以索尼就是在这么一个主导思想下团结了非常多的优秀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最后形成了团队,在64年东京奥运会之后借着奥运的东风开始和其他的一大批日本的民族品牌开始走出去。而索尼是一个先锋,最后也带动了一大批其他的兄弟企业到全世界,最后靠团队精神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刚刚说了松下和索尼,下面我要开放一下,企业家朋友们可以提问一下,可以说冯军你说的是不是有点极端?我怎么没意识到那些日本品牌都是民族品牌?我正在北师大读博士,研究了一下这些日本的品牌发展史,通过调研,了解了基本上确确实实绝大部分日本品牌都是典型的日本的民族品牌,特点都是通过团队精神,这种力量往往在市场经济达到一定的充分饱和之后,这种民族的精神,这种凝聚力来讲,往往能够超越单纯的市场竞争,最后形成了阶级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靠团队精神走遍了全世界。 谁有日本品牌不了解的问题都可以问我。 提问: 三洋? 冯军: 有人说这是创始人的名字,就像雅马哈、丰田和本田。像咱们的王老吉也是典型的民族品牌。用创业者的名字来作为品牌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族品牌的种类。为什么?当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信誉和企业的未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其实这个人就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他只能做好,不能做差。因为一旦要是做出了质量问题丢人现眼,不单单是一个企业和品牌丢人现眼,这个人的人生价值都被摧毁了。所以像王老吉,当然这是老字号了,很多以个人的名字,以创业者的名字起名的品牌是值得尊重的,从他把自己的名字当做企业的名字开始,这个人就把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未来,把自己一辈子的信誉都献给了企业。这样的企业我们是不是应该尊他们,鼓励他们?所以凡是以创始人名字起名的品牌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他们一个鼓励?
还有人说东芝,东芝是东京芝蒲的缩写。相当于一个富人区,一个高端的品牌。它的简称就是东芝。我听到有说日立,美国人可能听不太懂日语是什么意思。中国人能够听明白,日立就是日本站起来的意思。
我们所从事的IT产业其中有一个分类叫做电信产业,电信产业十几年有10几个品牌,但是现在只活下来三个品牌,华为、中兴、大唐。从这三个品牌含义我想从字面上我们就能理解,华为是中华大有作为,中兴是中国兴旺,大唐是大唐盛世。这三家企业得成功当然离不开他们全体同事的努力,但是从这三家企业能够做大做强跟他们品牌的含义对于整个企业的方向和发展所奠定的基础我相信是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所以为什么200多家企业只有这三家企业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三个龙头?我觉得作为民族品牌来讲这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特别是作为正在创业中的企业,包括可能说我已经起了名字没办法的,其实还有办法。
华旗最后起自己的商品品牌叫爱国者,最后叫patriot,后来演变成爱国者。很多朋友问为什么又演变成aigo?我们到了美国发现aigo这样的商标已经早就被他们注册了,他们在几十年前就注册了。美国的第一运动不是篮球,是橄榄球。而里面最牛的一个队就叫新英格兰爱国者队。包括美国这次反恐法案叫做爱国者法案。海湾战争期间的导弹也叫爱国者。所以我们到了美国发现当中国的民族品牌想到美国创业,想建立品牌的时候,早就被别人注册了,没办法,只好改名。我们就取了爱国者的谐音,aigo。改名的时候也是建立自己品牌的机会。松下到美国的时候发现美国人到处都是民族牌。改名的过程是企业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如何将自己最早的创业初衷你再回忆一下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你创业的。也许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那时候有一个很单纯的理想,那个理想可能随着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发展被人淡忘掉了。但是往往是越原始的,越初衷的,越根本的东西反而是越持久的东西。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改一下可能对你的企业发展来讲,包括吸引优秀的人才,大家建立共同的志向是非常有帮助的。 大量的N字头的企业,尼桑就是日产,NEC是日本电器公司的缩写,尼康是日本光学的缩写,NHK是日本广播公司的缩写。举这些例子目的不是说我们崇拜日企。恰恰相反,我们要学习国外的做得好的地方,特别是团队精神。在这方面来讲可以说79年到09年,中华民族在自强方面,我们真的将自强不息做得非常好,但是团队精神方面仍然是咱们这个民族巨大的成长空间。
可以说奥运会中国获得了51块冠军非常值得骄傲,中华儿女,但凡是沾了技巧性,创新性的项目冠军都被中国人拿到了,包括体操,跳水单人的项目都是中华儿女的。中华民族从个人能力上来讲,我们发自内心的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很自豪。咱们这个民族在创新能力来讲全世界真的是排在数一数二的,但是非常遗憾的一个地方,去年的奥运会,51块冠军中团队冠军有4块,体操和乒乓球拿到了团体冠军,但是体操的团体冠军是由6个个体户分别取得了好成绩最后成为了团体冠军,很可惜的不是团队冠军。团队冠军是指3人或3人以上大家配合所得到的冠军,包括篮球、排球,足球。你会发现一个规律。特别是男同胞的团队项目挺痛苦的,人越多越出事,5个人的篮球还不错,打入了前八,6个人的男排成绩就差一点了,11个人的足球人一多就出事。可是在座的企业家带领的团队都是几十人,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中国的民营企业现在有几家企业做到了真正的团队精神?
索尼,三星他们之所以能做大,除了管理之外,都是离不开他们这个企业几十万人共同围绕着一个目标,就像索尼提出的目标,索尼的任务是要彻底扭转全世界对日本产品质量低劣的偏见。咱们应该更看到中国人的机会,也就是说日本品牌在64年奥运会之前其实也不怎么样。是奥运会改变了整个日本民族的团队精神,激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08年的奥运会也激活了中国人的团队精神。这种民族的自信心,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在09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有一个巨大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