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钻井现状与发展趋势
- 格式:pdf
- 大小:120.67 KB
- 文档页数:3
2023年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能源生产方式,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市场发展也日益重要。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产品类型、技术进步、市场机遇等方面对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市场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市场规模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在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占比增加。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到2025年,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市场规模将达到3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6%。
产品类型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浮式石油钻井平台和固定式石油钻井平台。
浮式石油钻井平台是指在大海上漂浮的平台,它需要对海浪、洋流等外部因素具有强大的抵御能力,同时也要满足石油钻井的需求。
而固定式石油钻井平台则是在海底固定不动,适合于浅海或半深海的石油钻井。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技术也不断更新换代。
例如,近年来,深海石油开采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深海能够钻探到更深的油田。
此外,虚拟实境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的应用,使得石油钻井平台的操作过程更加高效和安全。
市场机遇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市场的机遇在于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增长以及工程技术的进步。
当前,新兴市场如印度,中国和巴西等国家的石油消费日益增长,这将为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
同时,技术的升级和新技术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升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性能和效率。
综上所述,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产品类型主要分为浮式和固定式,技术不断进步,市场机遇也日益增多。
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增长,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市场前景仍旧看好。
2024全球与中国潜孔钻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潜孔钻机是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的机械设备,主要用于钻取地下水井、石油井、矿井等深度较大的孔洞。
随着全球水资源紧缺和能源需求增加,潜孔钻机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全球潜孔钻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全球各地的工程项目数量日益增加,对潜孔钻机的需求也相应增长。
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更加迫切。
2.技术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潜孔钻机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新型的潜孔钻机采用先进的液压系统和自动控制技术,提高了钻井效率和稳定性。
3. 市场竞争激烈:潜孔钻机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企业有美国的Caterpillar、德国的Sandvik、中国的山推等。
这些企业通过产品创新、服务优化等方式竞争市场份额。
中国潜孔钻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国是世界上潜孔钻机市场最大的国家之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由于国家对水资源的需求和保护力度加大,潜孔钻机在城市化建设和农田灌溉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技术水平提高:中国潜孔钻机行业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些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技术,不断创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3.出口市场拓展:中国潜孔钻机企业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合作项目,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潜孔钻机的价格相对较低,性价比高,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未来展望:1.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全球水资源紧缺和能源需求增加的趋势持续,潜孔钻机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尤其是在水井、油气井等领域的应用将会继续扩大。
2.技术进一步提升: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潜孔钻机的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新的材料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改善潜孔钻机的效率和可靠性。
3.国际合作加强:全球潜孔钻机行业竞争激烈,国际合作将助推产业发展。
中国潜孔钻机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技术交流等活动,提升核心竞争力。
4.环保需求提升: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对潜孔钻机的环保性能和节能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国内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我国的超深井钻井技术起步相对国外较晚,上世纪70年代年在四川地区完成的女基井,井深达到了6011米,这就开启了我国超深井钻井的序幕。
1976到1985这些年间,我国钻成的超深井有10口之多,这其中有2口井深度超过了7000米,分别是位于四川的关基井(井深7175米)和位于新疆的固2井(井深7002米)。
在1986到1997年间,钻成了34口超深井,其中塔参1井井深达7200m,这也是当时我国陆上最深的井。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的大规模勘探与开发,超深井的数量必然会越来越多。
标签:超深井;研究;深井钻井;现状能源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随着全球能源的逐年消耗,人们的生活对能源越来越依赖,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等一些主要能源的需求逐年增加,油气田的开采发掘不断向深度发展。
所以,深井、超深井的钻探技术不断发展。
我国超深井技术起步较晚,美国技术相对发达。
目前,美国、德国在深井、超深井技术研究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1 我国深井技术的发展历程1.1我国深井钻井的初始阶段。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对深井的钻探,第一口深井就诞生在产油大市——大庆,井的深度到达了4.7公里,这也是我国深井、超深井钻探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1.2我国超深井钻井的發展阶段。
到了70年代中后期到80 年中期的十多年,中国又在四川地区钻探出了6公里以上的超深井,这口井的钻探成功将我国从掌握深井技术推向了掌握超深井技术的国家行列,从此开启了我国超深井钻井的序幕。
1.3我国超深井钻井大规模应用阶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大型油气田的不断勘测与开发,从80年代中期到现在,在塔里木等一系列地区石油储量探明后,也开启了我国深井、超深井大范围应用的先河。
2 国内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2.1油气田地质环境的描述及评估技术。
在进行钻井前利用现有的地质资料对地层的物性及其力学参数的横向和纵向的分布进行有效的模拟评估,并且通过评估结果来判断地质环境是否适合钻井作业。
国内外小井眼钻井设备的发展在油田领域钻探开采作业过程中小心眼钻井由于其实际的施工作业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排出的岩屑体积更小,钻井过程对环境污染更小,在当前世界石油勘探开采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这种情况下小井眼钻井设备也实现了快速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小井眼钻井设备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小井眼钻井设备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
标签:小井眼;钻井设备;发展引言在世界石油勘探开采不断发展过程中,小井眼钻井技术的出现对油气勘探开采起到极大推动作用,该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实现了快速发展,实际应用的经济性比较好。
小井眼钻井技术的快速发展时代小井眼钻井装备以及相关配套工具技术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1 小井眼钻井设备特点(1)小井眼井本身的井眼体积非常小,如果实际井深不超过1500m,小井眼井的井眼体积仅仅为31L/m[1];在钻井过程中破碎岩石的体积也非常小,而且排出岩屑的体积非常小,因此整个钻井作业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非常小。
(2)在目前世界石油勘探领域的实践应用中发现,与常规钻井技术相比较,充分利用小井眼钻井技术能够节约50%左右的成本,而且在国外一些石油公司使用专用的小井眼钻机后,整个钻井作业过程中钻井成本能够节约60%~75%。
(3)在对目前国际上利用较好的小井眼钻井设备进行分析统计可以发现,与常规的钻机设备相比较,小井眼钻井设备质量仅仅达到常规钻井设备达到1/5左右,因此其实际在经常作业过程中占地面积非常小,而且各种设备公里仅仅达到常规设备的1/3~1/5左右。
在此情形下,充分利用模块化设计,能够让钻机设备搬迁更加便捷,对环境污染更小,而且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也更小。
2 国外小井眼钻井设备发展分析2.1 小井眼钻机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国际上很多知名的石油企业用常规钻机改造小井眼钻机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且这种改造钻机在长期的钻井作业过程中为石油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通过改造而形成的小井眼钻机本身的工作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升降系统在进行下放的作业过程中经常会产生故障;另外,钻机改造之后,由于其平台并不标准,导致钻井配套设备以及相关的钻井工具在平台上的布置出现不协调现象,这样就会对实际的钻井作业速率产生极大影响,而且钻机的自动化改造会消耗大量成本,实际的应用效果并不明显。
石油钻井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者:丁海军宋智龙沛民齐亚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第16期【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如今网络和信息的爆炸时代,我国的钻井技术也在迅猛的发展着,尽管我国五十年代中,钻井技术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是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如何提高钻井技术,解决技术困局,满足钻井技术的实际需求,已经成为石油钻井领域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中国石油钻井技术现状需求1 引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石油钻井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今天,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技术差距。
从海洋钻井平台,石油钻井装备到钻井关键技术,仍然需要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为我国石油钻井技术更加长远的发展指明方向。
2 中国石油钻井技术概况在上世纪中期,我国的石油钻井技术就有了喷射钻井技术、丛式井钻井技术及高效钻头技术、井控技术、保护油气层技术等先进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石油钻井技术已经形成了科学合理的钻井方式,随着科技进程的加快,网络智能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钻井科学技术发展的持续动力。
尽管我国在钻井技术上的突破是十分巨大的,然而我国的钻井也有地域的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井深也经常变化,因此在实际中钻井技术的难度是很大的,特别是深口钻井技术。
我国这一技术是在上世纪中期才渐渐成熟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技术的熟练度,地域的复杂性都使得我国在这一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钻井技术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代表着国家的技术实力,因此需要不断的进行学习研究,减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 钻井技术发展方向和难点当前我国的钻井技术奋起直追,继美国、加拿大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石油钻井技术相对成熟的国家。
如今已经能够熟练运用的钻井技术有定向井、水平井、老井侧钻、丛式井及深井钻井等系列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能够大体满足国内的油气开采量的施工,同时这些技术的成熟和使用,缩小了我国石油钻井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海洋石油完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当前,我国大部分陆地油田的石油开采都进入开发的中后期,海洋石油资源的开采在我国能源战略中将发挥越来越中的作用。
近些年来,海洋石油资源短缺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创新与发展海洋石油完井技术,从而致力于提升海洋油井的潜力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海洋石油;完井技术;发展趋势1、我国海洋石油资源现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作为非常重要的战略性物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在消耗量巨大的现实状况面前,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而言仍然是比较短缺的。
因此,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不仅需要提高海洋油气深水钻井所应用技术的水平,还需要改善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我国经济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2、海洋石油深水钻井的特点海洋的深水区域的海浪非常大,海水的波动很大,给石油钻井施工带来巨大的难度,而且海洋深水区域的环境条件差,安全风险的等级高,必须采取最佳的设计和施工管理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钻井和完井施工的质量。
深水区域低温的条件,影响到海底的数百米的油层,导致油层的温度低。
导致隔水管中的钻井液的性质变差,影响到钻井液的正常循环,给深水钻探施工带来危害。
同时影响到固井施工的质量,固井的水泥浆很难快速凝固,延长了固井施工的时限,同时增加了固井施工的成本。
在深水钻井施工过程中,极易遇到浅层气或者浅层流体,如果控制不当,就会发生井喷事故,影响到钻井平台的安全,极易导致海洋的污染。
浅层流的压力高,是引起井喷事故的元凶。
浅层气的存在,会导致井口出现天然气的状况,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控制,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给深水钻井施工带来巨大的危害。
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极易堵塞管道系统,引起钻井液的循环不畅,携带岩屑的能力变弱,导致卡钻事故的发生,增加了海洋深水钻井的难度。
由于经常发生卡钻事故,天然气泄漏等事故,增加了事故处理的工作量。
我国海洋石油钻井技术及装备发展探讨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德州253200摘要:油气资源是否能够得到持续的供给,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为此,为了确保石油的供应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要加大原油和天然气的进口,另一个是要对原油和天然气的产量进行提升,并对海洋石油的开发力度予以强化,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能源。
现阶段,我国对于海洋石油的发展已经初具成效,但在实际情况下,还有较大的改进力度,所以,我们将继续投入大量的精力,对海上石油钻井技术及其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海洋石油;钻井技术;装备;发展引言在现代工业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石油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新时期,伴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仅凭国内的采油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根据数据显示,每年进口的原油约占国内原油需求的70%。
为了适应国家对石油资源的巨大需要,开展海洋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要想更好地开发海洋石油资源,就必须要更好地进行海洋石油钻井技术的研发。
海上石油钻井产业对海上石油钻井技术的需求十分严格,这是一个高科技、高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要想把海上石油资源的钻探与开采做好,就一定要大力开展海上石油钻井技术的研发工作。
1我国海洋石油钻井技术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在海洋油气钻探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要想发展和应用海上石油钻井技术,就必须要有一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作为支持,所以,进行海上石油钻井技术的研究工作是其发展的必要条件。
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研发和生产,参与到海上石油资源钻机的数量也在增加,在此过程中,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也在不断地改进,为今后的钻井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海洋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各种海洋石油钻井装备的起步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的缺乏。
目前,我国的海上石油钻探技术发展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海上石油钻探设备的国产化程度不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海上石油钻探设备的国产化率仅占1/5,仍有相当多的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而这20%的设备中,国内设备仅完成了非常少的工作,技术含量也相对较低,这已成为制约我国海上石油钻探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智能钻井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由于油气开发逐渐向非常规,低渗透,深层,深水等一系列复杂环境中开展,所以,钻井工程在经济,效率和安全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困难和挑战。
但是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的钻井司钻技术也得到很大的帮助和发展。
并且有望实现钻井工程的超前探测、闭环控制和智能导向等多种优点。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钻井工程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工程的成本。
所以近年来,智能钻井技术成为我国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就智能钻井技术的现状和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探究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加强钻井工程与先进技术,前沿理论相结合,建立先进的钻井技术系统,为今后实现我国复杂油气资源的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智能钻井技术、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目前,我国的油气开发领域由传统的常规领域到低渗透,深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领域发展。
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阻碍。
因此,对于处在发展初期可以智能化钻井司钻技术,在安全、效率、技术方面,还很难满足当前的复杂油气开发的需求。
智能钻井技术还有待提高和创新。
智能相关报道显示钻井技术在各方面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工程等先进技术,能大幅度的提高钻井技术的效率和钻井工程的成本。
但因为很多方面还处于初期阶段,所以与其他国家依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现就在系统分析智能钻井技术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究智能钻井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和趋势,通过完善体系和理论的研究,实现钻井技术的跨度飞跃目标。
一、井眼轨道智能优化技术井眼轨道智能优化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井深度和方位角等进行一系列的动态分析和优化。
例如,通过利用遗传算法对造斜点进行了智能优化,其中还包括以网格点作为基础,对井眼轨道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功能,同时采用了另一种方法是梯度搜索法,而且结合伴随矩阵函数和数值等模拟软件,对分支井眼可能会对井眼轨道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用重复迭代方法对井眼轨道进行智能改善和优化,将单位长度的最大化产能设为目标,建立储存权重图以及对储层的甜点区域进行明确的了解,其中利用了克里金方法,最后还用快速行进法对分支井眼轨道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2024年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是石油勘探与开发的重要设施,承载着国内外石油公司在海上进行石油勘探和生产的任务。
本文将对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包括行业发展趋势、市场规模、主要竞争对手和政策法规等方面。
2. 行业发展趋势2.1 国际能源需求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作为石油勘探和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其需求量与国际能源市场紧密相关。
2.2 深水油田勘探开发的兴起近年来,为满足能源需求,国际石油公司开始向深水油田进行勘探和开发。
相比浅海油田,深水油田具有更高的挑战和潜力。
因此,对于能够在深水环境下操作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需求也在增加。
2.3 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导致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在环保方面面临更高的要求和压力。
石油公司和相关政府部门开始更注重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减少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市场规模3.1 全球市场规模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市场规模庞大,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预计到2030年,全球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超过10%。
3.2 中国市场规模在中国,随着国内石油勘探和开发的不断推进,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数据,中国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市场规模在过去十年中年均增长率超过15%。
4. 主要竞争对手4.1 国际石油公司国际石油公司是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这些公司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石油勘探和生产。
4.2 国内石油公司在中国,国内石油公司也是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市场的重要竞争对手。
这些公司通常与国际石油公司合作,共同开展石油勘探和生产项目。
4.3 专业化海工公司除了石油公司,还有一些专门从事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工程的海工公司。
这些公司通过提供海工工程服务,与石油公司合作,参与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项目的建设和维护。
中国石油钻井现状与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钻井工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钻井工程的规模实力和钻井工程的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
未来国内外钻井技术将遇到哪些难点及发展趋势?
钻井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龙头”,钻井的投资实际上占整个勘探开发投资的50%以上。钻井工程技术水平直
接关系到石油勘探开发的成败,决定着石油上游业务的发展潜力和竞争能力。目前,钻井工程已开始成为
寻找油气藏、高效开发油气田最有效的手段,特别是欠平衡、水平井等技术已成为现代油气勘探开发的重
要手段,对增储上产和提高采收率十分重要。
国内钻井技术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石油钻井科研工作一直处于跟随状态,学习和追赶国外先进技术并努力实现先进技术的
国产化。总体来看,我国石油钻井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有5年~10年的差距。
近几年,我国钻井工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钻井工程的规模实力和钻井工程的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
在自动垂直钻井、可膨胀管钻井、深海钻井、陆上深井超深井钻井等高端钻井技术领域,以及综合钻井实
力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内旋转导向技术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无论是今后钻大
位移井、分支井,还是煤层气鱼骨井,都非常需要这项技术。国内自2000年开始膨胀管技术研究,2003
年首次在大庆油田进行了两口井的套管补贴,获得了成功,目前成功补贴已超过200口井。
从国际上看,地质导向钻井已是成熟技术,自动垂直钻井系统国外已投入商业应用,欠平衡钻井、气体钻
井国外已是常规生产技术,我们还处在研究推广阶段。但国内中石油钻井院苏义脑院士经过多年努力,成
功研制出近钻头地质导向系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
套管钻井技术国外已投入商业性运作,我们还处在应用阶段。国内钻井院研制出适合中国特色的套管钻井
技术,在吉林等油田应用十多口井,取得显著成效。连续管钻井技术国外已是常规生产技术,特别是小井
眼,这些技术也是我们在东部和西部勘探开发生产中钻井生产亟须解决的技术。
钻井技术发展方向和难点:
汪海阁认为“钻井行业利用技术措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记录,钻井技术潜力巨大。目前,我国的钻井工作
量已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加拿大两国,并且已经掌握了常规的定向井、水平井、老井侧钻、丛式
井及深井钻井等系列技术,基本上能满足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的一般需求,并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国内钻井行业在围绕持续提速,提高探井发现率,保护、发现油气藏等领域展开研究。”
据美国对世界144家主要石油公司及钻井作业公司调查显示,近年来,世界钻井井形呈现多样化,但仍以
直井为主,水平井、分支井、老井侧钻等特殊工艺井比例增加。海上水深超过3000米的井占海洋钻井总
数的比例不断增加。
由于钻井面对的难度越来越大,因而石油钻机朝着不断满足石油工程需要的方向发展,高性能的机、电、
液一体化技术促进石油钻机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大量增加自动化工具,减小操作者劳动强度,为提高劳动
生产率创造条件。在这方面发达国家一口井只需几个人,而欠发达国家,一口井需几十人。
长期以来,全球钻井行业的投资占勘探开发投资的50%以上,钻井水平的高低对于油气勘探开发效益具有
十分重大的影响。合理的钻井工艺、适用的钻井技术和完井方法是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发现油气田、提
高产量、降低成本、实现油气田勘探开发经济目标的重要保证。
从国际钻井服务市场的构成来看,目前钻井市场主要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提供钻机服务的钻井承
包商,中国石油现在到国外去服务的钻井、修井机早已超过100台,分布在几十个国家,而且这个需求还
在增长。另一部分是占钻井服务市场六七成的专业技术服务市场。我国在国外市场做的主要还是低端服务,
也就是打井的工程承包,而高端的、高附加值的配合打井的专业技术服务,我们基本没有参与进去。所以,
我国钻井技术的提升和突破,已经成为关系中国石油工业在“十一五”发展和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大钻井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最近几年,三大钻井技术得到了重要发展和广泛应用,第一是水平井钻井技术,第二是欠平衡钻井技术,
第三是深井钻井技术。目前,这三项主要钻井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促进了钻井科技的深层次发展,在钻机
动用、钻井总数、钻井队年进尺、钻井总进尺以及机械钻速,特别是深井提速上,都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三项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带动了一批产业的兴起,带动了思想观念的更新。一是带来整体观念
上的更新,突出表现在勘探、开发和经济增长方式方面。目前,我国由原来两三年打一口超深井,发展到
现在,由于气体钻井技术的应用,一年就可以打两口超深井,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二是带来设备的全面
更新。目前,从钻机到钻机的所有配件,以及井下工具,都进行了全面更新,真正朝着科学化钻井方向发
展。三是带来钻井工艺的全面更新。比如气体钻井、控压钻井、深井超深井技术,尤其是特殊工艺钻井技
术非常引人注意,比如定向井、水平井、丛式井、大位移井、复杂结构井及欠平衡钻井等。
从世界近年来钻井技术发展趋势看,每一项钻井技术的重大进展都对应着某项高技术的引入。钻井主导技
术的发展实质上是把钻井、录井、测井与信息技术四者集成于一体,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层的发现率、提
高单井产量、缩短钻井周期、降低“吨油成本”。一个高效的钻井系统将在油气勘探开发中扮演越来越重要
的角色。
“水平井、多分支井、水平多分支井技术,由于进一步提高了油藏暴露面积,有利于提高采收率、降低吨油
开采成本而得到推广应用。国外在多分支井和鱼骨井基础上还提出了最大储层有效进尺的概念,即利用钻
井手段提高储层段的进尺,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汪海阁还说,石油技术大发展,是国家强盛的需要,是
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继往开来的时代的需要,也是广大石油科技工作者大展宏图的黄金时期。
钻井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国内外钻井技术发展趋势如何,为人类石油勘探开发带来什么影响?汪海阁认为,钻井是石油工业的
龙头。钻井发展总的趋势就是,不断满足勘探开发需要。钻井工程作为油气勘探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一
种主要手段,具有资金、技术密集,高投资、高风险的特点。他还说:“近年来,国际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
已经由传统的建立油气通道发展到采用钻井手段,来实现勘探开发地质目的,提高单井产量和最终采收率。”
我国石油钻井50多年的实践证明,走技术引进与自立开发相结合的道路是技术落后国家走向先进的一条必
由之路、正确之道。走完全自主创新的路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要求,必须要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为我所用。但是完全靠技术引进也走不通,因为先进的生产作业线及其产品,发达国家在未充分占领市场
前是不会出卖的,引进二流三流产品的作业线,在国际市场上是没有竞争力的,其结果只能是绑在别人的
战车上跟着跑,走上“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
另外,像我们这样钻井规模的国家,先进技术是买不起的,买别人的产品或请外国公司来服务,在几口井
上可以,但几百口井、上千口井如何来应用是经济上承受不了的。日本技术发展的成功经验是从模仿创新
走向自主创新,值得我们借鉴。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同时,则绝对不能忽视自主开发与自主创新。
结合当前国际石油背景,汪海阁在分析今后钻井技术发展趋势时说,由于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引起世界石
油勘探开发热潮,对钻井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钻井工作量也将大幅上升。“目前,勘探对钻井提出的要求是,
深井超深井需要提高钻速;开发对钻井的要求则是提高采收率,提高单井产量,改变增长方式。管理上面
临的难题是如何扩大欠平衡钻井应用,如何降低气体钻井的成本,如何广泛使用高压喷射技术”。
在勘探上,欠平衡钻井提高了低压、复杂岩性、水敏性、裂缝性等储层的油气发现和保护水平,拓宽了勘
探领域。在开发上,欠平衡钻井通过有效地保护储层,提高了单井产量,降低了开发综合成本。在工程方
面,欠平衡钻井解决了低压地层漏失问题,提高了机械钻速,减少了压差卡钻,缩短了钻井周期。2007年
中石油完成155口欠平衡井,取得了勘探上的重大发现,实现了吐哈三塘湖油田的高效开采,并大幅度提
高了研磨性地层的钻速。
“预计今后3年到5年内,需求最突出的钻井技术仍然以水平井、欠平衡井、超深井三大技术为主,重点是
要求保护发现油气藏。三种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不断互补,优化发展,并朝着纵深方向快速发展。”
汪海阁还透露。未来高度需求、重点发展的钻井技术包括降低每米钻井进尺费用、降低地质旋转导向费用
以及提高钻井速度等方面的技术,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目标的实现加油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