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硕士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9.77 KB
- 文档页数:8
430139生物工程(Biotechnology Engineering)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单位:生命科学学院(204)药学院(306)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生物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领域简介主要涵盖: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医药、生态技术、发酵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等。
三、招生对象与学习年限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 或本科同等学力) 人员。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五、课程设置攻读本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一)学位课程不低于20学分,包括公共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10学分;(二)选修课程不低于8学分;(三)专业实践6学分。
另外,须完成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两个必修环节。
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附表。
六、实践环节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可在学院已建立的联合培养基地进行实践,也可以结合工程项目到用户单位实践。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要求5篇范文第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要求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要求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适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要求,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要求1.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2.课题来源分为教师提供选题或学生自拟课题;教师的科研任务;社会有关单位托付的课题;其他来源。
3.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表格内正文为五号宋体,行距为固定题目来源值20磅.本论题是在阅读和积存了大量纳兰词及其资料的根底上初步形成的。
在指导老师悉心引导下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其中,黄天骥的《纳兰性德和他的词》、张草纫的《纳兰词笺注》等著作对本论题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特别是叶嘉莹的《论纳兰性德?从我对纳兰词之体认的三个阶段谈起》、张龙的《纳兰性德词学思想综述》等期刊论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后经与指导教师讨论并确认了该论题的价值,最终形成了本文的论题。
主要研究内容本论题旨在由纳兰的词学观念着手,展开对纳兰词的“以情胜”的审美特征的探讨,主要内容及思路如下:(一)纳兰性德的词学思想简述(二)重点阐述其在词学观指导下的词学创作,及“以情胜”的审美特征。
(三)结合当时词学界的创作水平及评论阐释“以情胜”这一重要创作观念的形成过程及重要意义。
开题依据(包括前人的工作、相关研究现状、此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应用前景等)目前,学界虽然关于纳兰性德的专门性、综合性的专著甚少,但近一、二十年以来,关于纳兰的.期刊论文大量涌现并取得了令人十分可喜的成就,而且对纳兰性德的研究仍有升温之趋势。
叶嘉莹的《论纳兰性德?从我对纳兰词之体认的三个阶段谈起》结合自身,阐释了自己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心境下品读纳兰词而产生的不同的感受与评价,其中也简要地从其生平、家世、心理的方面着手,分析了纳兰性德的词风形成的几个因素,认为这是一种“父子、君臣、家人、仕宦中的难言之恩怨”。
【开题报告】材料工程的开题报告范文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材料工程作为一门关键学科,正不断推动着各个领域的创新与进步。
从航空航天的高强度合金,到电子设备中的半导体材料,再到生物医学领域的仿生材料,材料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无处不在。
而本次开题报告,便是我踏入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领域的第一步。
我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应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追求,开发高效、稳定的能源存储设备已成为当务之急。
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在电池、超级电容器等能源存储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个课题,我首先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调研。
在图书馆的那些日子,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海洋。
我一本本地翻阅着厚重的专业书籍,一页页地浏览着前沿的学术期刊,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复杂的图表,起初让我感到有些头疼。
但随着不断地阅读和思考,我逐渐找到了线索,像是在迷雾中发现了灯塔。
我发现,目前已有的研究虽然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测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材料的合成方法较为复杂,成本高昂,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同时,对于材料在实际储能设备中的长期稳定性和循环性能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这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那就是致力于开发一种简单、低成本的制备方法,并深入研究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和循环性能。
在实验准备阶段,我可真是费了不少心思。
实验室里的各种仪器设备对我来说,就像是一群等待驯服的“怪兽”。
我得先熟悉它们的脾气秉性,才能让它们为我所用。
从高精度的电子天平,到先进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每一个仪器都有着独特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记得有一次,我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图像模糊不清。
我急得满头大汗,心里不停地责怪自己怎么这么不小心。
好在有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他们耐心地给我讲解操作要点,还亲自示范了一遍。
经过多次尝试,我终于成功地获得了清晰的图像,那一刻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E基因重组质粒的免疫效果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在猪产业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PRRSV主要引起猪的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了猪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研发有效的疫苗对于控制PRRSV病毒的传播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的疫苗研发主要采用灭活或弱毒化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重组质粒疫苗成为了疫苗研发的热门方向之一。
该方法可以将目标抗原的基因插入质粒中,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质粒转化为细胞,从而在机体中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提高免疫力。
本研究旨在构建PRRSV E基因重组质粒,并探究其在猪体内产生的免疫反应以及其对PRRSV病毒的抵抗和防御作用,为PRRSV疫苗的研发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构建PRRSV E基因重组质粒选用适当的载体进行DNA序列克隆,将PRRSV E基因的序列插入质粒中,经过转化、筛选等步骤,构建获得PRRSV E基因重组质粒,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2. 合成和纯化目标蛋白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宿主细胞中,使其在细胞内表达PRRSV E基因,并进行目标蛋白的合成和纯化。
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分析目标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纯度。
3. 猪体内免疫试验选用健康的猪,将纯化后的目标蛋白注射给猪,用ELISA等方法检测猪体内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产生和程度。
并且将注射后的猪进行PRRSV病毒的感染,观察猪体内的PRRSV病毒感染程度、病毒排除情况以及免疫效果。
三、预期成果及意义1. 成功构建PRRSV E基因重组质粒,实现目标蛋白的高效表达和纯化。
2. 观察到猪体内针对PRRSV E基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产生和程度,证明该疫苗具有一定的免疫效果和防御能力。
3. 提供了一种新的PRRSV疫苗研发方法和思路,为猪产业健康和高效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生物工程高产灵菌红素菌株培养条件优化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合成色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引人注目。
大量的研究报告指出,几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某些色素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其中的危害包括一般毒性、致泻性、致突性(基因突变)和致癌性。
因此合成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用量越来越少,甚至被众多国家禁止使。
而天然色素具有安全、无毒、色泽亮丽诱人,尤其是一些天然色素本身就是人们日常饮食的成分,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保健作用,因此倍受人们的瞩目。
现今,天然色素(prodigiosins)的种类并不多,灵菌红素就是天然色素之一,具有吡咯环结构。
灵菌红素有一定的免疫活性,如抑制真菌、细菌和霉菌等功效,且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因此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
除此之外,灵菌红素在纺织染色方面也比其他染料有优势,受到科研工作者和企业家的极大关注,具有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潜力。
目前,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来获得灵菌红素,能产生灵菌红素的微生物主要有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等种属。
其中又以沙雷氏菌属生产灵菌红素最受关注,报道也最多。
但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的灵菌红素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产灵菌红素的菌种不稳定,产量较低和成本偏高等。
因此,本实验便是以一株产红黏质沙雷氏菌为出发菌株,通过优化培养基组成及成分配比,使用低成本的农作物或工业废弃物来生产和提高灵菌红素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2 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近年来灵菌红素的在医学、环境治理,纺织染色以及食品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根据灵菌红素的抗肿瘤、免疫抑制活性、抗菌、抗疟疾活性等作用,在医学上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灵菌红素的医学作用机理还不是很清楚,但大体上分为三个方面来作用细胞:第一、灵菌红素能引发铜离子诱导的双链DNA的裂解与其分子中A环的结构密切相关,完整的双吡咯环发色团结构灵菌红素显现铜介导的核酸酶活性的关键。
纯镁金属材料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生物相容性初步研
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骨组织工程被广泛应用于修复骨缺损和替换受损骨组织。
目前,绝大多数骨组织工程材料都是由生物可吸收聚合物、生物陶瓷和金属等材料构成。
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生物可吸收材料吸收速度过快、生物陶瓷具有脆性等。
因此,研究寻找更为理想的材料应用于骨组织工程至关重要。
而纯镁金属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骨组织工程材料,其生物相容性备受关注,因此本研究旨在对纯镁金属材料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生物相容性进行初步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纯镁金属材料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以评估其作为一种新型的骨组织工程材料的可行性。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纯镁金属材料的制备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纯度为99.99%的纯镁金属材料。
2.生物相容性实验
通过动物实验,评估纯镁金属材料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包括血液生物学指标、骨折愈合情况、组织炎症反应等。
3.数据统计分析
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评估纯镁金属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四、预期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预计可以评估纯镁金属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应用于骨组织工程提供参考。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能够为寻找更为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材料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发掘纯镁金属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支撑。
基于成本理念的琥乙红霉素生产工艺改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琥乙红霉素是一种广谱的抗生素,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许多细菌感染。
琥乙红霉素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抗生素之一。
然而,琥乙红霉素的生产成本高,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昂贵的酵母提取物作为营养基质,并且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以控制的工艺难题,如产生的二次代谢产物、碳源过剩等。
因此,研究琥乙红霉素的生产工艺改进,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基于成本理念,采用生产工艺优化和代谢调控等策略,改进琥乙红霉素的生产工艺。
具体来说,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琥乙红霉素的发酵条件,包括发酵时间、温度、酸碱度、氧气含量等,以提高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2. 通过改变营养基质组成,如调整碳源和氮源比例,降低代价高昂的酵母提取物的使用量,提高琥乙红霉素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 利用代谢调控策略,包括基因工程、生理学调控等手段,提高琥乙红霉素的合成速率、防止二次代谢产物的生成等,实现琥乙红霉素的规模化生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室比较法和统计学分析等方法,对琥乙红霉素的生产工艺进行系统地优化和改进。
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1. 构建琥乙红霉素生产菌株,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调节琥乙红霉素生物合成途径。
2. 通过批式试验和连续式试验等方法,对琥乙红霉素的发酵条件进行系统的优化和改进。
3. 通过代谢工程手段,实现对琥乙红霉素二次代谢产物的防止和合成速率的提高。
4. 对琥乙红霉素的生产工艺进行成本分析,评价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效益。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能够通过生产工艺优化和代谢调控等策略,实现琥乙红霉素生产工艺的改进,降低琥乙红霉素的生产成本。
具体而言,预期成果包括:1. 建立一套适用于琥乙红霉素生产的高效发酵工艺,实现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2. 通过代谢工程手段,控制二次代谢产物的生成,实现琥乙红霉素的高效合成。
项目研究开题报告3篇(精选)项目研究开题报告1一、课题的提出费希特说,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
教育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自我性、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使他们能在目前还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异议的选择。
当我们坐在学生身边,观察他们在课堂中是如何思考、如何与同学互动、如何处理错题与难题时,就会发现,并非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中都经历了真实的学习。
相当一部分学生或者没有达成学习目标,或者没有产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的增长,反而在学习中养成了被动的学习心态和不良的学习习惯。
当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要面临三大困境:虚假学习、机械学习、竞争性的学习。
当学习成为所有学生在同样内容上的熟练度竞争,学习就变成了一件与自我、与人的发展无关的事情。
当外部的控制和压力移除后,学生往往不愿意学习,失去了学习动力和创造性地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恰恰是素养的核心。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否落实,真正的挑战在课堂。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项目教学,以学生学习和掌握核心知识为依托,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为解决一个具体项目,借助各种学习资源,自我确定学习内容和制定计划,是具有挑战性、自发性、持续性、真实性、反思性的数学实践活动。
基于此,开展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中职数学课项目化教学研究。
二、对课题的理解和认识核心素养:20xx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学科核心素养:20xx年1月,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1选题背景考勤管理是企业事业单位员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员工工资、晋升、年终奖金发放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单位来说,如此公平、公正的对员工进行考勤是绩效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下是一篇关于融入于现代包装设计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开题报告,欢迎浏览!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文化是在人类经历了历史经验过程中所积累的文明总和。
>现今,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关心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把眼光放到了自主创业上。
然而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自主创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一、选题理由,研究目的及意义论文选题来源、选题依据和论题背景情况,论文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二、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以及发展趋势,所阅文献的查阅范围及手段,论文写作所用理论三、研究内容与论>为了保障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xx建筑工程学院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规定(试行)》(校政[20xx]94号)文件精神,对20xx 级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开题报告要求如下:一、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包>(一)科研开题报告的概念科研开题报告是指课题确定以后、正式开始课题研究之前撰写的有关课题研究任务的总体计划安排文书,主要介绍所承担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推广价值,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关键,以及准备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并对科研>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
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开题报告例文。
>一、开题报告写作时间:从现在开始,下学期开学来提交初稿,9月底定稿。
所有的毕业生(包括考研学生)必须在9月底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
二、论文的撰写时间:从10月1日开始撰写,11月中旬进行论文写作进度中期检查,12月10日前完成毕业论文的>技术路线一般是指研究的准备,启动,进行,再重复,取得成果的过程,不是指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更不是指答辩的准备和进行过程,许多同学会出现这些偏误。
制药专业开题报告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合成与工艺研究、医药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立题依据(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近年,我国医药工业迅速发展,制药工艺流程、设备及设施等医药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手段和物质基础,也取得长足发展。
药品是与人体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特殊商品,而生产工艺、设备及设施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和质量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也是确保药品顺利生产的前提条件,但目前,大部分制药企业由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意识薄弱,没有真正把GMP 实施到药品生产活动中,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方法执行力不强,只侧重药品质量的检验,而对生产工艺、设备及设施管理并没有实行系统的管理,使得药品的质量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
因此,本文探讨了药厂制药工艺流程、设备及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并将管理措施应用于药厂中,根据生产效率及设备利用率等,总结出以上管理措施的可行性。
二、研究内容三、提出改进方法四、统计分析五、本创新点六、[1] 陈晓莉.药品生产工艺验证的研究[J].中国药事,2008,22(12):1l22~l125.[2] USA FDA Guidance for Industry Process Validation[3] 李在华.浅述制药工艺、设备及设施如何实施cG M P[J].机电信息,2005,12(96):12~16.[4] 胡良对医院制剂室洁净室若干问题的分析及其建议[J].广东药学,2003,1(3):32~33.[5] 马跃龙.浅谈制药厂设备前期管理如何适应GMP 需要[J]. 科技创新导报,2007,2(12): 45~47.[6] 杨云.制药工程建设管理初探[J]. 医药工程设计,2010,5(31): 60~61.[7] S.Hasebe,Design and operation of micro-chemical plants-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nano,micro and macro technologies,Comput.Chem.Eng.2008, 29(1):57~64.扩展阅读:制药专业简介专业特色制药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科学,主要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问题,该专业在原精细化工专业基础上,侧重于化学制药工程,探索药物制备的基本原理以及实现工业生产的工程技术,包括新工艺、新设备、GMP 改造等方面研究、开发、放大、设计、质量控制及优化等。
医学开题报告范⽂3篇医学开题报告【编者按】: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种⽂字说明材料。
这是⼀种新的应⽤写作⽂体,这种⽂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的。
论⽂频道为您提供各类开题报告范⽂参考,以及开题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开题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选题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异和⽣活⽔平的迅速提⾼,⼈们对于⾝体健康保障的要求越来越⾼。
当病⼈突出⼼脏病、脑溢⾎、低⾎糖、癫痫病等突发性疾病时,病⼈的⽣命安危将在很⼤程度上决定于病⼈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助。
由此⾃然促进了急救业务的发展和常⽤急救知识的普及。
但是在国内,整个急救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很多隐患可能在病⼈突发症病后影响急救效率。
例如,如果⼀个⼼脏病⼈在路边散步时突然发病倒在路过该怎么办?打电话?如果附近没有公共电话呢?找⼈帮忙?⼀旦被⾮专业⼈员错误处理,导致延误治疗很可能弄巧成拙。
打车送医院?资料表明,当病⼈⼼跳停⽌后 5-10min脑细胞就开始死亡。
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让专业急敌⼈员尽快到场才能保证病⼈的⽣命安全。
从这个⾓度进⾏思考,我提出了这么⼀个设想:能不能设计⼀种装置使得病⼈因突然发病⽽跌倒到医⽣赶到救治的过程得到尽快的简化呢?我在专利局查阅有关资料之后,发现国内⽬前尚没有此类产品的设计。
⼀个类似创意的设计是:在⼀个瓶⼦内设置两个⾦属接点,瓶⼦内部灌⼀些⽔银。
当⼈站⽴时,⽔银集中在⼀个接点处,电路断开。
当⼈倒地时,瓶⼦的倾斜使⽔银同时接触到2个接点,电路被触发,瓶⼦内置的警报器发出警报,⽰意求助。
这个设计显然是很粗糙的。
(1)它只是通过⾝体倾斜的⾓度来决定是否报警,⽽不是按照真正的⽣理状况,必然会出现很⾼的误报率。
(2)它⽆⾮是在最短时间内引起了别⼈注意,却并没有使整个过程简化,所以对于提⾼救护效率不会起到实质影响。
结合我⾃⼰的设想和现有设施的缺陷,我希望做出⼀套“倒地后急救体系”:当病⼈倒地之后,⽤⼀个监测装置感知病⼈诸如⾎压、脉搏等⽣理状况并进⾏数值分析。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报告题目紫花针茅ERF1、ERFL1a、ERF4及CRF4基因的功能研究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学位类别理学硕士学科专业植物学研究方向研究所(院系)填表日期中国科学院大学制填表说明1.本表内容须真实、完整、准确。
2.“学位类别”名称:学术型学位填写哲学博士、教育学博士、理学博士、工学博士、农学博士、医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哲学硕士、经济学硕士、法学硕士、教育学硕士、文学硕士、理学硕士、工学硕士、农学硕士、医学硕士、管理学硕士等;专业学位填写工程博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应用统计硕士、翻译硕士、应用心理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药学硕士等。
3.“学科专业”名称:学术型学位填写“二级学科”全称;专业学位填写“培养领域”全称。
报告提纲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2、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1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ERF)家族的结构特点及序列信息ERF基因家族是一个很大的转录因子家族,属于AP2/ERF转录因子超家族。
Ohme-Takagi和Shinshi研究发现,GCC box是植物乙烯响应的DNA序列元件;同时他们在烟草(Nicotiana tabacuum)中发现了能特异性结合GCC box元件的数个乙烯响应元件结合蛋白(EREBPs),并发现,EREBPs同GCC元件相结合的结构域是59个保守的氨基酸残基。
AP2/ERF转录因子超家族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保守的AP2/ERF结构域。
根据AP2/ERF结构域的个数以及是否含有其他的结构域,将AP2/ERF转录因子超家族分为三个家族:AP2家族,含有两个重复的AP2/ERF结构域;ERF家族,只含有一个AP2/ERF结构域;RA V家族,除了含有一个AP2/ERF结构域以外,还有另外的一个B3结构域。
另外,根据AP2/ERF 结构域保守氨基酸的不同,又将ERF转录因子家族分为ERF亚家族和CBF/DREB亚家族。
中国海洋大学开题报告中国海洋大学开题报告引言: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OUC)是一所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日制本科高校之一。
其前身为创办于1924年的山东大学海洋学院,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本文将对中国海洋大学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以及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在未来海洋领域的发展前景。
一、发展历程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4年的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当时以培养海洋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
经过多次改革与扩建,海洋学院于1959年正式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随着中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和海洋科学的迅速发展,中国海洋大学逐渐成为了国内外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二、学科特色中国海洋大学以海洋科学与技术为主要学科方向,涵盖了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海洋化学、海洋工程等多个领域。
其中,海洋生物学是中国海洋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该学科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此外,中国海洋大学还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一批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海洋科学家和工程师。
三、研究成果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科研团队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该校的科研人员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了多种新物种,并提出了一些保护策略。
此外,中国海洋大学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与其他国家的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推动了海洋科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未来发展前景随着中国国内对海洋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海洋大学在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该校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研究水平和科研能力。
其次,中国海洋大学可以加强对海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满足国内海洋工程建设的需求。
此外,该校还可以积极参与国家海洋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为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细胞核酸结合蛋白(CNBP)的功能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细胞核酸结合蛋白(CNBP)在细胞核酸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遗传信息的转录、转化、复制等相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NBP在多种疾病中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因此,对CNBP的功能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将从CNBP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入手,以文献资料为依据,探讨CNBP在遗传信息转录、转化、复制等方面的作用,并着重分析CNBP在多种疾病中的相关作用,为CNBP宿命之谜提供一些新的答案。
此外,研究中还将采用多种生化、细胞学技术,结合基因工程技术等手段,从分子水平上解析CNBP的具体功能和影响机制,为从事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关键性的实验支撑。
关键词:CNBP;细胞代谢;疾病;功能研究。
Abstract:Cellular nucleic acid-binding protein (CNB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ell nucleic acid metabolism and is related to the transcription, transformation, and replication of genetic information.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NBP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diseases, such as canc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CNBP’s function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oretical value.This article will start with CNBP's 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functions, based on literature, exploring its role in the transcription, transformation, and replication of genetic information, and focusing on the relevant effects of CNBP in various diseases, providing some new answers to the fate mystery of CNBP. In addition, the study will use a variety of biochemical and cell biology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genet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means, to analyze the specific functions and effects mechanisms of CNBP at the molecular level, providing critical experimental support for related research fields.Keywords: CNBP; cell metabolism; disease; functional study.。
生物质气流床气化特性及半焦气化动力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紧迫,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生物质经过气化可以获得高品质的沸腾床燃气,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燃气、制氢等领域。
而气流床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气化技术,对于生物质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生物质气流床气化的特性和半焦气化动力学,以期提高生物质气化的气化效率和产物质量,为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生物质气流床气化特性的研究,包括气化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温度、反应速率等的影响因素。
通过实验研究,探究气化效率和产物质量的变化规律,并以实验结果为依据建立生物质气化的数学模型。
(2)半焦气化动力学的研究,通过对生物质半焦样品的气化实验,研究气化过程中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特性。
根据实验结果,建立半焦气化的数学模型,提高生物质气化产物品质。
(3)生物质气化过程中产物分析,通过实验分析产物中的主要组成和结构特征,了解生物质气化反应的机理和产物的特性。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和数学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方法包括:(1)生物质气化实验:使用生物质作为气化原料,在不同的气化条件下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
(2)半焦气化实验:采用生物质半焦样品进行实验,研究气化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特性。
(3)数据处理和数学模型建立:根据实验结果,建立生物质气化和半焦气化的数学模型,分析数据并进行结果预测。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生物质气化的反应机理和气化过程中的关键参数,提高生物质气化的效率和产物品质。
同时,研究成果也可以为生物质气化的工程应用提供指导,并且对于节能减排和环保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博士开题报告范文如果你是一位博士,那么你知道自己的博士开题报告要怎么写吗?为大家带来的博士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博士开题报告范文1:[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011年04月08日下午,在SCU纺工附楼210教室,进行了我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由于最近很忙,昨晚也没有及时完成此文,今日补上,简要介绍一下。
先简介一下我的专业:我的专业是生物质化学与工程(生物质化学与工程可以算得上是皮革化学与工程的别称吧,当然现在也有皮革化学与工程专业),算是冷门中的冷门了。
想当初,我的本科是高分子材料,硕士是生物材料,博士却来做皮革。
此般跳跃,尤其让人费解。
既来之,则安之。
我选择,我无悔!废话少说,切入正题。
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功能性无铬鞣绵羊毛皮制造中的关键技术。
论文核心就是:1.功能性;2.无铬鞣。
对于皮革鞣剂,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铬鞣很强大,污染也很大,我们正想取代它。
当今皮革(毛皮)制品的发展趋势就是:生态化,功能化,时尚化,个性化,精品化。
SCU的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我国皮革科研的重要基地,拥有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等,在国内外最为著名,科研仪器设备先进、齐全,可与美国东部农业研究中心等相关研究单位媲美,整体水平居国际领先水平。
可见,课题组所在单位条件优越,可以提供国际上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提供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支撑,能够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本研究室长期从事皮革、毛皮等方面的研究,我的导师30多年来,一直从事胶原化学、制革清洁技术、制革化学及工艺学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在胶原化学、多金属配合物化学、结构化学以及制革清洁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均有建树。
目前已与工厂合作建有联合创新实验室,不仅具有很好的理论基础,还有生产实践经验。
我就用皮革的行话来概括一下:咱的作坊是一流的,咱的师傅也是一流的,那还做不出好的皮子来,那一定是我这个徒弟的个人修行还不够。
努力ing。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我也希望我的博士论文在同行业里面水平一流。
生物工程硕士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下面是生物工程硕士开题报告,请参考! 1课题来源 来课题源于指导老师科研项目,为实验性课题。 2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及石油资源的濒临枯竭,能源危机日益突显,许多专家估计,世界上已知的石油储存量大约30年内将被消耗完。 [1]。所以世界各国纷纷开始研究可再生资源作为补充替代能源,其中以燃料酒精的生产最为突出。而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利用微生物及酶技术,将其水解转化成燃料乙醇是解决化学燃料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2]。因此研究开发纤维素的转化技术,将秸秆、蔗渣、废纸、垃圾纤维等纤维素类物质高效地转化为糖,进一步发酵成酒精,对开发新能源,保护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 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利用秸杆物质生产酒精的技术水平还是停留在先用纤维素酶产生菌株(或其产生的纤维素酶)分解秸杆物质产生戊糖和己糖,再由乙醇发酵菌把单糖转化为乙醇。人们多年来一直设法把一系列编码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基因重组进能利用单糖发酵生产酒精的工程菌中,使之能直接将秸秆分解成单糖,进而转化成酒精。近年来美国能源部鼓励采用具有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整套酶类、能发酵戊糖产生有机酸的某些极端嗜热细菌,设法引入乙醇发酵途径的基因,同时敲除细菌中的有机酸发酵途径,构建利用秸杆发酵乙醇代谢工程菌,这方面的前景非常诱人。与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目前以纤维质废物为原料生产酒精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汤晖,于淼,汤树德等研究表明:①用不同的化学方法预处理秸杆,其纤维素酶解效果顺序为:强碱>石灰>氨化>对照;同一方法在高温下>常温下;②提高酶浓度可加快酶解速率,缩短达到同一糖度时间;在相同底物和酶浓度下,采用较低温度和延长酶解时间,可获得较高糖度和提高糖化率;在一定的酶浓度下提高底物浓度,虽然酶解速度减慢,但糖度较高,延长酶解时间可获得较高糖化率。③利用纤维素对纤维素酶的吸附—解吸特性,通过间断抽吸糖液和等量稀释并添加底物,所建立的纤维素酶循环有限连续糖化工艺是一种耗酶量小而高效糖化综纤维的简易可行工艺。 易守连通过比较次氯酸钠法、乙醇法、碱性双氧水法和氨水法预处理对木 质素脱除的效果得知,碱性双氧水对玉米芯中木质素的脱除效率最高;正交试验获得碱性双氧水脱除玉米芯木质素的工艺条件,处理时间对玉米芯木质素脱除率影响显著,其主次关系为:时间>双氧水浓度>碱浓度;最佳工艺条件为双氧水浓度 1.5%,碱浓度0.12mol/L,处理时间6h,木质素脱除率达78.08%[7]。最终去木质素的材料的糖化率得到明显提高。 孙万里等分别采用稀酸和酸碱顺序两种方法处理稻草秸秆结果表明,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对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都有较大影响,稀酸处理的秸秆酶解纤维素转化率(43.4%,葡萄糖质量浓度24.1g/L)是未处理秸秆(16.8%,葡萄糖质量浓度 6.2g/L)的2.6倍,而酸碱顺序处理的秸秆(60.6%,葡萄糖质量浓度47.7g/L)则是未处理秸秆的3.6倍。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处理秸秆后,秸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被移去,秸秆结构发生改变,从而秸秆纤维更易受纤维素酶的攻击,并且秸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质量分数越低,纤维素的酶解得率就越高[8]。 张木明等采用酸处理、碱处理和机械粉碎3种方法对稻草秸秆进行预处理。探讨3种预处理方法对稻草秸秆酶解产糖以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预处理都可以较为有效地提高稻草秸秆的酶解产糖率。经酸处理、碱处理和机械粉碎处理后,稻草秸秆的最高酶解产糖率分别为9.25%,33.16%和10.64%,分别约为对照的3.4倍、12.0倍和4.0倍。酸处理和碱处理可以去除部分杂质,达到纯化稻草秸秆的目的,提高纤维素酶的作用底物——纤维素的比例,从而提高酶解产糖率;而机械粉碎则主要是通过提高酶反应的接触面积来达到提高酶解产糖率的作用[9]。 董玲玲等研究发现木质纤维素中木质素的去除是影响纤维素糖化率的关键因素。当采用湿氧化技术处理麦秆时,木质纤维素的去除率为48.4%,半纤维素的去除率为39.5%时,纤维素的糖化率最大,可达到78.2%[10]。 4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利用木质纤维类原料生产乙醇,传统的方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将纤维素酶解成糖;第二阶段是用酵母菌将糖发酵生成乙醇。根据报道,以糖为底物进行乙醇发酵时的理论转化率为51%。 4.1主要内容 (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2)纤维素酶活的测定: (3)纤维素水解实验 ①不同预处理过程对糖化效果的影响 ②不同加料方式对糖化效果的影响 (4)发酵试验 4.2实验方法 (1)用DNS法测葡萄糖浓度; (2)滤纸酶活(FPA) (4)生物传感器法测酒精含量 5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 本实验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研究将纤维素酶解成糖;第二阶段是用酿酒酵母菌将糖发酵生成乙醇。 20**.3.1——20**.3.11阅读有关课题的文献,完成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 拟订实验方案; 20**.3.12——20**.3.25标准曲线的测定及糖化实验; 20**.3.26——20**.4.7发酵实验; 20**.4.7——20**.4.12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20**.5.28——20**.6.7论文的定稿及答辩。 6最终目标及完成时间 本实验要求以去木质素纤维素为原料进行糖化发酵发酵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效果;最终目标是得到高的葡萄糖浓度,提高糖化率。 完成时间:20**.5.27 7现有条件及必须采取的措施 现有艾伦实验室及DK2系列电热恒温振荡水槽,VELP纤维素测定仪,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袖珍数显笔式酸度计KL-009(I),紫外分光光度计UV-1101,离心机RJ-TGL-16B,SBA-40C型电子生物传感器及各种实验药品。 必须采取的措施:分光分光光度计应添加比色皿,并注意后期的维护;大的离心机中新买的带旋塞的离心管,在装满和速度过大的时候都会使旋塞脱离打在离心机的盖上,对仪器又损害。滤纸酶活力(u/g)葡萄糖含量(mg)酶液定容总体积5.56反应液中酶液加入量(ml)样品重(g)时间(h)(3)糖化率的计算:糖化率(%)还原糖量0.9100底物重量纤维素百分含量 8协助单位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的完成应解决木质素的去除,糖化率及糖浓度的提高等技术问题,同时,需要得到……三峡大学再生能源研究所及田毅红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部/美国能源部项目专家组.中国生物质资源可获得性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11-22,78-79,101-106. [2]陈洪章,李佐虎.影响纤维素酶解的因素和纤维素酶被吸附性能的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0,6(1),30-34. [3]MaTeresaGarcía-Cubero,GerardoGonzález-Benito,SilviaBolado.Effectofozonolysispretreatmentonenzymaticdigestibilityofwheatandryestraw[J].BioresourceTechnology,20XX,100:1608-1613. [4]郭廷杰.美日利用纤维素生物质原料制燃料乙醇的技术开发IJ].能源技术,20XX,(2)61-63. [5]柴文淼.纤维素酶水解的进展[J].浙江林业科技,1981,(1)63-65. [6]易守连.农作物秸秆木质纤维素组分分离及高效糖化工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2)1-56. [7]常秀莲.木质纤维素发酵乙醇的探讨[J].酿酒科技,2001,(2)39-42. [8]汤晖,于淼,汤树德.纤维素酶解条件和连续酶解工艺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XX,(4)72-75. [9]孙万里.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对稻草秸秆酶解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XX,29(1)18-22. [10]李稳宏,吴大雄,李宝璋.麦秸纤维素酶解法制糖研究[J].化学工程,20XX,(3)125-128. [11]董玲玲.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去除对纤维素糖化过程的影响[J].农产品加工,20XX,(4)31-35 [12]孔雷,赵鸣镝,吴永红.滤纸糖-DNS比色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D].湖南农业大学,1999,(1)25-29.
[13]LiZhu,MarkT.HoltzappleStructuralfeaturesaffectingbiomassenzymaticdigestibility[J],BioresourceTechnology,20XX,99(9):3817-3828. [14]李鸿玉,厉重先.促进剂H对纤维素滤纸酶活及酶促反应动力学特性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XX,(6)81-87. [15]李亮亮,牛森.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01,(4)39-42. [16]苏茂尧,张力田.纤维素的酶水解糖化[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1995,(1)30-36. [17]陈洪章,李佐虎.影响纤维素酶解的因素和纤维素酶被吸附性能的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