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超声检测技术现状及新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46.62 KB
- 文档页数:6
天然气管道超声导波检测技术进展发布时间:2023-02-01T08:13:16.90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18期作者:邹慧慧[导读] 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关键是安全问题,要确保所建的天然气管道能被实时监测,邹慧慧南京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 210000摘要: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关键是安全问题,要确保所建的天然气管道能被实时监测,需要应用相应的检测技术。
超声导波检测技术能有效检测天然气管道,同时具备较多的检测优点,所以在天然气管道的日常监测工作中,要强化对超声导波检测技术的应用,并加强对天然气管道超声导波检测技术进展的分析,不断增进对超声导波检测技术的认识,更好的应用超声导波检测技术。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显著增强,对清洁能源的需求量增加,为有效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天然气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然气的使用需要铺设管道,同时要强化对管道的检测,实时把握天然气管道内部的情况。
现阶段多数的管道检测技术为人工,这一检测方式不仅效率低,同时还容易存在检测误差,出现更大的安全事故。
那么在此背景下要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检测技术,提升天然气管道使用安全性。
一、超声导波检测技术1、原理超声导波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其使用的原理是借助超声波换能器达到驱动电信号的目的,从而促使管道结构出现振动出现超声波,超声波在管道内外壁的反射掌握管道的情况。
具体来说,局限在管道内外表面的超声波主要是导波,其与体波存在差异,超声波在管道内外散射,会传输信号,在这些散射信号的帮助下,能有效的探测和定位管道中是否存在缺陷,进而达到管道检测的目的。
一般来说,在检测的过程中,超声导波对管道的接口以及焊缝等十分敏感,通过换能器接收信号,其中就包括这些检测的反射波,区分管道的缺陷。
超声导波通过材料以及缺陷的声学性能来实现管道检测,属于无损检测方法,其在管道内壁和外壁的翻身具有重复周期性的特征,且该周期与管壁厚度呈正相关,检测人员通过回波的实践来计算内壁与探头之间的距离,从而判断管道是否出现变形的问题。
超声波检测技术在钢铁冶炼中的应用研究随着钢铁产业的发展,冶炼工艺和设备不断更新迭代。
其中,超声波检测技术在钢铁冶炼中的应用,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着重介绍超声波检测技术在钢铁冶炼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一、超声波检测技术在钢铁冶炼中的应用超声波检测技术是指利用超声波对材料进行无损检测的技术,该技术在钢铁冶炼中有广泛应用。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连铸过程中的应用钢铁连铸工艺中,温度和流动状态是关键的控制参数,超声波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实时检测铸坯物流状态、气泡大小和数量等,帮助操作人员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保证铸坯质量。
(二)熔铁预测采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测量炉前料层和炉后气泡来预测炉内熔铁温度,提高铁水出铁质量和效率。
(三)铁水净化过程中的应用在铁水净化过程中,超声波检测技术可以识别气泡、杂质和其他不良因素,促进铁水净化,并提高铁水质量。
同时,它还可以检测喷洒的液体流动情况,以确定铁水在净化过程中是否均匀。
二、超声波检测技术在钢铁冶炼中的研究进展随着钢铁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超声波检测技术在钢铁冶炼中的应用不断深入研究。
下面介绍一下近期的研究进展。
(一)超声波相控阵成像技术超声波相控阵成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无损检测技术,可用于测量材料的几何参数、皮层厚度、裂纹等缺陷。
在钢铁冶炼中,应用超声波相控阵成像技术,可以直观地观察炉内铁水流动状态、气泡情况等,为操作人员提供重要参考。
(二)多参数超声波探头开发针对钢铁冶炼中多种不同的材料和工艺参数,研究人员正在开发多参数超声波探头,以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
例如,针对炉前料层测量,可以开发具有高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的超声波探头。
(三)基于神经网络的缺陷检测模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开始将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超声波检测中。
根据不同的检测场景,采用不同的神经网络结构,在钢铁冶炼中实现高精度的缺陷检测。
三、结语总之,超声波检测技术在钢铁冶炼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钢铁生产的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肾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的研究进展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方面的研究进展。
方法:主要通过多普勒波形分析,间接获知血液动力学状况。
RI是通过肾内动脉的血流波型,测出收缩期峰速(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由阻力指数计算公式:RI=PSV-EDV/PSV计算得出。
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
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肾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0.26,P<0.05;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增加,高血压患者肾动脉RI、PI均呈增高趋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动脉RI、PI与血肌酐、尿素均呈正相关。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是一种无创伤、可重复用以获得血流动力学资料的技术,具有安全、方便、无创、价廉、可重复、测量可靠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动态观察肾动脉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和血管的顺应性变化。
标签:原发性高血压;肾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随着超声仪器的先进化,高频探头的不断改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得到了飞跃发展,其适用范围也得到了明显扩展。
现就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1 RI、PI的概念及其测量RI、PI即阻力指数与搏动指数,均主要反映血管床的阻力状态。
目前主要通过多普勒波形分析,间接获知血液动力学状况。
其理论基础为动脉多普勒波形由逆向和顺向的循环要素组成,因此波形分析可得出血流阻力的逆流信息。
RI是通过肾内动脉的血流波型,测出收缩期峰速(PSV)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由阻力指数计算公式:RI=PSV-EDV/PSV计算得出。
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这些参数均可作为反映动脉某一横断面的顺应性和血流弹性阻力,对肾实质损害的程度进行客观的、定量的评价,肾实质损伤时由于末梢血管阻力增加,舒张期血流减少,使RI值增大,当RI值增大至0.8以上时,提示有肾实质损害的发生。
多普勒效应在超声波上的应用1、多普勒效应 Doppler effect概念水波的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是为纪念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克里斯琴·约翰·多普勒(Christian Johann Doppler)而命名的,他于1842年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主要内容为: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
在运动的波源前面,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当运动在波源后面时,会产生相反的效应。
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波源的速度越高,所产生的效应越大。
根据波移的程度,可以计算出波源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
恒星光谱线的位移显示恒星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除非波源的速度非常接近光速,否则多普勒位移的程度一般都很小。
所有波动现象都存在多普勒效应。
2、多普勒效应原理当波源和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会改变.在单位时间内,观察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增多,即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同样的道理,当观察者远离波源,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减少,即接收到的频率减小.多普勒法测量流速原理,是依据声波中的多普勒效应,检测其多普勒频率差。
超声波发生器为一固定声源,随流体以同速度运动的固体颗粒与声源有相对运动,该固体颗粒可把入射的超声波反射回接收器。
入射声波与反射声波之间的频率差就是由于流体中固体颗粒运动而产生的声波多普勒频移。
由于这个频率差正比于流体流速,所以通过测量频率差就可以求得流速。
超声波还受温度影响,超声波在生物体内传播时,通过组织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生物体机能和结构变化,称为超声波的生物效应,产生生物效应的机制是热效应和空化效应。
超声波对固体和液体都有很强的穿透本领,能量较大时可以使物质微粒作高频振动,部分能量还可以转变为热能,使局部温度升高。
3、多普勒效应应用多普勒效应不仅仅适用于声波,它也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波,包括光波、电磁波。
医学应用声波的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于医学的诊断,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彩超。
Application progresses of new ultrasonic technologies forassisting diagnosis of BI-RADS 4 lesionsLI Jiahong1, LIN Pengji1, WU Tianqi1, XUE Mingsong1, CHEN Tingwei2,LIANG Weixiang3, LIU Tao3*(1.The Second Clinical College,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1436, China;2.Department of Interventional, Guangzhou Red Cross Hospital,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40, China;3.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Medicine,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Major Obstetric Diseases, Guangdong Provincial ClinicalResearch Center for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Guangzhou 510150, China)[Abstract]The ultrasonic manifestation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4 lesions overlap in some degrees,is able to result in unnecessary biopsy or untimely therapy.Accurate classifying the nature of BI-RADS 4 breast lesions can provide reliabl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decision-making.The progresses of application of new ultrasonic technologies,including 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elastography,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assisting diagnosis of BI-RADS 4 lesions we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Keywords]breast neoplasms; ultrasonography;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DOI:10.13929/j.issn.1672-8475.2024.01.011超声新技术辅助诊断BI-RADS 4类病变的应用进展李嘉泓1,林鹏基1,吴天祺1,薛明松1,陈庭威2,梁伟翔3,刘韬3*(1.广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1436;2.暨南大学附属红十字会医院介入科,广东广州 510240;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医学科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妇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150)[摘要]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良、恶性病变的常规超声表现存在一定重叠,易致不必要的穿刺或延误治疗;准确判断乳腺病变性质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参考。
评价心脏功能的超声技术指标研究进展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无法攻破的医学难题中一直包括癌症,但是目前许多研究证实心功能衰竭HF的危害已经超过部分癌症或者说相当于癌症。
根据美国底特律地区的一家健康维护组织—亨利福特健康系统(Henry Ford Health System)数据,美国HF的患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预计2030年HF患病率将比2013年增加25%【1-2】。
为了改善心衰的结局,研究者们致力于寻找治疗方法的同时,希望找到能够早期识别心功能变化的检查方法,早期预防心功能恶化。
超声心动图技术于上世纪50 年代起开始应用于临床,因其具有无创性、简便性、可重复性及费用相对低廉等特点而迅速得到推广。
目前传统的超声心动图仍然是诊断心脏功能的最主要方法,但心衰是多维度,多因素交叉联系的复杂过程,单一评价某种超声参数一定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所以研究者们一直在寻找更加先进的超声诊断技术。
近年来心脏超声检查技术发展迅猛,M型超声,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四维超声,脉冲多普勒,连续多普勒,彩色多普勒,组织多普勒,彩色室壁动力(CK)分析技术,谐波成像技术与超声心肌造影-二次谐波成像技术等都已经应用于临床,更加全面的评价心脏,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评价心功能的超声技术指标应用价值。
一.TEI指数Tei指数又称超声心肌作功指数,是Tei等提出的一个可以评价心脏收缩和舒张整体功能的超声指标。
可以综合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从而检测左心室的整体功能。
Ono等的研究显示Tei 指数可以检测出不同心脏疾病血浆BNP水平高的患者其左心室功能障碍,而其他超声心动图参数(如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血浆BNP 水平无显著相关指数增大。
研究发现Tei 指数较单独应用EF 值或二尖瓣血流E/A 比值更敏感和准确。
同时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受患者透声条件、心脏几何构型的改变以及心率等因素的影响小。
,,
¨
。 /_ 、√ 川 ’ 一 l
国内外超声检测技术现状及新进展 ,
研究员级高工苎璺 7"/ /5
1超声检测中的灵敏度和分辨力 人们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是了解包括设备、方法和被检材料在内的整个系统中需要和可能迨 出最小缺陷的能力。按照传统的理论。一般认为缺陷检出的界限尺寸约为被检材料声波波长的j/ 2。这一结论使得人们研究新材料考虑检测方法时受到约束 美国机翼公司以及我国有关单位的学 者在研究热等静压粉末盘的力学性能与缺陷容限关系时,都得到了Rene’95粉末盘缺陷容限为 50/ ̄tm的结论。要检出如此小的陶瓷夹杂,按传统的理论,至少需要采用60MH2的超声频率,但囊 频超声波在材料传播中能量衰减太,穿透能:与降低而无法使用。实际上人们采用30MH2的频率戏 已检出了50 ̄tm的陶瓷夹杂。研究表明过去认为可检出的最小缺陷约为检测频率下的1./2波长砖 根据超声波绕射理论得出的。实际上应当从缺陷的形状、性质、缺陷表面粗糙度、缺陷内含物 缺陷 的取向和埋藏深度等多方面桌考虑,从而对最小缺陷检出能力予以重新考虑。 检测系统分辨力包括纵向和横向分辨力。它在区分单个缺陷或多 缺陷,连续缺陷或断续缺 陷,从而正确判断缺陷的大小和性质,确定质量等级或仨为判据。有重要实用价值。国内外学者 多 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很大的进展 研究表明分辨力与仪器和探头及其组合有关,与检测方法 梭检 材料和缺陷性质及其分布状态有荧。圈外觉其德国巳研制出具有商灵敏度高分辨力 超高频换能 器用于粉末高温合金的检测 频率高达5O~100MH2,对于陶瓷材料的检测甚至采用1∞~ 500MH2的频率。我国有关单位用新材料钨钦酸铝研制出了高灵敏度高分辨力的直探≮优子过去 使用锆钛酸镑和钛酸铅材料制造的探头,同时克服了偏铌酸铅的机电耦台系数低的抟点,已达到能 擒出近表面lmra缺陷,能区分lmm钢板底部回波。在检测方法上使用聚焦探头, {晶探头。双晶 斜探头或者改变探头的频率进行裣查,获得_『满意的分辨力。在仪器选择上造用仪器的接收放大器 约 带宽度与高分辨力的宽通频带探头褶适煦.在仪器制}{;上改进电激励源,尽量减少高频昧冲的 影响并与换能器很好的地匹配减少始脉冲振荡,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由于系统分辨力与被检测材料 和缺陷性质,状态有明显关系,为适应粗晶或铸造组织的检查。相应研剃燃低频聚焦或宽频带窄脉 冲探头,以便提高信噪比,减少草状波。 2超声检测中缺陷的定性检测 缺陷的定性分析至今尚无成熟的模式 常规方法是艰 波形变化的静态和动态特征和缺陷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布状态,结合被检材料的冷热工艺,通过各种不同的精密扫查法并辅以其它可能进行的试验方法进 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判断的准确性与检测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经验有关。目前国内外都着手把 专家的缺陷定性分析经验,在一定范围内编成软件通过计算机判断。我国已着手编制了焊缝缺陷定 性程序图,为检测人员对缺陷定性分析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手段。比较常用的定性方法是建立在缺陷 的回波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回波特征的判断归纳为:(1)分布状态判断法(2)回波个数判断法(3)回 波高度判断法(4)回波根部判断法(5)动态波形判断法(6)静态波形判断法(7)底波影响判断法(8) 回波下降速率法(9)不同位置扫查法(10)更换探头扫查法。为了克服上述方法中人为因素的影响, 国内外都在研究缺陷定性检测的新技术,并获得应用,其主要技术如下: 2.1超声频谱技术 它是通过对超声反射回波频谱的分析,只利用反射回波的频域信息来判断被测对象中的内部 质量。国外利用此种技术检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检出气孔和分层。国内利用频谱和分离谱检查 奥氏体钢中的缺陷,提高了信噪比,使过去对奥氏体组织的检测无能为力变为可能,区分粗晶与缺 陷很准确。频谱分析技术不仅可以利用超声反射回波的幅度谱,而且可以利用相位谱及复倒谱。国 外利用计算机模似表明,对某些缺陷,幅度谱差异很小,而相位谱差异很大。 2.2模式识别技术 国外于70年代末开始研究模式识别技术。国内现已开展。模式识别技术主要包括训练阶段, 即把一批具有典型缺陷的试件,施以超声检测,然后采集超声反射波并进行处理,从时域频域等提 起与缺陷关系密切的特征参数(特征参数与缺陷的密切必须经理论分析和反复试验来确定),选择 合适的模式识别算法在不同的缺陷与特征参数之间建立某种关系,然后进入识别阶段,即用同的超 声方法检测被检对象,对反射回波进行相同的处理,用相同的模式识别法和训练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特征参数与缺陷的关系,即可达到缺陷定性检测的目的。国外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实现了无缺陷胶接 结构,含内聚缺陷与粘附缺陷的分类。国内已深入研究了用此技术检i昊j无缺陷和含弱结合、弱固化、 脱粘、气孔、夹杂等缺陷的胶接结构,不仅从超声回波的时域,幅度谱和传递函数中提取特征参数, 分别应用统计模式识别算法,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算法和模糊模式识别算法进行识别分类。模式识别 算法不仅用于胶接结构的缺陷定性检测,还用于复合材料,焊接材料,不锈钢管等的定性检测。 2.3超声成象技术 超声成象技术也是缺陷定性定量检测中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发展的C扫描成象准三维成 象、P扫描成象、At.0K成象、SAFT成象和超声全息成象等技术都能实现缺陷的定性定量检测。 2.4随机信号检测技术 随机信号检测技术也可用于缺陷的定性检测,随机信号检测系统激励换能器的不是一般的窄 脉冲信号,而是按二定数学模型产生的时问序列信号,该信号是一种随机信号,由模型类型,阶数及 参数确定,不同性质的缺陷及不同大小的缺陷影响入射信号的不同参数,影响程度也不同。反射波 携带有缺陷的信息,通过对其影响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处理,确定其模型类型,阶数及参数就可区分 不同性质的缺陷,目前此技术尚处于研究发展之中,尚无实际应用。 3超声检测中缺陷的定量检测 缺陷的定量检测也是超声检测中的研究热点,对于小于晶片直径的缺陷用当量试快直接比较 法,底波高度百分比法,当量计算法和AVG法。对大于晶片直径的缺陷采用测长法,报座标作图法 和标准图形参照比较法。当前国内外对于缺陷的精确定量多采用聚焦探头和各种声成象设备。 4超声检测信号处理 目前,国内外大力进行研究的技术之一是数字信号处理,因为信号携带着有价值的信息,要用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某种方法在一个{f}当时间内,从信号中提取并输出所期望的信息。这些所期望的信息与被检对象中 的缺陷.材料级终状态与性能,工件中的应力,工件或材料的使用寿命,部件失效的前兆相关。但是 这些有用信息往 蔓 禁种=}『式隐藏在所获取的信号之中.例如隐藏在随机噪声中,在粗品材料的超 声检测中,每个昆咎郡起着…个缺陷的作用,整个响应包含着较强的噪声,要从这样的信号中提取 有用的信息,需 等 平信号她理技术将用信息从信号中分离出来。信号处理技术不仅用于信噪比低 的情况,还用_f 文当动 断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实时分析数据等情况。此外,还用于超声检测输出 信息的理解和解释,例如屏幕上形成有关图形或图形成象以及某些反应特征的数据,需要信号处理 技术才能实现,目前已经应用或正在研究采用的数字信技术有:时间渡越衍射技术(TOFD),合成 孔径聚焦技术(SAFT),裂谱分析(Spl ̄t spectrum analysis),例谱分析(Cepstral analysis),聚类分 析(Cluster analysis),模式识别及分析(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nalysis),随机模式(Stochastic models),自适应学习网络(Adaptive learning network)和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以及能谱分 析与相关,三维图形再建等。将信号处理算法与人工智能如专家系统等其它技术结合起来,就可用 于超声信号处理,提高检测灵敏度,尤其对信噪比低的情况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目前对马氏体和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进行高灵敏度的缺陷检测和特性鉴定取得成功,对火箭发 动机壳体和马氏体钢焊件中能检测出由疲劳载荷产生的紧缩裂纹,信号处理技术不仅可提高检测 灵敏度和准确率,并能在噪声严重场合发样重大作用。在无损评估中将信号处理与人工智能技术相 结合能获得较好效果,国外对某些检测对象也处于实际应用,国内正在开展研究应用于特定的检测 对象例如粗晶材料的检测。 5超声成象技术 超声成象技术也是当今国内外一种令人嘱目的新技术,它不仅可提供直观和大量的信息,而且 超声成象大都有自动采集数据,自动数据处理和自动作出评价的可能,是现代定量超声检测的一种 重要手段。现在,超声成象在医疗诊断、地震遥感、地质勘探,海洋研究,材料科学等领域日益开辟新 的用途。目前超声成象以扫描为主流的各种新成象方法,其主要超声成象系统有:(a)、B、C、D成象 及A扫描;目前成为最普及的成象方法,B扫描成象广泛用于医疗诊断,D扫描成象用于焊缝检 测,C扫描在复合材料、蜂窝结构、钎接组件.结构陶瓷、集成电路等新型材料及构件的检测中显示 出巨大优越性,主要缺点是不能实时的成象.早期的C扫描、采用阀值报警和电平记录。现在国内 外C扫描都采用4~12bit的A/D转换器,用微机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从而使探伤自动化和半智 能化,原始数据一次采集完成后可以长期保存,对存储的数据可随意改变阀值的数值重新作出评 估,不必重新检测,而且可以同时作出B、C、D三种显示,显示出的图象常采用伪彩色方式灰阶显示 方式,大大提高检测质量,现在已在工业中广 使用。(b)超声显微术;它是利用物体声学特性的差 异显示其细微结构的技术,由产生或接收声波的不同手段形成了机械扫描声显微镜(SAM)和激光 扫描微镜(SLAM),国外将SAM用于精细材料、集成电路、晶粒间界的观测以及材料表面,亚表面 的力学性能测量,SLAM的检测灵敏度和分辨力比SAM低,但其成象速度快,可以实时成象。(C) P扫描图象显示系统(P扫描是“投影成象扫描”的简称)是专门检测焊缝而开发的,扫描系统较简 单容易实现,它实际上是C扫描图象和D扫描图象同时显示的已商品化成象系统。D)ALOK超声 成象技术(ALOK是振幅一传播时间一位置曲线的缩写)已用于核电站役前和在役的超声检测,是 目前获得实际应用的成象系统之一,其分辨率可达3/2个波长,在使用2MH2纵波检测时,分辨率 约为4.5mm,它还能对存储数据作A、B、C扫描显示。e)合成孔径成象技术(SAFT):它是用换能器 阵列的各阵元接收来自同一物点的声信号,并对所得的相应的电信号引入适当的时间延迟,使它们 同时到达输出端作叠加输出,实现对该物点发出的声波的聚焦接收而成象,它是70年代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