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PPT资料53页
- 格式:ppt
- 大小:3.67 MB
- 文档页数:53
中国著名当代数学家介绍1.国际著名数学大师,沃尔夫数学奖得主,陈省身1931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34军获硕士学位.1934年去汉堡大学从Blaschke 学习.1937年回国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年到194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初赴美,旋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60年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79年退休成为名誉教授,仍继续任教到1984年.1981年到1984年任新建的伯克利数学研究所所长,其后任名誉所长。
陈省身的主要工作领域是微分几何学及其相关分支.还在积分几何,射影微分几何,极小子流形,网几何学,全曲率与各种浸入理论,外微分形式与偏微分方程等诸多领域有开拓性的贡献.陈省身本有极多荣誉,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1)及国家科学奖章(1975),伦敦皇家学会国外会员(1985),法国科学院国外院士’(1989),中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等。
荣获1983/1984年度Wolf 奖,及1983年度美国科学会Steele奖中的终身成就奖.2.享有国际盛誉的大数学家,新中国数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华罗庚华罗庚是一位人生经历传奇的数学家,早年辍学,1930年因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熊庆来的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在杨武之指引下,开始了数论的研究。
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
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
1948年开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数理化学部委员和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席团委员等职。
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此外,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介绍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介绍1.国际著名数学大师,沃尔夫数学奖得主,陈省身1931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34军获硕士学位.1934年去汉堡大学从Blaschke学习.1937年回国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年到194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初赴美,旋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60年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79年退休成为名誉教授,仍继续任教到1984年.1981年到1984年任新建的伯克利数学研究所所长,其后任名誉所长。
陈省身的主要工作领域是微分几何学及其相关分支.还在积分几何,射影微分几何,极小子流形,网几何学,全曲率与各种浸入理论,外微分形式与偏微分方程等诸多领域有开拓性的贡献.陈省身本有极多荣誉,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1)及国家科学奖章(1975),伦敦皇家学会国外会员(1985),法国科学院国外院士’(1989),中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等。
荣获1983/1984年度Wolf 奖,及1983年度美国科学会Steele奖中的终身成就奖.2.享有国际盛誉的大数学家,新中国数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华罗庚华罗庚是一位人生经历传奇的数学家,早年辍学,1930年因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熊庆来的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在杨武之指引下,开始了数论的研究。
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
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
1948年开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数理化学部委员和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席团委员等职。
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此外,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陈省身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初,数学大师陈省身同意担任南开大学数学所所长。
当时,他既要为美国的数学研究所创建尽心尽力,又要为南开数学所的建立未雨绸缪,因此,陈先生虽身在伯克利处理繁重的事务,却仍然关心着南开数学所建设的各项工作,并以至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关照。
经过艰苦的努力,南开数学所于1985年正式挂牌成立。
宣布陈省身为所长,胡国定为副所长。
陈省身认为,南开数学所要办成开放的数学所,使得南开的数学活动能够为全国服务。
因此,吴大任根据陈省身的建议,归纳提出南开数学所的办所宗旨是:立足南开,面向全国,放眼世界。
实行这一方针的具体措施就是组织学术活动年。
于是,每年在南开举行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的学习班,研究生都可以参加。
每班选择一个主题,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承担教学工作,为达到研究的前沿,多半由陈省身出面邀请一些国际名家来演讲,国内外专家从基础讲起,使大家迅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这样的学术年先后举办了10年,共12次。
连续10年举办学术年,使得南开数学所在全国数学界赢得了盛誉。
1995年,学术年活动告一段落。
学术年这一活动影响了中国的一代数学家,得到了数学界老中青各阶层的广泛欢迎。
来自国内外的数学界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以陈省身为首的南开数学所进行学术交流,都感到兴致勃勃。
报效祖国,着眼于中国本土的数学发展,用陈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为数学所我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是他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多年来的行动。
陈先生把他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5万美金奖全数交给了数学所;1988年,陈省身到美国休斯顿授课和研究,所得酬金两万美金也捐给了数学所;还捐了汽车5辆。
到了21世纪,他为南开数学所设立了上百万美金的基金,其中半数是他自己多年的积蓄。
至于图书、杂志以及其他的零星捐助,已无法精确统计。
中国著名当代数学家介绍1.国际著名数学大师,沃尔夫数学奖得主,陈省身1931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34军获硕士学位.1934年去汉堡大学从Blaschke 学习.1937年回国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年到194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初赴美,旋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60年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79年退休成为名誉教授,仍继续任教到1984年.1981年到1984年任新建的伯克利数学研究所所长,其后任名誉所长。
陈省身的主要工作领域是微分几何学及其相关分支.还在积分几何,射影微分几何,极小子流形,网几何学,全曲率与各种浸入理论,外微分形式与偏微分方程等诸多领域有开拓性的贡献.陈省身本有极多荣誉,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1)及国家科学奖章(1975),伦敦皇家学会国外会员(1985),法国科学院国外院士’(1989),中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等。
荣获1983/1984年度Wolf 奖,及1983年度美国科学会Steele奖中的终身成就奖.2.享有国际盛誉的大数学家,新中国数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华罗庚华罗庚是一位人生经历传奇的数学家,早年辍学,1930年因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熊庆来的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在杨武之指引下,开始了数论的研究。
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
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
1948年开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数理化学部委员和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席团委员等职。
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此外,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数学家的小故事“微分几何之父”数学家陈省身
在那个国门初开的年代,人才辈出。
有的家喻户晓,有的遁世无闻。
今天极客数学帮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其中一位着名的数学家——陈省身。
在那个年代,国内没有太多人知道他,但是在数学界他早已声名鹊起。
今天《数学家
的小故事》就带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被誉为“现代微分几何之父”的陈省身的
故事。
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裔数学大师、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生前曾长期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并在伯克利建立了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
为了纪念陈省身
的卓越贡献,国际数学联盟还特别设立了“陈省身奖”。
数学家陈省身的生平
1911年10月28日,陈省身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
1926年,陈省身进入南开大学数学系,该系的姜立夫教授对陈省身影响
很大。
在南开大学学习期间,他还为姜立夫当助教。
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成为中国国内最早的数学研究生之一。
1932年在孙光远博士指导下,他在《清华大学理科报告》发表了第一篇。
陈省身:数学是有很强活力的数学在19到20世纪有很大的发展,一般来讲,它是有连续性的,有一个主要的主题,然后由这个主题向各方面推展,有基础方面的澄清,有向各方面的应用。
最近,数学和理论物理的关系、数论方面的重大发展、计算机的引进在数学上引出了新问题,等等,对老问题有很多帮助。
种种迹象表明,数学是有很强活力的,所以21世纪有很多事情要留给大家做。
近些年来,中国的数学有很大进展,怎样根据这个进展,再向前推一步呢?20世纪20年代法国有很伟大的数学家,如皮卡、阿达马、蒙泰尔,那时他们都老了,他们的工作方向都是复变函数论,与近代数学,像抽象代数、拓扑都失掉了联络。
那时候法国一些年轻的数学家觉得不一定要跟这些老先生学,决心自己念书,自己发展。
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有名的布尔巴基学派,他们在数学的发展史上起了很大作用。
在此,我还想讲个故事:有些人可能会想,数学家们一天到晚没有事情可做,无中生有,搞这些多面体有什么意思?我认为,现在化学里的钛化合物就跟正多面体有关系。
这就是说,经过2000年之后,正多面体居然会在化学里有用,有些数学家正在研究正多面体和分子结构间的关系。
我们现在知道,生物学上的病毒也具有正多面体的形状。
这表明,当年数学家的一种“空想”,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之后,竟然是很“实用”的。
不做主流也无妨现在谈谈主流数学与非主流数学的问题。
大家知道,数学有很多特点。
比如做数学不需要很多设备,现在有电子邮件,要的资料很容易拿到。
做数学是个人的学问,不像别的学科必须依赖于设备,大家争分夺秒在一些最主要的方向上工作,在主流方向做出你自己的贡献。
而数学则不同。
由于数学的方向很多,又是个人的学问,不一定大家都集中做主流数学。
1943年,我在西南联大教书,那年我应邀从昆明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该所靠近普林斯顿有一个小城叫新不伦瑞克,是新泽西州立大学所在地。
我到普林斯顿不久,就在新不伦瑞克参加美国数学会的暑期年会。
由于近,我也去听听演讲,会会朋友。
当代几何大师──陈省身【教学目标】1.掌握陈省身的生平事迹。
2.熟练运用陈省身的相关内容解决具体问题。
3.亲历陈省身的生平和教学贡献的探索过程,体验分析归纳得出陈省身对数学发展的推进作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陈省身的教学贡献。
难点:陈省身对数学发展的推进作用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当代几何大师陈省身,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有陈省身的生平和教学贡献以及他对数学发展的推进作用,并且我们要掌握这些知识的具体应用,能熟练解决相关问题。
二、讲授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陈省身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2)首先,我们先来学习陈省身的生平简历和主要成就,它的具体内容是:①生平简历:陈省身在10岁以前,靠自修就能做相当难的算术题目。
陈省身先后担任我国西南联大教授,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员,芝加哥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终身教授等,是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的创始所长。
陈省身的数学工作包括:微分几何、拓扑学、微分方程、几何、李群方面。
他是发展现代微分几何学的大师。
早在40年代,他结合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的方法,完成了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内一般形式和埃尔米特流形的示性类论。
陈省身在1911年10月28日(农历九月初七)出生于中国浙江省嘉兴市下圹街(现建田路665号)。
1922年告别秀州中学,来到天津。
1923年考入扶轮中学(今天津铁路一中)。
1926年从四年制的扶轮中学毕业,15岁考入南开大学本科研修数学。
1927年进入南开大学数学系,该系的姜立夫教授对陈省身影响很大。
1930年从南开大学毕业,到清华大学任助教并就读清华大学研究生,随孙光远先生研究射景微分几何。
1932年在《清华大学理科报告》上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具有一一对应的平面曲线对处》1934年夏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动身去德田汉堡。
1935年10月完成博士论文《关于网的计算》和《2n维空间中n维流形三重网的不变理论》。
数学大师陈省身的家教智慧师陈省身对于数学大师陈省身像摇滚巨星那样受人欢迎,他的儿子陈伯龙一直表示难以理解。
他亲眼目睹过父亲在香港科技大学演讲时的盛况。
讲座过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冲向陈省身,将他包围,要他的签名。
就像那里坐着的不是数学家,而是一位摇滚巨星。
“摇滚巨星”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位名叫苏菲的职员用来形容陈省身的。
苏菲在天津机场偶遇一群人在接机,根据热烈的场面推测,来的要么是摇滚巨星,要么是电影明星。
可当那人坐着轮椅现身之后,她赫然发现,竟是伯克利的荣退教授陈省身。
在南开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陈先生百年诞辰举办的纪念活动上,陈伯龙对在场的数学家说,我们正在向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致敬,不过对我来说,他只是我的父亲。
他还说:“我的父亲是个普通人,只不过恰好具有数学天分。
”这位得过最高学术荣誉的大数学家是几代数学家的偶像,被认为影响了数学和物理学的走向。
可是,对于他的一子一女来说,“陈省身”永远是那个热爱全世界的美食、喜欢奶酪“越臭越好”、在餐馆里点菜比别人更为拿手的父亲。
帮着孩子寻找最有机会成功的位置,并且给出最好的建议陈伯龙和陈璞都继承了陈省身过人的智商。
但是,他们都没有子承父业。
陈伯龙读研究生时念过数学专业——“对我来说这好像是非常自然的选择。
”他说。
但是,在参加了第一个数学讨论班之后,他意识到,自己永远都不会成为一个数学家。
当他还是个本科高年级学生的时候,就修过一门“微分几何”课。
遇上难题时,他周末回家就向被公认为“微分几何之父”的父亲求助。
陈省身亲自教他。
“可惜,我不是个很好的学生。
我从未真正理解过螺旋的数学。
”他说。
尽管在微分几何上面临困难,陈伯龙还是决定以数学为研究生的专业,直到他参加了数学讨论班。
此时,陈省身建议他尝试一下精算学,进入商业而不是学术领域。
“他认为,我是个做事负责任、有条理的人,商业世界或许更适合我。
”在父亲的建议下,陈伯龙学习了精算,最终进入保险业,迄今为止,他做了大约40年的养老保险顾问。
(完整版)中国著名数学家简介一、陈省身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裔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数学会前主席,美国科学院数学组前主席,美国数理统计学会前主席,意大利工业复兴研究院外籍院士,20世纪世界级的几何学家。
陈省身发展了纤维丛理论,其影响遍及整个数学,导致一系列新领域的建立,包括整体微分几何、复流形、示性类、以及与理论物理有关的数学。
他创立的陈氏示性类是整体微分几何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影响了包括拓扑学、代数几何和偏微分方程等在内的其他数学分支的发展。
二、苏步青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生于浙江省平阳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苏步青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高维空间共轭理论、几何外型设计、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三、华罗庚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华罗庚一生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凸性几何学、复变函数论、数论、矩阵几何学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他开创性的足迹。
四、陈景润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走进美妙数学花园”的数学家教育家身体力行“数学好玩”的老顽童陈省身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走进美妙数学花园”的数学家教育家身体力行“数学好玩”的老顽童陈省身“走进美妙数学花园”的数学家教育家身体力行“数学好玩”的老顽童陈省身10年前,2002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91岁高龄的数学大师陈省身(1911.10.28―2004.12.3)应邀为以“走进美妙数学花园”为主题的中国少年数学论坛题词,他潇洒地挥毫写下了“数学好玩”4个大字。
陈省身从小就觉得数学好玩。
他9岁考入浙江嘉兴秀州中学预科一年级,已能够做相当复杂的算术题了。
11岁随父举家迁居天津,第二年进入扶轮中学(今天津铁路一中)。
陈省身在班上年龄虽小,却充分显示出了他的数学才华。
1926年,陈省身考入南开大学时,还不到15岁。
南开大学数学系主任姜立夫是著名的几何学大师,他给数学系1926级的全部5名学生开了许多门当时看来是很高深的课,如微分几何学、非欧几何学等。
陈省身感觉好玩极了~这时他觉得数学好玩,是因为他懂得了数学的奥秘,掌握了数学的方法,证题顺理成章,思路一泄如注。
在南开大学学习期间,陈省身还为老师姜立夫当助教,改起低年级甚至同年级同学的作业来,毫不费力。
1930年,19岁的陈省身毕业于南开大学,即到清华大学当助教。
翌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成为中国国内最早的数学研究生之一。
在中国微分几何学先驱孙光远指导下,发表了第一篇研究论文,内容是关于射影微分几何的。
1932年4月应邀来华讲学的汉堡大学教授布拉希克对陈省身影响也不小,使他确定了以微分几何为以后的研究方向。
1934年,23岁的陈省身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
同年,得到汉堡大学的奖学金,赴布拉希克所在的汉堡大学数学系留学。
在布拉希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克研究室他完成了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嘉当方法在微分几何中的应用。