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软件测试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804.85 KB
- 文档页数:4
软件测试论文题目(导师拟定标题102个)软件测试就是描述一种用来促进鉴定软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安全性和质量的过程。
软件测试是一种实际输出与预期输出之间的审核或者比较过程。
软件测试的定义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程序错误,衡量软件质量,并对其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评估的过程。
下面是102个关于软件测试论文题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软件测试论文题目一:1、探讨计算机软件测试的相关技术应用2、软件测试方法研究3、基于安全性的航空发动机控制软件测试技术4、互联网+背景下软件测试课程混合教学模式5、计算机软件测试方法及应用实践6、因果图法在ATE软件测试用例设计中的应用7、众包软件测试技术研究进展8、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基于软件测试的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研究9、论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的实际运用10、地理国情普查质检软件测试方法11、以工程和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改革研究12、直升机机电管理系统软件测试方法研究13、智能网联汽车对软件测试领域研究14、基于云计算的电力软件测试技术研究15、基于故障注入的嵌入式测绘导航软件测试技术研究16、基于Scrum方法的软件测试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17、基于仿真技术的雷达软件测试18、工业TD-SCDMA系统的软件测试策略研究19、基于项目管理角度的软件测试流程及管理20、六氟磷酸锂浓度对锂电池性能影响的软件测试21、智能优化算法自动生成计算机软件测试数据的方法22、面向社会需求的软件测试人才培养23、软件测试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24、基于移动端软件测试一体化课程学生计划能力培养的探索25、敏捷测试在高职软件测试教学中的应用软件测试论文题目二:26、基于群体划分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过程分析27、基于ARINC429接口板的嵌入式底层软件测试平台设计28、基于WEHG模型的GUI软件测试用例生成方法29、基于改进PSO算法的路径软件测试用例生成方法30、第三方软件测试流程以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31、浅谈手机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及技巧32、大数据背景下软件测试技术研究33、故障树最小割集技术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34、智能化软件测试技术研究及其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35、以RIPR模型为核心驱动的软件测试教学改革36、基于云计算的软件测试平台设计及应用37、DSSCs电池ZnWO_4薄膜制备及性能BatteryMon软件测试38、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研究39、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研究40、计算机软件测试方法及应用实践41、动态软件测试中的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探讨42、一种适用于敏捷开发的新型软件测试模型——“车轮”模型43、软件测试自动化中的脚本技术分析44、计算机软件测试方法及应用实践45、箭载计算机软件测试平台设计及应用46、做好软件测试的要点探讨47、嵌入式软件测试技术在机电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48、软件测试与提升产品质量的思考49、核工程领域数值计算软件测试策略分析50、大数据背景下软件测试的挑战与展望软件测试论文题目三:51、基于模型设计的嵌入式软件测试技术研究52、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测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53、基于工作流的软件测试过程模型研究54、基于遗传算法的软件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研究55、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系统软件测试56、软件测试在信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57、基于Scrum的敏捷测试过程中探索式软件测试研究58、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59、基于云计算的软件测试平台的设计与研究60、黑盒测试理念指导下的软件测试研究61、雷达对抗装备软件测试系统的设计62、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测试技术”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63、新工科建设下软件测试OVLE环境在教学中的应用64、大数据背景下软件测试的挑战与展望65、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66、软件测试技术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67、航空发动机数控软件测试环境自动部署研究68、工作过程系统化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以软件测试方向人才培养为例69、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的思考70、基于GJB2725A的军用软件测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71、软件测试误区分析72、计算机软件测试方法的研究73、云会计环境下基于软件测试技术的AIS审计74、基于Python的软件测试自动化平台研究75、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与开发应用研究软件测试论文题目四:76、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与开发应用研究77、柴油机电控系统软件测试设计及用例复用方法研究78、GH Bladed软件在控制系统软件测试中的应用研究79、EXCEL和VBA实现软件测试记录管理80、以新工科为指导的软件测试课程群建设81、移动应用测试重点与关键技术移动应用软件测试要点综述82、软件测试质量评价方法83、软件测试能力评定模型研究84、航天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应用85、计算机软件测试方法分析86、基于SFMEA和SFTA的软件测试87、超级电容器中非晶体材料电极性能Multisim软件测试88、云计算环境下的软件测试服务研究89、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软件测试”课程发展分析90、北斗用户机软件测试研究91、计算机联锁软件测试与安全性评价研究92、基于云计算的软件测试服务模式探讨93、基于MBD模型自动生成测试用例的软件测试方法94、具有不确定需求的软件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研究95、黑盒测试技术方法在大气数据计算机软件测试中的应用96、软件测试技术在金融软件中的应用97、一种基于场景的装备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研究98、基于方法调用关系的软件测试序列生成算法99、大型复杂系统软件测试管理100、软件测试策略和测试方法的应用101、软件测试技术与测试管理分析102、基于测试复用的飞行记录器软件测试平台研究。
I G I T C W技术 分析Technology Analysis66DIGITCW2024.02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背景下[1],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日益受到重视,新能源(指风电、光伏,下同)将成为最重要的能源增量[2]。
新能源工程项目开发微服务数字平台能够结合信息化、智能化技术[3],实现多个新能源项目建设管理综合性远程监控调度的目标[4],通过轻量级通信机制实现交互[5]。
但是现阶段的工程项目开发微服务数字平台在并发访问用户数增加的情况下,平台响应的时间较长,不能较好地满足工程项目后期不断变化的需求[6]。
云计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能够为数字平台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因此,本文基于云计算技术,对新能源工程项目开发微服务数字平台展开研究。
1 新能源工程项目开发微服务数字平 台硬件设计设计工程项目开发微服务数字平台的硬件技术参数,处理器需≥24物理核,硬盘≥2块480 GB SSD ,配置独立RAID 卡,至少2个千兆GE 网口和2个10 GE 万兆网口。
对虚拟机与服务器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设置,可以将虚拟机的初始放置问题视作多维装箱问题。
设定作者简介:牛国智(1964-),男,汉族,湖南衡阳人,高级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水工工作。
基于云计算的新能源工程项目开发微服务数字平台牛国智1,叶正飞1,周素玉2,苗维阳1,周永红3(1.国家电投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4;2.湖南五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4;3.国家电投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4)摘要:常规的工程项目开发微服务数字平台多数采用Docker技术设计而成,部署平台网络的运行时效性与安全性较差,在并发访问用户数较多的情况下,无法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
文章基于云计算技术,对新能源工程项目开发微服务数字平台展开研究。
首先,搭建平台运行的硬件环境。
其次,利用云计算对数字平台网络架构进行部署设计。
软件测试毕业论文题目软件测试毕业论文题目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软件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和效率。
然而,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软件测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质量保证手段,对于确保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探讨软件测试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毕业论文题目。
1. 软件测试方法的比较与分析1.1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优缺点比较1.2 手工测试与自动化测试的效率对比1.3 基于规则的测试和基于模型的测试的差异1.4 不同测试方法在不同软件开发阶段的应用2. 软件测试策略的研究与应用2.1 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策略的设计和实现2.2 敏捷开发中的测试策略选择与应用2.3 基于用户需求的测试策略研究2.4 大规模软件系统的测试策略研究3. 软件测试自动化工具的评估与比较3.1 市面上常用的软件测试自动化工具的功能和特点分析3.2 不同自动化工具在不同测试场景下的适用性评估3.3 自动化测试工具的性能和稳定性比较3.4 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可扩展性和定制化研究4. 软件测试与软件质量管理的关系研究4.1 软件测试在软件质量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4.2 软件测试与软件质量度量指标的关联性研究4.3 软件测试对软件质量改进的效果评估4.4 软件测试与软件质量管理的协同机制研究5. 软件测试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研究5.1 物联网环境下的软件测试挑战和解决方案5.2 人工智能算法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研究5.3 软件测试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的融合研究5.4 基于云计算的软件测试方法和工具研究结论:软件测试作为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其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软件测试毕业论文题目,包括测试方法的比较与分析、测试策略的研究与应用、测试自动化工具的评估与比较、软件测试与软件质量管理的关系研究以及软件测试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研究。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为软件测试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推动软件测试的发展与创新。
云计算实验报告书一、实验目的云计算作为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资源共享能力。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云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掌握云计算平台的搭建、配置和应用,以及云计算在数据处理、资源分配和服务提供等方面的实际效果。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使用了_____台高性能服务器,每台服务器配置了多核 CPU、大容量内存和高速存储设备,以满足云计算平台的运行需求。
2、软件环境选择了开源的云计算平台_____,操作系统为_____,数据库采用_____,开发工具为_____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云计算平台的搭建(1)安装操作系统和必要的依赖库,对服务器进行基本的系统配置。
(2)下载并安装所选的云计算平台软件,按照官方文档进行配置和初始化。
(3)设置网络环境,包括内网和外网的访问权限,确保云计算平台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2、资源的创建与管理(1)创建虚拟机实例,配置 CPU、内存、存储等资源,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2)创建存储卷,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存储,并对存储资源进行分配和管理。
(3)配置网络资源,如虚拟网络、子网、IP 地址等,确保虚拟机之间的通信和网络连接正常。
3、应用的部署与运行(1)在云计算平台上部署常见的应用服务,如 Web 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2)通过负载均衡技术,实现对应用的高可用和性能优化。
(3)监控应用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资源的动态分配与调整(1)模拟资源需求的变化,观察云计算平台对资源的自动分配和调整能力。
(2)通过设置策略和规则,实现资源的优化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
5、数据备份与恢复(1)制定数据备份计划,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
(2)模拟数据丢失的情况,进行数据恢复操作,验证备份的有效性和恢复的可靠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对云计算平台的监控和统计数据,发现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软件测试中的项目创新有哪些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软件测试已成为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日益复杂,传统的软件测试方法和策略逐渐难以满足项目的高质量要求。
因此,在软件测试领域进行项目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软件测试中的项目创新究竟有哪些呢?一、测试工具和技术的创新1、自动化测试框架的优化自动化测试是提高测试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传统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可能存在着维护成本高、脚本可读性差等问题。
通过创新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如基于模型驱动的测试框架,可以大大提高测试脚本的可维护性和复用性。
这种框架能够根据软件的需求模型自动生成测试脚本,减少了人工编写脚本的工作量,同时也降低了因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
2、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测试中的应用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可以实现对软件界面的智能检测、对用户行为的预测分析等。
例如,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可以自动检测软件界面中的元素是否显示正确,与预期设计是否一致;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的历史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预测软件可能出现的缺陷类型和位置,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测试。
3、云测试平台的运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软件测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云测试平台可以提供弹性的测试资源,根据测试任务的需求动态分配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
这使得测试团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测试工作,同时降低了硬件采购和维护的成本。
二、测试策略和方法的创新1、探索性测试的强化探索性测试强调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拘泥于预先制定的测试用例。
测试人员通过对软件的深入理解和探索,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这种测试方法可以更好地应对软件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发现一些常规测试方法难以覆盖的缺陷。
2、基于风险的测试在项目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基于风险的测试策略可以帮助测试团队将重点放在对项目影响最大的风险上。
通过对软件需求、技术架构等方面的风险评估,确定测试的优先级和重点,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降低项目风险。
云计算实验报告书一、实验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深入了解云计算的基本概念、架构和关键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掌握云计算平台的搭建、配置和应用部署,以及对云计算环境下的资源管理、性能优化和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服务器:_____台高性能服务器,配置为:Intel Xeon E5-2680 v4 处理器、128GB 内存、4TB 存储。
网络设备:千兆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等。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CentOS 76云计算平台:OpenStack Mitaka数据库:MySQL 57开发工具:Python 36、Git三、实验内容1、 OpenStack 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安装和配置控制节点安装和配置计算节点创建网络、子网和路由创建虚拟机实例2、云计算资源管理分配和调整计算资源(CPU、内存、存储)监控资源使用情况实现资源的弹性伸缩3、云计算应用部署部署 Web 应用(Apache HTTP Server + PHP)部署数据库应用(MySQL)实现应用的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4、云计算性能优化优化虚拟机的配置参数调整网络带宽和延迟优化存储性能5、云计算安全防护配置防火墙规则实现用户认证和授权数据加密和备份四、实验步骤1、 OpenStack 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控制节点安装安装 CentOS 76 操作系统,并进行基本的系统配置。
安装数据库 MySQL 57,并创建 OpenStack 所需的数据库和用户。
安装 RabbitMQ 消息队列服务。
安装 Memcached 缓存服务。
安装 Keystone 身份认证服务。
安装 Glance 镜像服务。
安装 Nova 计算服务。
安装 Neutron 网络服务。
安装 Horizon 控制面板服务。
计算节点安装安装 CentOS 76 操作系统,并进行基本的系统配置。
计算机教育Computer Education170第 11 期2020 年 11 月 10 日0 引 言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软件测试受到越来越多软件企业的重视,软件测试已不再是软件生命周期里最后一个阶段,而是贯穿始终的一项任务[1-2]。
作为软件工程方向的本科课程,软件测试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授课内容及方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软件测试与软件工程的授课内容有一定的重叠。
有学者发现,学生在前期学习软件工程之后,认为软件测试不重要、很好学[2]。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也为了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笔者在软件测试课程初期要求学生做了两次关于软件测试方面的报告。
第一次是关于各种测试策略的报告,软件工程专业110名学生无一例外“纸上谈兵”。
第二次是在进行逻辑覆盖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围绕MC/DC 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然而,学生普遍反映阅读的文章看不懂或是文章提出的方法不理解,且缺乏探索精神、应付了事。
以上现象反映学生对待软件测试的认识还只是浮于表面,如果不经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无法达到企业对人才“拿来就用”的要求,也无法适应研究生阶段软件测试方向的研究工作。
此外,大量的实践练习需求与有限的学时之间形成了矛盾。
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技术多种多样,众多测试方法都有各自的功能特点和测试工具,不同的测试阶段使用不同的测试技术[3]。
为了解决现实矛盾,实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验的目的,文献[4]提出基于桉树云的软件测试实验云平台。
该平台实现了测试实验自动化过程,但是这种解决方案没有公开实验平台,无法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此外,该平台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云计算技术而非软件测试技术。
因此,为了解决实际矛盾,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可以使用全国大学生软件测试大赛的比赛平文章编号:1672-5913(2020)11-0170-04中图分类号:G642实验与实训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90209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7-KYYWF-0140);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QC2018082);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UNPYSCT-2018183);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科研项目(JKYKYY202004);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XKB201801,XKB201916);哈尔滨师范大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试点项目(HJG20180038,HJG20180040);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改项目(JKYJGY201904,JKYJGY201905);哈尔滨市科技局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RC2017QN01000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改项目(2019xjg0511)。
企业级云服务平台建设及运营策略规划方案设计第一章云服务平台概述 (3)1.1 云服务平台定义 (3)1.2 云服务平台发展背景 (3)1.3 云服务平台建设意义 (3)第二章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 (4)2.1 市场环境分析 (4)2.1.1 宏观环境分析 (4)2.1.2 行业环境分析 (4)2.1.3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4)2.2 用户需求调研 (4)2.2.1 用户类型与需求特点 (5)2.2.2 用户需求调查方法 (5)2.2.3 用户需求分析 (5)2.3 竞争对手分析 (5)2.3.1 竞争对手概况 (5)2.3.2 竞争对手策略分析 (5)2.3.3 竞争对手优劣势对比 (5)2.4 市场机会与挑战 (5)2.4.1 市场机会 (5)2.4.2 市场挑战 (5)第三章技术选型与架构设计 (6)3.1 技术选型原则 (6)3.2 云计算技术架构 (6)3.3 服务架构设计 (6)3.4 安全架构设计 (7)第四章系统开发与实施 (7)4.1 系统开发流程 (7)4.1.1 需求分析 (7)4.1.2 系统设计 (7)4.1.3 编码实现 (8)4.1.4 测试与调试 (8)4.1.5 部署与上线 (8)4.2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8)4.2.1 云计算技术 (8)4.2.2 大数据技术 (8)4.2.3 安全技术 (8)4.2.4 微服务架构 (8)4.3 系统实施策略 (8)4.3.1 分阶段实施 (8)4.3.3 质量管理 (9)4.3.4 风险管理 (9)4.4 项目管理 (9)4.4.1 项目计划管理 (9)4.4.2 项目沟通管理 (9)4.4.3 项目风险管理 (9)4.4.4 项目质量管理 (9)4.4.5 项目成本管理 (9)第五章运营管理策略 (9)5.1 运营模式选择 (9)5.2 运营团队建设 (10)5.3 运营流程优化 (10)5.4 运营风险管理 (10)第六章服务质量保障 (11)6.1 服务质量标准制定 (11)6.1.1 制定原则 (11)6.1.2 标准内容 (11)6.2 服务质量监控与评估 (11)6.2.1 监控体系 (11)6.2.2 评估机制 (11)6.3 服务改进与优化 (12)6.3.1 改进策略 (12)6.3.2 优化措施 (12)6.4 客户满意度提升 (12)6.4.1 客户需求分析 (12)6.4.2 服务满意度提升措施 (12)第七章市场推广策略 (12)7.1 市场定位 (12)7.2 品牌建设 (13)7.3 营销策略 (13)7.4 合作伙伴关系建立 (13)第八章客户服务与支持 (14)8.1 客户服务模式 (14)8.1.1 主动服务模式 (14)8.1.2 个性化服务模式 (14)8.1.3 全天候服务模式 (14)8.2 客户支持体系 (14)8.2.1 技术支持 (14)8.2.2 产品支持 (14)8.2.3 售后支持 (14)8.3 客户培训与教育 (15)8.3.1 在线培训 (15)8.3.2 实地培训 (15)8.4 客户关系管理 (15)8.4.1 客户信息管理 (15)8.4.2 客户满意度调查 (15)8.4.3 客户关怀活动 (15)8.4.4 客户投诉处理 (15)第九章财务管理策略 (15)9.1 成本控制 (15)9.2 收入管理 (16)9.3 盈利模式设计 (16)9.4 财务风险评估 (17)第十章企业级云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策略 (17)10.1 人才培养与引进 (17)10.2 技术创新与研发 (17)10.3 业务拓展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7)10.4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17)第一章云服务平台概述1.1 云服务平台定义云服务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以及相关服务的平台。
•软件测试概述•软件测试管理核心要素•软件测试流程优化与实践•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提升目•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完善•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录定义目的分类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
方法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静态测试、动态测试、手工测试、自动化测试等。
其中,黑盒测试主要关注软件的功能和界面,白盒测试主要关注软件的内部结构和逻辑,灰盒测试则介于两者之间。
静态测试主要通过代码审查、走查等方式进行,动态测试则需要实际运行软件并输入相应的测试数据。
手工测试需要测试人员手动执行测试用例,而自动化测试则通过自动化测试工具或脚本来执行测试用例。
测试计划制定与执行根据软件需求和开发计划,确定测试的范围、重点和目标。
编写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资源、进度、风险等方面。
按照测试计划执行测试工作,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对测试进度和结果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测试计划。
明确测试目标制定测试计划执行测试计划监控与调整测试用例设计与评审01020304设计测试用例评审测试用例完善测试用例维护测试用例缺陷跟踪缺陷报告编写缺陷分析缺陷预防缺陷跟踪与报告编写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风险评估制定应对措施监控风险风险报告自动化测试技术应用自动化测试框架搭建选择适合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如Selenium、Appium等,搭建稳定高效的自动化测试框架。
测试用例设计与执行基于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编写全面的测试用例,并通过自动化测试工具执行测试用例。
测试结果分析与报告对自动化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及时反馈问题并协助开发团队定位修复缺陷。
明确系统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
性能测试需求分析性能测试场景设计性能测试执行与监控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不同的性能测试场景,如压力测试、负载测试、稳定性测试等。
使用性能测试工具,如LoadRunner 、JMeter 等,执行性能测试场景,并实时监控性能指标。
基于云计算的IT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已经成为IT领域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基于云计算的IT服务管理平台,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能够为IT服务提供商、企业和用户提供更加有效和高效的服务,因而备受关注。
一、云计算的概念及应用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其包括三个层次: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其中基础设施层为云计算提供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平台层为应用开发、测试、部署和跨系统集成提供平台支持,应用开发层为云计算上部署应用程序。
云计算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1.弹性和灵活性:云计算能够灵活地整合资源,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调整,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
2. 高性能和可靠性:云计算能够提供基于冗余和备份技术的高可用性和高容错性。
3. 成本控制:云计算能够大大降低硬件、软件和数据备份等成本。
4. 版本管理和升级:云计算能够提供实时的版本管理和升级,保证了软件在不同设备上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二、云计算在IT服务管理中的应用IT服务管理是指公司或组织通过处理设备、应用和用户的请求,管理和支持企业的IT资源。
目前常见的IT服务管理工具包括ITIL、ITSM等,这些工具可以提供对服务质量、可用性、容错性和成本的管理和监控。
基于云计算的IT服务管理平台,其主要作用是颠覆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实现了完全云化的IT服务管理。
以下是云计算在IT服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1.自动化管理:云计算可以实现对服务的自动化管理,基于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服务管理的质量。
服务自动化指的是服务的技术、数据、流程和文档的自动化管理。
比如,自动化可以使得集成、部署、测试、配置管理、监控等操作得到规范化的管理,从而更好地保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共享与隔离:IT公司或者企业可以将自己的IT资源通过云计算方式进行共享和隔离。
共享可以使得各部门、业务线、用户之间更好地协同配合,不同的资源之间形成良好的衔接,从而达到优化资源利用的目的。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104·2019年第19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19)19-0104-03基于PDCA循环的时空大数据云平台软件测试管理方法研究李亚君1,王洪宇2(1.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北京100872;2.北京星球时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191)摘要:时空大数据云平台软件测试作为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方法,其测试的质量管理工作对于建设时空大数据云平台的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PDCA循环,采用观察、文献研究、实验等研究方法,初步构建了一套贴合时空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实际的软件测试管理方法,希望能够为类似企业的软件测试管理提供参考的方法。
关键词:PDCA;时空大数据;云平台;软件测试管理方法中图分类号:TP311.13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9.19.0431引言近年来,随着测绘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各界对测绘的需求,为了适应当前测绘新技术的发展,时空大数据云平台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都围绕智慧城市建设进行时空大数据云平台的研究,很多企业也在建设时空大数据云平台[1-3]。
新型平台的出现随着传统的GIS软件与高新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形成了更广泛、多层次和多尺度的应用格局,在各空间信息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高光军等人面对丰富的自然资源数据,依托云平台,建设了国土空间大数据平台[4]。
时空大数据云平台与传统的GIS软件产品一样,其用户群体大多数是地理信息行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对软件质量的要求很高。
但截至目前,由于地理空间数据对标准规范的依赖性很高,数据种类多、数据结构复杂,导致时空大数据云平台的建设十分复杂。
另外,在技术方面,GIS软件的专业化要求也很高,而且在GIS软件开发企业中,大多数人都是GIS专业出身,缺乏计算机软件测试和质量管理相关的知识,导致GIS软件行业仍然没有标准的软件测试质量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