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日出日落方位角
- 格式:doc
- 大小:306.00 KB
- 文档页数:17
南半球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角的最大值南半球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角的最大值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这不仅仅与地理原理、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关,而且对人类居住、建设和活动有重要的影响。
一、太阳方位角是什么?太阳方位角指从地球表面上看太阳,太阳面与水平面(南北赤道)成的夹角。
它是地球旋转自转和地球大气层特性在日月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太阳相对于地球表面位置的度量标准。
二、太阳方位角解释太阳方位角是地面从赤道角度测量的太阳到达地平面的角度,由于每日日出日落的位置都在不同的地理经纬度上,所以每天的太阳方位角也不同,南半球的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角最大值称为南半球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角的最大值。
三、南半球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角的最大值1、南回归线(23.5°S):南回归线是一条地理北赤道,南回归线太阳方位角最大值为68.5°;2、赤道以南:赤道以南太阳方位角最大值为63.5°;3、赤道以北:赤道以北太阳方位角最大值是41°;4、北极点:北极点太阳方位角最大值为24°。
四、南半球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角的影响1、日出日落时,太阳方位角的最大值直接影响到地理环境,当太阳方位角最大值出现时,紫外线最强,气温也最高,从而给气候和环境带来不良影响;2、太阳方位角的最大值也影响到人们活动,日出日落时,太阳方位角大,可以给人们带来舒适的光照,有利于居民活动,如开展娱乐活动、外出或者作息习惯;3、太阳方位角的最大值还可以用于土木建筑方面的设计,特别是在大型建筑中,太阳方位角的最大值可以更好地提高活动空间的照明效果和热量分布,从而减少建筑物的热量损失和提高热舒适度。
由上所述,南半球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角的最大值对改善气候环境、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提升建筑物热舒适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此,各国应充分重视南半球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角的最大值,重点开展研究,以期最大程度利用太阳能来改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同时在经济上更有效地发掘太阳资源。
精品资料日出日落方向图解........................................学生理解:北回归线以北昼长大于昼长,且正午太阳在南,因此东北_南_西北,太阳视运动轨迹大于180度。
钟表定向推导:夏季日出时在6时以前,因此太阳自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不过以上两种方法缺乏必要的科学性,虽然都能解释、并使学生进一步记忆,但却不利于进一步探究。
对于初中及高一学生来说足以。
简易图解释: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上图中能表示),站在晨线上看太阳(图中选择了几个点,也就是蓝点位置),应该就是顺着太阳光线的方向看到的。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夏至日除极昼、极夜区外,太阳都从东北升起,赤道上是东偏北23度26分,向南北两侧角度变大。
夏半年的其它日期同理可得。
视运动图分析:左图是南半球中纬度的太阳视运动,右图是北半球中纬度的太阳视运动,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日出日落方向。
下面是从原初中课本上的图简化来的。
这是网友制作的,大家都可以依据地概的相关知识制作,也都可以说明日出日落的方向。
如果再进一步细化的分析:要计算任意一个地方在任意一天日出日落的方位角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方位角=90 - 0.5arccos[2(sinM/cosN)^2 - 1]公式中,M表示的是某天太阳直射的纬度,N表示的是某地的纬度,^2表示平方。
【例如】北京在北纬40度,则N=40,夏至这一天太阳在北纬23.5度(太阳直射北纬23.5度),即M=23.5,把N和M的值代入上式,可求得:方位角=31度意思是,夏至这一天,在北京的人看来,太阳是从东偏北31度的方位升起的,是在西偏北31度的方位落下的。
下面是一些特殊地区,特殊时间的日出日落方位。
结论:北半球夏半年,全球除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外,太阳均从东北升起,从西北落下。
北半球冬半年,全球除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外,太阳均从东南升起,从西南落下。
春分、秋分,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极点除外)。
日出日落方位讨论世界不同地区同一时刻的日出方位不同,同一地区不同时刻的日出方位也不相同。
那么怎样区别不同地区不同时刻的日出方位呢,下面就以北极点、赤道等六个不同地区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图为例,作具体分析。
一、北极点夏半年出现极昼现象。
极昼时,一日之中,任何时刻的太阳高度都相同(最大不超过23?26′),没有日出、日落现象。
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如图1。
冬半年出现极夜现象。
图1二、北极点至北极圈之间(包括北极圈)地区夏半年,昼长于夜。
日出东北——地方时6时左右太阳正东——正午太阳正南——地方时18时左右太阳正西——日落西北。
也可能出现极昼(北极圈上只在夏至日出现极昼),极昼时,太阳终日不落,午夜即地方时零时,太阳高度最小。
冬半年,昼短于夜。
日出东南——正午太阳正南——日落西南。
也可能出现极夜。
极夜时,太阳终日不见。
春秋分,昼长等于夜长。
日出正东——正午太阳正南——日落正西。
不同日期的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如图2。
图2三、北极圈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夏半年,昼长于夜。
日出东北——正午太阳正南——日落西北。
冬半年,昼短于夜。
日出东南——正午正南——日落西南。
春秋分,昼长等于夜长。
日出正东——正午太阳正南——日落正西。
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如图3。
图3四、北回归线地区夏半年,昼长于夜。
日出东北——正午太阳正南——日落西北。
夏至日,正午太阳位于头顶。
冬半年,昼短于夜。
日出东南——正午太阳正南——日落西南。
春秋分,昼长等于夜长。
日出正东——正午太阳正南——日落正西。
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如图4。
图4五、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的地区夏半年,昼长于夜。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以南时,日出东稍偏北——正午太阳位于头顶稍偏南——日落西稍偏北;当太阳直射该地时,日出东稍偏北——正午太阳位于头顶——日落西稍偏北;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以北时,日出东稍偏北——正午太阳位于头顶稍偏北——日落西稍偏北。
冬半年,昼短于夜。
日出东南——正午正南——日落西南。
日出日落方位探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区外,下同)日出日落方位有如下规律: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探究一】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全球各地日出或日落方位越偏离正东或正西。
如图1,位于赤道上的A地日出方位与正东方夹角为θ,O为太阳直射点,可知O点纬度为θ。
一年中,O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回归运动,角θ也同时变化。
太阳直射点O纬度越高,A地日出方位与正东方夹角也越大,即日出方位越偏离正东。
结合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所在平面垂直的原理,不难证明全球各地日出方位也同此理。
同理可分析得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全球各地日落方位越偏离正西,如图2。
【探究二】同一时刻(除春秋二分日外),全球各地所在纬度越高,日出或日落方位越偏离正东或正西。
如图3, E表示ABC三地正东方向(即过E点的切线上),图中CBA 三地日出方位与正东方夹角逐渐增大,说明日出方位随着纬度增高越偏离正东方向。
图4中W表示正西方向,说明日落方位随着纬度增高越偏离正西方向。
(南半球同理)同理可分析太阳直射南半球,纬度越高,日出日落方位越偏离正东或正西。
【例题探究】(09海南地理第7、8、9题)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7~9题。
7.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A.中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欧8.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A.滇 B.湘 C.皖 D.鄂9.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一大一小的变化。
该月是A.3月 B.6月 C.9月 D.12月解析:此题为无图考图,要求学生掌握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方位以及日影变化等知识,需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第7题,如图5,在无法得知“其所在学校”纬度位置的情况下,正午日影方位为正北(ON)或正南(ON'),日出时日影为OM。
[日出日落方位角]日出日落方位篇一: 日出日落方位篇二: 75日出日落方位详解[1]、日出和日落方位问题:不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的任何地点,其太阳出没点的地平方位是偏南还是偏北,取决于太阳直射南半球还是北半球,而与观测地点位于南北半球无关。
具体来说:在两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北半球的夏半年,全球各地太阳东北升,西北落,而且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北半球的冬半年,全球各地太阳东南升,西南落,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南。
就某一地点而言,在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期间,太阳升落的方位将日渐偏北;反之则日渐偏南。
南北极点上,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是不变的,太阳在一天中没有明显的升起和落下。
、太阳视运动图的判断方法:太阳视运动是地球自转造成的,一天中,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看太阳在天空中以观测者为中心,自东向西运动,一天转一圈。
观测者所在的平面是地表切面,叫做地平圈,以观测者为中心的大球面为天球,天体在天球上运动。
太阳视运动最高位置为正午,正午太阳高度为从地平圈中心向太阳最高位置的连线与地平圈的交角,地平圈以上部分长度反映昼长,以下表示夜长。
不同半球的正午太阳偏向: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轨迹是平行的。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太阳总是偏向南方,每天太阳最高时太阳在正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中太阳总是偏向北方,太阳最高时在正北,根据一年中太阳视运动最高、最低、居中位置来判断季节。
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太阳轨迹也是平行的,只不过正午时太阳有时位于观测者以北,有时位于观测者正头顶,有时位于观测者以南。
赤道上每天都昼夜平分,太阳每天都垂直升落,但正午太阳高度并不同。
其余位于回归线之间纬度太阳运动轨迹倾斜,但与地面夹角较大。
正好出现极昼的地区,北极圈以北地区表现为正北升,正北落,南极圈以南表现为正南升,正南落。
已经处于极昼的地方,太阳虽一直在地平圈以上,但仍有高度变化,正午时太阳最高,午夜时太阳最低,如图中a点。
日出日落方位口诀日出日落方位是指太阳在一天中的升起和落下的方向。
在不同的季节和地理位置,太阳的升起和落下的方位会有所不同。
了解日出日落方位对于户外活动、旅行和摄影爱好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人们能够观察到的阳光和阴影的角度。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日出日落方位口诀,帮助记忆太阳在不同季节和地点的升起和落下方位。
“东南西北无时差,夏天先东冬在西;日出在东山上腾,日落在西山下沉。
”这个口诀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夏季和冬季的日出和日落方位。
具体解释如下:1. 夏天先东冬在西:夏季的时候,太阳升起的时候偏向东方,落下的时候偏向西方。
这是因为夏季地球的北半球倾斜向太阳,所以太阳的轨迹更靠近北方。
2. 东南西北无时差:这句话说明了在俯瞰地球时,太阳绕地球转动的方向是逆时针的。
无论是在东经、南纬、西经还是北纬,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方位都是相同的。
3. 日出在东山上腾:太阳升起的时候,可以想象它从地平线的东方升起,逐渐向天空升高。
这句话提醒我们太阳在升起过程中的方位。
4. 日落在西山下沉:太阳落下的时候,它从天空的西方逐渐下降到地平线以下。
这句话提醒我们太阳在落下过程中的方位。
通过这个口诀,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日出日落的方位。
当然,实际的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位会受到季节、纬度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口诀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
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以及时节等因素来确定准确的日出日落方位。
日出日落方位对于户外活动和摄影十分重要。
例如,摄影师可以根据日出日落方位规划拍摄地点和时间,以获取理想的光线和阴影效果。
登山者和徒步者也可以根据日出日落方位合理安排行程,避免阳光直射和迷路等问题。
总之,口诀“东南西北无时差,夏天先东冬在西;日出在东山上腾,日落在西山下沉。
”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太阳在不同季节和地点的升起和落下方位。
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地理、气候和时节等因素来获得准确的日出日落方位,以满足不同活动和需求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