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405.33 KB
- 文档页数:4
・4・ 广州化工 2011年39卷第15期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李航 ,殷洁炜 ,王幸宜。,尹屹梅 ,马紫峰
(1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上海200237;2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工程系,上海200240)
摘要:甲烷部分氧化(P0M)反应制合成气是化学利用甲烷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表明,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_丁艺有能耗低
和反应速率较快等优点,而且所得的H:和CO的比例适于合成甲醇等—r业化学品。在该T艺过程中,所需反应容器体积小,反应效
率高,可大幅度降低制备合成气的成本。开发POM反应的高效催化剂是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实现下业化的关键途径,因此,是当前
国际催化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传统的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于POM反应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合成气
Progress on Catalyst of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Syngas
L/Hang ,YIN Jie—wei ,WANG Xing—yi’,YIN Yi—mei ,MA Zi一
(1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Catalysis,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237;
2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Abstract: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POM)to syngas was one of effective pathes to chemical use of methane.The
advantages of POM’S technology were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faster reaction rate and suitable ratio of H2/CO products
for synthesis of industrial chemicals,for example,methano1.Moreover,the needed reactor was smaller and the reaction
efficiency was relatively higher for POM technology,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cost of syngas production.Nowa-
days,exploiting catalysts with higher activity for POM reaction was a key approach to higher efficiency and industrializa—
tion of POM.Therefore,it was currently one of the hottest topics in global catalytic field.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OM to
syngas was surmmerized briefly,focusing OH conventional supported—metal catalysts and metallic oxide catalysts on POM.
Key words: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POM);catalyst;syngas
在垒球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现状F,找寻替代右油的化rr
原料和燃料已刻不容缓。全世界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据
有关报道,全球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约为185万亿立方米。然而
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的消耗量却很少,所占比例不足天然气消
耗总量的10%。但随着天然气化丁技术的不断改进,天然气逐
渐具备了成为21世纪石油替代品的潜质。甲烷是天然气的主 要成分,因此,开发利用甲烷已成为解决能源危机,探索替代能
源的研究热点之一。
化学利用甲烷主要有两种方法:直接转化法和间接转化法。
直接转化法是甲烷直接转化为工业化学品,如:甲烷直接转化制
甲醇。总反应式为:
cH4+÷0 c 0H, AH 。一127 kJ/m。l
问接转化法是将甲烷转化成合成气(H:和CO),然后再合
成工业化学品。在目前的甲烷直接转化的T艺中,大多数的目
标产物在反应条件下比甲烷更容易进行进一步的反应,从而难
以获得较高的产率,故短期内难以实现T业化,因此,间接转化
法是化学利用甲烷的另一更有效途径。 迄今为止,甲烷转化成合成气主要方式有3种:水蒸气重 整、甲烷部分氧化、cO:重整。T业上采用的甲烷水蒸气重整制 合成气反应是一个强吸热过程,总反应式为:
CH +H,0—— C0+3H ,AH =+206 kJ/tool
故需外界供热才能获得较高的转化率和产率,该l丁艺能耗
高、投资大,所得合成气V(H:)/V(CO)(即:H2和CO的摩尔
比)/>3,不利于直接进行合成反应,如:合成甲醇反应,费托合成
反应(即:以H,和CO为原料合成不同碳数的烃类反应)等。
虽然,甲烷CO:重整所得的合成气中 (H:)/v(CO)接近1,
可直接作为费托合成的原料,能弥补甲烷水蒸气重整生成的合
成气 (H )/ (CO)较高的不足,但是,由于甲烷CO 重整反应
依然是一个强吸热过程,总反应式为:
CH4+CO2—— C0+2H2,AH298=+260.5 kJ/mol 因此反应过程需要提供能量,也无法实现工艺过程中降低
能耗的要求。而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T艺有能耗低、反应速率
较快,合成气中 (H:)/V(CO)接近2,利于甲醇等T业化学品合
成,而且所需反应容器体积小,反应效率高,可大幅度降低制备
合成气的成本。因此,甲烷部分氧化反应有望取代传统的甲烷
重整反应成为制合成气的新T艺之一。甲烷部分氧化的总反应
式为:
CH4+— 02——c0+2H2,AH298=一35 kJ/mo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973111);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ZR1413900);上海市国际合作项目(10520708900)。
作者简介:李航(1986一),男,硕士生,研究内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材料。E—mail:lihang・0838@163・tom 通讯作者:尹屹梅(1969一),女,副教授,研究内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技术。E—mail:yimei@sjI
u・edu・cn 201 1年39卷第15期 广州化工 ・5・
近年来,POM制合成气相关的研究有很多 。本文主要
对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于POM反应的研
究进行了报道。
1 金属负载型催化剂
对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包括 个方面:金属活性组分、
载体和助剂。
1.1 金属活性组分
用作金属活性组分主要有:贵金属(如:Pd,Pt,Ru和Rh等)
和非贵金属(如:Ni,co等) 一14j。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具有活
性高、稳定性好、抗积炭等优点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Hickman
等研究发现,以Rh、Pt为涂层的整体型催化剂效果良好,H 和
CO的选择性都在90%以上,甲烷几乎完全转化,且与O 的反应
时间仅有10。Sl1 。使用Rh催化剂另外的优点就是副反应程
度少。Yan等研究Rh/SiO 和Ru/SiO 催化剂表面的POM反应
发现,Rh/SiO,表面CO为最初产物说明该催化剂表面发生的
POM反应是直接氧化反应,而Ru/SiO 表面CO:为最初产物说
明该催化剂表面发生的POM反应是间接氧化反应 。由此说
明,贵金属催化剂表面由于催化POM反应机理不同,使得不同
的贵金属表现 不同的催化性能。但贵金属由于储量小价格昂
贵,故成本高,难以大规模丁业化应用。
非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中,M基催化剂活性最好,接近于
Ru,且价格低廉,因此倍受研究者的关注Ⅲ一18j。Sun等用溶胶凝
胶法合成出了Ni/SiC催化剂 。通过研究发现,Ni/SiC用于
POM反应不需要经过前期还原处理,当Ni含量为10%的时候,
在高温下的POM反应过程中,CO和H,选择性都存90%以
CH 转化率也在75%以上;并且反应100 h后,活性数据无较大
变化。但经过进一步表征发现,反应后Ni粒子上出现管状或无
定形的沉积物,这是M活性位上发生积碳现象的结果。虽然
Ni/SiC作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但无法避免Ni积碳的
缺陷。有研究者发现了金属负载型催化剂表面的相对积碳速度
大/l',Jil ̄,序为:Ni>Pd>>Rh、Ru、Pt、Ir。由于Ni基催化剂始终难以
避免积碳现象造成催化剂失活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Ni基催化
剂的稳定性就成为该类催化剂能否实现T业化应用的关键因
素,这也是POM反应金属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分相关研究的一
个热点问题。目前,在提高催化剂稳定性方面主要有2个思路:
(1)提高并保持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度;(2)通过减弱催化剂
酸性、使活性组分富电子等方法达到减慢甲烷分解速度,加快
CO脱附速度及加速吸附碳的氧化的目的。
1.2载体
存负载型催化剂中,载体是活性组分的支架,起着支持和分
散金属活性组分的作用。前人对催化剂载体做了大量的研究, 发现所用催化剂的载体必须要有适当的比表面和孔结构[20 241。
催化剂载体按酸碱性分为:酸性载体和碱性载体。目前,常见的
酸 载体和碱性载体分别有:A1 O ,SiO ,SiC(酸性载体);ZrO ,
CeO (碱性载体)。
Pascaline等用浸渍法制备的Ni/SiC和NWA1 0 催化剂,在
CH :0,=2.5,空速为1 200 h一总压为0.5 MPa,反应温度在
900 oC的条件下,比较了两种催化剂的性能 。结果显示,当用
SiC载体时,CH 的转化率以及H /CO比例在反应进行100 h后
也基本保持不变,分别为78%和2.2;而当用A1 0 载体时,活性
数据在反应过程前20 h中明显呈下降趋势,CH 的转化率从
90%下降到了80%,H,/CO比例从2.8下降到2.5。以J 数据表
明,和A1,O 载体相比,SiC负载的Ni没有发生明显的积碳现 象,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抗积碳性能。
Sitthiphong等研究了Ni/Ce Zr O2(即:CeO2和ZrO2的复
合氧化物为载体)催化剂POM的催化性能 。结果显示,在
CH :0,=2.0的条件下,当该催化剂负载质量分数为15%的
Ni,x:0.25(即:15%NWCe。 zr0 O )时,反应温度在分别在
700℃,750℃和800 oC下的活性数据(依次为:CH 的转化率,
CO选择性,H,选择性)为,700℃:96%,96%,93%;750℃:
97%,97%,94%;800 oC:98%,98%,95%。由催化活性数据说
明,CeO,和ZrO 的复合氧化物可以作为Ni负载型催化剂的载
体。
Mariana等同样采用浸渍的方法合成出了Pt/A1 0 ,Pt/ZrO:,
Pt/10%ZrO,一A1 0 (10%ZrO2一A12O 是指ZrO2重量分数为
10%的ZrO,和A1,0 的复合氧化物) 种负载型催化剂并测试
了450~800℃下的对POM的催化活性 。在700 oC和750
F,CH 在 种催化剂下的转化率依次(按Pt/A12O3,Pt/'ZrO2,
PV10%ZrO,一A1,O 的 fI顷序)分别为:700℃下,84.5%,77.9%,
85.3%;750℃下,90.1%,90.4%,93.0%。温度达到800℃时,
种催化剂的CH 转化率都达到100%。Pt/10%ZrO2一A12O3
失活速率最低,仅为0.03%/h。以上结果说明,Pt/10%ZrO2一
A1,0 对POM的催化活性相对较好且不容易失活,故说明10%
ZrO 一A1 0 用作催化剂的载体能有效地保持催化剂的稳定性。
1.3 助剂
添加助剂是提高催化剂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在越来越
被科研T作者重视l2 -32]。目前研究得较多的助剂是碱金属与
碱土金属,稀土金属及其对应的氧化物。
张诺伟等考察了在600~800℃温度范同内Co/HZSM一5
和Co/Mg/HZSM一5对于POM的反应性能 …。结果显示,两种
催化剂POM过程的CH 转化牢和CO选择性均随反应温度的升
高而增加(在600—800 oC下,Co/HZSM一5:CH 转化率从63%
(600℃)上升为92.5%(800℃),CO选择性从68%(600 oC)上
升为95%(800 oC);Co/M.g/HZ—SM一5:CH 转化率从65%
(600 oC)上升为94%(800 oC),CO选择性从74%(600℃)上升
为97.5%(800 ))。和Co/HZSM一5相比,Co/Mg/HZSM一5
在测试的温度范围内的任一温度下均有更高的CH 转化率和
CO选择性。该现象产生是因为co物种与Mg助剂之间产生较
强的相互作用,Co除部分以Co 0 形态存在以外,还会与Mg作
用生成新的物相MgCo O ,因此导致还原后金属的颗粒度减小,
抗烧结能力增强。较高的金属分散度改善了催化剂的催化活
性,并抑制了反应条件下活性相Co的被氧化以及CoAl:0 尖晶石
生成,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由此说明,在Co/HZSM一5催
化剂中添加Mg助剂,可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
性。
由于碱金属及碱土金属作为助剂会因用量控制而影响催化
活性的问题,因此有人用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氧化物作为助剂。
邱业君等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MgO改性的Ni/A1 0 催化剂,
考察了Mg0助剂对Ni/A1 0,催化剂物化性质和甲烷部分氧化
制合成气反应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MgO助剂提高了
催化剂镍物种的均一性,抑制了NiA1 0 尖品石的形成,并且增
强了镍物种与载体的相互作用,这与MgO、NiO形成固溶体及与
A1 0,形成MgA1:O 有关。但是过量的MgO助剂对催化剂的反
应性能产生负面影响,MgO的碱性可以促进逆水煤气变换反应,
从而导致H 选择性降低和CO选择性提高。故MgO助剂量需
控制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