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德镇调研报告(共6篇)

景德镇调研报告(共6篇)

景德镇调研报告(共6篇)
景德镇调研报告(共6篇)

景德镇调研报告(共6篇)

景德镇调研报告(共6篇)

第1篇:

暑期社会实践景德镇陶瓷调研报告瓷都"碰瓷""瓷都文化探索队"暑期实践团团队通讯咏宣窑霁红瓶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

插花应使花羞色,比画翻嗤更是空。

清弘历引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更是不乏我们大学生应该了解和学_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虽曾经经历过数不清的内部变革和外敌入侵,但毕竟还是一路延续了下来,现如今的中华文化更是经过了长时间的传承和积淀,向世人展示了她独有的魅力。这其中的瓷文化便是她里的一个代表。

不打没有准备的战争为了响应学校要求的"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有关传统文化的口号,也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社会实践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以便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同一个学院的我们因为对瓷文化兴趣聚集到了一起,商讨如何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去增进自己对瓷文化的了解,由此组成了一个有关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团。实践团队的人数及性质确定好之后,

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选择实践地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是纷纷献计献策,查阅网上资料。了解到中国历来就有三大瓷都的说法,分别是的景德镇,福建泉州市德化县,湖南省醴陵市。这其中又以景德镇最闻名,景德镇的制瓷历史悠久,从汉朝起始就有烧制陶器的记录,自晋朝开始烧制瓷器,因宋真宗景德元年在此地生产的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当年年号命名此地,一直沿用至今。景德镇瓷器不仅在中国大陆上备受追捧,也受到了海外的其他国家的青睐,郑和七次下西洋所携带的大量瓷器就出自景德镇,景德镇的瓷器名声因此大躁。考虑到景德镇的瓷文化底蕴如此之丰富,我们团队就决定了此行的目的地景德镇。接下来就是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以及每日行程的安排,这个时候就充分发挥了信息时代的网络优势,每个队员自己上网查阅资料制定行程,然后集思广益,在一起讨论汇总。终于制定出了一份切实可行且具有一定灵活性的计划表,这个过程就体现出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疏忽和遗漏,但是经过大家一起努力之后制定的计划,远比原先任何一个人制定的详细周全。至于联系当地负责单位的事情,倒是比较顺利,说明了来由及相关安排后,当地单位表示欢迎和支持,这无疑增加了我们对此次实践活动的信心。

计划赶不上变化按照计划,应该是大家先回家然后二十号左右一起聚集到景德镇的,但是由于队员中的国防生接到通告计划于七月中旬进行集训,如此一来,便无法和我们一起参加社会实

践了,队员们就商量着重新选定日子,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一放假就直接去于大家都方便。时间仓促,就只有将原计划七天的日程压缩为四天了。为了更加高效,大家讨论决定还将九个人分成了三组,每组更是有具体的任务和分工,按照每个人的实际能力进行分组,有人是新闻社的,就对采访比较熟悉,还有人擅长摄影。经过简单的分组和粗略的实际规划,制定了一个四天简短但却高效的日程规划,大家一下子感受到了行程的紧张和任务的繁重。面对突然的变动,大家又是重新忙着各种随之而来向有关单位申请,订车票之类的其他变革。一切又计划好之后,终于在七月四号踏上了旅程。

鉴于此次实践的目的和性质,我们制定了三个主方向:1在商家眼中,瓷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如今的环境下该如何进一步发展以及它对景德镇的经济发展有何作用;2作为传统手工艺继承人的陶工艺人对现如今的陶瓷文化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3千年传承的陶瓷文化在寻常老百姓的眼中经历了怎样的变革以及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另外有两个在我们了解到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加的课题:调查了解景德镇周边县城浮梁县城的茶文化历史背景和文化沿革,感受浮梁古县衙所特有的历史意义;游览观察位于瑶里古村景德镇红色革命圣地陈毅故居,了解当地历史,学_体会革命精神。正是基于此五个主要实践任务,再结合接受单位的建议和提议,我们制定了行程表。决定先完成两个增加

的课题,然后集中处理主要任务。至于具体的计划,后文有具体的实践过程叙述,这里便不再赘述。

实践ing第一天一路奔波之后,我们终于在五号中午赶到了景德镇当地,顾不上疲惫的身心,考虑到实践任务的繁重,我们便马不停蹄的开始了计划中的任务。根据计划,下午先去了浮梁古县衙参观了解。一进浮梁县古城门,映入眼帘首先是文化长廊一条由216块青花瓷板铺成的长廊,记录了浮梁县历史有关的人物事迹。一路上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更是让我们一扫旅途的困顿,抖擞了精神,保存完整的古县衙着实让我们领略到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丰富。古县衙的遗址相当大,还保留了中轴线为轴的一体式建筑,衙院,大堂,二堂,三堂。一路上听讲解员说这当地的文化_俗还有各种传统,才知道原来这是中国唯一一个保存良好的清代古县衙遗址,也了解了当时的官位制度,穿衣打扮,以及此地的茶文化和景德镇当地的瓷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县衙正对前不远更是有一座红色的塔,整体红色的外墙面是由于古代的特有建筑材料石灰和红泥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渐渐形成的。有关这个塔更是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朱元璋当年被陈友谅追杀时被迫躲进此塔中,进塔之后竟然飞来了一群大雁,陈友谅于是便推测塔中无人,朱元璋便躲过一劫,这虽是一个传说,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地建筑的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踏进县衙大门,穿梭于各正堂,刑房,税房,牢房。各类有着明确功能的建筑中立马就感受到了它所特有的威严,各类封建礼仪制度的纷繁,体

会最深的还是古代封建制度下法令刑罚的严酷,尤其是针对女子的刑法。

从某些方面中也能看出古代的封建思想,比如说重男轻女,皇权至上,人分等级之类。举个例子,比如说从县衙大门就能看出人分等级,县衙一共有四个门,其中最大的门称为仪门,专供上级视察时所用,平时一般不开,中门就仅限于知县和上级官员通过,而东门和西门就是给那些平民和罪犯通行。

"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白居易的一首琵琶行,不仅写出了茶文化的历史悠久,更加描绘了一个古时江南人们生产生活的情景,古时的浮梁县衙不仅辖管当地的茶叶交易,也起到了一个监督景德镇制瓷业的作用。县令一般由中央特派,这也是为什么这里的知县都是五品官,而其他地方就都是七品官的原因了。

经过一个下午的不停奔波和记录游览,大家回到住处时都已经是精疲力竭了,但还是在当地小逛了一下夜市,用以做了解风土民情和瓷文化在当地的生产生活所起的作用。之后,在大致重申明天计划后,便各自都早早的睡下了,为明天继续征程做好准备。

第二天经过一夜的休息调整,大家按照原计划早早地坐上了去往瑶镇古镇的车,在车上一边计划要如何等下要如何展开实践,一边忙于准备等下采访了解的问题,不知不觉,车已到了瑶里古镇。下车后,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江南地区的风景秀丽和民

风纯朴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一派生机无限的样子。由于当地的环境保护得当,当地的环境十分优美,呈现出一片繁华,这种繁华不比城市的车水马龙,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一眼望去,绿荫葱茏,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向我们充分地展示了它特有的魅力。一条小溪将古镇分成了不同风格的两边,一边是规划整齐的徽派建筑,一边是古色古香的民国时期瓦房,据说当时国民党和共产党就是划溪而治的。一路上还随时可见建国初期的宣传语录,脱落的石灰上彷佛还能勾起大家对当初那段艰苦时光的想象和体会。路边上随处可见和蔼可亲的当地居民在摆弄着自己家的小农经济,主要是销售自家种的各类果蔬还有从那背后的山上采取的药材和经过加工制作的特产,比如说苦笋豆腐之类的.针对这些,我们特意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家,进行了小小的采访和调研,主要是针对当地特有的红色文化民俗与景德镇的瓷文化发表相关看法。经过一个上午的调研,我们一行人早已是饥肠辘辘,在一家当地的特色菜馆匆匆吃完一顿后又立马投入了下午的计划中。

下午原本计划投入到陶瓷市场的文化调研中,但临时又增加了一个行程,先去古窑遗址了解当地古窑的发展历史,为明天去古窑民俗博览区做好准备。古窑遗址离我们当时所处的位置比较近,但是偏偏碰到下雨,还好只下了一会便开始放晴了,我们只有加快脚步,争取不耽误行程。古窑遗址的面积比我们想象的要大,里面的各种窑坑也比较多,一路拍照记录遗址中的各个窑的

名称,来历,以及作用,再加上还仔细了解了古代制瓷的过程和工序.有了这些充分的准备我们对明天计划和任务的顺利完成更加有信心了。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个拉胚的工序,因为在一旁有模拟古代拉胚的设备,提供自己动手制作的陶泥,所以大家就都自己开始尝试了起来。看似简单的拉胚在我们一群人手里却出现了各种意想不到困难,有时是不能将陶泥正确地摔到拉胚所用的机器中间,导致离心力不均衡,直接甩了出去;有时是刚拉好的胚竟然慢慢变形,直至变成一块飞盘;最离谱的是觉得泥比较干加了太多水,导致直接变成和稀泥了,拉不出来胚不说,直接将水和泥往自己脸上甩.动手做的感觉完全不同于在一旁观摩,这直接改变了我们对陶瓷整个制造过程的看法。陶泥,摞泥,拉胚,印胚,画胚,上釉.每道工序都需倍加小心,方能成就一件陶瓷,现在想想那些制作精美的瓷器件是该经过了多少双手的精心制作才到了市场上,再到自己眼前。

顾不上过多地游览和了解,由于时间紧迫,我们立马赶到了销售陶瓷中心景德镇国际商贸广场,以完成我们对陶瓷市场的调研瓷文化对当地经济影响的调研。

走在现代化的大街上,夏日闷热的沉寂在这里没有丝毫的体现,仍是一片繁华,大部分商铺还是开门的。只有零星的几家店铺关门了。现在是瓷器销售的淡季,五一,十一黄金周才是他们最忙活的时候,侧面反映了景德镇的艺术陶瓷已经有很大部分沦为旅游业的附属品。从调研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当地陶瓷交易确

实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丰厚的瓷文化也给当地带来了旅游收入,但当地的经济发展却在近年来表现出势头减弱的趋势。总结的经验就是,一味的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东西始终会被这个发展的世界淘汰,我们要学会在传承的基础上继续融入现代科技和创新,这样才能保证将祖先留下的技艺和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回到住处,吃过晚餐,大家就忙于整理一天的采访记录和影像,之后,便也早早地睡下了,为明天做好准备。

第三天今天行程目标都是古窑民俗文化博览区,完成对窑工的采访任务并在技工的指导下学_体验一下制作瓷器的必备工序拉胚。先是在讲解员的带领讲解下了解游览了整个园区的结构还有瓷文化的历史概要及特点,这其中他们对瓷器特点的形容我至今记忆犹新,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多么贴切的形容词啊!其中的"声如磬"更是深有体会,园内确实有一场瓷乐表演,我们有幸耳闻,久久的陶醉于其中。更是随机采访了几位一起欣赏瓷乐表演的观众,问他们就此行景德镇对瓷文化看法和刚欣赏的瓷乐表演发表意见。一路谈论着瓷文化和博览区内建筑和各类窑洞,耳边回响着刚刚欣赏瓷乐的清扬。不知不觉已到了DIY 体验区了,大家因为有昨天自己动手的经验,所以都很快进入状态。

等师傅来时,也都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主要是师傅手把手教学的),但也有例外,有组员就大手大脚的把泥巴捏散了,没办法那个技工就手把手教学了,还是被捏散了,直接成了

扁平状.景德镇向来以四大名瓷(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而蜚声海外,这次更是有幸见到四大名瓷的制作过程和制作人员,细心地听完讲解才体会到了现四大名瓷制作过程的考究。采访完技工师傅对陶瓷文化的看法以及对制瓷工艺的传承发展意见之后,游览了各类复古窑洞(馒头窑,龙窑,葫芦窑等)也到午后了,大家便纷纷到古窑文化博览区附近调研了解普通居民了解陶瓷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以及他们对瓷文化传承的看法,为了明天的总结采访做好准备。

第四天今天任务较之前稍显轻松,只要在当地的普通居民和大学生创业基地里的大学生进行相关采访就行了。因为有事先的分工所以大家也就很快的进入了角色中,整个采访任务上午就顺利完成了,下午就在当地的各式商铺间挑选自己喜爱的小饰品做个纪念。总的来说社会实践还算顺利,就是中途的各种小插曲没有意料到,致使计划被迫紧缩和时间比较赶。

曲终人散,意犹未尽四天以来,如果要说到具体一点的实践成果,还得是经过了对采访记录的汇总我们得到了关于前述的三个实践主题的相关信息以及整合后得到的结论和建议。商家眼里的景德镇瓷文化正在逐步向着旅游业的附属品发展,从而缺少创新转型的活力与动力。老技工和对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表示担忧,更是表示现在出于对瓷文化的热爱而认真学_相关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已逐渐朝向商业化,市场化的方向了。而对于普通居民,他们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关注瓷文化,从另

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传统文化的普及力度不够,也很少有平常人会注意它的发展和继承,当然,长此以往,其走向没落也并不是不可能。综合来说,思想落后,自主创新观念不够,瓷都长时间发展缓慢,陶瓷文化产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急需转型。当地的特有制瓷原料高岭土已消耗殆尽,急需发展循环经济,探寻新的资源枯竭城市发展途径,走出产业衰落循环。当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千年瓷都人会找到这样的发展新模式,让瓷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通过整四天的社会实践,毫无疑问,我们学到了很多;这之中有经过调研实践采访得到的有关瓷文化的全面系统认识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规律了解,也有经过从设计行程到计划付诸实施所遇到的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团队意识和应对现实生活中难题的生活经验。当然,这还只是那些显而易见的成长,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社会阅历的丰富以及为以后步入社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社会实践,要的就是通过学校这样一个环境,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第2篇:

景德镇实_报告景德镇实_报告实_目的:实_时间为半个月,地点安排在景德镇,以参观、调查为主。

认识实_的目的在于通过实_的参观、调查、学_使学生对社会化生产、工业化发展状况、相关行业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

解,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思想和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实_时间:年8月31日9月14日实_内容:为了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出发前我系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系领导的带领下,除借鉴上次瑶里摄影实_成功的经验之外,对本次实践活动的行程计划、住宿安排、外出安全等预案做了详细的制定,学生安全动员会议的召开及带队老师工作分配等方面都做了认真细致的安排。

路途中,带领学生参观了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和瓷器市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瓷都的文化魅力。到瑶里安顿下来之后,就开始正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带队老师每天早晚点名,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了活动时间,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认真投入到每一天充实的陶艺实践当中,并且每晚认真参加例行的指导老师点评活动首先就各瓷厂背景,我了解到了一些资料。

讲到景德镇陶瓷厂,就得讲到景德镇建国瓷厂,因为1958年,景德镇瓷厂(原试验瓷厂)相继并人建国瓷厂。

景德镇建国瓷厂前身为明、清皇家御窑厂。

1949年8月,中共浮梁地委决定,将没收的原瓷业公司筹建国营瓷厂,以其门市部改为办公厂址。

1950年4月1日,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景德镇市建国瓷业公司。

1951年,建国瓷业公司接收了政府没收的九窑公会会长邵裕如窑厂1幢、坯房3幢;旧浮梁参议员向德的槎窑1座,坯房8幢;旧商会会长赖淮清的窑厂2座和全部坯房。

1952年10月27日,建国瓷业公司更名为景德镇市建国瓷厂,当时有职工882人,年产量1400多万件,拥有资金占陶瓷生产企业资金总额的125,既是全市首家国营企业,又是全市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瓷厂。

1955年,市烈军属瓷厂和市星火瓷厂、1958年,景德镇瓷厂(原试验瓷厂)相继并人建国瓷厂,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发展成为生产传统高温颜色釉陈设瓷的定点企业。厂部座落胜利路63号,生产厂区分布在胜利路,迎祥弄、彭家弄、龙缸弄等地。

建国瓷厂是国家定点生产传统颜色釉瓷的企业,主要产品有高低温色釉瓷、青花和影青瓷,有以历史上著名的"汝、定、哥、官、钧"五大名窑产品为蓝本的仿古瓷。按用途可分为国家礼品瓷、陈设瓷、展览瓷、旅游瓷等。生产的高温色釉、品种繁多。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名贵色釉,如钧红、祭红、郎窑红等,还创造了火焰红、灯芯红、桃红、粉红、李子红、玉青、茶青、竹叶青、豆绿、乌金花釉、虎斑釉、象牙黄、结晶釉等百余种色釉及釉上堆花的工艺瓷品,尤以"三阳开泰"产品深受人们喜爱。

三景德镇光明瓷厂地处景德镇市往西南方向,南昌江大桥,面临昌江河,东位中山南路,离火车站只有__米,交通便利地位优势。全厂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

景德镇光明瓷厂建厂历史41年,从生产粗瓷发展到生产多品种,多配套的日用细瓷。

景德镇光明瓷厂是生产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玲珑瓷的专业厂家。青花玲珑瓷是青花装饰工艺与玲珑工艺巧妙结合的产物,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被外国人称为"嵌玻璃的瓷器"。青花玲珑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倍受西方人喜爱。

在1986年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荣获国际金奖。之后又连续两次荣获北说国际博览会质量金奖。

1989年光明瓷厂晋时了国家二级企业。

四景德镇市鹏飞建陶有限责任公司是年月成立的民营建陶企业公司坐落在中国瓷都景德镇南大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全新的理念先进的方法,生产建陶产品著名,成为全国建陶行业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公司下属两个分厂,现有职工人,生产的主要产品有鹏飞牌和卡迪克牌双拱连锁陶瓷瓦,景赐坊牌地面砖等。

到了80年代景德镇又建一大形陶瓷工厂华风瓷厂。

景德镇市华风瓷厂,1978年筹建,1985年投产。

自90年代开始十大瓷厂和华风瓷厂因经营不善陆续停产。

雕塑瓷厂变成了如今的旅游景区,景德镇陶瓷厂变卖厂房,种种都让人为当年景德镇陶瓷辉煌而感到痛惜。

经过这几大瓷厂认知了各种窑:隧道窑,辊道窑,间歇式的旧式倒焰窑。在这次实_中我重点的了解了隧道窑的优点:隧道窑与间歇式的旧式倒焰窑相比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

1、生产连续化,周期短,产量大,质量高。

2、利用逆流原理工作,因此热利用率高,燃料经济,因为热量的保持和余热的利用都很良好,所以燃料很节省,较倒焰窑可以节省燃料50-60%左右。

3、烧成时间减短,比较普通大窑由装窑到出空需要3-5天,而隧道窑约有20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

4、节省劳力。不但烧火时操作简便,而且装窑和出窑的操作都在窑外进行,也很便利,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

5、提高质量。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三部分的温度,常常保持一定的范围,容易掌握其烧成规律,因此质量也较好,破损率也少。

6、窑和窑具都耐久。因为窑内不受急冷急热的影响,所以窑体使用寿命长,一般5-7年才修理一次。

但是,隧道窑建造所需材料和设备较多,因此一次投资较大。

因是连续烧成窑,所以烧成制度不宜随意变动,一般只适用大批量的生产和对烧成制度要求基本相同的制品,灵活性较差。

实_总结经过这次的实_,我粗略地知道了一件陶瓷的形成,由造坯,风干,打孔,上膏,磨平,修底座,上色贴花到最后烧制,一道道工序完成。有些批发价只要6毛一个,有些却要七八百或者更贵。在对陶瓷大世界的市场调查后,我了解到各种陶瓷

的价值不等,有廉价,也有昂贵的。我在雕塑瓷厂一个门店里看见一件价值36万的龙舟,这让我深深的知道了陶瓷艺术的价值,而这只是单单的一件艺术陶瓷,那我们中国的陶瓷艺术无疑是无价的对于此次认知实_,让我了解到很多我对陶瓷个方面的知识,增大了我对陶瓷研究的兴趣,为以后更好的置身陶瓷工作事业发展,同时清楚了热工专业的前景。

第3篇:

景德镇景德镇女士们、先生们,瓷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我相信家见得很多。那么多姿多彩的瓷器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到了瓷都景德镇,我们就不能不去探寻一番,所以今天我就请各位去参观古窑瓷厂,这个瓷厂为什么用古窑二字来命名呢?等会儿到了,我再作解释。现在我利用在路上的时间,向各位介绍一点陶瓷知识。

俗话讲:民以食为天。

食就需要器,所以陶瓷的发明,也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在原始社会,由于雷电常引起森林火,火烧过的土显得很硬。据说就是这个现象给人类以启示,人们用粘土加水涂抹在篮子上,然后在火烧烤,得到了不易透水的容器,这就是最早的陶器。人们用这种器皿来盛水,存放粮食、食品。陶器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进步,我国约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发明了陶器。瓷是在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瓷和陶相比,瓷比陶细腻、光滑、坚硬;

瓷以瓷矿石为原料,陶则以陶土为原料,瓷的烧成温度在1300摄氏度左右,而陶一般不到1000摄氏度。

瓷器是国人民的伟发明之一,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在烧制白陶和印纹陶器的实践,不断改进原料和制作工艺,提高烧成温度,创造出了原始瓷器。传说在古代,国瓷器

第一次传到欧洲时,那美妙、坚硬的器具令人惊讶,人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更不知道如何称呼,只知道是来自国的,于是就称这奇妙的物品为国,即CHINA;这是为什么在英语瓷器又是国国名的一种解释。郭沫若先生在1965年来景德镇视察时,写下了一首诗,开头两句是这样的: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瓷都。

景德镇以产瓷享誉世界,素有瓷都之称。它古称新平,文献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这就是说景德镇在汉代开始烧制陶瓷,至今已1700多年,景德镇这个名称也是因瓷而起。这里的制瓷业发展到宋代已相当兴盛,影青瓷都是当时的一发明,在海内外影响深远。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真宗皇帝赵恒特别看重这影青瓷的产地,他下令这里的瓷工烧制宫廷用瓷,即御瓷。经能工巧匠们的精心制作,这批御瓷尤为精美,而且烧上了景德年制的字样,于是普天下的人称这批瓷器为景德瓷,朝廷把这种瓷器的产地也改名为景德镇。当然,现在这个城市远比昔日的景德镇得多,是一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等城剩在1953年,景德镇

被列为省辖剩讨论名称时,有人建议改称为景德市,但景德镇三个字是历史形成的,被全世界认可,分开不妥当,最后还是定名为景德镇市。

在景德镇这块土地上,1000多年来,窑火连绵,制瓷业代代相传,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如南宋末年创造了制瓷原料新配方,即瓷矿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元代创烧了青花和青花釉里红瓷;明代发明了颜色釉、斗彩、釉上五彩瓷;清代发明了玲珑、粉彩瓷等等。经过长期的锤炼,景瓷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古窑瓷厂到了,有关景德镇瓷器的情况请允许我在以后的参观再作进一步的介绍。

我们现在来到了昌江区的蟠龙岗,这一片树木掩映,错落有致的古代建筑,就是我冷冻将要参观的古窑瓷厂。瓷厂,尤其现代化瓷厂,在国内,在世界上,不少地方有,在景德镇当然也不少。但像眼前这样的瓷厂,据我所知,当今世界,只此一个。这个厂是采用景德镇明、清时期的方法制造奖品的。制瓷工艺工具、作坊和窑洞都是古老的,产品也都是仿古的,所以这个厂被称为古窑瓷厂下面请随我进厂参观。

家可能已经觉察到了,这里没有隆隆的机器声,道路用青石板铺成,电线杆、电线等现代设施被藏起来了,我们是滞有脱离现代城市喧嚣的清新之感呢?这个厂的目的是为了保留和继承明朝以来景德镇的传统手工制瓷技术,再现明、清官窑制造皇宫用瓷的过程;同时也为了集保护当时散落在全市的明、清时期的作

坊和柴窑,把它们按照严格的程序搬迁,复原于此。可以说这里保留了陶瓷文化的重要遗产。建成后,工厂按古代方式进行生产,制造瓷器,同时对国内游人开放,现在成了来景旅游者的必到之地。这一字排开的四幢古作坊和为坯房,每幢占地约600平方米,外形和内部布局基本一样,但制作的产品不同,工艺和设备也有差异。请进这一幢坯房,里面的工人正在紧张地工作呢。

请看,古代的制瓷作坊就是这样,它由正间、廒间、泥房和内院四部分构成。正间和廒间南北相配,两相平行;泥房居西,间为长方形的内院。各间均向内院敞开,组合成一个封闭式的庭院,光照好,建筑、操作工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正间是坯房的主体,坐北朝南,采光充足,瓷坯制造的各道工序,全在这里面完成。这是辘轳车,是制作瓷坯的主要设备,它们排列井然有序,各工种操作岗位环环相扣,严谨而且协调。请往上看,那个被称为坯架,用木料托着一排排瓷坯半成品,这样的设置使正间的上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廒间即仓库的意思,是存放原料的场所,它*近东门,方便原料运进。

请家看西面的泥房,这里很阴凉,里面是经过精制的泥料,它比和好的面粉还细腻。工人师傅正在用脚踩,以后还要存放一段时间,再拿去做坯。请各位考虑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好!这样先生讲得很好,是为了消除夹杂的泥料的有机物和空

气,因为这些东西都影响瓷坯的质量,所以泥料存放时间越长,揉打越充分,越有利于提高瓷器的质量。

现在我们来看看内院,这是瓷坯自然干燥的场地,间有一个长方形水池,水池上部是个木架子,统称为晒架塘,这可是古老作坊内的重要设施,而且非常巧妙。是否有哪位女士或先生能解释它妙在何处?请这位姐讲一讲,很好!谢谢您。

水池和晒架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间,减少了占地。池内的水部分是下雨天储存起来的。水是淘洗泥料所必需的,因而既方便又省力。除此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用意。我们知道水分是会蒸发的,而蒸发量又随气温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气炎热干燥之时,池内水分蒸发加快,增加了池上方晒坯区域的水分,也就是说这部位的气候得到调节,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架上坯体的干燥速度,坯体干燥缓慢,收缩就均匀,到高温烧成时,就可以减少或消除成瓷出现裂纹的毛病。

瓷坯部分是在这些辘轳车上完成的。你们看,工人师傅坐在上面,用木棍使劲搅车盘,车盘快速转动,这时即进行做坯或旋坯,工作车盘转动逐步变慢。慢到不能作业时,又使劲搅几圈。就这样,*惯性维持车盘运转,所以没有马达的轰鸣,显得安静、和谐。这位年轻师傅正在车头放一团泥,他双手相捋,随着车盘的旋转,一个碗的雏坯出现了,这就是做坯,俗称拉坯。碗、瓶、罐、缸等器皿都是这样拉出来的,可见做坯师傅的双手是多么灵巧,真可称得上是万能模具!请看!这位师傅正在聚精会神

地旋坯,拉制出来的初坯至一定的程度,再在辘轳车上用刀削成符合要求的坯体,称为旋坯和利坯。坯体放在心的木桩上,师傅根据坏体的外形及尺寸要求,使用不同的刀具来旋削坯体的多余部分。他基本没有什么测量工具,控制坯体的外形、高低、厚薄等几何尺寸,*得是眼观、手摸、耳听。

眼观、手摸似乎还可以理解,但耳听是怎么回事呢?所谓耳听就是用弹指听音的方法来确定坯体的厚薄。旋坯师傅根据坯体不同部位,不同厚度,指弹后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决定何处下刀,旋削多少。一件坯正是经过旋坯师傅高超手艺,一丝不苟,一刀一刀地旋削,变成一个形状规整,厚薄得当的半成坏。当然,弹指听音,听其音而知其厚薄,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是陶瓷艺人长期丰富经验的结晶。清代著名督陶官司唐英说:款式粗细,关乎旋手之高下,故旋匠为紧要之工。

这几个师傅在画青花。青花是釉下彩,青花料主要成份是氧化钴,在坯胎上画好青花纹样后,再上一层透明釉,入窑一次烧成,。这些年轻的青花女工,右手拿一支特殊的毛笔,笔尖很细,但笔头是鼓鼓的,饱蘸着青花料。碗坯在她们左手上转动,右手下笔灌酒自如,轻重粗细恰到好处。家可看一下表,画完一个碗需多长时间?对,10多秒钟,只需10多秒钟,碗坯上就布满匀称、豪放、带有丰富色彩的茶花。

从原料到瓷坯,全部工序都在一个坯房内完成。看完了景德镇这种特有的制瓷作坊,不知各位有保感相?总的说来,它外观

陶瓷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陶瓷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20xx年3月16日至3月26日,本人就陶瓷市场进行了初步调查,主要走访了沈阳和长春两个地区,集中就目前休闲及整体卫浴品牌在市场终端的销售情况以及陶瓷市场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市场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陶瓷市场的整体情况,为下一阶段阿诺玛产品在东北地区的市场推广做针对性的准备,同时为销售决策提供依据。 一、陶瓷市场基本概况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深入,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一日千里,由此也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一派勃勃生机。以沈阳为例,20xx年,沈阳地区将陆续有100多个楼盘投入使用,预计住宅销售面积将在1100万平方米左右,建材及相相关销售在50亿元以上,卫浴洁具的销售同比将达到6~8亿元。加上沈阳对外埠周边城市的辐射,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商机吸引了众多商家的目光。 目前沈阳和长春地区的主要休闲及整体卫浴品牌在终端的主要销售渠道和经营模式有以下几种:专业建材市场内的自营专卖店或加盟专卖店(分销商)、综合卖场,进建材超市内联营等。其中专业建材市场专卖店是多数休闲及整体卫浴品牌产品的主流销售渠道,也是品牌资源在终端竞争最为激烈的渠道,而建材市场里的综合卖场和建材超市经营的品牌多数都以大众化、低价位的产品为主。

沈阳:各主要休闲及整体卫浴品牌在沈阳的终端分布较为集中,尤其是中、高档品牌在沈阳的专卖店位置的选择上主要集中在沈阳的几个主要建材市场内,如中国家具城、衡颐陶瓷城、陶林居、居然之家皇姑店、东北陶瓷城等专业建材市场。从建材市场中休闲及整体卫浴聚集影响力看东北陶瓷城、陶林居、衡颐陶瓷城、居然之家为第一阵营,中国家具城、金龙装潢材料市场等为其次。 长春:长春地区主要休闲及整体卫浴品牌的分布规律和沈阳地 区比较接近,中、高档品牌在长春的专卖店位置主要集中在太阳家居、中东瑞家家居以及正在设置精品区的欧亚卖场。 二、市场调查分析 1、建材市场调查情况 作为目前沈阳、长春地区休闲及整体卫浴品牌的主要销售地, 专业的建材市场是重点调查目标。根据建材市场中休闲及整体卫浴品牌所占的位置、面积、品牌影响力以及销售氛围,又分别对几个休闲及整体卫浴品牌销售的代表性建材市场:沈阳地区的中国家具城、陶林居、衡颐陶瓷城、金龙装潢材料市场、居然之家皇姑店、东北陶瓷城以及长春地区的太阳家居、中东瑞家家居、欧亚卖场等进行调查。 沈阳地区: 中国家具城-----作为沈阳乃至东北地区最早的专业建材市场,在沈阳地区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随着近几年其他大规模的建材市场的兴起以及自身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一些主要品牌纷纷撤离,

景德镇陶瓷出口现状分析

一.景德镇陶瓷简介 历史悠久的江南名城景德镇,曾与汉口镇、佛山镇、朱仙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景德镇素以盛产陶瓷而著称,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其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为宫廷烧制瓷器的历史达900余年,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毛泽东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景德镇作为瓷都和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皇家瓷器和民窑瓷器生产地。景德镇不仅盛产名瓷,而且保存着历代陶瓷精品、古代制瓷作坊的遗址、古窑及与制瓷有关的古代建筑,还有高层次的陶瓷研究和教学机构,是陶瓷生产、博览、研习和陶瓷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位于景德镇莲社路的景德镇陶瓷馆,建于1954年,珍藏古代陶瓷片数万片,古今陶瓷珍品2500余件,从五代到现代各时期代表性的陶瓷作品: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红;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现代各陶瓷工厂、陶瓷研究所和陶瓷名家的作品也都有收藏。 景德镇的陶瓷大量系生活用瓷和陈设用瓷,以白瓷为著,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之称,品种齐全,曾达三干多种品名。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在装饰方面有青花、釉里红、古彩、粉彩、斗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珑等,其中尤以青花、粉彩产品为大宗,颜色釉为名产。釉色品种很多,有青、蓝、红、黄、黑等类。仅红釉系统,即有钧红、郎窑红、霁红和玫瑰紫等,均用"还原焰"烧成。产品驰名世界。

陶瓷市场调查报告

陶瓷市场调查报告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陶瓷生产大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陶瓷工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发展,下面为大家了陶瓷市场调查报告,欢迎参阅。 (一)从陶瓷产品研发设计角度来看 对于传统制造业如陶瓷行业,设计是企业远离模仿,形成差异,走向创造,创立品牌的重要途径,设计可以创造市场。国外相关资料显示,工业设计对产品成功贡献率达到60%左右。从走访调查研究来看,景德镇的大型企业,如唐龙等,都注重产品的自主研发和设计,都有自己的设计团队来完成新产品的设计,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4%左右,但是占景德镇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和精力的限制,研发设计投入费用很少,设计人员甚少,所以产品缺乏自主创新,仅靠模仿而来的产品,其市场占有率非常之低。 (二)从原材料和生产加工角度来看 陶瓷产品的生产需要经过原料车间、成型车间,施釉车间,烧成车间,检包车间的各个生产工序,所以生产陶瓷产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景德镇陶瓷企业,已经逐步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及陶瓷机械设备供应一体化的大好趋势,景德镇几大陶瓷机械设备生产厂家都为景德镇陶瓷生产提供机械设备;陶瓷生产用原材料特别是优质矿物质原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越用越少,景德镇陶瓷生产原料也有供不应求的现象,有些甚至要从其他地区采购原材料,加之近年来,运输成本不断攀升,无形之中也增加了生产成本;景德镇陶瓷企业已基

本告别煤烟,使用压缩天然气、煤气等替代原燃料,减少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压力,给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 景德镇陶瓷产品以外销为主、内销为辅。统计资料显示,xx年景德镇陶瓷出口占总产量的80%以上,几家较大规模企业的出口量也都达到65%或更多,日用瓷出口占总量的75%以上;根据09年1—6月份景德镇进出口贸易情况通报公布的结果表明,各类陶瓷产品出口17585万美元,同比增长18.6%。从以上数据表明,景德镇陶瓷与出口的依存程度是很大的。 景德镇陶瓷在外销的营销策略上,通过一些大型的会展来扩大本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甚至是完成订单交易。在内销的营销策略上,比较注重产品的设计,设计出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是营销的第一步,所以景德镇企业也开始尝试设计配套产品,以使产品更丰富,与此同时提高单个消费者的消费额。 (四)从政府扶持力度来看 陶瓷行业是景德镇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不是核心支柱产业,所以政府在对陶瓷产业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有一定限额,这里的陶瓷企业对政府依赖性较小,主要是靠自己而兴起,当然也有一定的政府采购;在陶瓷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中,景德镇市政府是作出了很多的努力,景德镇市将通过高附加值品种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加大景德镇陶瓷行业产品结构调整,通过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的推广,不断提高全市陶瓷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通

【考察报告】美术学专业写生考察报告

美术学专业写生考察报告 一、写生考察地点:安徽黟县西递、屏山、黄山 江西沱川、景德镇 二、考察形式:班级集体考察、专业写生 三、目的:提高专业技能,了解地方本土的风土人情,为毕业创作搜集必要的素材,并且对户外的风景能够更好的描绘与自然色彩的了解,使大家把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巩固与加强,同时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点为以后专业学习以及毕业作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一)西递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写生基地----西递。从大巴车下来步入我们住宿的小街,此时城市的喧哗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似乎感觉到未来几日的专业考察更加诱人了。 西递位于安徽黟县东南部,村中以胡氏宗族为主。在这里景色无处不在。幽深的古巷、古老的官邸、历史的牌坊、斑驳的墙壁、典型的黑瓦白墙等等。在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支起的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这些都留在了我的相机和画面之上。在这个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的村落我们也只是短暂的呆几天,形象的说是一次穿越“牛肚”的游览,不识牛肚真面目,只缘身在牛肚中。“山为牛头树为木,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为牛肚引泉为牛肠”,不愧称之为“画里乡村”。在这个保留着古老气息的村落中,我感受着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这里的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里的美可遇不可求。一缕清风、一抹红霞、一条小路、一湾小溪、一株小树、一朵小花、就连那长在长在水边随水而动的小草也叫人禁不住产生怜惜之情;青山绿水阳光之间叫我们流连忘返沉醉

其中。马头墙、青石板、各色砖雕、石雕、木雕、对联、浓郁的书香气息弥漫其间,寒窗苦读,读书第一的寓意无处不在,好一个文化村呀! 经过几日(3日)的考察,村里的居民、村中的文化,零距离的接触村中的传统工艺。徽州木雕、砖雕、石雕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它们是徽州的代表是精华部分更是古代建筑群中灿烂部分。 在徽州无论是古民居、祠堂还是高立的牌坊都雕着精美的图案,看着这精美的宝贝不得不惊叹古人的美术功底和审美情趣,拿起相机拍下并且挥笔以速写的形式一一记录下来,用作日后的创作素材。 (二)屏山 同样是黟县的一个古村落,村中的建筑风格以及村落的大体环境都与西递保持一致,可是这里的水没有西递那般清澈见底,那么纯净,这可是一大遗憾。这里对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处于村中央那大菩萨厅了。 1、大菩萨厅:打开大门仿佛自己穿越到了那个时代。院子好大,庭前有个四方四正的浅水沟,这个沟可有意义了,意思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让自家院内充斥着美好的东西不到别人的院落去。屋角上方则是左青龙右白虎,好是壮观雄伟,貌似这两个生灵在注视着整个院落,护佑这这户人家,具体这个用意是不是这样我不得知。再看看厅外面也是同样的气派,正门上顶则是三人骑马带花的石雕,这三人则是三兄弟,在同年的考试中分别高中状元、探花、榜眼,在乡人的簇拥之下骑马回乡;而侧面则是福禄寿,松鹤延年的图案了,寓意福气满堂健康长寿之意。 2、御前侍卫:这个据说是千两黄金修门四两黄金筑屋,只可惜啊这个门上方翘起的一个角断裂悬在那里,里面呢也没看到四两黄金屋了,已被改成露天

景德镇陶瓷发展现状

文化调查报告————浅谈景德镇陶瓷文化现状 龚秋逸 摘要:进入景德镇后我们深入采访了景德镇当地文化,采访了景德镇陶瓷制作师傅,寻找从古流传至今的传统陶瓷制作工艺。走访景德镇,需找景德镇陶瓷文化,通过采访、观摩、实践参与的方式深刻了解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博大,参与陶瓷制泥、立胚、烧制、绘画的所有过程、了解并适当掌握陶瓷制作过程。通过我们自己的参与来寻找失传的陶瓷技术工艺。深入景德镇陶瓷制作作坊,走访景德镇陶瓷店铺,寻找景德镇真正运用传统陶瓷制作工艺的陶瓷制作基地,并通过采访的模式来需找并完善我们所不知道的知识。参与并了解陶瓷的制作工艺。我们先通过在景德镇的招待人寻找的仍然使用陶瓷传统工艺的千祥云陶瓷有限公司,并参观和了解了其坐落于景德镇郊区的陶瓷制作基地,并在其基地通过绘画的方式制作了属于个人的陶瓷艺术作品。并参与和实践了关于陶瓷的传统柴窑烧制过程。并通过手中的摄像机来记录陶瓷的制作过程。 关键词:陶瓷;文化;景德镇 实习总结: 景德镇,中国瓷都位于江西省。相信世界上的人们可能不知道中国其他地方,但一定知道中国瓷都景德镇,景德镇从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4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用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 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清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闻名与世界。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景德镇灿然的陶瓷历史文化将景德镇与世界精密相连。 德镇在中国陶瓷史和世界陶瓷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陶瓷文化,有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2005年7月12日,一件“鬼谷下山”元代青花图罐,在伦敦拍出2.45亿人民币,创下历来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价,同时刷新当时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2010年10月7日,一只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在香港拍出2.5266亿港元。11月,一件清乾隆年间的官窑瓷瓶,在伦敦以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刷新了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世界纪录。在古代瓷器拍卖价格不断攀新高的同时,近现代及当代陶瓷拍卖也是如火如荼。 2008年10月,首届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154件艺术陶瓷竞拍成功,成交额为3448万元人民币。在2009年举行的第二届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创作的粉彩瓷板画《黄山四千仞》拍出78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创造了中国当代艺术陶瓷拍卖的新纪录。 2010年9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创作的第二块《三顾茅庐》瓷板画,在北京卖出1300万元人民币,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单件成交价记录。 这无疑表现了中国陶瓷在世界艺术品上的惊人成就,但拥有这些成就的也只剩下中国历史

南京博物院考察报告

南京博物院考察报告 篇一: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 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 XX 年 5 月 2 日调研地点: 南京市中山东路 321 号 调研学生: 岳天宁 调研对象: 南京市博物馆 调研目的: 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调研,对一些场馆的观察,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增加关于陶瓷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简介: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馆内珍藏有40余万件代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品。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石器,商周青铜器,六朝青瓷器,隋唐宋元明清的金银器、玉器、瓷器以及历朝历代的手工业制品,无一不展示出历史文化的进步。陶艺馆与瓷器馆相邻,位于艺术馆一楼。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既是一部艺术史,又是一部社会生活史,是我们认识古社会生动形象的风俗画卷。内容: 陶艺馆——陶器馆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近100件陶器珍品。如猪形陶罐、陶豆等就是当时古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馆中的汉代陶佣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唐代舞佣、动物

佣、唐三彩充分的反映出了盛唐高度发达的经济。 瓷器馆——在南京博物院所藏的42万件文物中,瓷器藏品占了一半,达20多万件。大多为明清时代的官窑传世品,明清瓷器陈列馆展出了近600件精选展品,展品年代从明朝洪武到清朝宣统,展品品种包括青花,五彩,釉里红等十余种精品,其中既有迄今发现最早的釉上红彩残盘,也有弥足珍贵受古玩界追捧的珐琅彩小碗,陈列的时代主线明确,陈列的展品品种丰富,让人觉得琳琅满目,流连忘返。 与陶瓷艺术课程相关的明清瓷器馆是我此次观赏研究的重点,观看之后对于以下几件陶瓷甚是感兴趣。特此去查看了有关它们的详细资料。 在瓷器中盛行于元明两朝的梅瓶,向来备受人们瞩目,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两件梅瓶: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和“赏赐”梅瓶都是其中的珍品,前者是现存的惟一一件带盖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岁寒三友纹梅瓶高41.7厘米,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岁寒三友指松树、绿竹、梅花三种常绿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志向,是元代文人画的常用题材。也许是追求画面对称的缘故,明代洪武朝的岁寒三友纹饰都添绘一株芭蕉,这件梅瓶也不例外。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新烧成的一个瓷器品种,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铜的颜料进行绘画,然后罩透明釉一次烧成,但高温铜红釉

景德镇陶瓷饰品调查报告

景德镇陶瓷饰品调查报告 篇一:景德镇陶瓷行业调查报告 景德镇陶瓷行业调查报告 据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早在汉代景德镇就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 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毛泽东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郭沫若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景德镇雄踞长江之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53年6月国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地级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

万,其中市区人口50万。 景德镇以陶瓷闻名于世,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旧时家庭作坊的民间艺人开始自发生产和经营陶瓷业,而90年代开始随着国营陶瓷企业的衰退,各级工艺美术师和瓷厂技工逐步走出企业转向个体经营,私营陶瓷生产企业开始兴旺。 景德镇陶瓷产业主要分为艺术瓷和日用瓷二大类,但由于今年景德镇的陶瓷企业对市场的变化未能快速反应,已丢失了相当一部分的日用瓷市场,外地产瓷地区如潮州已占据了日用瓷市场的主导地位,佛山的建筑卫生瓷也是市场的领导人。现时景德镇陶瓷的优势主要在艺术瓷,据调查的情况来看,店铺也以经营艺术瓷的居多。 陶瓷市场主要分为以下二类: 一类是自发形成的陶瓷市场,分布很散、细分程度不高、市场结构管理乱、道路人车混杂、鼓舞环境差、消防隐患大。产品品质、陈设低档和购物环境差的原因造成陶瓷产品大多走着低档价格路线,但市场很活跃,人气旺。主要有解放路、樊家井、东风瓷厂(现已改成国际贸易广场)、老厂、雕塑瓷厂。 另一类是改建或新建的市场,起营时间大多是1995年

景德镇陶瓷行业调查报告

景德镇陶瓷行业调查报告 据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早在汉代景德镇就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 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毛泽东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郭沫若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景德镇雄踞长江之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53年6月国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地级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50万。 景德镇以陶瓷闻名于世,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旧时家庭作坊的民间艺人开始自发生产和经营陶瓷业,而90年代开始随着国营陶瓷企业的衰退,各级工艺美术师和瓷厂技工逐步走出企业转向个体经营,私营陶瓷生产企业开始兴旺。 景德镇陶瓷产业主要分为艺术瓷和日用瓷二大类,但由于今年景德镇的陶瓷企业对市场的变化未能快速反应,已丢失了相当一部分的日用瓷市场,外地产瓷地区如潮州已占据了日用瓷市场的主导地位,佛山的建筑卫生瓷也是市场的领导人。现时景德镇陶瓷的优势主要在艺术瓷,据调查的情况来看,店铺也以经营艺术瓷的居多。 陶瓷市场主要分为以下二类: 一类是自发形成的陶瓷市场,分布很散、细分程度不高、市场结构管理乱、道路人车混杂、鼓舞环境差、消防隐患大。产品品质、陈设低档和购物环境差的原因造成陶瓷产品大多走着低档价格路线,但市场很活跃,人气旺。主要有解放路、樊家井、东风瓷厂(现已改成国际贸易广场)、老厂、雕塑瓷厂。

美术生外出考察报告

美术生外出考察报告 考察,汉语词语,出自《汉书·平帝纪》:“二千石选有德义者以为宗师,考察不从教令、有冤失职者。下面是XX 为你带来的美术生外出考察报告,欢迎阅读。 安徽黟县西递、屏山、黄山、江西沱川、景德镇 这次的写生考察,让我收获不少,也成长不少。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了解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从实际观察及老师的讲解中得到了更宝贵的经验。考察不仅拓展了我的专业视野,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与新的作画技法以及传统方法与新式手法相结合的尝试。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每日一张作业,提升了我的写生技能,从第一幅的速写到后期的专业写生作业,每个人都在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而另外一方面,让我们艰苦朴素、自理自强、遵守法纪、文明礼貌的作风得到了发扬,让我们吃苦耐劳,不怕冷不怕热,不畏长途跋涉,不怕辛苦的精神得到提高,让我们这个集体更加团结,更加友爱。 10月7号,我们的写生考察生活圆满结束,并安全返校。仅仅20来天,从每天不曾间断的写生中让我明白,艺术需要一种勤奋的精神,一种刻苦的态度,要多思多想,深入生活,不断从身边提取艺术元素,让我们的艺术画面更加具有审美性和真实性。 总之,我们班这次专业写生考察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和

历史意义,这也是艺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要努力使自己在生活中陶冶心灵,善于了解普通民众,与他们同唿吸,共命运,成为普通大众的代言人。要培养学生有丰富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坚韧的毅力,将全身心实践体验及丰富炽热的想象和创造真正融入到具体的、生动的、个性的、人的内心世界,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和美学观。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和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精品。 写生已经结束,但是学到的东西却让我们终身受益。写生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回忆。

景德镇陶瓷产业竞争优劣势分析及对策

摘要 景德镇自古以来便有“景德瓷,万国来求”之美誉。而今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已经步入必须进行重大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面对日益壮大的潮州日用陶瓷产业,品种众多的醴陵陶瓷产业,佛山、淄博建筑卫生等陶瓷产业,景德镇陶瓷产业究竟何去何从,这是一个摆在景德镇陶瓷企业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因此也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战略挑战。本文通过对景德镇陶瓷产业在国内的竞争地位及与全国其它陶瓷主产区的优劣势比较,旨在深入了解,分析景德镇陶瓷产业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为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陶瓷产业经济战略结构调整

Abstract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Jingdezhen porcelain has the honor of "Jingde porcelain, thousands of State to ask for". Now Jingdezhen ceramics industry has entered into a significant period of readjust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Facing the growing Chaozhou ceramics industry and the ceramics industry in Liling, Foshan, Zibo construction and sanitary chinaware, Jingdezhen Ceramic Industry is on the cross. This is a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of business strategy. This paper based on Jingdezhen Ceramic Industry history review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the other ceramics producing areas, aimed at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of the Jingdezhen Ceramic Industry Status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c. Wish to make ou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Jingdezhen Ceramics. 【Key Words】Ceramic Industry; Business strategy ; Btructure readjustm

文化餐具设计调研报告

目录 ※设计调查定位 ※市场调研 ※方案构思 ※方案确定 ※设计造型结构功能分析 ※设计图纸 ※设计展板 ※设计总结 设计调查定位

碗碟 ?碗碟是人们日常所使用的东西,不管外形依旧功能都比较齐全,材质选用也比较单一。 ?目前碗碟样式各样,但还存在一些小问题。不管是外形上依旧功能上都能够进行改进。 最终决定进行餐具的设计。 餐具调研报告 一调研前言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口大国的地位,造就了其丰富的饮食文化,从而引发了绚烂多彩的餐具设计艺术。专门喜爱自己选择的这一课题走向市场,为了挖掘更加深入完全,我选择了最一般的碗碟的设计,为了在形态和功用上更加合理,在图书管翻阅了工业设计手册餐具设计篇,了解了各个时代的餐具形态功用变化。在市场和书籍上找到现在餐具设计方向与动态,进行分析整合设计。二餐具简介 餐具用于分发或摄取食物的器皿和用具。餐具包括成套的金属器具、陶瓷餐具、酒器茶具、玻璃器皿、盘碟和托盘以及五花八门、用途各异的各种容器和手持用具。 我所设计的要紧是盘碟设计。

三调研方法 观看法、任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 市场产品考查、网上图书馆资料调查 步骤1 充分利用网络,图书资源 2 市场考查 走访沃尔玛大润发一些大型超市蓝特商贸城蓝特家 具城等家具市场。 3 进行网上,实地问卷调查。 四资料调研篇 通过对历代餐具中碗碟形态功能材质调研进行分析整合,以其找到问题,得到解决方法,猎取灵感。 中国盛食器具进展史 新石器时期:人类学会烧制陶器。陶罐的问世,也正是饮具和食具的诞生之日,它具有饮具和炊具的双重作用。以后又演化出专门的饮具和食具。此后出现陶鼎,陶豆。晚期,出现灶,釜,鼎,甑,鬲,钵,碗,盆,盘,杯,罐,斗等。材料:多为泥土烧制。

江西考察与采风实训报告文档

江西考察与采风实训报告文档 Jiangxi investigation and wind gathering training report

江西考察与采风实训报告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 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 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市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中国古建 筑工程技术121 学号:XXxxxxxxx118 指导教师:胡波徐秀平 实训时间:XX年4月8日——4月9日,60课时 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艺术考察与采风写生实训 实训设备:相机写生用具 同组组员:骆趣(组长)俞梦雯张思达包吉阳 实训目的:婺源古村落选址,古民居的空间布局,结构 构造,装修特点,附属文物等,婺源历史与可移动文物的现状。

1.介绍婺源古村落古建筑的基本情况,了解婺源古村落 古建筑的基本情况,明确实训流程与任务。 2.检查每日实训成果的进度与质量,观察彩虹桥、延村、思溪村、百柱宗祠、晓起村、汪口村、李坑村、西冲村、长滩村、赵村、龙腾村等各村的环境与建筑特征。 3.每组完成建筑摄影100张、每人每天完成建筑速写或 线描3张、考察日志1篇3张,考察日志1篇。 4.8思口赵村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徽派建筑, 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拍摄任务,其中要求我们要拍摄细节以及不同有特色之处。在拍摄过程中给我们指点了许多细小的知识点,用于装饰和排水的“滴水”,马头墙上的徽派墨画,还有被称为“踏跺”的台阶,被用于分每家每户的“墙界石”。接下来写生的时候,老师指点我要采好点取号正确的角度来写生。 4.9西冲村我们找到了一个明朝后期的建筑,名为“竹 友居”。里面的“翘头案”、“和合桌”、“扶手椅”、“八仙桌”等都保存尚好。在其他的大屋里,一把让胡老师爱不释手的明式靠背椅引起了我的兴趣,明式家具,用料比较柔和,没有雕刻,老师说这把椅子也叫“官帽椅”,在它旁边的是一

江西景德镇旅游考察报告

江西景德镇旅游考察报告 篇一:江西婺源、景德镇考察报告 江西婺源、景德镇艺术考察报告 姓名:吴博睿班级:环艺一班学号:42 考察地点:江西省婺源县、景德镇市 考察时间:XX年4月18日至4月24日 考察过程 婺源县位于赣东北,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的文化风俗、房屋建筑、饮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堪称典范之作。明清时代古徽州一带的商人凭借木材、茶叶、盐业等的垄断经营,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统称徽商.当时徽商经营的势力遍及大江南北,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和声望。中国人落叶归根的特性让殷实的徽商们最终都在家乡大兴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昌盛。中原望族的迁徙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耕读礼俗。中原盛行的儒家礼教文化浓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这也是徽派建筑渗透着儒雅之韵的原因之一。聚集

巨额财富的徽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光荣之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设中,这也在无形中促进了徽派建筑昌盛的发展。 本次考察主要考察了景德镇、思溪延村、李坑、江湾、晓起、彩虹桥等地。 第一天到达李坑,也是本次考察的住宿地。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该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 李坑,自有它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让人贴近生活。仿佛自己融化在了这美丽的古村中难分难舍,感受着这古朴富有诗意的小村。 小桥、流水、人家 下午行至汪口村,位于婺源东北部,古称永川,因地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而得名,宋大观三年(1110)由徙婺源九代孙朝议大夫俞杲建村,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汪口村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得山水之灵气,地灵人杰,是古徽州一方“徽秀钟灵”之地,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人文蔚起,经科举中进士者有14人,出任七品以

陶瓷销售工作总结报告(精选多篇)

陶瓷销售工作总结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20xx年陶瓷馆工作总结 景德镇陶瓷馆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景德镇陶瓷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20xx年所制定的工作目标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文物安全保卫工作: 陶瓷馆是国家唯一的专题性二级博物馆,也是我市重点文博单位之一。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博物馆的安全工作。在巩固稳定的同时确保馆藏文物和国家财产及人身安全,继续做到万无一失。 1、20xx年我们严格按照《博物馆安全保卫条例》来开展各项安全保卫,防火防盗的工作。严格执行安全保卫规章制度,要求保卫人员加强学习,加强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判断事物的分析能力,尽我职责。当班期间保持高度警惕,巡逻检查认真仔细,不迟到按时交接班,做好当班情况记录。 2、我们定期召开全馆安全工作会议,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常给干部职工宣传普法意义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义。今年7月份为提高全馆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特聘请了驻地派出所和消防大队的警官来授课给大家讲授防火,防盗,法律常识。深受干部职工的欢迎,并现场进行了灭火演练,火险自救,报警,疏散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3、我们全面加强防火安全工作,做到经常性宣传防火工作的 1

重要性,要求全馆职工爱护消防设施,对馆重点部位消防器材进行合理分布,并增添了20余只干粉灭火器材,对馆内的主要线路进行彻底更换,杜绝了火险事故的发生。今年我们还添臵了监控设备防雷系统,安全设施全面提升,实现了20xx安全年。 二、藏品保护管理工作 1、为了符合国家文物保护库房规范要求和科学有效的管理藏品。我们将三楼库房的国家三级藏品安全的搬移至二楼标准库房密集架中。并为国家一、二、三级馆藏文物量身定做了匣囊,在重点库房为器物较大的藏品增设了4个大型铁皮柜,完成了字画藏品规范整理科学入柜工作及国家一、二级文物的交接工作。全面提升了我馆藏品保管的硬件功能及规范化科学管理的条件。 2、由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发函,向我馆借调宋代哥窑瓷片以做“哥窑课题学术研究”之用,现已按时归还并完好入库。此次故宫借调我馆宋代哥窑藏品充分体现了馆际之间的友好往来,天下文博是一家的宗旨。并为“哥窑课题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源。 三、项目资金使用情况(100万国家专项资金) 陶瓷馆既是公益性文化传播事业单位又是我市对外文化交流的宣传窗口单位之(一篇好范文带来更多轻松https://www.doczj.com/doc/f213576551.html,)一,我们严格按照国家项目部所拨付的100万国家专项资金使用要求及20xx年陈列提升设计方案,在今年上半年全面开始实施展厅内装修提升方案及展厅改陈工作。在整 个展厅改陈工作中我们共计撤换藏品93件套、更新替换藏品共

江西婺源、景德镇考察报告

江西婺源、景德镇艺术考察报告 姓名:吴博睿班级:环艺一班学号:1203611042 考察地点:江西省婺源县、景德镇市 考察时间:2015年4月18日至4月24日 考察过程 婺源县位于赣东北,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的文化风俗、房屋建筑、饮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堪称典范之作。明清时代古徽州一带的商人凭借木材、茶叶、盐业等的垄断经营,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统称徽商.当时徽商经营的势力遍及大江南北,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和声望。中国人落叶归根的特性让殷实的徽商们最终都在家乡大兴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昌盛。中原望族的迁徙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耕读礼俗。中原盛行的儒家礼教文化浓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这也是徽派建筑渗透着儒雅之韵的原因之一。聚集巨额财富的徽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光荣之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设中,这也在无形中促进了徽派建筑昌盛的发展。 本次考察主要考察了景德镇、思溪延村、李坑、江湾、晓起、彩虹桥等地。 第一天到达李坑,也是本次考察的住宿地。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该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

《景德镇陶业纪事》与近代瓷业传统变迁

第33卷第2期2018年4月Vol.33No.2Apr.2018 景德镇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ngdezhen University 二十世纪初期,作为重要产瓷区的景德镇,面临着一系列生产经营方面的变革, 具体情形与整个国家正处于时代急剧变革的大背景相一致。对于深入反映一个历史时期陶业生产面貌的陶瓷文献来说,对其解读必然离不开特殊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目前对于陶瓷古籍文献的应用与解读更多地仍只是考证或引证某类史实,而缺乏从历史纵深的视角对文献文本记述的事件和反映的思想性做深入的解读与剖析。前者是关注文献某些重要的细节内容, 后者则应将文献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之中,深入揭示文献所能反映的历史观和文化内涵。毫无疑问, 任何一篇文献都具有特定的时代性, 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独特的思想观念。例如,对《陶记》的解读,是否还应该分析和研究作者为什么写这样一篇文章。 特别是作者在叙述当时景德镇窑业因税费征缴过重, 而使窑业主的经营状况变得不堪忍受。 作者采取前后不同时期税收的对比,表明他对时政的批评。一篇文章的写作不会脱离时代影响, 作者表述的内容和观念,具有同时期作者的共同心声。或者说, 相淤 收稿日期:2018-03-08 基金项目:2015年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非遗传承人口述历史研究”(101020-00511-000001) 作者简介:余琍萍(1961-),女,江西都昌人。教授,主要从事文学与陶瓷文化研究;汪凌川(1971-),男,安徽祁门人。讲师, 博士,主要从事中国陶瓷史、 传统陶瓷文化方向研究。摘要:百年前,《景德镇陶业纪事》的作者针对当时景德镇窑业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清晰呈现出传统手工业面临改革的时代背景和面貌。本文从技术、组织、经营、教育四方面内容,以近代瓷业转型发展过程为背景,对《陶业纪事》做出历史解读,并由此延伸到对传统制瓷文化变迁的理解与思考。关键词:近代手工业;工艺技术;瓷业传统;变迁中图分类号:G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699(2018)02-0001-06 余琍萍,汪凌川① (景德镇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景德镇陶业纪事》 与近代瓷业传统变迁同社会环境中,一个文人群体在写作中具有思想的一致性。此外,很少有地区是完全孤立于整体环境之中的。 《景德镇陶业纪事》(以下简称《陶业纪事》)是作者向焯于1919年专程到景德镇考察并撰写的一篇研究报告,记述了民国初期景德镇窑业状况及存在问题。但凡谈及民国窑业, 自然引述其内容。然而,作为一份内容充实、论述明确的文献,后人对它重视程度不高。该文写作时间距今恰好一个世纪,此间景德镇经历了由传统窑业向现代制瓷业转型,又由大型工厂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模式转型为无数小规模的作坊式生产,由崇尚以西方现代工业文明为主导的机械化生产,到发现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内涵, 并对其传统给予重新的尊重。在此,景德镇制瓷产业从技术、组织、经营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景德镇当前陶瓷文化产业处于重要的转型期,与之对应,《陶业纪事》记述了一个世纪前,景德镇瓷业发生深刻变化前夜。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通过前后不同阶段、不同文化环境、不同观念的对比, 不仅能

景德镇陶瓷文化 -及私人工作室考察报告

景德镇私人陶艺工作室考察报告 在来景德镇考察之前,我有幸认识了一位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大四学生,同为陶艺专业的她对景德镇陶瓷非常的熟悉,正是在她的引导下,我们参观了瓷贸大厦、仿古一条街、雕塑瓷厂、乐天陶社、古窑,也正是由于她在景德镇当地的人缘好,我们才得以去很多个人工作室参观了解,由于现在陶瓷市场上抄袭现象严重,很多工作室是禁止参观的。 在对景德镇实地考察的时期内,我对遍布景德镇大街小巷的工作室产生了很大兴趣,一座座貌似普通民居的住宅、四合院,一进去都是别有洞天。我着重对集中在雕塑瓷厂周围的个人工作室进行了考察,对他们的生存现状、盈利模式、设备条件、发展创新等进行了解, 将他们进行分类总结。 经过对雕塑瓷厂周围工作室深入考察,我得出了以下总结: 一、工作室分类 1.创作型工作室 创作型工作室大多由学生和对陶艺有兴趣的个人开办而成。人员大多是陶院学生、陶艺爱好者、高校艺术毕业生。我们在参观了解的过程中就认识两位中央美院的毕业生,他们毕业后就来景德镇开了工作室,一边做作品一边创业,开了已经一年多,收益还可以,开始有点辛苦,一切都要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但他们坚持下来了。期间我们还认识了很多情侣组成的小工作室,大多有一方是陶艺专业出身,两个人互相配合,男的做体力劳动方面的活,如拉坯、翻模、揉泥,女的做细活,如画青花、镂空,一派“男耕女织”的景象。 2.投资型工作室 投资型工作室由个人或几个人合伙投资,是雇佣技术工人生产的工作室,规模不大,员工数量约在十几人至几十人不等。他们通常以接订单生产盈利。 3.家族作坊式的工作室 家族作坊式的工作室由家庭成员及亲戚朋友构成,家中世代从事陶瓷生产,家中有的成员是工艺美术师,有自己的店面、设施,自产自销。 二、各类工作室的销售品种及盈利方式 1. 创作型工作室 此类工作室通常生产一些陶瓷饰品、杯碗盘碟等小件陶瓷产品,销售主要是每个星期六早上八点到十二点的乐天陶社市集,有的形成稳定客源的会有订单,也有部分参赛获奖取得 收入。大多每月盈利1000元至5000元。 2. 投资型工作室

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景德镇陶瓷年产值、出口数量、企业数量等连续上升,这除了借助景德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外,景德镇的陶瓷企业自力更新、勇于开拓的精神也让景德镇陶瓷行业得到高速发展的机会。以下是记者对目前景德镇陶瓷行业进行的数据归案,并尝试分析景德镇发展状况,以求解出景德镇发展神速之谜。 年产值 今年有望增幅80% 景德镇毫无疑问是国内工艺日用陶瓷的龙头老大,在这里出产的工艺陶瓷产品占全世界总量的35%。无论数量还是质量,景德镇陶瓷已稳坐江湖老大的位置。记者从景德镇政府公布的数据了解到,景德镇每年的陶瓷行业的年产值都是稳步地增长,由2005年的20亿元到2009年的100亿元,每年的增幅都超过40%,而今年1-8月,景德镇的年产值已经达130亿元,比去年年产值多30%。据行业人士透露,2010年年产值将到180亿元。这也是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预计增长幅度将达80%。 景德镇陶瓷如何找回昔日辉煌 景德镇去年招商引资金额达到3亿元左右,也是近年来最多的一次。陶瓷行业在外资强力的帮助下,引进了大量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除了产能的不断增强,产品的附加值也相应地提升了,从而助推了今年景德镇整个陶瓷行业规模取得突破性进展。 年产值的急剧上升显示了景德镇陶瓷行业今年在规模和品牌建设上发展突飞猛进。据行业人士介绍,今年以来,景德镇通过克服能源紧缺及价格上涨过快等诸多不利因素,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致使陶瓷经济总量不断增大。 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景德镇陶瓷的出口一直以来都不温不火,这受制于江西省地处内陆,外商与内陆企业接触的机会较少,而内陆的出口物流操作非常繁琐,加上这两年全球遭遇了金融危机,所以许多景德镇的陶瓷企业对出口并不感冒。同样,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05年,景德镇的出口总额只有2100万美元。 景德镇陶瓷在国际上越来越受欢迎,而且国际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当地的企业也意识到,若要做大做强企业,需要利用好国际市场这个广阔的平台,从中分一杯羹,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已逐日退却,因此许多企业今年都开始在出口业务上狠下苦功。在政府的帮助下,许多当地的企业都实现了出口量的飙升。政府提供的数据表示,今年上半年景德镇已经成功出口陶瓷2亿美元,几乎是去年的一倍。 政府助企业出口 为了促进景德镇出口快速上升,今年景德镇政府针对规模企业少,中小型加工企业多的现实,联合江西检验检疫局进出口监管工作推出“1+3+N”模式,采用“政府主导、行业引导、检验检疫部门指导”的方式,形成“龙头带动、部门联动、企业行动”的管理机制,在日用陶瓷的中小型企业群体中探索推行“公司+企业合作组织+标准化”管理模式,全面完善了中、小陶瓷企业出口陶瓷产品的质量管理,达到全过程实现对出口陶瓷检验监管和扩大陶瓷出口的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