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 格式:pdf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2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互动式多媒体教学改革探索作者:徐方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35期摘要:对基于互动式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这种全新教学方式能有效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多媒体互动式教学设计的前提下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具体深入,从而全面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充分满足了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互动式;多媒体教学;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目标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069-03《土木工程材料》是高校工科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对相关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的掌握是学生的基本专业要求,是学生今后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及材料检测等工作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并且为学生后续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奠定扎实的材料基础。
如何通过对该课程进行持续有效的教学改革以达到预定教学目标是高校教师必须重视并且需长期坚持的工作。
一、目前《土木工程材料》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讲授大多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多媒体教学是近二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目前在高校课堂教学中逐渐普及。
然而,多媒体教学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师生互动性不足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以自身为中心,学生为附属的单向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方式,一般由授课教师决定讲授的具体方式与讲授的相关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可能会失去主动思考、主动参与的机会。
在《土木工程材料》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依赖多媒体教学课件,强调灌输更多的知识。
这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此外,目前在《土木工程材料》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很多教师能够认真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效果较好,但也有一部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水平有待提高,这些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经常简单生硬地把所用教案复制粘贴到多媒体课件中,这种类型的课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而且由于教学形式的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厌倦,从而完全达不到教学效果。
数字化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未来将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BIM技术的出现会为土木工程行业提供一个全新的流程再造。
而与此相关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却以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在课程教学中引入BIM技术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设计,旨在更好的跟时代接轨,培养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教学改革1概述《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以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站在项目管理者或承包商的角度,应用项目管理和组织论的理论方法,进行建设工程项目“三控三管一协调”的管理,需要具备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才能进行学习。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是将课程安排在第六学期学习。
该课程综合实践性较强,融合了多门专业课知识,不仅要求学生要学好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实践应用能力,其授课情况的好坏直接决定学生是否能够顺利进入工作岗位。
传统土木工程属于“泥瓦匠”模式,行业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未来将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BIM技术的出现会为土木工程行业提供一个全新的流程再造。
而对应到我们高校,则应该对传统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积极引入BIM 技术,改变传统教学中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顺应时代的发展。
因此,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在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中已开设多年,一学期32学时、2学分。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该门课程存在以下问题:2.1涉及的课程交叉知识点多且复杂,实践应用难度大,缺少BIM技术的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不仅需要施工技术的知识,还需要组织管理的知识。
涉及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计量计价等多门课程的知识。
虽然课程之间的关联程度较高,但是到目前为止,多门课程之间还没有很好的将知识融会贯通,实践应用难度大。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心得体会(精选16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心得体会篇1随着《土木工程概论》课的进行,我对土木工程的认识从无到有,由浅入深。
还记得第一天上课的内容,直到现在我才认识到自己以前对于这门课的理解是多么的片面和狭窄,甚至还有一定的偏见。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
是一门用途极为广泛的学科,它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
几乎在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包括公路、铁路、城市、桥梁、隧道、机场、地下、给水排水、港口码头等等许多的方面。
生活在这世界上,是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我们土木工程的!其中“住”的问题是直接的,不论是原始的简陋的民宅,还是如今的高层住宅建筑,有凝聚着工程师们的智慧和汗水。
而“食、衣、行”也都直接或间接的与我们土木工程密切联系着。
食品厂、纺织厂、道路、桥梁、供水设施等等都在流露着土木工程这门科学的魅力。
这些才只是土木工程表面上的东西,涵在其里的是这门科学不仅要解决人们基本的物质上的需求,还要给人们以精神上的美的享受,同时还要实现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最省;达到结构、用料上的最优组合,并保障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土木工程,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今,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原来的仅仅是御寒,到现在的追求舒适美观,土木工程的产物式样越来越多,造型越来越别致美观,功能也越来越齐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土木工程技术的进步也越来越快,为了适应这个形式我们必须具有更多的知识,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前沿知识。
在当今世界,我们土木工程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如著名的悉尼歌剧院,吉隆坡的石油双塔大厦,上海的金茂大厦,等等。
原来美丽的地球在土木工程师的装扮下又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美观的色彩,和着大自然原本的特色构成了一个美丽的崭新的五彩世界。
当我看到那座座闻名世界的高层建筑时,当土木工程师的理想就会再给我一次动力,穿过时间的隧道,我似乎看到了自己设计的建筑威严的屹立于天地之间。
2021年第4期(总第400期)运用OBE 模式进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韩智凡卢国华(广东理工学院建设学院,广东肇庆526000)摘要:教学中运用OBE 模式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进行改革,组建实践型教学团队,改革后的课程围绕着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为产出结果,以结果为导向、学生为中心重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促进了学生运用施工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成果为导向;课程改革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学生的职业观与专业观的形成。
本课程综合实践性强,涉及大量工程实际应用技术,然而在长期的教学中,大部分的授课教师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即PPT 讲授为主,辅以图片、视频讲解,难以把课程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课程目标难以实现。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当前技术的能力还需带给学生前沿的工程技术和工程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现今行业的高速发展,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本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技能为目标,以培养参与项目建设工程师的能力为导向,重新塑造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打造适应行业发展的课程范式。
1OBE 模式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的要求OBE 模式全称为Outcome-based Education ,即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OBE 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结果为导向,聚焦每个学生能力提升达到预定目标,以实现所有学生获得预期能力。
OBE 理念源起于20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学校和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由结果为导向驱动教学。
美国学者斯派蒂(William G.Spady )最先总结出OBE 的概念并加以实践,其撰写的《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一书中对OBE 模式定义为“围绕学生在每一阶段学习后能获得的关键结果,明确地聚焦和组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