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翻译史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郭沫若的“风韵译”

在翻译时实现两种文化意识的融合,两种语言的转换和审美风格的再度创造,做到“字句、意义、气韵”三者“不走转”,不走样。其意是说我们不能凭借着自己的主观感觉而赋予翻译文本某种风韵,而应该根据原著的风格来确定译文的风格,译文应该以原著的风格为出发点和归宿。

2.(1)道安的“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何意?(2)“五失本”何意?

(1)道安,东晋前秦高僧,佛经翻译评论家,致力于“般若学”,倡“本无”宗,“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要求要按原本逐字逐句地翻译,不得对原文的字有所增减。他的翻译主张:“究其旨趣,殆归直译矣”。直译派代表人物。

(2)道安的“失本”指的是在译经过程中对原作内容或形式的流失。这“五失本”,反映了译家在“译梵为秦”时,充分认识到两种语言(在语法、修辞、文体以及行文习惯诸多特点上)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所作的变通(三、四、五项皆指译者为求译文简明易了所作的削繁删冗)“失本”,是为了使译文达到符合汉文规范。这是失原作之本,却得译作之本。此乃道安高明之举。“失”正是为了“得”,“以得补失”,这是翻译的辩证法。可以说,“案本而传”是相对的,而“失本”则是绝对的。“不失本”便不成翻译。

3.徐光启的翻译思想

徐光启是我国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大潮中之先驱, 被称为“西学翻译之父”、“科学译祖”。徐光启的“翻译—会通—超胜”思想有两大特点:一是求知,求真理;二是抓重点,抓“急需”,并能从哲学方法论角度着眼。提出翻译西洋历书须分轻重缓急、循序渐进的见解,并提出了自己的翻译思想:“臣等愚新认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意思是,只有通过翻译才能“会通”(学习与掌握) ,只有“会通”才能“超胜”(超越与争胜)。与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

4.方梦志《医学词典》

5.慧远的“厥中论”

慧远主张厥中论,既反对“依实去本,务存其本”也反对“文过其意,理胜其辞”。“厥中”即克服文派质派的缺陷,以达折中。与儒家中庸文化和“中和”美学观有相同之处。

(1)从文体角度,道出翻译困难:以文应质,则疑者众(意译过头而失其真);以质应文,则悦者寡(直译过头而失其美)。主张:“令质文有体,义无所越”(直、意相结合);

(2)提出了“质文择中”的中间道路,二者相辅相成。

意义:重新回归孔子“文质之论“,深化了文体学的本体认识;

关注翻译的阅读效果,有一定读者意识;

综合了文派和质派的要义,融合了佛儒学、佛学思想,完成了文质文体上新的认识论循环。

6.玄奘的“五不翻”原则

玄奘论五种不翻:“一秘密故,如陀罗尼直言,咒语。二含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尊重,智慧清浅自在,炽盛,端庄,名称,吉祥,尊贵。三此无故,如阎浮树胜金树,中夏实无此木。四顺古故,如阿耨菩提正偏知,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五生善故,如般若。”玄奘立的“五不翻”原则,对后世的翻译活动,特别是20世纪初掀起的“译名大讨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7.鲁迅“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思想

●鲁迅认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是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前者鲁迅称为“顺”,后者称为“信”。

●“宁信而不顺”的规定,意为在信和顺不能两全时,宁可译文不顺也要忠实于原文,决

不欺骗读者。

●从实质上来讲,“宁信而不顺”就是要使原文的内容、风格、笔锋、韵味在译文中得以再

现。鲁迅认为,直译的目的是在介绍外国思想以供借鉴的同时,还要通过译文改造我们的语言。

●鲁迅的“宁信而不顺”的主张与“拿来主义”的思想是一致的。先要敢于“拿来”,而后

才有选择和吸收。

二.简答题

1.鲁迅提出的“双标准”和“双功能”分别是什么?

●“易解”和“丰姿”论是鲁迅提出的翻译双标准。鲁迅认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

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也就是既要通顺,又要忠实。通顺就是通顺易懂;忠实即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和形式这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包括对构成原作的一切要素(语言要素、超语言要素、艺术要素等)的全面忠实。这就是艺术性翻译的标准,这就是鲁迅提出的“易解、丰姿”双标准的真谛。

●“移情”和“益智”是鲁迅提出的翻译双功能。译者的“移情”是指译者与作者心灵相

通、志趣相投、情感相宜,同时又与作品思想吻合、爱憎共生、审美一致。译者通过与作者和作品的这种契合,在翻译中能把原文的形式、内容和精神原原本本地传达出来。

“益智”即有益于智力,启迪读者的智慧,增长读者的学识。

2.(1)严复翻译的“三标准”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答:是“信、达、雅”翻译原则和标准,是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理论核心和纲领。“信达雅”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三字之间关系实质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关系,以“信”为本,以“雅”为“表”,以“达”为其间“纽带”,三位一体。

第一,“达”和“信”的关系

“达”是为了“信”。“信”和“达”是一个恒定不变的标准,“信”是不背文意,“达”是刻意求显,以显其意,期意行远。("雅”是用汉代以前的字法句法和抑词就义等做法以“达易”,求显,可见,信是手段,达是目的,而雅是追求“达”的条件,方法,求“雅”是为了求“达”。)

(2)为什么倡导“雅”?“雅”的含义是什么?

1.雅是为了“达易”,求显其意。中国文学史有上下两层潮流,其中士大夫文学潮流占主

体文化中的主流,追求贵族化的雅,以维护传统文言的尊贵地位。

2.从译作整体来看,雅是指译作的文学价值或艺术价值。翻译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真谛

在于创造性。所谓雅,不是高深或讲修辞,而是文学价值或艺术价值比较高。译作具备文学价值便不再是原作的附属和模仿,而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具有欣赏价值的作品。

3.从当时的社会价值看,“雅”可以理解为一种“可变标准”。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应有

各自不同的“雅”之标准,翻译标准本来就是一个社会当时价值观的反映。我们看待雅,不应将之看作是独立于,或超出于信和达之外的翻译标准。信达雅三位一体,至信至达至雅,其重点都是放在“意义”上。

3.马建忠“善译”说翻译标准的思想意义、价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