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空间分化与社区交往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24
城市居住空间分化与社区交往
——基于南京市东山新区个案的实证研究
李远行/陈俊峰
2012-9-21 14:32:18 来源:《开放时代》(广州)2007年4期第50~61页
【作者简介】李远行,陈俊峰,安徽大学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30039
【内容提要】 在城市化进程中,居住空间分化是难以避免的社会与地理现象。当前我国居住空间分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居住空间分化对社区交往行动与社区建设有怎样的影响?居住空间如何优化?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加以描述和分析。
The differentiation of residential space is an unavoidable
social-geographical phenomenon in the urbanization and residential
suburbanization. What are the features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residential space in China? How do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residential
space change the interactive space in community? How to improve the
residential space? Based on an investigation to communities, the paper
describes and analyses these questions.
目前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化的研究主要集中探讨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居住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等方面,而从空间角度切入分析居住空间分化对居民交往活动影响的成果相对较少。本研究将空间—社会视为辩证统一过程,在讨论当前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化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对居住社区交往的作用。为了深入了解与认识这一现象,本研究在南京市东山新区进行了调查。
2001年南京原江宁县撤县建区,成为南京市城区的一部分,东山镇(原县政府所在地)也随之成为南京的一个新市区。2002年9月,江宁区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由江宁区规划局委托有关规划编制单位共同开展东山新市区的规划编制工作。2004年7月,新的2003-2010年东山新区规划通过了南京市规划局和江宁区政府的共同评审,并于2004年9月被确立为东山市区新的规划编制。新规划中的东山市区范围在原来东山镇范围上进行了扩展,扩展后的新区空间范围为:北起绕城公路,东到环城东路,南端到绕城二环路,西至三山(将军山、翠屏山和韩府山)的西沿。
东山新区是南京市江宁区发展最快速、最成熟并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区域内居住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江宁区已经售完入住或在建的房地产项目主要集中在该区域,因此它是江宁区的人居中心地带,其中的人口密度、产业集中度、空间开发程度以及居住形态的成熟度都是江宁区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
本研究对东山新区127个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围合式住宅区进行了调查。然后选取四个划分标准,包括:住宅价格(分为单位均价与单套住宅总价)、居住区性质(分为商品房与非商品房两大类)、居住区内部设施及服务(主要从容积率、绿化率、内部配套设施及物业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及性(主要指社区对周边原生山水资源,也包括经过一定程度开发改造的山水景观的接近程度)。根据上述标准将所调查的住宅区划分为高档、中高档、中档、中低档与低档五个层次。
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结合的方法,首先将东山新区居住区划分为五个层次,然后在各个层次的居住区中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子样本,构成调查的总体样本。调查过程中有效回收文卷242份。
一、“门禁社区”与社区围合
目前对于“门禁社区”(gated community)尚无明确定义。弗兰纳根对美国郊区的“门禁社区”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它是居住联合体(residential
association)的一种类型,它在通往社区的道路上设置大门;限制进入口数量;社区四周建起围墙和篱笆;雇佣私有的保安,使用摄像头和红外线探测器等。①结合中国居住社区现状,“门禁社区”概念具有更强的弹性,其基本特征是围合与门禁,前者是指社区四周有自然障碍物或人工障碍物围合起来;后者是指社区入口处设有大门,并设置门卫②。按照这种标准来看,弗氏所描述的就是一种严格的或高级的“门禁社区”。正如“门禁社区”这个名称所表明的,它通过围合(walled)与门禁(gated)等方式达到对居住社区的空间可及性的控制,并进而可能成为一种社会排斥的有效形式。③
目前东山新区的居住社区绝大多数都是“门禁社区”。根据对东山新区居住社区分化层次的划分,我们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6个高档居住社区,10个中高档居住社区,10个中档居住社区,4个中低档居住社区,5个低档居住社区,共 35个社区。通过对外来者及我们进出这些居住社区的难易程度④进行观察以及笔者与门卫(社区门口执勤人员)和保安(社区内巡逻执勤人员)等的访谈,发现东山新区不同档次居住社区的空间可及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表一东山新区居住社区可及性差异状况门禁控制高档社区中高档社区(%)(%)100 100
(%) 100100 0 20
有门卫 100 60 3010080
严格盘问 100 40 80 0 20
无事可进入⑤080 40低档社区
有保安巡逻 100 中档社区中低档社区(%)(%) 门卫是居住社区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安全控制措施。由表一可见,本研究抽取的各个档次居住社区都设有门卫,设置门卫已经成为东山新区居住社区的普遍做法,这既是出于保护社区居民安全的需要,也可能是为了满足其它功能需求,如有的社区门卫兼作传达室,负责收发信件、社区消息和通知的发送,另外也有的负责社区住宅维修管理等等。在调查中发现,中低档和低档居住社区的门卫大多数只设1人,且多为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基本都是坐在门房里,工作态度也比较散漫。与此形成明显反差的是,绝大多数中档以上的居住社区门卫都是年轻人,穿着比较正规的制服,配有对讲机等设备。中高档和高档居住社区的门卫往往是两人同时上岗,一人在门房里主要负责来客登记等事务,另一人则在大门处站岗。⑥从目前东山新区居住形态来看,尽管不同档次居住社区的门禁形式与职能存在较大差别,但总体上门禁社区已经取代原来的非门禁居住聚落⑦而成为主流。门禁社区一方面从物质空间形态上通过围合、入口控制等形式强化社区内部整体性和统一性,另一方面也增加对外来者的空间排斥,或隐或显地将(部分)外来者当作不受欢迎的人。
中高档居住区“21世纪现代城”保安换岗时的情景。(陈俊峰摄)
对外来者进入严格盘问主要是对于外来者的身份、来意、是否与区内居民联系等进行问询或登记。从表一可以看出,不同档次居住社区门卫在执行此项职能时存在很大区别。外来者进入高档社区都需要通过门卫的盘问和登记,东山新区有些高档社区的门卫会具体查问外来者联系的是哪一家业主,通过电话业主进行确认后才放行。反观中低档和低档社区门卫对外来者基本不作查询,进入自由。
从外来者进入社区的目的看,大致分为有事和无事两种,前者主要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或居民的戚友。后者进入社区,既未与社区居民联系,也无其它明确目的,从积极方面看,允许这种性质的外来者进入可能促进人们对该社区的了解,增进交流与互动,是社区对外开放性的表现。调查发现,高档社区基本不允许这种性质外来者进入,表现出极强的封闭性特征。这从以下访谈内容中也可以得到佐证:
被访者1(“中国人家”门卫):
我们这个小区门卫管得很严,一般外来的人不能随便进,除非是业主的亲戚朋友或者事先已经跟业主联系好的。像这样的小区,不论是业主还是我们物管都对安全特别重视,如果有外人随便进去,甚至出了问题,那就要追究我们的责任。
被访者2(“太平花园”居民):
高档小区的门卫管得要严多了。有一次,我和朋友听说百家湖印象威尼斯很不错,就打算去看看。在水秀苑酒店那里有一个门岗,没拦我们。但我们再想上印象威尼斯的那个岛,门卫根本就不让进,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中低档和低档社区由于大多数情况下,门卫基本不对外来者进行查问,因此无论是有事还是无事的外来者从大门进出都是比较自由的。这两类社区对外开放程度比较高,尽管这种开放并不一定是居民自愿的,甚至会带来很多问题。
被访者3(“外港新村”居民):
我们这个小区人员复杂,小区里面也和大街似的,各种人都有。门卫对行人基本不管,也管不了。小区里有个菜市场、修理部、小吃部,很多小区外面的人来买菜啊、修东西啊,门卫不好管,管多了也影响那些人的生意,会造成矛盾。
设立保安巡逻制度是东山新区很多新建商品住宅社区物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东山新区居住社区专业化物业管理的一个新形式。尽管保安巡逻并非严格的门禁控制,但由于巡逻保安的职责之一是外来者进行“监控”⑧,因此可以看作是门卫职能的补充和延伸。
被访者4(“明月港湾”保安):
我们这个公司(明月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南京这里都是有名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巡逻搞得好。这个小区分成几个巡逻的片区,每个片区都设有打卡器,每隔半小时左右巡逻人员要去登记打卡,为了防止偷懒误工,像我专门负责三栋楼的巡逻,对不熟悉的外来人我就会上去询问,如果是无所事事或者是有制造问题的嫌疑,就请他离开。
从外来者的角度来看保安巡逻,或许可以更加贴近被排斥者的心态。
被访者5(东山新区“太平花园”居民):
今年3月份,我去瑞景·文华玩,正好顺着坡路上去到北门,当时那个门还没修好,也没门卫,我就进去了。没一会,一个巡逻的保安直接就奔我来了,问我干嘛的。我说来玩的。他就问我从哪个门进来的,登记没有。听说我是溜进来的,他用对讲机叫了另一个保安过来把我带到保卫处,说了我一顿,把我“撵”出来了。当然,我不能说他们这样做不对,但我也不觉得我不对,我就是听讲那里面挺漂亮的,想进去看看,有什么错呢。
早在近一个世纪前,齐美尔就曾经对门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门是活的,而墙却是死的。正因为门可以打开,跟不能活动的墙相比关闭门户给人以更强烈的封闭感,似乎跟外界的一切都隔开了。⑨现实层面上的生活同样地在任何时候要么在门内要么在门外,而借助门它把它分离的存在引入世界或者把世界引入它分离的存在。⑩门作为将人类在空间上进行划分的边界点,它在进行分离的同时也意味着连接,不仅将某些人分离出去,也将个人的不同生活世界连接起来,并通过对另一些人的打开而展示出不同群体之间的会聚和区分。
弗兰纳根研究发现,美国郊区住宅区大多都是“门禁社区”,它是不同阶层争夺空间的结果,并成为类似于军事驻地(garrison)的私人居所,除了经过同意的服务人员允许进入,其他穷人一律被排隔(wall off)在外。(11)在江宁这样的郊区,很多中高档和高档居住社区为弗氏的观点提供了生动的示例,一个个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