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490.44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期末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新青年》

2、“创造社”

3、鸳鸯蝴蝶派

4、京派作家

5、七月派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新月派”诗歌的创作特色

2.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

3.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

4.“海派小说”的艺术成就

5.“延安文学”的得失

三、论述题(25分)

鲁迅作品中的“国民性”思想。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期末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新青年》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

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思想: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鲜明提出“人权、平等、自由”。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917年初,陈独秀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后迁京,并从1918年1月号起改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等轮流编辑,周作人、鲁迅也给该刊撰稿,实际上就形成了反封建的思想文化战线。由于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新旧思潮在北大讲坛竞争的结果,大大促进了“新思想,新学术”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也就借北大的学术自由空气而推波助澜,并终于导致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二月号《新青年》上,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表明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立场。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提出后,得到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响应。钱玄同是语言文字学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