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心得体会论文: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心得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6
骨盆骨折(2012-07修改)(范文)第一篇:骨盆骨折(2012-07修改)(范文)骨盆骨折中医护理常规一、疾病名称:骨盆骨折包括骶骨、尾骨、髋骨、耻骨、坐骨等部位的骨折,主要是因外伤引起骨盆完整性遭受破外,常可合并膀胱、尿道、直肠及盆腔内血管、神经的损伤引起出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二、临床表现:受伤部位疼痛肿胀、淤血、压痛、活动受限、或有短缩畸形。
或伴有休克的临床表现。
三、临证护理:1.密切观察病情、生命体征、神志、尿量、腹痛等情况,观察是否有休克的表现,做好休克的预防及手术的准备工作;2.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急促、脉微细、血压下降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做好记录。
3.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舒畅情志,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4.骨盆单处骨折且骨盆保持完整者,应卧床休息,屈髋以减少疼痛;5.骨盆多处骨折并移位明显时,做牵引复位,按牵引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6.尿道不全撕裂损伤时,遵医嘱膀胱内留置尿管2周,注意防止尿管脱出,仔细观察尿液性状、量及颜色,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四.饮食调理:1.遵循骨折早期、中期、后期进行饮食调护:骨折初期以清淡、易消化、健脾开胃为原则,可给予米粥、面条、萝卜、赤小豆汤醒脾开胃,并嘱其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如香蕉、苹果、生菜、白菜等,多饮水,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ml,骨折中期,指导患者进食含蛋白及热量的饮食,以清补为主,如羊肉、鸡汤、木耳等,保证提供足够的营养和热量,以益气血壮筋骨,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
后期则根据“肝主筋、肾主骨”的治疗原则,多吃排骨汤及动物的肝肾等品滋补肝肾之及新鲜水果、蔬菜,加速骨折愈合。
2.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如香蕉、柿子、韭菜),还可进食麻油、蜂蜜核桃仁、芝麻等食物以利通便。
五:给药护理:1.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中药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煮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分钟。
严重骨盆骨折的临床护理摘要:目的:骨盆骨折患者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对骨盆骨折患者病情的观察和处理及并发症、心理、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护理。
结果:患者均能康复出院,未发生功能障碍。
结论:对骨盆骨折患者病情的严密观察,及时抢救及精心的临床护理十分必要,降低了患者的痛苦,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骨盆骨折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34-01骨盆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由车祸、压砸、撞击等直接暴力挤压骨盆所致。
骨盆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1.5%~3.7%,据统计,我国因骨盆骨折引起的死亡率高达5%~20%。
因此临床上对于骨盆骨折的治疗需及时有效,关键是要早期准确地判断病情,积极配合抢救及精心地护理,严密的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这样可避免或减轻了骨盆骨折的不良后果。
1 病情观察与处理1.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处理休克:失血性休克及有时伴随的创伤性休克是骨盆骨折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尤其多见于严重骨盆多发性骨折,常合并有脏器损伤,患者死亡率高,抢救失血性休克、及时治疗内脏损伤是骨盆骨折损伤抢救的中心点。
失血性休克时应严密观察患者体征,积极进行止血、补充血容量,准确记录病情和检查数值,分析休克程度及周围循环灌注量。
因此,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应15min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瞳孔意识的变化,以及皮肤的色泽、温度、尿量,周围静脉及甲床血管的充盈程度以判断病情。
尽量避免搬动病人,迅速建立2-3组静脉通路,在半小时内输入液量应达到2000ml,以便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吸入的浓度不宜超过40%,流量2~4l/min,根据病情调节流量,做好用氧安全。
1.2 膀胱、尿道损的观察及处理:膀胱或尿道损伤是骨盆骨折的常见合并症,肛指检查可触及到骨折端,指套上有新鲜血迹,故应严密观察病人排尿情况,注意有无排尿困难,血尿或尿道口流血、膀胱胀满、耻骨上和会阴部、下腹部压痛。
如何做好骨盆骨折病人的护理发表时间:2016-09-01T16:03:49.7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10期作者:黎庆红[导读] 骨盆骨折是指骨盆环的一处或多处连续性中断,骨盆骨折多由强大的外力所致,也可通过骨盆环传达暴力而发生骨折。
兴义市医院骨科二病区贵州兴义 562400骨盆骨折是指骨盆环的一处或多处连续性中断,骨盆骨折多由强大的外力所致,也可通过骨盆环传达暴力而发生骨折。
常见的病因,如压砸、轧碾、撞挤和高处坠落等。
骨盆骨折是临床上较多见的骨折之一,它是一种严重的创伤,除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之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合并血管、神经、尿道、膀胱、直肠和女性生殖器的损伤等,如观察治疗不当,导致伤残率很高,现将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2015年01月 12月,我科收治43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20-54岁。
车祸11例,高空坠落3例,砸伤3例,单纯骨盆骨折2例,合并有四肢骨折2例,腰椎骨折5例,膀胱破例2例,阴囊破裂2例,尿道损伤2例,发生失血性休克2例,其中死亡1例。
2、护理 1)对骨盆骨折的患者应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必要时气管插管,吸氧,对难以控制的出血不及时手术处理,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早期不要为一些不明显的小伤,失去有效的抢救时间,丧失抢救的机会。
2)骨盆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失血性休克,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应注意生命征的观察,立即给予心电监护,掌握生命征的动态变化,为抢救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留置尿管。
一旦发生失血性休克应早期、快速补充血容量,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通道应建立在上肢和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根据中心静脉压的测量和尿量观察,制定补液计划,并为患者保暖,忌用热水袋。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患者神志、面色、眼角膜是否仓白,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等变化。
每15—30分测量一次,做好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8例骨盆骨折临床护理体会作者:刘建婷来源:《医学与法学·综合版》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48例,对48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不同,干预组的SCL-9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相对较短。
结论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给予合适的临床护理,有利于骨盆骨折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关键词】骨盆骨折;护理;临床分析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是因骨盆受到巨大暴力的撞击、挤压所造成[1],通常各身体部位(胸、腹、四肢等)伴有复杂性的复合损伤与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术后未妥当护理可引发不同的并发症。
为降低并发症的病发率,盆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尤为关键。
本文对骨科48例患者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8例骨盆骨折患者中,28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最大为55岁,最小为24岁,平均年龄为(37.26±7.92)岁;其中造成骨盆骨折的原因包括有36例交通意外,4例重物砸伤以及8高空坠落,;骨盆骨折引起的并发症有失血性休克、尿道损伤、膀胱劈裂以及其他复合损伤,详情见表1。
1.2方法将48例患者分为24例干预组与24例对照组,两组均要求给予充足的卧床休养,在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的前提下,加强其他辅助护理,例如牵引护理、预防护理、疼痛护理等。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病情,对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通过眼神、语言与手势等不同的沟通技巧,安慰、鼓励患者。
1.3统计学方法对两组骨盆骨折患者术后引发并发症的几率进行统计,采用SCL-90量表对心理舒适度进行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心理舒适度与住院时间的情况。
相关数据处理使用SPSS 12.00统计学软件,采用X±S表示数据,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P值2.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干预组有3例发生并发症,占12.5%,对照组有8例发生并发症,占3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不同,(P值3.护理方法(一)护士应在现场辅助医生抢救严重合并伤患者,在搬运患者的途中,保持轻柔的动作,禁止粗暴动作,以防给病人带来二次伤害[2]。
骨盆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58-011 概述骨盆骨折主要由于压砸、轧辗、撞挤或高处坠落等损伤所致,多系闭合伤,亦可因肌肉剧烈收缩发生撕脱骨折。
盆壁的血管及静脉丛很多,骨盆骨折常合并大量出血,休克发生率很高,是一种严重损伤。
tile根据骨折稳定性提出分类:a型-稳定骨折;b型:旋转不稳定、垂直稳定骨折;c型:旋转及垂直均不稳定骨折。
骨盆骨折的治疗原则为首先治疗威胁生命的颅脑、胸、腹损伤,其次是设法保留损伤的肢体,而后及时有效的治疗包括骨盆骨折在内的骨与关节的损伤。
治疗方法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外固定器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非手术治疗包括卧床、手法复位、下肢骨牵引和骨盆悬吊牵引,非手术治疗对不稳定骨盆骨折特别是有明显移位者多不能恢复骨盆环的解剖结构和稳定性,因而常有明显的后遗症。
骨盆骨折的主要并发症包括:1.腹膜后血肿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盆壁肌肉较多而且邻近又有许多动脉和静脉丛,血液供应丰富,因此,骨折后可引起广泛出血。
2.尿道或膀胱损伤对骨盆骨折的病人应经常考虑下尿路损伤的可能性,尿道损伤远较膀胱损伤为多见。
3.直肠损伤不是常见的合并症。
4.神经损伤。
2 临床资料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共收治各种外伤所致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10例,年龄为13~55岁。
急诊入院时,2例表现为急性失血休克,8例无休克表现;全部患者都有剧烈疼痛,伴骨盆部位大片皮肤淤斑及下肢严重功能障碍;2例伴有尿道断裂。
所有患者都实行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平均住院天数为33天。
3 骨盆骨折护理3.1病人入院后给予平卧于加气垫的硬板床上,同时做好骨折端固定,防止因骨折处摩擦引起疼痛和血管神经损伤而加重病情。
3.2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重点观察病人的神志和血压,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3 立即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抗休克处理,待病情稳定后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57骨盆骨折的护理邓安莉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滁州 239000)作为致死率、伤残率较高疾病,骨盆骨折大多是受到外部暴力因素所致,使得骨盆出现连续性中断、挤压变形等,患者不仅会出现疼痛、活动困难,甚至还会引起各种严重并发症,出现失血休克、内脏损失等。
因此,不仅需要对盆骨骨折进行有效治疗,还要重视护理,从而让患者尽快康复。
骨盆骨折的概念骨盆骨折是受外力影响引发的常见骨折,多数发生在高空作业者、老年群体中,受伤部位会出现疼痛、肿胀、运动受限、神经损失等,严重者会出现休克、尿道感染等。
可通过CT 、X 线检查确诊,一般治疗周期在3~6个月。
骨盆骨折的护理问题在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出现疼痛骨盆骨折患者软组织受到挫伤,会造成局部疼痛明显,影响治疗、护理效果。
对此,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转移患者注意力,以减轻其疼痛感,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如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病情,选择药物疗法、音乐疗法、呼吸疗法等方式。
当然,具体护理方式的选择,还应根据患者骨盆骨折发病的原因,包括稳定型、部分稳定型、完全不稳定型来确定。
功能性受到影响由于患者盆骨出现挤压变形、连续性中断,导致肌肉神经存在功能性障碍,身体活动明显受限。
故在护理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活动能力开展康复训练,给予科学的功能指导,以逐渐恢复身体机能,改善活动能力。
体液不足骨盆骨折患者伤情多数较为严重,且可能伴随失血过多,容易造成内液不足。
因此在诊治护理过程,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面色、皮肤、呼吸、尿量等,同时做好详细的记录,发现异常需及时告知主治医生。
此外,还需根据失血情况进行血容量的补充,以改善症状,必要时确保氧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58气供应充足。
出现恐惧、焦虑情绪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不仅来自躯体的疼痛,环境的变化、活动受限等也是刺激源;严重者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使得护理效果大打折扣。
35例骨盆骨折的护理分析总结【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骨盆骨折患者合理的护理措施。
方法通过回顾35例骨盆骨折合并不同并发症及脏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
结果经过积极抢救和全面的护理,33例骨折患者痊愈出院,死亡2例。
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的救治中,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骨盆骨折;急救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33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83-011 临床资料骨盆骨折是骨科一个常见疾病,由直接或间接的强大暴力造成,骨盆骨折55%以上伴有并发症,救治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者有较高的死亡率,所以护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骨盆骨折35例,本组患者共35例,男22例,女13例,17-75岁,平均45岁,平均住院时间22天。
致伤原因:车祸伤18例,墙体倒塌伤10例,坠落伤5例,动物致伤2例。
骨折合并尿道损伤11例,脑挫伤5例,膀胱损伤10例,合并肋骨骨折5例,合并上、下肢多发骨折4例,肝挫伤1例,入院时发生休克7例,其中行手术3例。
本组35例患者,经积极补液、抗休克治疗,同时及早处理合并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准确做好急救护理,成功抢救34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一例为脑疝形成、一例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成功率为942%,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2 护理体会21 急救护理骨盆骨折属于骨科的急重症,患者出血较多,最多可达5000ml[1],这一点在救治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因此部分患者在入院时已发生失血性休克,纠正休克是骨盆骨折急救的关键点。
在患者运送过程中需注意,减少搬动,避免二次损伤出血,导致休克加重。
接诊后应立即建立两条或以上静脉通路,并给予快速、足量补液,必要者立即输血。
本组患者中一例应休克长时间未能纠正,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22 常规护理在护理中注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各种生命体征的变化从不同角度体现着患者病情的变化,骨盆骨折患者早期病情变化快,需要观察的要点有神志、瞳孔、表情、皮肤色泽、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常规给予心电监护,以便观测基本体征。
骨盆骨折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1. 引言骨盆骨折是指骨盆部位发生断裂或破碎的损伤,常见于高速交通事故、跌落、运动伤害等。
该损伤严重程度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有着重大影响。
因此,针对骨盆骨折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骨盆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护理问题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 骨盆骨折分类根据受伤机制和损伤部位,骨盆骨折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坐骨结节骨折:常见于跌落时直接着地引起。
2.坐骨体或坐骶关节面骨折:常见于高能量外力作用下。
3.髂突或耻骨上支开放性断裂:常见于交通事故等高能量外力作用下。
4.髋臼前柱或后柱断裂:常见于高能量外力作用下。
5.骶髂关节脱位:常见于骨盆受伤时。
3. 骨盆骨折的临床表现骨盆骨折的临床表现因损伤程度和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疼痛:患者常感到剧烈的疼痛,特别是在行动或咳嗽时会加剧。
2.肿胀和淤血:损伤部位会出现肿胀和淤血,皮肤可能变为紫红色。
3.瘀斑:可见于腰部或臀部,是由于软组织挫伤引起的。
4.强迫体位:患者常处于弯腰前屈、无法站立或行走的体位。
5.尿频、尿急、尿失禁等泌尿系统症状。
4. 骨盆骨折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4.1 疼痛管理由于骨盆骨折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护理措施:•给予镇痛药物: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医生的建议,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阿片类镇痛剂等。
•冷敷:在骨折初期,可以使用冷敷物减轻肿胀和淤血,缓解局部疼痛。
•体位调整:帮助患者找到舒适的体位,减轻骨盆区域的压力。
4.2 活动和体位管理正确的活动和体位管理有助于促进骨盆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护理措施:•卧床休息:在骨盆骨折初期,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体位转换:定期帮助患者进行体位转换,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导致不适和压力溃疡。
•功能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等,有助于恢复骨盆功能。
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心得体会论文:骨盆骨折患者的临
床护理心得体会
骨盆骨折多因为瞬间遭受暴力的挤压所致,常见原因有
交通事故、房屋倒塌、及高处坠落。因其毗邻重要脏器及大
血管,骨折后常合并休克、直肠尿道损伤、及腹膜后血肿形
成[1],已逐渐成为外科大夫面临的最棘手的一个难题之一
[2]。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病情,警惕相
应的症状及体征,及时抢救,精心护理,挽救患者生命,提
高患者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骨盆骨折患者,男65例, 女35例,平均年龄
(34.5+4.7)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事故伤所致骨盆骨折80
例,其中,摩托车致伤14例,大型客货车致伤16例,小型
汽车损伤55例;跌落伤8例;房屋倒塌伤7例。伤者中,
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分别有21例、79例。伤后人院时
间范围为(0.5—3)h,复合伤72例,其中,18例合并四肢骨
折,24例合并肋骨骨折、胸部损伤,17例合并胸腰椎骨折,
l2例合并颅脑伤,15例合并胸、腹及肢体等处骨折损伤。
1.2 方法
早期需对症治疗及行必要抗休克疗法,62例在伤后3~
7天内,38例在伤后4~10天内接受内固定疗法。
1.3 疗效判定
治疗后骨盆骨折按照matt评分法,其评价标准为:优:
患者步态正常,无痛,x线测量骨折块分离距离小于4mm; 良:
步态正常,轻微疼痛,骨折块分离距离为4~10mm;一般:出
现跛行,中度以上疼痛,x线测量骨折块分离距离大于10mm。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在100例骨盆骨折患者
中,经治疗及护理后恢复状态为优的有68例(68%),良的
有19例(19%),一般的有8例(8%),3例(3%)因合并多脏
器损伤、衰竭而死亡,2例(2%)因术后肺栓塞死亡,6例(6%)
患者合并尿道损伤,拔除尿管后排尿功能受限,所有病例经
精心、积极护理,住院期间无骶骨部压疮病例出现。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3.1.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骨盆骨折多因暴力所致, 常
伴头、胸、腹部及四肢复合伤,骨盆内血管丰富,一旦骨盆
骨折则易出现失血性休克[3]。及时将患者转移至急救室,
积极行抗休克疗法,并测量排尿量,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皮肤
色泽、意识的变化情况,综合判断,掌握其生命体征、腹部
体征、瞳孔及下肢感觉等特征变化[4]。
3.1.2 急救护理 迅速建立两条建立静脉通道,并及时
按医嘱进行输血、输液治疗,纠正血容量不足;立即止痛、
止血,及时对骨折进行固定复位,避免血管损伤加剧,减轻
疼痛;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的改变。对患者体温、
呼吸、脉搏及血压进行动态监测,并作为判断病情依据;留
置导尿并记录尿量,观察尿色,及时给予低流量吸氧,观察
并记录患者皮肤色泽、体温;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呕
吐以及肠鸣音的变化和腹膜刺激征以判断盆腔或腹膜后血
肿是否形成 。
3.1.3 心理护理 骨盆骨折患者主要的负性心理包括:
紧张、恐惧、焦虑、猜疑、敏感和悲观绝望等,对于不同的
心理表现,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盆骨骨折后患者因
疼痛往往导致其生活自理难,怕自此一病不起,又担心拖累
家人朋友,异常烦恼和痛苦,此时应积极开导患者,给予有
力的心理支持,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并介绍手术治疗
的希望所在,并以手术成功的患者作为例子,帮助患者树立
信心,渡过难关[6]。
3.1.4 饮食护理 早期应给予高维生素、低脂、高铁、
清淡及易消化食物。后期给予高糖、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
以利于补充机体能量和骨折的修复。
3.2 术后护理
3.2.1 预防四大并发症 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
及压疮是骨盆骨折常见的四大并发症。应主动向患者讲解有
关知识.增强其自身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意识。如何进行有益
的排痰及咳嗽、增强深呼吸锻炼以及练习腹式呼等。呼吸道
管理方面,鼓励咳嗽咳痰,早期予以雾化吸入以及翻身拍背
等措施防治肺部感染:饮食需搭配一定量的纤维素、蔬菜及
水果,晨起可饮蜂蜜水或淡盐水,并进行腹部按摩,心情保
持舒畅,按时作息;每日充分补水,维持尿量>l 500m1]天,
增强冲洗作用,及时排出体内代谢废物[7] ;向患者解释皮
肤护理的必要,加强会阴部皮肤的护理,保证生活用品的卫
生,每间隔一段时间按摩皮肤,有条件的话可使用气垫床,
建立皮肤翻身卡,避免骨隆突及受压处出现压疮。
3.2.2 功能锻炼 骨盆骨折术后合理的功能锻炼可有效
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加快骨折部位的愈合。指导患者正
确进行踝关节屈曲和背伸训练, 并锻炼股四头肌收缩功能,
待3-4天后患者采取半卧位休息,可开展膝关节的恢复性训
练。2周后在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帮助下,可练习下肢活动关
节,行直腿抬高练习,避免出现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等症状,
并练习不负重扶拐行走练习,3个月后患者基本恢复正常行
走能力[8]。
3.2.3 出院指导 骨盆骨折伤势一般较重,恢复时间长,
因此, 自行康复护理意义重大,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如患
者出院以后,仍需视病情严重程度继续卧床3—4周,向患
者解释下床活动的危害以及卧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增
强患者自主训练的信心,鼓励其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活
动[9],如刷牙、洗脸、吃饭、上下肢伸展及肌肉收缩功能
锻炼及关节功能恢复性锻炼等,但同时应尽量避免从事重体
力劳动。防止病情的恶化。
4 讨论
骨盆骨折通常是由于遭受较为猛烈的外力撞击,易合并
脏器损伤,受伤严重, 失血量一般在500—5000 ml之间,
易发生失血性休克。因此,对于骨盆骨折患者早期诊断、及
时治疗及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成功救治的关键。抢救急
诊骨盆骨折病例时,既要重视患者生命体征的整体状态,也
需注意局部变化,如及时发现急诊患者黏膜、皮肤及尿量方
面的变化;同时还需关注患者心理感受,与患者主动进行沟
通,说明护理操作的重要意义,帮助患者树立生存的信心。
对于急救过程发现的并发症,应尽早对症处理,为治疗护理
提供指导,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为降低骨盆骨折致残致死
率,挽救患者生命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徐晓丽.浅谈临床骨盆骨折的护理[j].时珍国医国
药,2005,16(3):262-263.
[2]陈淑芹,臧萍,刘宏,等.对压疮高危患者行分级
分期护理管理的做法及体会[j].山东医药,2006,22(6):
1-3.
[3]李爱夏,李爱英,项娟萍.循证护理在骨盆骨折患
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8):703-704.
[4]何斐英,陆关珍,韦小花.水垫减压和吹风驱潮在
骨盆骨折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
版),2006,22(2):49-50.
[5]张灿芬,傅明丽,余王芬.骨盆护理吊架应用于骨
盆骨折患者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26-27.
[6]鲁劲松, 邴淑芝.骨盆骨折合并休克及腹膜后血肿
的急救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89-190.
[7]马开兰“损伤控制骨科”在严重骨盆骨折救治中的
实施和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4):311-313.
[8]杨晓萍,郑光锋.23例骨盆骨折合并大血管损伤早
期手术前的急救护理处置及体会[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l6(6):475-476.
[9]王彩芽,李萍,王红娟.急诊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
血性休克介入术的护理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2008,
24(17):3073-3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