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出血98例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6
62例丘脑出血临床分析唐以德;官向农【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1999(012)006【摘要】我院自1992年1月至1999年9月共收治经头颅CT证实为丘脑出血62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2例中,男32例,女30例,男∶女≈1∶1。
年龄40~82岁,平均57.5岁,其中51~70岁41例(66.1%)。
活动中发病38例,安静中发病24例,入院时血压高于正常53例(85.5%),有明显高血压史51例(82.3%),糖尿病史8例(12.9%),脑卒中史15例(24.2%),心肌梗塞1例(1.6%)。
1.2主要临床表现本组均为急性起病,头痛40例(64.5%),呕吐32例(51.6%),意识障碍25例(40.3%),其中昏迷9例,偏瘫51例(82.3%),偏身感觉障碍34例(54.8%),眼球运动障碍26例(41.9%),其中双眼上视不能11例,注视病灶侧7例,注视偏瘫侧5例,眼球固定3例,双瞳缩小19例(30.6%),双瞳不等大5例(8.1%),对光反射迟钝23例(37%),项强17例(27.4%),锥体束征阳性35例(56.5%)。
1.3头颅CT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CRF3CT扫描,并计算脑内血肿量,左侧丘脑出血34例,右侧丘脑出血28例,其中丘脑出血局限...【总页数】1页(P686)【作者】唐以德;官向农【作者单位】柳州地区人民医院,广西,柳州市,545002;柳州地区人民医院,广西,柳州市,545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联合亚低温治疗丘脑出血临床分析 [J], 樊弘毅;邓仁益;陈健2.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联合亚低温治疗丘脑出血临床分析 [J], 樊弘毅;邓仁益;陈健;3.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J], 李长明4.无昏迷丘脑出血患者瞳孔散大临床分析 [J], 李孝伟;陈杰;罗文颖;张荣军;张宏兵;刘帅;杨晓亮;张洋;马德;闫兴尧5.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型丘脑出血临床分析 [J], 鲁春鹤;付振宇;宋宏伟;崔岩;陈昌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科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62例临床分析作者:李燕陈芝何晓兰来源:《维吾尔医药》2012年第11期丘脑出血是脑出血常见类型之一,约占高血压脑出血的15%,特别是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
如何提高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外科治疗效果一直是神经外科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现将我科自2009年01月至2011-06收治的62例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共62例,男性33例,女性29例,年龄46-76岁,平均61.2岁。
所有病例均有高血压病史。
入院时神志清醒4例,嗜睡7例,浅昏迷13例,中度昏迷25例,深昏迷13例,包括有脑疝征象患者16例。
1.2 头颅CT检查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其中右侧丘脑血肿25例,左侧丘脑血肿37例。
丘脑血肿量小于10ml者14例,10-30ml者27例,30ml以上者21例。
单侧脑室出血21例,双侧脑室出血15例,第三、四脑室出血11例,脑室铸型15例。
依据单纯丘脑部位出血量可分为:丘脑血肿为主型,即丘脑血肿量≥10ml;脑室出血为主型,即丘脑血肿量1.3 手术方法①额角钻孔侧脑室外引流术:本法适用于脑室出血为主型患者。
一侧脑室积血者,采用同侧或对侧额角穿刺脑脊液外引流;双侧脑室积血或合并三四脑室出血、脑室铸型者,采用双侧额角穿刺脑脊液外引流。
将尿激酶2-4万U溶于3-5ml生理盐水后沿脑室外引流管注入单侧或双侧脑室内,夹管2-4小时后开放,1-2次/天。
拔除引流管前闭管24小时,引流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
②微创血肿穿刺碎吸术:本法适用于丘脑出血为主型患者,一般丘脑出血量在20ml以上。
先查头颅CT选择定位点后无菌操作下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碎吸针行血肿穿刺碎吸引流,术后将尿激酶2万U沿单侧或双侧引流管注入血肿腔内,夹闭2小时后开放引流,一般每天注入1-2次。
依据复查CT所见血肿消失情况一般引流3-5天拔针。
自发性丘脑出血56例临床分析车恒林(句容市下蜀中心卫生院,江苏句容212411)【摘要】目的探讨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C T改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 T检查结果。
根据C T所见血肿范围及有无破入脑室分为3型,Ⅰ、Ⅱ型又分为两个亚型,并根据其出血量和分型对其预后进行比较。
结果本组以意识障碍(23例),偏瘫(52例),偏身感觉障碍(38例)及眼球运动障碍(27例)为多见,常伴高热(26例)、多汗(19例)等。
C T所见出血量1.6~63ml,平均20.61ml。
Ⅰa型7例,Ⅰb型5例,Ⅱa型6例,Ⅱb型32例,Ⅲ型6例。
经内科治疗痊愈6例,显著进步10例,无效10例,死亡18例。
出血量25~50ml者75%死亡,>100ml者100%死亡;Ⅱb型患者31.2%死亡,Ⅲ型者100%死亡。
结论丘脑出血大多病情严重,病死率高达32.53%,其与出血量、CT分型有密切关系,CT检查对判断本病预后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丘脑出血特点C T预后我院2000年-2007年收治丘脑出血患者56例,现总结如下。
以探讨其临床特点、CT改变及其与预后关系。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患者,男30例,女26例,年龄38岁~78岁,平均年龄62.16岁。
病程1d~50d,平均21.86d。
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45例(80.3%),脑梗死6例(10.7%),脑出血3例( 5.3%),糖尿病5例(8.9%)。
1.2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均呈急性起病,活动状态下起病51例(91%),安静状态下起病5例(8.9%)。
头痛46例,呕吐37例,其中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及黑便者8例,昏迷23例(浅昏迷16例,深昏迷7例),大小便失禁18例,高热27例(T39℃以上),多汗19例,眼球运动障碍(上视麻痹、凝视病灶侧、眼球固定)27例,双瞳孔呈针尖样缩小8例,Horner征4例,脑疝6例,偏瘫52例(肌力0~4级),对侧偏身感觉减退38例,特殊感觉障碍(感觉过度、倒错,自发疼痛)3例,颈部抵抗23例,入院时血压升高49例(87.5%),血糖升高26例(46.4%)。
丘脑出血病历
一、个人病例
姓名:***
性别:男
年龄:56岁
职业:工厂工人
联系电话:***
就诊日期:20年8月15日
二、主诉
发病于20年8月10日晚上,突然头痛呕吐。
症状明显加重。
随后发现行动不便等异常症状。
三、现病史
1. 发作性头痛: 8月10日晚上起发,痛劲极强,持续性,加重于醒来。
2. 呕吐: 8月10日晚上起3次自发呕吐,胃内容物明显。
呕吐频次逐渐增多。
3. 运动障碍:8月11日起左侧肢体肌力下降,随后左侧半身不听使唤。
4. 语言障碍:8月12日起语言表达下降。
5. 运动失调:8月13日起左侧面部抽搐。
四、既往史
高血压10年,口服血压降低药未规律服药。
无特殊既往史。
五、体格检查
温度36.5°,颈项规律,心、肺、腹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运动系统:左侧肢体肌力3/5级,两侧腱反射略强。
六、实验室检查
1.明显见右丘脑室周卫星脑出血,容积约10。
2.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评估等正常。
七、诊断
右丘脑室周卫星脑出血
八、治疗方案
1.优先进行症状治疗,控制症状加重。
2.开始短期抗凝治疗。
3.安排随后脑血管扣装术治疗。
主治医师签名:______________。
精品
可编辑
丘脑出血98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判定预后
及病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98例患者,对其病因、意识障碍程度、血
肿大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例患者均按脑出血常规处理,脱水及给
予神经营养剂,防治并发症等对症治疗,存活82例,死亡16例,病
死率为16.3%。结论早期密切观察丘脑出血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判定预
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病死率以及严重并发症的产生与年龄、血肿大
小、是否破入脑室、下丘脑及脑干是否受累有关。
【关键词】丘脑出血临床分析预后
丘脑出血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总的发病率低于壳核,位于第
2位,高于皮层、小脑、脑干,并易破入脑室系统,故临床表现多种
多样,轻重不一,为了探讨丘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
治疗及预后,现将近5年来收治经CT确诊的丘脑出血共98例,对其
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98例,男51例,女47例,年龄在39~80岁,
平均59岁,其中45岁以下3例,45~65岁25例,65~70岁55例,
71岁以上15例。65岁以上的70例,占71.4%。
1.2病因98例丘脑出血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的70例,动脉硬
化病史8例,合并心脏病的11例,合并糖尿病的2例,长期大量饮酒
5例,原因不明的2例。
1.3临床表现意识障碍40例,头痛首发56例,恶心、呕吐37例,
精品
可编辑
言语障碍55例,眼球运动障碍47例,双侧瞳孔不等大11例,颈强直
72例,运动障碍62例,肢体抽搐5例,深浅感觉障碍31例,小便失
禁11例,病理征阳性67例。
精品
可编辑
1.4CT表现出血量小于15ml有72例,15ml至25ml有21例,大
于25ml5例,左侧丘脑出血56例,右侧丘脑出血42例。其中破入一
侧脑室的30例,破入双侧脑室25例(其中破入三、四脑室14例),
破入蛛网膜下腔11例,中线结构移位大于1cm的17例。
1.5并发症单侧脑疝16例,占16.3%,应激性溃疡11例,占11.2%,
肺部感染9例,占9.2%,血糖增高8例,占8.2%,下肢深静脉血栓1
例,占1.0%。
1.6治疗方法98例患者均经内科保守治疗,给予止血、降颅压、
预防感染,神经营养剂、脑血管软化剂、防治并发症等对症治疗。
2结果
本组病例5例患者于入院12h内死亡,出血量大且破入侧脑室、
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占5.1%。有20例出现四肢瘫,占20.4%。48
例患者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占49.0%。14例患者生活完全自理,且
能胜任一般工作,占14.3%。本组发病后意识障碍40例,占40.8%,
死亡者发病后均有意识障碍。 3讨论
丘脑出血是由丘脑膝状体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破裂所致[1],是脑
出血的常见类型,仅次于壳核,位于第2位,约占脑出血的13%~
31%[2],其大多数的病因为高血压,其次为脑动脉硬化,并且65岁以
上的老年人多见,本组报告70例,占71.4%,提示本组丘脑出血老年
人常见。
精品
可编辑
丘脑出血的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及出血的部位。若
只局限于丘脑,多有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即三偏症状,上
下肢为基本均等的瘫痪,感觉障碍较重,且不易恢复,多无意识障碍。
若扩展至壳核则瘫痪较重,可有较轻的意识障碍。破入脑室,波及丘
脑下部则意识障碍重,可出现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神经源性肺
水肿、去皮层强直。出血累及中脑可引起瞳孔大小不等、动眼神经麻
痹等。
丘脑出血头部CT特点:出血量小于15cm,局限于丘脑者症状较
轻,多无意识障碍,无并发症,常有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出血量大
于15ml,血肿由外侧侵入基底节区,患者瘫痪症状较重,可出现典型
的三偏症状,可有轻度意识障碍;出血量大于25ml,血肿破入侧脑室
及第三、四脑室,多有意识障碍,中线移位,引起应激性溃疡、中枢
性高热、肺水肿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本组98例丘脑出血患者,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者较
多,这是因为丘脑与内囊的解剖关系密切[3]。当丘脑出血累及顶盖前
部、中脑被盖及后联合时出现双眼上视麻痹、瞳孔缩小、光反应迟钝
及侧视麻痹,本组有眼球运动障碍者47例,占48.0%。死亡16例中
早期双侧瞳孔不等大的有11例,占死亡总数的68.8%,均死于脑疝;
早期合并应激性溃疡者6例,占37.5%。可以认为早期密切观察丘脑
出血患者的瞳孔大小、光反应灵敏度,锥体束征及合并症的有无对判
定预后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总之,丘脑出血的病死率及预后生活质量
与发病后意识障碍的程度、出血量大小、是否破入脑室、是否下丘脑
精品
可编辑
及脑干受累等密切相关。
精品
可编辑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7.
[2]凌勤.81例丘脑出血急性血肿定量与临床分析.新医学,1998,
29:291-292.
[3]黄如训.原发性脑出血分型分期治疗[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
志,2005,5(2):65-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