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体育教学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体育教学模式

第一节体育教学模式概述

导入:请学生回答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采取了那种教学形式?

一、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兴起和意义

(一)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兴起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教育理论界引进了苏联的教育理论,将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4个基本阶段,这个教学过程反映在体育课上就是以掌握运动技能的顺序为主线设计的体育课堂教学程序,即“开始阶段(课堂常规、准备活动、专项准备活动等)---基本部分(技能练习和课课练等)----结束部分(放松练习和讲评)”的教学程序,它也被称为“三段制”或“四段制”教学程序。上述这种教学程序比较能够发挥教师的教学作用,也有利于比较系统的运动技术传授和运动技能习得,并有利于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得到相应的身体锻炼,因此这种模式从新中国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一段时期一直占了主导地位,形成一种惯例性的教学程序,以至于有人称这种教学程序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或“传习式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师:“传习式”与“师徒式”有什么区别?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的体育教学思想、体育教学方法以及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非常活跃,最终形成了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热潮。随着教育改革和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体育教学第一线,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成为最热的研究课题,广大体育教师依据各种新的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教学理论,结合面前的体育教学问

题,不断寻求新的体育教程和体育教法,对各种有特色的教学模式进行思考、构思、实验和理论总结,各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报告层出不穷。

(二)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当前,中国体育教学的目标(为什么教的问题)业已明确,概括地说就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但是内容(教什么)的问题、教材(用什么教)的问题、课程(教多少)的问题、方法(怎么教)的问题等等则是体育教学改革深化中的问题,而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是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材编排以及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的问题,是承上启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略的问题,因此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至关重要。

2.有利于简化教学问题

模式的研究是现代科学方法论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排除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部分,抓住事物主要的、本质的部分进行研究。因此,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简化复杂的体育教学过程,将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因素突出出来,便于我们对体育教学过程进行概括的观察、总结和模仿。

教师:请举例说明简化教学?

3.有利于体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涉及的教学因素非常广泛,包括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体育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等。从体育教学理论上来看,体育

教学模式可以从动态上把握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重视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从体育教学实际上看,体育教学模式既是体育教学过程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体育教学实际经验的系统总结,它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了桥梁,是抽象的理论变成了可操作的行为,便于人们理解和应用。

4.有利于活跃第一线体育教师的研究

第一线体育教师面临的日常工作就是对体育教学的设计,而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对体育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依据所学的理论来设计和改造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就是教学模式的研究,因此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体育教师最需要的、最能与日常工作结合的、也是最具可行性的研究。

二、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理论结构

美国教育者乔尹斯(B.jyce)和韦尔(W.weil)在《教学模式化》(M.del.fTeaching)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揭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一些研究者开始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进行界定。

本教材综合教学论中对教学模式的定义和中国体育学者对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并对上百种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分析,得出:

(1)任何体育教学模式都是根据特定的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提出来的;

(2)体育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学过程和相应的教学方法;

(3)各个体育教学模式的不同主要反映在其教学过程的结构的不同设计;

(4)教学模式的空间定位主要是教学单元,其次是教学课。

因此,我们可以把体育教学模式作如下的定义: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由三个基本的要素组成:即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法体系。这三者的关系是:教学过程结构是支撑教学模式的“骨架”;教学方法体系是填充教学过程的“肌肉”;而教学指导思想则是内含在“骨骼”与“肌肉”中,并起到协调和指挥作用的“神经”。教学指导思想(神经)体现了教学模式的理论性;教学过程结构(骨骼)体现了教学模式的稳定性;教学方法体系(肌肉)则体现了体育教学模式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体育。

举例来说,要建立一个“发现式教学模式”时,提倡启发学生发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思想就是这个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决定了这个教学模式的性质、研究方法和效果评价,起着指导的作用;然后要根据这个思想建立一个具有“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结构,即“设定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学习——集体讨论——提出答案”的教学过程,该过程是单元的过程,由相应的课来组成;其后,还需要用一些相应的教法来填充和丰满这个教学过程,如设问的方法、提问的方法、提供思考线索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验证问题的方法,组织学生讨论的方法等。

教师:请举例说明动作技术教学中的“设定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学习——集体讨论——提出答案”?

当上述三个基本方面的要素都具备了,这个教学模式就基本形成了。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体育教学思想的“神经”、教学过程基本结构

的“骨骼”和教学方法的“肌肉”时,体育教学模式才算是真正建立起来了。

第二节体育教学模式的性质

一、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属性

本教材根据对各种先行研究的归纳,提出体育教学模式的6个基本属性:即理论性、稳定性、直观性、整体优化性、对应性和评价性。(一)理论性

所谓理论性是指任何一个比较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都必定反映了某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都是一种体现了某个教学过程理论的教学程序。只有以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和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才有可能比较完善和清晰。因此,体育教学模式与教学思想及理论的依存关系,形成了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属性。

(二)稳定性

一个体育教学模式的确立实际上是一个新型的体育教学过程结构的确立,既然是结构,就必然有相当的稳定性。所谓“教学模式”,就是指无论在什么时候运用这种模式教学,其基本的程序和主要的环节都不应有大的变化(当然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条件变化做些细微的调整是可能的)。如果某个教学模式在不同人和不同时间运用时都要产生大的变化,那就说明该教学模式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还只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教学程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