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1)
- 格式:pdf
- 大小:123.99 KB
- 文档页数:5
Sirt1对恶性肿瘤干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王娇,程庸,叶小群(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昌330006)摘要: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是一种具有NAD*依赖性的皿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Sirt1在肿瘤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既可制生又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男讹1可饰靶蛋白的乙酰化状态介导上、号通路,参与调节多种干细胞(肝癌干细胞、乳腺癌干细胞、卵巢癌干细胞等)的生物学行为引干细胞增殖、耐药、自我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调控因子,能干细胞耐药、增殖、转移并维持其干性,从而影响和患后。
关键词:沉调节因子1;乳腺癌;肝癌;卵巢癌;白血病;胃癌;结直肠癌;干细胞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9.35.025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19)35-0091-04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uins/家族是一种NAD*依赖的皿型组蛋白酰化酶(HDAC),共有7个成员,即Sirt1~7。
Sirt1前最多且最深入的Sirtuins成员,其多非组蛋白和组蛋白为底物,影响多种的发生、程。
在不同类型的,Sirt1现“两面性”:-可,Sirt1作为因制细胞凋亡,提高癌基因活性及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另一方面引irt1作为制因子,通过调控形成过程中异常的号而增加细胞基因组的稳定性、抑制癌基因活性,从而抑制生成。
本文就Sirt1对多种恶性肿瘤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作一综述。
1Sirtl的结构及生1.1Sirt1的结构人Sirt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0q21.3,由9个外和8个内含子构成,基因长约33kb,在5'及3'端分别为53bp及1793bp的非翻译区,共编码747基酸,翻译后的蛋白质具有NAD*依赖的脱乙酰基酶活性。
Sirt1主要由保守性较高的1结构域(由Ross mann 折叠构成)和保守性较低的1个小结构域(1个锌指结构和1构件)组成,这两个结构形成结构,底物与之结合并发生催化反应。
肺部肿瘤相关基因TTF—1的研究进展肿瘤干细胞的典型特征是能够自我更新并分化形成肿瘤内各类癌细胞,然后就会使患者患肺部、肝部、胃部等各类肿瘤疾病,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为发现TTF—1基因在鉴别肺鳞癌和腺癌的诊断价值,本文进行了对目前TTF—1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对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表达进行检测,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初步地分析。
通过各种分析得到肺部肿瘤相关基因TTF—1的应用前景。
标签:肺部肿瘤;TTF—1;基因,应用肺小细胞癌与非小细胞癌的区分作为病理诊断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关系到两者治疗意义,新的靶向药物对治疗肺小细胞癌与非小细胞癌的疗效具有很大差异。
甲状腺转录因子,即TTF—1是近几年来发现的一个新的肿瘤分子标记物,目前也已经证明了TTF—1基因在肺癌的诊断以及鉴别的领域具有非常有意义的应用价值。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TF—1在肺小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了临床及病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结。
1.研究的资料与方法以进行手术切除的肺癌标本10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57例肺鳞癌和48例肺腺癌。
观察组设为肺鳞癌标本,肺腺癌标本则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
其研究方法是首先要完成染色,将标本以10%甲醛固定后,常规石蜡包埋,制成切片约4μm厚,共5张,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
将切片进行常规脱蜡和梯度酒精脱水,之后完成高温抗原修复。
根据试剂盒提示进行测试,本研究所用的抗体TTF-1为即用型抗体。
使用正常乳腺组织做TTF1阳性对照,使用常规甲状腺组织,以正常肺泡上皮作为阳性对照研究。
1.1免疫荧光检测将细胞离心至载玻片上,并且在室温干燥30分钟左右后用4%多聚甲醛再固定30分钟,PBS洗涤三次,用0.25%Triton通透15分钟,5%脱脂奶粉封闭三个小时,PBS洗三次后加入抗体,并且还要加设阴性对照组以进行研究对照,以便得出结论。
再用PBS洗涤三次后低价试剂染核五分钟,再用PBS洗涤两次,加封片剂于荧光型显微镜下观察。
OCT-4在肿瘤干细胞中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4-05-07T14:57:02.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3期供稿作者:苏小康王毅[导读] 人体各种组织都存在干细胞,肿瘤组织也不例外,理论上一个干细胞即可发育为完整的生物个体或组织器官苏小康王毅(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湖南衡阳 421001)【摘要】人体各种组织都存在干细胞,肿瘤组织也存在肿瘤干细胞,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组织认识也逐渐深入,目前认为肿瘤干细胞能够引起恶性肿瘤早期转移、浸润、放化疗抵抗以及治疗后复发等现象,Oct-4(POU5F1)为POU同源结构域转录因子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属于第V类POU蛋白,有学者认为Oct-4由于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可能会成为肿瘤的一个敏感性、特异性的标志物和治疗靶,现对于OCT-4基因在肿瘤干细胞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干细胞肿瘤 OCT-4【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3-0150-02 人体各种组织都存在干细胞,肿瘤组织也不例外,理论上一个干细胞即可发育为完整的生物个体或组织器官,Oct-4(POU5F1)为POU同源结构域转录因子家族中的成员之一 [1-2], 属于第V类POU蛋白,能够参与调控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和维持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近年来,有文献报道OCT-4与肿瘤干细胞的发展变化有关系,本文就此作了研究,现分析如下:1 OCT-4的结构与功能Oct-4(POU5F1)为POU同源结构域转录因子家族中的成员之一, 属于第V类POU蛋白,能够参与调控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和维持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其位于6号染色体上(6p21.31), 由位于N端(富含脯氨酸和酸性氨基酸残基)75个氨基酸POU特异域(POUS)与位于C端(富含脯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的60个氨基酸POU同源域(POUH)的双枝结构组成,长度为16.40kb,通过转录作用生产从而翻译多种蛋白质,Oct-4的功能包括一是激活作用,Oct4通过直接激活、远端依赖共激活、构象依赖共激活和Oct-4聚合体依赖性共激活四种方式促进和ES 细胞的接触,达到转录的目的,二是抑制作用,通过抑制作用来维持干细胞的多能性,Boyer等[3-4]通过研究发现人类胚胎干细胞中有3%的蛋白质编码基因(623个)和3%的miRNA编码基因(5个)的启动子接受Oct4调控,三是对靶基因的“剂量依赖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212个目标基因中靶基因的转录活性均下调,此为,Oct-4的“剂量依赖调节”作用, 又叫做“钟型调节模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