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3.04 MB
- 文档页数:52
1、变电站的选材、线路布设、塔高、塔间距、输电线选材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并根据敏感目标、地形地貌等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和优化,以降低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影响,确保站区周围和线路范围内敏感点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符合标准。
电磁场强度执行《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的推荐值,即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强度0.1mT。
无线电干扰限值按《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要求执行,即规定在距边相导线投影20m处,测试频率为0.5MHz的晴天条件下不大于55dB(µV/m)。
2、严格控制线路周围民房或其它敏感设施的建设。
3、加强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落实各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防止工程施工污染周围环境和引起水土流失,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和植被恢复。
4、厂界噪声应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标准,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5、建设单位应当积极协调处理好与周边群众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对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6、建设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和检测的规章和制度。
同时建立变压器油渗、漏等事故应急预案,保证事故油的零排放。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评价范围: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变电所址为中心的半径500m范围内区域为工频电场、磁场的评价范围。
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2000m带状区域、变电所围墙外2000m或距最近带电构架投影2O00m 内区域为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
具体原则如下:(1)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要求,综合考虑线路长度、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冰区、交通、林木、矿产、障碍设施、交叉跨越、施工、运行及地方政府意见等诸多因素,进行多方案比较,使路径走向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浅析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作者:饶鹏辉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06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度发展,对各种设施的需要不断扩大,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各种存在辐射的设备或者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存在辐射的设备或者技术对建设项目环境的影响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做好评价评估工作,进而保证辐射建设项目周边环境对居住人群的安全性,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局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并有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对各种能源、设备、技术的大量需要,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的很多设备、技术中就包含有存在辐射的建设项目,这些建设项目除了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助力以外,还需要对其含有的辐射进行全面评价,考察辐射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而确保人群的安全和健康。
1.辐射建设的含义以类型一般来讲,辐射可以具体划分为放射环境和电磁辐射环境,放射环境指的是在自然界和人工生产的元素中,有一些能自动发生衰变,并放射出肉眼看不见的射线。
这些元素统称为放射性元素或放射性物质。
在自然状态下,来自宇宙的射线和地球环境本身的放射性元素一般不会给生物带来危害。
50年代以来,人的活动使得人工辐射和人工放射性物质大大增加,环境中的射线强度随之增强,危机生物的生存,从而产生了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很难消除,射线强弱只能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天然食品中都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质,一般情况下对人是无害或影响很微小的。
在特殊环境下,放射性元素可能通过动物或植物富集而污染食品,对人来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存在于矿石、突然、天然水、大气和动植物组织中。
由于核素可参与环境与生物体间的转移和吸收过程,所以可通过突然转移到植物而进入生物圈,成为动植物组织的成分之一。
电磁辐射又称电子烟雾,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
苯环上羟基去除方法苯环上羟基去除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技术,在有机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苯环上羟基去除方法,并详细阐述每种方法的步骤、优势和适用范围。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读者将能够对苯环上羟基去除技术有进一步的了解和应用。
一、酸催化:酸催化是一种常见的苯环上羟基去除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酸催化剂将苯环上的羟基质子化,生成相应的酚质子并反应生成水。
酸催化剂可以是无机酸如硫酸、氢氯酸等,也可以是有机酸如三氯乙酸等。
下面以苯酚为例说明酸催化去羟基方法的步骤:步骤一:将苯酚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如甲醇、乙醇),生成反应物溶液。
步骤二:加入适量的酸催化剂到反应物溶液中。
步骤三: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常用的反应温度为室温至加热温度。
步骤四:反应结束后,将产物通过适当方法(如冷却结晶、溶剂萃取等)分离和提取。
酸催化去羟基方法的优势在于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适用于大多数含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二、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是一种常见的苯环上羟基去除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还原剂将苯环上的羟基还原成相应的氢原子,并反应生成水。
常用的还原剂包括金属钠、锂铝氢化物等。
下面以苯酚为例说明还原反应的步骤:步骤一:将苯酚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如乙醇、二甲基甲酰胺),生成反应物溶液。
步骤二:加入适量的还原剂到反应物溶液中。
步骤三: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常用的反应温度为室温至加热温度。
步骤四:反应结束后,将产物通过适当方法(如冷却结晶、溶剂萃取等)分离和提取。
还原反应去羟基方法的优势在于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适用于对选择性要求较高的去羟基反应。
三、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苯环上羟基去除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氧化剂将苯环上的羟基氧化成相应的羰基,生成酮或醛。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下面以酚为例说明氧化反应的步骤:步骤一:将酚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如苯、二甲基甲酰胺),生成反应物溶液。
步骤二:加入适量的氧化剂到反应物溶液中。
辐射类环评五个要点帮你⼊门⽣态环境管理部门中涉及环评审批的不仅有环评科,还有辐射科。
⼀般环评就是污染类环评或者⽣态类环评,那么辐射类环评是什么?怎么判定⼀个项⽬是否属于辐射类环评那?⼀、辐射类环评的依据1、《中华⼈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都需要环评。
2、《中华⼈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6⽉通过)第⼆⼗九条:“⽣产、销售、使⽤放射性同位素和加速器、中⼦发⽣器以及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件,报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环境保护⾏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颁发许可证。
”3、《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保局令第18号)第七条省、⾃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级”)环境保护⾏政主管部门负责除第六条规定所列项⽬外,豁免⽔平以上的电磁辐射建设项⽬和设备的环境保护申报等级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
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18号)第⼗四条依法实施退役的⽣产、使⽤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实施退役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件,报原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机关审查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得实施退役。
⼆、怎么判定项⽬是否需要做辐射类环评?⾸先要分析项⽬中涉及的设备和原辅材料是不是涉及了射线装置、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和电磁辐射装置。
具体来说就是对照《放射源分类办法》、《射线装置分类办法》和《电磁环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核实项⽬所⽤设备和原辅材料是否有射线装置、放射源,是否产⽣电磁辐射等。
放射源分类表和射线装置分类表如下所⽰。
放射源分类表核素名称I类源II类源III类源IV类源V类源(贝可)(贝可)(贝可)(贝可)(贝可)Am-241≥6×1013≥6×1011≥6×1010≥6×108≥1×104 Am-241/Be≥6×1013≥6×1011≥6×1010≥6×108≥1×104 Au-198≥2×1014≥2×1012≥2×1011≥2×109≥1×106 Ba-133≥2×1014≥2×1012≥2×1011≥2×109≥1×106 C-14≥5×1016≥5×1014≥5×1013≥5×1011≥1×107 Cd-109≥2×1016≥2×1014≥2×1013≥2×1011≥1×106 Ce-141≥1×1015≥1×1013≥1×1012≥1×1010≥1×107 Ce-144≥9×1014≥9×1012≥9×1011≥9×109≥1×105 Cf-252≥2×1013≥2×1011≥2×1010≥2×108≥1×104 Cl-36≥2×1016≥2×1014≥2×1013≥2×1011≥1×106 Cm-242≥4×1013≥4×1011≥4×1010≥4×108≥1×105 Cm-244≥5×1013≥5×1011≥5×1010≥5×108≥1×104 Co-57≥7×1014≥7×1012≥7×1011≥7×109≥1×106 Co-60≥3×1013≥3×1011≥3×1010≥3×108≥1×105 Cr-51≥2×1015≥2×1013≥2×1012≥2×1010≥1×107 Cs-134≥4×1013≥4×1011≥4×1010≥4×108≥1×104 Cs-137≥1×1014≥1×1012≥1×1011≥1×109≥1×104 Eu-152≥6×1013≥6×1011≥6×1010≥6×108≥1×106 Eu-154≥6×1013≥6×1011≥6×1010≥6×108≥1×106 Fe-55≥8×1017≥8×1015≥8×1014≥8×1012≥1×106 Gd-153≥1×1015≥1×1013≥1×1012≥1×1010≥1×107 Ge-68≥7×1014≥7×1012≥7×1011≥7×109≥1×105 H-3≥2×1018≥2×1016≥2×1015≥2×1013≥1×109 Hg-203≥3×1014≥3×1012≥3×1011≥3×109≥1×105 I-125≥2×1014≥2×1012≥2×1011≥2×109≥1×106I-125≥2×1014≥2×1012≥2×1011≥2×109≥1×106I-131≥2×1014≥2×1012≥2×1011≥2×109≥1×106Ir-192≥8×1013≥8×1011≥8×1010≥8×108≥1×104Kr-85≥3×1016≥3×1014≥3×1013≥3×1011≥1×104Mo-99≥3×1014≥3×1012≥3×1011≥3×109≥1×106Nb-95≥9×1013≥9×1011≥9×1010≥9×108≥1×106Ni-63≥6×1016≥6×1014≥6×1013≥6×1011≥1×108Np-237(Pa-≥7×1013≥7×1011≥7×1010≥7×108≥1×103233)P-32≥1×1016≥1×1014≥1×1013≥1×1011≥1×105Pd-103≥9×1016≥9×1014≥9×1013≥9×1011≥1×108Pm-147≥4×1016≥4×1014≥4×1013≥4×1011≥1×107Po-210≥6×1013≥6×1011≥6×1010≥6×108≥1×104Pu-238≥6×1013≥6×1011≥6×1010≥6×108≥1×104Pu-13≥6×1011≥6×1010≥6×108≥1×104239/Be≥6×10Pu-239≥6×1013≥6×1011≥6×1010≥6×108≥1×104Pu-240≥6×1013≥6×1011≥6×1010≥6×108≥1×103Pu-242≥7×1013≥7×1011≥7×1010≥7×108≥1×104Ra-226≥4×1013≥4×1011≥4×1010≥4×108≥1×104Re-188≥1×1015≥1×1013≥1×1012≥1×1010≥1×105Ru-103(Rh-≥1×1014≥1×1012≥1×1011≥1×109≥1×106103m)Ru-106(Rh-≥3×1014≥3×1012≥3×1011≥3×109≥1×105106)S-35≥6×1016≥6×1014≥6×1013≥6×1011≥1×108Se-75≥2×1014≥2×1012≥2×1011≥2×109≥1×106Sr-89≥2×1016≥2×1014≥2×1013≥2×1011≥1×106Sr-90≥1×1015≥1×1013≥1×1012≥1×1010≥1×104(Y-90)Tc-99m≥7×1014≥7×1012≥7×1011≥7×109≥1×107Te-13213≥3×1011≥3×1010≥3×108≥1×107(I-132)≥3×10Th-230≥7×1013≥7×1011≥7×1010≥7×108≥1×104Tl-204≥2×1016≥2×1014≥2×1013≥2×1011≥1×104Tm-170≥2×1016≥2×1014≥2×1013≥2×1011≥1×106Y-90≥5×1015≥5×1013≥5×1012≥5×1010≥1×105Y-91≥8×1015≥8×1013≥8×1012≥8×1010≥1×106Yb-169≥3×1014≥3×1012≥3×1011≥3×109≥1×107Zn-65≥1×1014≥1×1012≥1×1011≥1×109≥1×106Zr-95 ≥4×1013≥4×1011≥4×1010≥4×108≥1×106射线装置分类表电磁辐射豁免范围⼀个粗略的判定⽅法就是询问建设单位,项⽬是否使⽤放射源,是否有x光机,是否有放射科,是否使⽤加速器,是否有输变电装置、是否有基站类装置?然后再具体对应放射源分类表、射线装置分类表和《电磁环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确认是否包含或属于豁免范围。
输变电项目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高水生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第07期摘要:人们离不开电力,越来越多的输电线路与变电站成为电磁辐射源点,因此,输变电项目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纵观这些环评文件,发现了存在的诸多专业术语及相关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输变电项目;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对策c引言一个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人也许一辈子都会感到困惑,这是因为这项工作中较难的莫过于两类项目,一类是生态建设类项目(包括各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篇章),一类是输变电建设项目。
前者难,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定量不易,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好下。
后者难,是因为电磁辐射看不见,摸不着,在预测与影响篇章里,通篇谈的都是模式预测和类比分析,其模式千篇一律,缺少可类比性,故不能深入探讨其环境影响问题,从而给建设方和广大公众留下了无穷的隐患。
文章作者在通过多年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审评、公众参与、乃至现场纠纷调停等实践基础上,从输变电项目涉及的重要概念入手,对输变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容易引起混淆的相关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旨在这项工作不断完善,以促进电力、环保工作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1 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重要专业术语和容易混淆的术语1.1 几个重要的专业术语1.1.1 电场[1]电荷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称为电场。
电场是统一的电磁场的一个方面,它的表现是对于被引入场中的静止电荷有引力作用。
1.1.2 磁场当导体通过恒定电流时,在其内外还存在一种特殊形式的物质叫磁场。
不随时间变化的磁场就恒定磁场。
磁场是统一的电磁场的又一个方面,它的表现是对于其中的运动电荷有力相作用。
1.1.3 电磁场随着电流的变化,任何随时间变化的电场都要在临近激发磁场,一般说来,随时间变化的电场所激发的磁场也随时间变化。
概括的讲,充满变化的电场空间,同时也充满变化的磁场。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保局)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保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公众和环境免受电磁辐射的危害,根据《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内所有的电磁辐射源,包括但不限于通信设备、电力设备、无线电设备等。
第三条本办法的主要目标是规范和控制电磁辐射的产生和传播,减少对公众和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第四条电磁辐射的管理原则是科学规划、污染防治、风险评估、公众参与和协调发展。
第二章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责任第五条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第六条电磁辐射源的所有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的责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电磁辐射向周围环境和公众散射传播。
第七条电磁辐射源的所有者、管理者应当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遵守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和限值要求。
第八条电磁辐射源的所有者、管理者应当进行定期的电磁辐射监测和评估,确保辐射水平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
第九条电磁辐射源的所有者、管理者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辐射污染的影响,保护公众和环境的健康安全。
第三章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第十条电磁辐射源的建设、改造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和限值要求。
第十一条电磁辐射源的建设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可能产生的辐射污染进行预测和评估。
第十二条电磁辐射源的建设项目应当选择合适的场址,并采取必要的隔离和防护措施,防止辐射向周围环境和公众散射传播。
第十三条电磁辐射源的建设、改造和使用应当进行备案登记,纳入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的范围。
第十四条电磁辐射源的所有者、管理者应当定期进行辐射监测和评估,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
第十五条电磁辐射源的所有者、管理者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辐射污染的影响,保障公众和环境的健康安全。
第四章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第十六条电磁辐射源的建设、改造和使用应当向公众充分披露相关信息,并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解析摘要:本文介绍了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分析了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为环评技术人员编制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供参考。
关键词:输变电;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问题;0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用电负荷随之快速增长。
目前国内输变电工程的电压等级主要包括:750kV、330kV、220kV、110kV等,其中500kV以上输电线路主要为远距离输送电和特大城市周边环线网,330kV是西北地区特有的电压等级,城乡交界处主要为220kV和110kV高压输电线路。
交流输变电工程包括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工程穿越的地域跨度大,点线结合、环境影响范围广,因此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社会关注度逐渐升高。
为规范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原环境保护部修订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规定了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本文结合输变电建设项目的特点,分析探讨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及重点。
1输变电工程选址、选线合理性环评报告中应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输变电工程选址、选线的合理性,输变电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避让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
确实因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无法避让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输电线路,应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对线路方案进行唯一性论证,并采取无害化方式通过。
户外变电工程及规划架空进出线选址选线时,应关注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采取综合措施,减少电磁和声环境影响。
同一走廊内的多回输电线路,应采取同塔多回架设、并行架设等形式,减少新开辟走廊,优化线路走廊间距,降低环境影响。
2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电磁辐射是输变电项目运营期最突出的环境影响,电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是输变电项目环评的主要内容。
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与环境影响分析作者:周一波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9年第01期摘要:电能作为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电能需求及供应可靠性日益提高。
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国家对输变电工程建设投入逐年变大。
与此同时高压输变电工程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为人民生活提供必要能源需求的同时,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已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
为此,本文就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及环境影响问题进行分析,并为预防高压输变电工程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针对性地提出其实可行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电磁辐射;分析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01-0121-021 高压输变电工程概述高压输变电工程是指输电线路、变电站建设并实现电能由供应地输送至需求地的工程项目。
输电线路、变电站建设为高压输变电工程施工期,电能的输送过程为高压输变电工程运营期。
变电是指将电能的特性(主要指电压、交流或直流)进行变换,通过一定设备将电压由低等级转变为高等级(升压)或由高等级转变为低等级(降压)的过程。
输变电工程特性,与其他电器设备等产生电磁辐射相比,输变电工程产生的电磁辐射具有输变电工程的电压等级越高;输送的电力越大,输送距离也越远;磁场强度只与电流相关,与电压无关等特征。
2 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源强分析根据电磁场理论,电荷或者带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电场,有规则运动的电荷或者流过电流的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即电压产生电场、电流产生磁场。
为此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是输变工程主要电磁辐射源。
《电磁兼容术语》(GB/T4365-1995)对电磁辐射的定义为电磁辐射是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或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
美国等一些国家交变电流工频为60赫兹,我国的交变电流工频为50赫兹,电压等级一般划分为36V及以下称为安全电压,220V和380V为低压,10KV至220KV为高压,330KV至750KV为超高压,1000KV交流、±800KV以上直流为特高压。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磁辐射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部分。
从手机、电视、微波炉到高压电线、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然而,电磁辐射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电磁辐射,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制定科学合理的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至关重要。
一、电磁辐射的定义与分类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
根据频率和波长的不同,电磁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如X 射线、γ射线等,具有较高的能量,能使物质发生电离,对人体和环境危害较大;非电离辐射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等,能量相对较低,一般认为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损害,但长期暴露或高强度照射仍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二、电磁辐射的来源电磁辐射的来源十分广泛。
在日常生活中,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磁炉、手机等是常见的电磁辐射源。
在工业和通信领域,高压输电线、变电站、通信基站、广播电视发射塔等设施也会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
此外,医疗设备如 X 光机、CT 机等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电离辐射。
三、电磁辐射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可能干扰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影响生态平衡。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则较为复杂,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电磁辐射环境中可能导致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甚至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但目前对于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四、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的原则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项目建设和设备运行前,应充分评估电磁辐射可能带来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同时,要加强对电磁辐射的监测和监督,确保电磁辐射水平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五、电磁辐射环境标准的制定国家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电磁辐射环境标准,包括电磁辐射的强度限值、暴露时间限制等。
这些标准应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国际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电磁技术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220kV变电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探析摘要]变电站由于集合了众多高压带电的电气设备以及连接导线,会衍生出一个比较复杂的工频电磁场,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磁影响。
本文通过对拟建220kV变电站电磁辐射强度的预测分析,进而探析在评价变电站电磁辐射影响的过程中各类比因子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变电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加速了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由于部分设施毗邻人类居住区,这些电力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以作为电力输送节点的变电站内由于电气设备众多,布置及结构复杂产生的电磁辐射更为明显【1】。
本文将以某拟建220kV变电站为例,探析变电站周围电磁场强度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和控制该类污染提供更多依据。
变电站高压设备的上层有相互交叉的带电导线,下层有各种形状高压带电的电气设备以及设备连接导线,电极形状复杂,数量很多,在它们周围空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复杂的高交变工频电磁场。
此外。
站内各种电气设备、导线、金具、绝缘子串亦可能产生局部电晕放电,这些都可成为无线电干扰源,通过出线顺着导线方向以及通过空间垂直方向朝着变电站外传播高频的干扰波。
1 电磁污染特性分析1.1 工频电场输变电线路在周围空间产生工频电场,因交流电频率极低,具有如下静电场的一些特性:电场强度大小与输变电线相对于大地的电压成正比;电场中的导电物体(如建筑物、树林等)会使电场严重畸变,从而产生一些屏蔽作用。
1.2 工频磁场工频磁场强度的大小仅与电流大小有关,而与电压无关。
低频工频磁场能很容易穿透大多数的物体(如建筑物或人),且不受这些物体的干扰。
2 变电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探析2.1拟建变电站工程概况新建220kV高峰变电站,为全户外布置,本期主变容量为1×180MVA,终期规模3×180MVA;220kV出线:本期7回,终期10回;110kV出线:本期7回,终期14回;无功补偿装置:终期3×(3×8+2×6)Mvar;本期(3×8+2×6)Mvar。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磁辐射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部分。
从手机、电视到微波炉、高压电线,电磁辐射源越来越多。
然而,过量的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磁辐射的定义与分类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
根据频率和波长的不同,电磁辐射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电磁辐射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和γ射线等。
其中,无线电波和微波在通信、广播电视等领域广泛应用;而 X 射线和γ射线则在医疗和工业探伤中使用。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辐射的强度、频率、暴露时间和个体差异等因素。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电磁辐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对于孕妇和儿童等敏感人群,电磁辐射的危害可能更为严重。
此外,电磁辐射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干扰鸟类的导航系统、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等。
三、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的原则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管理、公众参与的原则。
预防为主是指在电磁辐射项目建设之前,应充分评估其可能产生的电磁辐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治结合是指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要加强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电磁辐射超标的问题;科学管理是指依据科学研究成果和相关标准,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和措施;公众参与是指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鼓励公众参与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
四、电磁辐射环境标准为了保护公众和环境免受电磁辐射的危害,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电磁辐射环境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电磁辐射的限值、测量方法、评价标准等。
例如,对于移动通信基站,其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在公众活动区域不得超过 40 微瓦/平方厘米;对于高压输变电设施,其工频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也有相应的限值要求。
110kV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22-04-24T09:07:46.912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7期作者:刘国芊[导读] 因此分析110kV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产生的根源及了解电磁辐射的影响,为有效减缓电磁辐射具有重要作用。
上海怡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上海 201109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越来越多,输电线路与居民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其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和其它设备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分析110kV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产生的根源及了解电磁辐射的影响,为有效减缓电磁辐射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110kV;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1高压设备的电磁污染现代电力网的电磁效应主要通过电场、磁场和电晕三种形式发生的。
1.1电场特性载流输电线在周围窄问产生电场。
有如下特性:a)场强度与输电线相对于大地的电压成正比:b)场中的导电物体(建筑物、树林等)会使电场严重畸变,从而产乍一定的屏蔽;c)三相交流输电排列方式不同,电场强度不同(导线水平排列,场强影响范围最大;正三角排列次之;例一角排列时最小)。
提高输电线架设高度、可减少地面强度。
1.2磁场特性磁场强度的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
与电压无关:50Hz或60Hz的磁场能很容易穿透大多数物体(建筑物或人)。
且不受这些物体的干扰,从理论上讲。
由于三相变流输电线中各相电流的有效值相等。
相位互差120a.所以在距输电线较远外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近似为零。
1.3电晕特性当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超过空气击穿强度时,就产生电晕放电。
这时,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一般达到30kV/cm以上。
只有高压输电线路导线表面才有如此巨大的电场强度。
因此,电晕放电多发生在高压输电线路上。
电晕放电首先受线路自身状况的影响,例如,电压越高,电晕放电就越强;导线直径越大,电晕放电就越弱;导线表面光洁度越高,放电也就越弱。
其次,电晕放电还与环境困素有关,空气污染越严重,电晕放电就越强;相对空气湿度越大,风速越大,电晕放电就越强。
分析110kV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发表时间:2017-11-06T14:20:17.26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作者:袁治平[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不断加深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输变电工程在建设和运行中的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关110kV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
(身份证号码:44148119840708xxxx)摘要: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不断加深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输变电工程在建设和运行中的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关110kV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110kV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引言随着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产和生活用电量也逐渐增多,由此对电力的需求也就不断加大。
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许多输变电站工程相继投入建设。
1.电磁辐射的影响电磁辐射是指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流。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磁波辐射无处不在,从自然环境中的雷电、太阳等自然现象的电磁辐射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大都存在电磁波辐射。
因为人体是一个导体,当人置于电磁场中时,会受到电磁辐射的影响,人体会产生感应电流。
由此,电磁能就会转化为可以使机体升温的热能,引起人体温度升高,当人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病状,从而影响人类健康。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电磁场强度较强的情况下,较强的电磁场强度引发的病变比较快。
如果电磁辐射作用较弱时,在人体可以实现自我修复的范围内,在短期内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严重的危害,但是如果受到电磁辐射影响的次数较多和时间较长,就会在人体内产生累积效应,同样也会引发病症,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除此之外,电磁辐射也会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通信、无线电广播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民用机场气象雷达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作者:***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2年第03期【摘要】为分析民用机场气象雷达产生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本文在分析气象雷达技术参数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标准的基础上,对气象雷达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以及雷达投运后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气象雷达站的电磁环境监测结果基本符合环评阶段的预测结果,监测结果满足国家相关环境标准,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管理要求。
【关键词】气象雷达;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电磁辐射监测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3.002某民用机场位于我国云南某县,该县地处云贵高原,山区面积占比达99%以上,气候复杂多变。
建设气象雷达站可对机场周边附近范围内的天气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提高天气预测预警能力,为飞机起降提供准确可靠的气象数据,保障机场正常运行。
机场气象雷达投入运行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磁辐射,为此本文通过分析气象雷达建成前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以及雷达投运后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监测,分析民用机场气象雷达对周围电磁辐射环境影响。
1. 气象雷达的技术参数及电磁辐射环境相关标准1.1 气象雷达的技术参数随着民航快速发展,机场天气雷达从最初的常规雷达发展到多普勒天气雷达、双偏振天气雷达、相控阵天气雷达。
本文案例以某民用机场气象雷达为例,其使用的是多普勒天气雷达,具体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1.2 电磁辐射环境标准为加强电磁辐射环境管理,保障公众健康,原环境保护部和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标准中规定了环境中电场、磁场、电磁场场量参数的方根均值应满足表2的要求。
本文中的民用机场气象雷达的频率为5500.975-5511.025MHz,中心频率为5506MHz,对应表2中限值得出,该气象雷达的电场强度的控制限值为16.32V/m,磁场强度的控制限值为0.044A/m,功率密度的控制限值为0.73W/m2。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保局)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保局)一、总则为加强对电磁辐射环境的监管,保护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在境内生产、使用、排放电磁辐射的单位和个人。
三、基本要求1.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2. 生产、使用电磁辐射设备或者工程项目,应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程序。
3. 根据国家和地方规定,设立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岗位,负责管理和监督电磁辐射环境。
4. 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岗位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5. 生产、使用电磁辐射设备或者工程项目应按照国家标准配置辐射环境监测设备,并进行监测与记录。
四、环境影响评价1. 生产、使用电磁辐射设备或者工程项目,需经过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辐射源的类型、强度、使用数量、辐射范围以及防护措施等。
2. 环境影响评价应由专业机构进行,并向相关部门报备并备案。
3. 对于评价结果中存在的环境风险和隐患,相关部门应要求生产、使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确保辐射水平符合标准。
五、排放限值与监测要求1.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制定电磁辐射排放限值,设立监测要求。
2. 生产、使用电磁辐射设备或者工程项目应按照排放限值进行相关监测,监测结果应在规定期限内报送相关部门,并留存监测记录。
3. 监测结果超过排放限值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要求生产、使用单位采取措施降低辐射水平。
六、辐射防护与管理措施1. 生产、使用电磁辐射设备或者工程项目应设置可操作的辐射防护设施,保护操作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2. 根据辐射环境的特点和辐射源的类型,制定相应的辐射防护措施。
3. 对于辐射防护设施的使用、维修和更新,应定期进行检查与评估。
七、违法和处罚1. 对于未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或个人,相关部门有权责令停止生产、使用,并处以相应的罚款。
2. 对于超过排放限值未采取措施的单位或个人,相关部门有权责令改正,限期内实施防护措施,逾期不改正的,处以相应的罚款。
电磁辐射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电磁辐射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1.(1)等效辐射功率:答:①在1000 MHz 以下,等效辐射功率等于机器标称功率与对半波天线而言的天线增益的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