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草莓无公害生产及病虫害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14.01 MB
- 文档页数:76
大棚种植草莓的最佳时间和技术方法是哪些?草莓像三角形,感觉它表皮挺潮湿的,有许多小痘痘。
因为它的茎不能支撑,总是躺在地上,所以一半的有光,一半没有光,红色的一面的光充足,浅薄的一面就是贴着地面的。
下面一起来看看大棚种植草莓的最佳时间和技术方法是哪些?一、大棚种植草莓的最佳时间草莓可以全年种植,但是最适合的时间是9月上旬,9月初种植,气候清凉,温度适中,有利于植株很好地生长。
二、温室栽培技术1、土地处理和品种选择种植前要对园土进行消毒,可选择药物消毒或热力消毒。
如果是药物消毒,则在消毒后透气7天,让药物消散。
消毒后开始翻地,耕耙平整细均,再起垄。
品种应选择全明星、碳丰等生命力强,结果子多,耐荫,耐寒,抗白粉病,休眠期短的优良品种。
2、定植和扣棚为了赢得二月份的上市,草莓移植棚的时间应该是在九月初。
用幼苗移栽。
每亩约有12,000株。
种植后浇水,提高小苗成活率。
扣棚时间一般在11月中旬左右。
3、温湿度调节适合草莓涨大的气温为18℃#8211;25℃。
在冬季和早春,温室里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
温室气温昼间28℃,夜间5℃以上。
当气温超出30℃时,应立即降温。
当温室里湿度太高(大于70%)时,应立即通风。
4、肥水控制草莓需要足够的营养,因此在其生产过程中及时追肥,通常春芽萌发时需要追施尿素的溶液23次,磷酸二氢钾溶液则在花蕾分化前施加,在水果采摘后就追肥NPK复合肥料,肥料要稀释后再施用。
种植后立即灌水。
在开花和果子涨势大时,也要各灌一次。
秋季下大雨时,应及时排水。
草莓园周边要挖排水沟,这样棚里的水就可以排出去了。
5.授粉选择熊蜂授粉。
一般说来,草莓花开15-20个百分点时是熊蜂进园的最佳时机。
接收蜂箱后,打开糖盒为蜂箱提供食物。
到了晚上,蜂箱安置在棚内的固定看台上,放置在东南方向。
第二天早上打开蜂箱进行授粉,当温室进行用药时的,把蜂箱搬到棚外,过了隔离期,才让蜂箱回到原来的位置。
6、病虫害草莓很少遇到病虫害,温室草莓病虫害以农业防治主、化学防治为补充。
种植草莓的防虫方法引言草莓是一种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水果,然而在种植过程中,虫害常常是困扰农民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防虫方法,有助于农民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境友好且有效的防虫方法。
市场上有多种可用的生物防治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虫生物剂。
软体动物类1. 瓢虫:瓢虫是一种天敌,以草莓上常见的蚜虫为食。
放置瓢虫在草莓田里,能够控制蚜虫的数量。
2. 蝴蝶类:某些蝴蝶类昆虫的幼虫食草莓叶,可以使用昆虫幼虫杀虫剂进行防治。
真菌类1. 白僵菌:白僵菌是一种病原真菌,通过喷洒白僵菌溶液,能够控制草莓上常见的果蝇等害虫。
2. 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可用于控制草莓田里的螟蛾和蛀果蛾等害虫。
二、化学防治除了生物防治,化学防虫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化学防治方法。
1. 杀虫剂喷洒:选择适宜的杀虫剂,对草莓进行定期喷洒,能够有效控制蚜虫、食叶害虫等寄生虫的数量。
但要注意控制喷洒量和频率,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2. 粘虫板:粘虫板是一种可以利用昆虫趋光性的特性来吸引和捕捉害虫的装置。
在草莓田的周边设置粘虫板,能够阻止害虫进入草莓田,从而减少害虫数量。
3. 轮作种植:轮作种植是一种通过种植非草莓类作物来控制害虫滋生和传播的方法。
在两个草莓种植季节之间,种植其他非草莓作物,能够减少害虫的孳生,从而减少化学防治的需求。
三、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一种节能环保、无污染的防虫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
1. 网室覆盖:在草莓田上方搭建带有嘴形网的棚子,能够有效防止飞行害虫(如果蝇)的进入。
同时,遮阳网也能够降温、防风,提高草莓的生长质量。
2. 人工捕捉:通过设置诱虫灯、虫源陷阱和粘虫球等方法,吸引和捕捉害虫。
这种方法结合了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原理,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防虫方法。
结论种植草莓时,防虫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几种有效的防虫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
浅谈无公害草莓栽培技术要点作者:吕金花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第15期草莓-多年生草本植物,我们大部分人品尝完草莓,都认为它多汁解渴、酸甜适中且小巧可爱。
它不仅仅在中国,在国外也都受人欢迎,而且在生产上有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特点,颇受种植户重视。
近年来,草莓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很多种植户一味追求产量,盲目使用农药,造成农药超标问题比较严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健康,所以,确保草莓的安全性责任重大。
无公害草莓在环境产地选择、选苗育苗、授粉、肥料使用、病虫害防治方面有一套严格的标准。
1产地环境质量要求严格种植草莓的地块应远离城市和交通要道,周围无工业货矿山的污染源,每日总悬浮颗粒物应小于等于0.3mg/m2,氟化物应小于等于7μg/m2,土壤环境PH<6.5,土壤中镉、汞含量应小于0.3mk/kg,砷应小于40mg/Kg,铝铬应小于0.10mg/L。
土壤应选在保水保肥能力强、透水通风好、质地较松软的砂质微酸性土壤。
灌溉水质量也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重金属不能超标。
2栽植前大棚内环境的消毒灭菌土壤消毒是减缓大棚草莓连作障碍影响及保持土壤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大棚内消毒可以净化棚内环境,达到杀灭或减少土壤中有害菌和病虫草源的效果、可以有效抑制草莓病虫害的传播和侵扰。
2.1土壤消毒:可以选择在七月中旬的时间来清理杂草,地表施石灰氮,亩用量80-100kg,翻耘后土表用农膜严密覆盖,大棚盖紧盖严。
在高温季节,膜下温度可提高到60-70℃,密封15天揭膜,以达到杀菌杀虫的作用。
2.2采用硫磺粉来高温杀菌,具体的用法:每亩用硫磺粉1kg,发烟剂1kg,将其混合均匀,用纸包好,每包0.25kg-0.3kg为宜,先将棚膜密封好,熏蒸24-48小时。
3无病毒壮苗选育无公害草莓品种的选择也非常关键,选择一些单果大、单株结果能力强、休眠期长、耐寒、抗冻能力强大的優秀品种,如:章姬、鬼怒甘等。
无公害草莓的栽植要用脱毒壮苗,由于脱毒过程严格而复杂,所以种植户最好从相关机构购买脱毒苗,选购苗木要选壮苗,要求秧苗长15cm左右,粗0.3cm左右,无病虫害、根系发达、须根多而粗,根茎粗1.3-1.6cm,有4-7片真叶。
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8期草莓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技术崔海珍(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农业局,山东博兴 256500)我国温室草莓生产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但多年来一直未能对日、欧美等国出口,除了技术壁垒问题以外,主要的还是草莓的农药残留和品质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国草莓专业生产领域的当务之急。
1 空间电场/C02同补技术在防治病害中的应用温室草莓生产主要是在深秋、冬、早春三季进行,相对露地生产来讲,白粉虱、蚜虫等虫害程度要轻许多,杀虫剂很少使用,其鲜果杀虫剂残留未超出多数贸易国要求的使用限量。
在对温室草莓鲜果农残检验中,真正不能满足食品安全要求的是某些杀菌剂的残留超标,因此,杀菌剂的限制使用以及新的物理防治技术的应用是今后解决我国温室草莓农残的一个重要方向。
1.1 草莓的真菌病害草莓的真菌病害主要是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三大病害。
温室草莓生产三病的发病率很高,发生面积大。
三病主要危害植株叶片,此外它还可侵害叶柄、花梗和果实,大大降低了草莓的产量及果品品质。
目前,尚没有十分有效的农药能够预防三病的发生,生产中往往采用大剂量、多种农药同时使用的方法进行防治。
为了选择有效的三病预防技术,对三种病害发生机理的了解是必要的。
1.1.1 草莓白粉病1)病原:病原为粉孢菌,属半知菌亚门。
分生孢子一般等效粒径在8μm左右,从分生孢子的粒径来看,可以利用空间电场控制本病通过空气传播的可能。
2)传播途径:分生孢子由菌丝体喷射状产生并通过气流传播、水流传播、农事活动对草莓进行初侵染和不断进行再侵染,依据本病的传播途径,可采用空间电场控制本病分生孢子的气流传播,采用膜下灌溉控制水流传播。
3)发病条件:草莓白粉病在设施栽培任何环境中都可能发生。
白粉病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30℃,以20~25℃较为适宜,干湿交替出现时发病重。
栽培环境条件与病害发生有关,如种植过密、偏施氮肥、大水漫灌、植株徒长、湿度较大,都有利于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