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新组合比较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169.73 KB
- 文档页数:3
桃优205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桃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由桃农1A [1]与R40205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优质杂交稻新组合。
2016-2017年参加晚籼早熟组国家区域试验,平均单产8.9t/hm 2,比对照五优308增产2.9%。
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86113。
2018年桃源县引进种植,通过种植示范湿润育秧大苗洗插和软盘育秧抛栽两种方式,掌握两种的种植方法获得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并参与桃优系列杂交稻新组合比较试验,为指导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1试验示范概况1.1湿润育秧大苗洗插种植方式在桃源县青林乡督粮冲村示范种植2.4hm 2,6月20日播种,7月14日移栽,移栽密度行株距24cm ×20cm ,插20.8万蔸/hm 2。
大田用种量22.5kg/hm 2,每蔸插2~3粒谷秧苗,10月17日收割,总产21.12t ,平均单产8.8t/hm 2,高产丘块达9.4t/hm 2。
1.2软盘育秧抛栽种植方式在桃源县泥窝潭乡枫树坪村示范种植6.8hm 2,大田用种量26.25kg/hm 2,用353孔软盘1200片/hm 2。
6月18日播种,7月15日抛栽,10月21日收割,总产64.8t ,平均单产9.53t/hm 2,高产丘块单产达9.87t/hm 2。
1.3桃优系列新组合比较试验在桃源县青林乡白洋河村进行,季别为双季晚稻。
参试组合13个,以桃优香占[2]作对照,试验组合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m 2,四周设置2m 宽的保护行。
湿润育秧大苗洗插,6月17日播种,7月6日移栽,插植规格行株距20cm ×20cm ,保证每个小区插植330蔸,每蔸2粒谷秧苗,所有农事操作同一天完成。
结果表明:桃优205平均单产8.86t/hm 2,比对照桃优香占(8.24t/hm 2)增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桃优205种植表现与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基金项目:湖南省做优做强湘米产业高档优质稻新品种选育项目(湘财农指﹝2013﹞105号)。
栽培育种ZAIPEIYUZHONG植保土肥铜仁市碧江区“白水贡米”杂交水稻品种比较试验覃海兵1 杨绍堂2(1.贵州省碧江区滑石乡农业服务中心,贵州铜仁 554309;2.铜仁市碧江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铜仁 554300)摘 要 筛选种植区杂交水稻品种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一项重要工作,由此选取了13个优质稻谷品种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滑石乡白水村罗家寨组进行大田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桃湘优莉晶、千香优418、秀香优8号3个品种基本适合本地种植,其他指标有待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 杂交水稻;品种筛选;铜仁市根据省、市、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白水贡米”特色产业建设需要,2019年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滑石乡农业服务中心与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广泛征集13个优质稻谷品种在滑石乡白水村罗家寨组进行大田试验,旨在研究参试品种在碧江区生态环境下的适应性、稳定性和抗逆性等品种特性,筛选出适宜碧江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1-2],培育碧江优质“白水贡米”品牌。
1 引种品比试验概况1.1 参试品种情况 试验品种分别为丰两优1号、千香优418、桃湘优莉晶、中浙优8号、秀香优8号、隆两优黄莉占、晶两优534、兆优5455、荃优丝苗、宜香优2115、隆两优1212、晶两优1237及中浙优1号。
1.2 试验选地 试验地点选择在碧江区“白水贡米”主产区滑石乡白水村罗家寨组,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拔550 m以上,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示范田土质为黄壤土,水源条件好,前作油菜、绿肥,土地肥力中等,交通方便,具有“白水贡米”产区的典型生态环境条件。
1.3 试验品种分布 本次试验的13个杂交水稻品种种植面积共0.89 hm2,集中连片,涉及水稻种植户4家(A、B、C、D)。
其中,丰两优1号、千香优418安排种植0.14 hm2,桃湘优莉晶、中浙优8号、秀香优8号安排种植0.21 hm2,隆两优黄莉占、晶两优534安排种植0.12 hm2,兆优5455、荃优丝苗、宜香优2115安排种植0.23 hm2,隆两优1212、晶两优1237、中浙优1号安排种植0.19 hm2。
第14卷 第1期2024年1月农 业 灾 害 研 究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Vol. 14 No. 1 Jan. 2024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闵国凤,刘玉彩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龙场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贵州贵阳 550200摘 要:通过系统的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深入剖析了各参试品种的生育特征和产量表现,广8优35在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方面均呈现出卓越的表现,而顺两优黑占显示相对较低的产量水平,这种对比直观地揭示了不同品种的优劣之处。
通过对生长过程、经济性状和产量的深入比较,揭示了各品种在关键时期的生育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信息,广8优35在株高、穗长、有效穗数等方面表现出色,直接贡献了其优越的产量,顺两优黑占在这些关键性状上相对较低,影响了其整体产量水平。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生长期观察;性状;产量比较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1–0037-03新品种的引进是推动水稻生产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引入具有抗病性、高产性和适应性强的新品种,可以增加农田的生产潜力,比较试验是评估不同水稻品种适应性和产量表现的重要手段,这些试验可以帮助农业科学家和农民更好地了解各品种在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的表现,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1 水稻育种现状1.1 水稻育种现状水稻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征和特性,这不仅表现在植株的形态结构上,更体现在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产量的差异性方面。
从传统的水稻到现代改良的杂交品种,每种水稻都在自身的领域中展现出独特的姿态,传统品种对一些特定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着相对较好的适应性,但在产量和抗病性方面则较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过改良的现代水稻品种,其植株更为粗壮,生长更为迅猛,产量更为可观。
然而,这种改良往往伴随着一些新的问题,如对特定肥料的过度依赖和对某些病虫害的较弱抵抗能力[1]。
文章编号:1005-2690(2019)08-0143-01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志码:B9个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比较试验左祥文,王海林,王华,何法,何胜华(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遵义563100)摘要:为筛选出适宜贵州省推广种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2018年引进8个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品种与主推品种F 优498进行对比种植研究,结果表明:禾两优8318、贵丰优790、雅康2优1098、两优557、729优815等5个品种抗病抗倒,生育期适中,比对照增产显著,推荐为首选栽培品种;中浙2优58、良两优339、蓉7优1098等3个品种,产量与对照相当(增减产不显著),生育期适中,抗病抗倒性好,无不良性状表现,推荐为次栽培品种。
关键词:杂交水稻;中籼;迟熟;比较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安全、国计民生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发展优质稻米不但能满足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也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贵州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因此,2018年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省内外引进了8个优质中籼迟熟杂交水稻品种,与当地主推品种F 优498进行对比种植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贵州省种植的品种,为当地种植农户提供优质高产品种,并开展优质稻米加工与销售,带动贵州省稻作农业健康发展。
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参试品种包括中浙2优58、雅康2优1098、良两优339、两优557、729优815、禾两优8318、贵丰优790、蓉7优1098,以当地主推品种F 优498作对照(CK)[1]。
1.2试验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长4.45m,宽3m,面积13.35m 2,育苗移栽(旱育秧方式),每小区移栽10行,每行移栽24穴,小区共240穴。
1.3试验经过试验于2018年在遵义市播州区三岔镇红光村进行,4月5日用40%强氯精200倍液浸泡种子48h,然后在全自动催芽机中催芽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