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精作用 教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40.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教案设计

佟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化

②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学会获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②培养学生制作模型的能力。

③自主归纳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学习和成功的喜悦。

②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受精作用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化

四、教具准备

减数分裂模型

五、课时安排

1个课时

六、教学方法

自学法、讨论法、模型建构法

七、教学过程:

引入:为什么你与你的兄弟姐妹长得不一样呀?

分组合作

1指出你们组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2模拟减数分裂中某一时期的主要行为的变化;

3模拟成熟配子中的染色体组成。

问题1: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能出现多少种含有不同染色体组成的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

(1)若针对于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只能经历一次减数分裂,因此,其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一旦确定之后,不能再更改,该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含有不同染色体组成的精子为两种。

(2)若对于某个生物个体而言,由于精巢中含有许多初级精母细胞,不同的初级精母细胞,可能发生不同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有2n种。(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1)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类型有2种;(2)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卵细胞类型有1种;(3)体细胞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有2n种。2.四分体时期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这对生物的遗传有何重要意义?

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生殖细胞,增加了生物的变异,增强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受精作用

自学找出以下内容,同学展示成果

1.概念: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细胞膜外面出现了一层特殊的膜以

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二者的染色体会合。

受精卵的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5.实质:

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

补充

受精卵的核基因:父母各给一半。

受精卵的质基因:几乎全来自于母亲。

小结(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四分体时期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二)受精作用

巩固练习

1.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

(1)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将产生__种含有不同染色体组成的精子。

(2)而对于一个男性个体而言,其精巢内有非常多的初级精母细胞,理论上将产生____种含有不同染色体组合的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

2.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方,A',B',C'来自母方.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同时含有父方3条染色体(或同时含有母方3条染色体)的配子占()

A 1/4

B 1/2 C1/8 D1/6

八、板书设计:

受精作用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四分体时期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二)受精作用

1.概念:

2.过程:

3.结果:

4.意义: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加强对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以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的理解。 2.能力目标:(1)生物绘图、识图能力(2)形象思维能力(3)比较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训练学生克服困难,认真钻研的素质。通过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分析,使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生命适应、进化等生命科学观点,通过分析有性生殖细胞种类的多样性及形成过程,形成生物界中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受精作用的意义。难点: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建构生物模型,并引导学生运用已建构的模型去探究推测生物实际发生的变化。

2.课堂同学动手、自己直观演示、小组内讨论等方法,突破难点知识。

3.把教材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内容整合成一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精子的形成过程动画、卵细胞形成过程动画、受精过程动画和视频片断)

【学生课前准备】同座两人一小组合作完成。

1.准备不同颜色卡纸、不同颜色的绳子、双面胶、剪刀等材料。

2.在卡纸上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至少能容纳4条染色体。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反馈一、新课导入

[教师]高等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内容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请学生找出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的相同与不同处。(演示一遍精子的形成过程动画、卵细胞形成过程动画)

[教师]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首先要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然后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对配子的进一步了解,有助于理解受精作用的实质。

[学生回答]相同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最后形成的子细胞,其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也比原来减少了一半。不同点:每次分裂都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细胞,小的叫极体,极体以后都要退化,只剩下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是形成4个精子;卵细胞形成后,不需要经过变形,而精子要经过变形才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