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红高粱》和电影《红高粱》艺术特色分析 (10)

  • 格式:docx
  • 大小:17.25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作业:小说《红高粱》是莫言的代表作,电影《红高粱》是张艺谋的代表作,请运用所学习的文艺理论方面的知识,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并着重分析电影《红高粱》对小说的继承和发展。

谈《红高粱》小说与电影

文学作品是影视剧创作的重要来源,改编是连接二者的桥梁。《红高粱家族》是莫言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1988,导演张艺谋将其拍成电影,一举夺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在人物上,莫言在写作中非常注重人物姓名的寓意。小说主人公分别叫“余占鳌”、“戴凤莲”,暗示两人性格的鲜明强烈和两人的相配。电影则几乎隐去人物的名字,称呼单一,以“我”的视角回忆“我爷爷”、“我奶奶”的故事。小说中人物众多,注重用语言、行为和内心活动的方式展现人物性格,有侠肝义胆的土匪余司令,勇敢泼辣的女中豪杰戴凤莲,忠厚坚韧的烧酒师傅罗汉,雷厉风行的县长曹梦九,敢作敢为的匪首花脖子,贪财不顾女儿死活的九儿爹……即使是小人物也性格鲜明,依靠的是叙事视点来方面叙事。电影的主要演员则只有五人,删去了一些如任副官、冷麻子等小人物,只讲述从我奶奶出嫁到我爷爷伏击日本汽车队这一部分内容。在人物塑造上,“野性”贯穿始终的符号,如高粱地里的野合,余占鳌醉酒后的发疯撒泼,九儿对爱情自由的追求等,“野性”不仅是高密人的共同特质,更代表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

在主题上,读者可以反复阅读一篇小说,不受时间限制,所以主题可以是多元的,内涵可以是丰富的,但电影不同,电影往往只能表达较为单一的主题。小说《红高粱》是战争和爱情两条线相互穿插的双线叙事,战争为主,爱情为辅。张艺谋在电影中选取的是“一种自由而强烈的生命意识”进行表现,同时单以爱情这条线叙事。用色彩与光线给人强烈夸张的视觉冲击,我奶奶的红衣红裤红鞋,坐的大红色花轿,高粱酒的血红色,爆炸带来的棕红色烟雾、暗红色土壤。透过红色滤镜,我们看到电影的张扬、蓬勃、激荡的生命力,它赋予影片崇高的力量和尊严。小说中的爱情观是打破伦理的反抗叛逆,电影中的爱情观同样为主题服务,九儿和余占鳌的爱情产生于单纯美好的相遇,而非人的情欲本能,展现的是自由奔放的力量。最后悲剧结尾,是“杀身成仁”在民族大义面前发展成革命英雄主义的牺牲,正是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对生的

热爱,所以更加看重死的价值。

电影对小说的继承和发展首先表现在对情节的改编,如“祭酒神”仪式在小说中并未提及,是电影创作者的艺术体现。祭酒的传统古已有之,表达底层人民崇尚自由的心,红色的酒传递出生命的激情与希望。影片结尾的日全食也可谓神来之笔,在同一片高粱地,此时物是人非,与开头的热闹颠轿形成鲜明对比,在一片血红之中,战争的惨烈、生命的张力和父子失去九儿的悲痛一览无余,令人回味。其次是叙事角度的上,采用内聚焦叙事,电影的画外音作为剧中人物的后代出现,承担重要的叙事功能,但没有露面,增加神秘、传奇的色彩。画外音直接沿用小说中“我”的第一人称,将视野限定在“我”的个人视角。例如在李大头的死因上“我”的揣测给观众想象的空间,也是为了不破坏“我爷爷”的形象。同时,影片风格化的语言,地域化的音乐,情绪化的色彩也令人印象深刻,充分运用视觉语言的抒情和表意功能,使小说中经典情节得以形象化,富有风俗仪式感,有着高密一带民俗特色。如“颠轿”在不到九十分钟的时长中占了足足十分钟,孔武有力的轿夫们扛着红轿子,走在漫天黄土的高原上,这是一种酣畅淋漓的视觉冲击,生命的激情和人性的张扬透过屏幕铺面而来。还有影片的插曲,粗狂豪迈,符合主人公的形象。

小说《红高粱》具有浓厚的80年代先锋小说的色彩,作者对意象的铺陈,极端词汇的使用,大量长短句结合,超越式的叙述视角,使作品包含奇幻风格,抒情性强。电影是充满力量的旺盛生命张力,影片的成功在于它对小说主旨的精准提炼,还重新对生命的内涵做出诠释,强化部分情节、重视色彩表意、视听语言的恰当运用对电影主旨的表现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是电影独有的,不同于小说的特色表达,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是影片的着力点,高扬人性、赞美人的生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