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到近代的军事思想变化

  • 格式:docx
  • 大小:15.62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古代到近代的军事思想变化

摘要:中国军事思想时刻都在变化,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至清代时期。每次变化都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关键字:军事思想,兵法,近代革命

不同的时代、阶级和国家,有着不同的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指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它从人们的军事

实践中产生,同时又为人们的军事实践作理论的引导。1中国上下五千年,每个阶段的军事思

想都在改变.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夏朝至清朝前期产生和发展的军事理论,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至清代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曾产生过两部较系统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和《军政》。《军志》作为西周时期的军事代表作,反映了当时西周时期的军事思想。“有德不可敌” “‘德’就是‘得’,就是做事做得适宜,于人于己都过得去,无愧于心。它提出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战争观念。《军志》又说:“允当则归”,用兵要适可而止,不要乐兵好战、穷兵黩武。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战斗开始讲究军事智谋,春秋时期出现了迂回、包围、侧击、奇袭等机动作战方式。而春秋末期的《孙子兵法》更是表现了当时的军事思想大爆炸。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共十三篇。2

十三篇既自成一体,相互连贯,构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其中集中阐述了当时以避免战争为主的军事思想,认为战争是解决冲突的最后手段。

“不战而屈人之兵”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意思是不通过双方军队兵刃交锋,便能使敌军屈服。战争本身是损人伤己的事,孙武认为衡量战争取胜的一般原则是以能使地方土地、将士、官员、兵卒等完整无损的归降为上策。 所以百战百胜,虽然高明,但不是最高明的;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

力抵抗,才是高明之中的最高明的。

到了秦朝,秦始皇的大规模筑长城、修驰(直)道、重兵戍边等军事措施,对后世建设边防的战略思想,有重大影响。兵书《六韬》,针对频繁的战争,提出了爱惜民力、休养生息的思想,并对作战指挥机构以及步兵、骑兵的协同作战等作了论述。兵书《三略》,进一步阐述了“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并指出最高统治者必须广揽人才,重视民众与士卒的作用。

大约从公元960年到1840年,我国经历了宋元明清(前期),这是封建社会会的后期,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的重要时期。在哪个时代,武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确立了兵书的正统地位。兵书数量繁多,门类齐全,概括性强,自成体系,宋仁宗将〈武经七书〉列为武学必读之书。使散乱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自成一家。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期间形成和发展的军事理论,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军事领域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是在鸦片战争之后逐渐形成的。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传统军事思想受到西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冲击与挑战,于是导致了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为中国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

19世纪40年代,当西方列强手持火枪、乘着载有大炮的战船打开清王朝的大门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爱国人士,认识到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主动了解西方世界,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在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还兴办近代军事工业,仿制西式枪炮战舰,为新的军事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之后还成立北洋海军,选派学生出国留学,并兴办聘有洋人当教官的军事学堂,从而吸收并贯彻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在清军实行全面变革的过程中,还翻译、编撰了一批军事学术著作,在中国广为传播。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资产阶级力量被推到了前台,成功站上了历史的舞台。在这期间,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中,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在一次次武装起义、讨伐军阀的战的失败后,孙中山真正了解了建军理论。为了国家复兴,之后,在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岛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并设立了党代表制度,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之后,在孙中山领导的历次战争中,他改变了原来的战略战术原则,采取了“速与作战,一举破敌”的方针。在自身奋斗的征程中和国家危亡的现实中,孙中山逐步认识到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希望重于国防与民生兼顾。“衣食足兵,强兵富国”都是孙中山国防思想的反映。

军事思想无论从古至今,都来源于人们的军事实践。但同时,他也在军事实践中被人们检阅并且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军事思想不能停滞不前,而要在继承历史上一切优秀遗产的基础上,不断地有所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军事思想>

2,<百度百科-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