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方法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主要手段。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表现,如果使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有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勃,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对促动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注重课文是无甚益处的。那么,如何避免冗余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

感悟。

一、循序渐进——有层次性

提问的顺序要浅入深,循序渐进,呈阶梯状行进。这种提问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能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对话,激发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赵州桥》第二然段时,能够这样提问:这段中遇到不理解的字和词,借助工具书;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从哪几个方面写赵州桥的雄伟?这个教学片断从理解词语到理解句子再到

理解段落,层层深入。理解段落时也是从理解文章表面的意思再到理解藏在文章背后的深意,语言训练也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实行拓展延伸。因为提问有层次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就会变强,而且乐学,善学,爱学。

二、把握时机——有启发性

问题要选择最佳时机,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问的时机迎合了教学的需要并与教学视角相吻合,我们就能够称之为“最佳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望,就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如在教《掌声》时,当学生明白英子的不幸遭遇后,就应该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句子知道的?这个问,无疑放飞了学生的

思维翅膀,学生就得认真地看书,寻求答案。通过学生的学习、思考、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英子之前是个忧郁、自卑的小姑娘;现在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这种课中置疑提问,是针对学生急于知道主人公命运的“愤悱”状态下提出的,学生的情感处于“高原地带”,不一睹为快都难。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时机过早,学生因对教材理解缺乏准备,只会使教师启而不发;时机过迟,问题已解决,提问成了马后炮。

三、难易适度——有连接性

问题要难易适度,要让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起非人为的本质性的联系。问题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既不能过于浅白,又不能太艰深。太浅白,没有思考的空间,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学生无从学到新知识,只能在“原地踏步”;太艰深,新旧知识无法找到衔接点,学生无从下手。难度太大的问题不但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易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所以,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能使学生通过努力从“已有的经验区”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到桃子”。如教学《孔子拜师》时有人设计了问题:“孔子拜谁为师?”这个问题就未免过于简单,相信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水平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如果这样设计“孔子是怎样拜老子为师的?”那学生的反应或许就会大不一样。这种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一方面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拜师的乐趣,感受求知若渴的精神。另一方面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水平、思维水平、语言表达水平。实践证明,切合学生与课文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四、突破难点——有指向性

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重点内容对全篇课文来说牵一发动全文,是阅读教材中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阅读短文中有“题眼”,诗歌中有“诗眼”,教学中教师抓住“文眼”,再分析全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是理解的重点,同时也是理解难点,它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者若只让学生联系前两句诗所提供的意境说出这两句诗的字面意

思可能效果不好,学生就不会知道它流传至今的原因。但若就此诗句提问:“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你的脑海里出现怎样的情景?“这两句诗除了字面意思以外还有没有更深的意思呢?”就可能激起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热望,他们通过丰富的想象,仿佛看到了重阳佳节热闹的场面。从而进一步感受到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不但让学生领会诗意,而且感悟了诗的意境,深刻领悟诗中耐人寻味的深刻哲理,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五、促动生成——有探索性

生成是不能预设的美丽,在课堂教学中无时无刻不存有生成。有的生成对推动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起到正面的促动作用。这时候,教师应采用追问的形式,适时引导学生对这类问题实行研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陶罐和铁罐》这节课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当学生读到“多美的陶罐!”这句话时,情不自禁地加了个“啊”。面对这个生成,教师仅仅机械地告诉学生:“记住,读书时不能添字。”教师显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极好的生成资源,不懂得追问,所以不能帮学生理清思绪,不能帮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课堂停留在表面,学生的探索不能引向纵深。要是教师这样追问:“你为什么不由自主地加了啊字?你的崇敬之情从何而来?”学生在提问中就能梳理杂乱的思绪,明晰自己内心的情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课堂生成的主体是学生,生成的课堂是要让学生去获得深刻的感受,所以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即时追问,促动生成。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我们教师只有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对话,“问”出精彩,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