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疾人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

课程名称:残疾人社会工作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编号:041680 开课院(部):人文学院本课程学时学分:学时32;学分2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个案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

一、课程简述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一门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在残疾人领域的应用学科。残疾人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心特别是社工介入的特殊社会群体,通过学习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会把社会工作的方法、手段,介入和参与到残疾人的社会生活中,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

本课程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什么是残疾,残疾人的生活就业困境、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特点及工作面临的问题等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多视角下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这项特殊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及多样化的工作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习后能够学以致用实际帮助我国残疾人提高社会地位,改善生活质量,获得社会保障,在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基础上,与健全人一样共享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二、课程要求

(一)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教学为主,以课后作业为辅。(二)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PPT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也辅助采用板书的传统教学手段,必要时辅助实例(个案、影视资料)讨论。

(三)课外作业:本课程以几个章节为一个阶段,分阶段布置课后作业,由学生单独完成或组合成小组共同完成。

(四)辅导答疑:本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安排2-4次的课外辅导答疑。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采用闭卷的考核方式,成绩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实训和作业完成情况)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三、教材或者主要教学参考资料

1.卓彩琴.残疾人社会工作.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马洪路.残疾人社会工作.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3.奚从清、林清和.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张福娟.残疾人社会工作案例评析.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5.[美]Juliet C.Rothman.残疾人社会工作.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以表格形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五、课程内容

第一章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2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残疾与残疾人的概念界定,残疾人的分类,残疾人观的内涵;理解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标,社会工作专业化是残疾人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掌握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基本内容以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残疾的界定、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内容;难点是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第一节残疾的鉴别和分类

一、残疾人的界定与分类

二、不同残疾的特征与鉴别

三、我国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四、残疾人的致残因素

第二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和内容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容

第三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

一、正常化理论

二、回归社会理论

三、社会网络理论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残疾人?残疾人的分类。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3、如何解释社会网络理论?

第二章残疾认识模式和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4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社会学视角下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念和界定,熟悉残疾认识的医疗、个人、社区等模式,掌握残疾人社区工作的实践模式与介入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残疾人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程序;难点是熟悉残疾人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

第一节残疾认识模式

一、医疗模式

二、个人模式

三、社会模式

四、标签理论

五、供养理论

六、回归社会理论

七、增能理论

第二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念

一、平等的理念

二、参与的理念

三、共享的理念

第三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方法

一、残疾人个案工作

二、残疾人小组工作

三、残疾人社区工作

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具体技巧

复习思考题:

1、残疾人小组工作的实施模式和流程。

2、社会工作专业应否介入残疾人社会服务?

3、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共享理念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章残疾人的心理特点(6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残疾人心理是如何形成的,熟悉残疾人心理的一般特点,掌握不同形式残疾人的心理差异性。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残疾人心理的一般特点和形成因素。难点是不同残疾形式的残疾人其心理特点差异化及表现。

第一节残疾人心理的形成及一般特点

一、残疾人心理的形成

二、残疾人心理的一般特点

第二节盲人的心理特点

一、视觉生理机制

二、盲目的原因

三、盲目的标准

四、盲人的心理特点

第三节聋哑人的心理特点

一、听觉的生理机制及耳聋

二、言语活动的生理机制及哑症

三、聋哑人的心理特点

第四节智力残疾人的心理特点

一、智力的概念和有关理论

二、智力的测量及智力个别差异

三、智力残疾分类及智力残疾原因

四、智力残疾人的心理特点

第五节肢体残疾人及技能训练

一、肢体残疾及功能补偿

二、技能的一般概念

三、技能的形成过程

四、技能训练的一般规律

五、技能练习的要领

第六节精神残疾人的心理特点

一、精神病与神经病及神经症的区别

二、常见精神病及心理表现特点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残疾人的心理特点?

2、针对智力残疾人心理特点应如何提供心理辅导?

3、针对肢体残疾人的心理特点如何训练其掌握技能要领?

第四章残疾人康复社会工作(2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康复的定义、康复工作的原则、理论和价值理念,熟悉康复工作的主要内容,掌握重要的康复途径——社区康复。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康复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价值理念。难点是社区康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康复途径。

第一节残疾人康复

一、康复与残疾人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