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连带责任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民事连带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连带责任纠纷的相关规定在我国民商事法律领域是非常常见的,它也是诉讼活动中最容易涉及到的责任类型之一。可能产生连带责任纠纷的情形是多种多样的,在法院的审判实践中,不可能没有连带责任纠纷的身影存在,虽然每一个法院接触到所有类型的民事纠纷的可能性不高;就我过全部法院审判实践活动的整体情形来看,所有的连带责任纠纷案件的类型都在审判实践中出现过,各个地区的差异就在于纠纷的数量多少不一。众所周知,立法具有天然的滞后性,它总是在社会实践中出现问题之后才会做出反映。这一现象反映到连带责任纠纷领域便是我国法律规定中并不会出现实践中并未发生过的民事责任纠纷的类型,这一现象反映到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便是连带纠纷案件数量上不占太大比例,就在这极小一部分的比例当中,疑难案件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一现象有着很深层次的原因,就我郭司法解释产生的制度体系来看,疑难案件实行逐级上报批示制度,上报批示的最终单位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院会指定审判委员会研究决定,之后会产生指导性的答复。

纵观《民法通则》颁布实施之后最高院发布的司法解释来看,涉及连带责任问题的司法解释只有不到二十件。1就这仅有的几件司法解释来看,所涉及的领域主要是商事担保、劳动争议、民事代理、破产纠纷、人身损害赔偿、证券期货、网络著作权纠纷等等,分布领域十分宽泛。就文件所反映出来的内容来看,主要有法律解释型、法律补缺型、反映实践型等,其中反映实践的司法解释占有很大比例。作为大陆法系国家,在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情况下法官和法院是不能做出审判决定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存的各种关于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为法院的审判实践活动提供了产生的依据。然而文字层面的司法解释并不能穷尽实践活动中的种种情形,在这些缺乏直接审判依据的案件中法院只能根据审判经验和相关间接条文做出决定,这是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体现。

第二节民事连带责任司法裁判存在的问题

1彭熙海.民事连带责任司法裁判研究.湖南: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85:91.

一、连带责任使用范围被随意扩大

在实践中,虽然有司法解释和其他相关规定的辅助,但是也未能避免审判过程中任意扩大连带责任适用范围这一情形的发生,滥用连带责任的情形屡禁不止。这些情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未将连带责任与其他责任做出区分;连带责任与补充责任、按份责任、不可分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从字面意思来看是十分相近的,但是事实上它们的含义相差甚远,这就要求在开展连带责任纠纷审判活动时要详细辨别,在进行充分的辨别活动之后在进行法律适用等工作。其次,实践中还会出现将连带责任与混合责任混同的情形。这些情形的x 存在使得实践中的法律适用常常出现混乱。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们既要从法官业务素质着手,也要分析各地区是否存在统一执法上的纰漏这一问题。就法官业务素质来说,法官在面对不真正连带责任这一种情形时所反映出的困难更加明显。不真正连带责任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情形2从形式上来看它具有连带责任的外观,从内容上看,它又不是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历史并不久远,是近年来才被学界提出并被审判领域采用的,在它被提出来之前,大量的不真正连带责任被划分为连带责任,在法律适用上也与连带责任并无不同。

二、诉讼形式的适用不统一

诉讼、调解、和解是现代社会纠纷解决的主要方式,诉讼是这些形式当中有公权力介入的一种形式,诉讼常常会涉及当事人、案由、诉讼请求等细节组成,它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手段之一,常常会伴随权利义务的再分配。诉讼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比如单独诉讼与共同诉讼,共同诉讼又可以分为必要共同诉讼与普通共同诉讼,必要的共同诉讼所涉及的当事人中,有至少一方为两人及两人以上,诉讼所涉及的利益或物品往往是同一个或同一种,人民法院必须在一个审判活动中解决。标的是同一个,并且是确定的同一个是必要共同诉讼的特殊之处。“诉讼标的共同”理所当然地要求标的物不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但是诉讼标的不具有共同性时,就要求法官根据情况做出裁定。所以,部分研究人员依托国外民事诉讼立法经验提出了对必要共同诉讼进行分门别类的讨论的主张。

2 杨立新.论不真正连带责任类型体系及规则.当代法学,2012年第3期

具有牵连关系是民事连带责任的主要特征,这是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共同认可的,所以,理论界和实务界也都公认连带责任是加重责任人负担的一种责任。连带责任存在与共同诉讼的情形也是被大家所认可的,共同诉讼中当事人较多,各地在选择连带责任共同诉讼形式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情况,比较流行的处理方式是将连带责任诉讼比照必要共同诉讼的模式进行处理,也有一部分法院不这样处理,他们依照普通共同诉讼的方式进行诉讼。

三、连带责任司法判决不明

在建设法治国家的潮流下,诉讼作为纠纷解决的最主要方式在实现公平正义的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连带责任都是一种牵涉主体众多、主体之间具有相关性、事实和利益也具有相关性、给付利益具有统一性的的民事责任。连带责任不仅会影响到身处共同关系之中的人,也会对关系以外的人产生影响,这里所说的关系以外的影响是指对权利与共同责任人以外的人所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又被称为外部效力,而责任主体内部的关系又被称为内部效力。在审判实践过程中,法官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处理内部效力之上,责任人内部的问题很少考虑,比如责任人的诉讼过程中提出反诉时法官往往对此不予理会。导致出现这一情况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责任人本身也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问题,对于责任承担的具体分配情况也缺乏约定。在责任人意识到内部责任承担份额的场合下,承办法官也会由于一些原因不予受理,这类原因主要由案件结案率这一因素构成,这就使得在实践中许多案件只是很局限性地点明了连带责任,对于与连带责任相关紧密的其他问题并未予以考虑,经常采取让当事人自行处理的方式进行解决,在自行解决无法满足需要时再请求公权力介入才会被法院关注。

连带责任案件的判决存在瑕疵时不仅会导致责任主体内部的争议,也会使得权利人无法以最快速、最经济的方式获得补偿、赔偿等,使得社会资源、司法资源被浪费。在实践中,法官不应当将内部责任和外部责任的效力割裂开来,二者是的处理情况息息相关,相互影响,这也是连带责任的特色之一。连带责任的内部求偿机制是执行连带责任判决时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也是产生内部责任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